管道出水口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319 阅读:3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管道出水口鞍座,由上压盖、下压盖组成,在压盖上设置出水口,上压盖与下压盖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形成出水口鞍座。在有输水管道的任何地方不用截断管道就可开设出水口,施工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可靠,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管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出水口用的鞍座。目前,园林或农田灌溉采用微灌或渗灌时,其出水口布置的相当多,而要想在硬塑料输水的管道上开出水口必须将管道截断,再插入事先焊接好的三通,并且还要用树脂胶进行粘接,这样既费时费力又浪费资金,而且也不可靠,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并且施工起来比较困难,既需要切割又需要粘接。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截断管道、可在输水管道的任何地方开出水口的管道出水口鞍座。该管道出水口鞍座由上压盖1、下压盖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压盖1上设置出水口4,上压盖1与下压盖2通过紧固件3连接固定形成出水口鞍座。若在上压盖1上设置一个凸出的出水口4,上压盖1与下压盖2通过紧固件3连接固定形成三通出水口鞍座。若用两个上压盖1通过紧固件3连接固定形成四通出水口鞍座。在凸出的出水口4上设有连接螺纹,该螺纹可以是内螺纹也可以是外螺纹,在出水口4与管道接触的部位设有密封件5。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有输水管道的任何地方不用截断管道就可开设出水口,施工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可靠,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见下列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弧形上压盖2--弧形下压盖3--紧固件4--出水口5--密封件本实施例弧形上压盖1与弧形下压盖2均为铸件,凸出的出水口14与弧形上压盖1为整体铸件,在出水口4上设有外螺纹(或内螺纹),安装时将弧形上压盖1与弧形下压盖2通过紧固件3固定在输水管道上并垫上密封件5,在出水口部位的管道上成孔后,通过出水口的外螺纹(或内螺纹)与引水管的内螺纹(或外螺纹)连接即可完成三通引水。若用两个上压盖1通过紧固件上下连接固定即可完成四通引水。权利要求1.管道出水口鞍座,由上压盖(1)、下压盖(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压盖上设置出水口(4),上压盖(1)与下压盖(2)通过紧固件(3)连接固定形成出水口鞍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出水口鞍座,其特征在于上压盖(1)上设置一个凸出的出水口(4),上压盖(1)与下压盖(2)通过紧固件(3)连接固定形成三通出水口鞍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出水口鞍座,其特征在于用两个上压盖(1)通过紧固件(3)连接固定形成四通出水口鞍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管道出水口鞍座,其特征在于在凸出的出水口(4)上设有连接螺纹,在出水口(4)与管道接触的部位设有密封件(5)。专利摘要管道出水口鞍座,由上压盖、下压盖组成,在压盖上设置出水口,上压盖与下压盖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形成出水口鞍座。在有输水管道的任何地方不用截断管道就可开设出水口,施工简单、方便、省时、省力、可靠,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档编号F16L3/00GK2342206SQ9721856公开日1999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邹云, 阎凤桐, 宋广柱 申请人:北京通捷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管道出水口鞍座,由上压盖(1)、下压盖(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压盖上设置出水口(4),上压盖(1)与下压盖(2)通过紧固件(3)连接固定形成出水口鞍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云阎凤桐宋广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通捷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