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925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定位环状工件,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本体和支撑件,所述本体的每个侧面至少设有一个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本体上并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每个所述驱动件能推动所述支撑件朝所述环状工件移动以使多个所述支撑件支撑定位所述环状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支撑装置通过多个驱动件驱动对应的支撑件朝环状工件移动以使支撑件支撑定位环状工件;本体的每个侧面上均设有支撑件,多个支撑件组合使用,不仅支撑定位精度高,还能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Suppor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upport device for supporting and positioning a circular workpiece, the support device includes a body and a support member, each side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support member, the support device also includes at least one driving member, the driving member is arranged on the bod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member, each driving member can push the support member towards The annular workpiece moves so that a plurality of the supporting members support and position the annular workpiece. The support device prop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drives the corresponding support to move towards the annular workpiece throug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parts to make the support support support and position the annular workpiece; each side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and a plurality of support parts are used in combination, which not only supports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but also greatly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具体为一种能够支撑定位环状工件的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加工环状工件外形时,一般需要先对环状工件进行定位。现有的环状工件定位时采用多个可移动的契块,通过契块的移动以对环状工件的内框进行固定。但是多次使用后契块磨损容易引起定位精度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定位精度高的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定位环状工件,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本体和支撑件,所述本体的每个侧面至少设有一个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本体上并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每个所述驱动件能推动所述支撑件朝所述环状工件移动以使多个所述支撑件支撑定位所述环状工件。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环状工件的外形相适配的支撑面。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每个侧面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朝所述本体内部凹陷形成的收容槽,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本体的所述收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活塞、活塞杆、密封件、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所述活塞密封且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的所述收容槽内,所述活塞与所述收容槽的底面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收容腔;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收容槽且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密封件套设在位于所述收容槽内的所述活塞杆上,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收容槽的接触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收容槽内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一气路与所述第一收容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气路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相连通,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气路和所述第二气路的进气量或出气量能改变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第二收容腔内的压强变化以实现所述活塞杆推动所述支撑件朝所述环状工件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活塞还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活塞的周向延伸以装设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的外表面和所述收容槽的内壁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上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支撑件之间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活塞的周向延伸以装设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本体上且位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收容槽之间,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贯穿所述连接板并与所述支撑件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的支撑装置通过多个驱动件驱动对应的支撑件朝环状工件移动以使支撑件支撑定位环状工件。本体的每个侧面上均设有支撑件,多个支撑件组合使用,不仅支撑定位精度高,还能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支撑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支撑装置沿III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图2所示的支撑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支撑装置100本体10收容槽11支撑件20支撑面21驱动件30活塞31第一凹槽311第一密封圈32活塞杆33密封件34第二凹槽341第三凹槽342第二密封圈35第一气路36第二气路37连接板40输气接头5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段分实施例,而不是全段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支撑装置100,用于支撑定位环状工件(图未示)。具体地,该支撑装置100包括本体10、支撑件20、驱动件30和连接板40。本体10的每个侧面上均至少设有一个支撑件20。驱动件30设于本体10上并与支撑件20连接,驱动件30能驱动支撑件20朝环状工件移动以使支撑件20抵持于环状工件的内侧。连接板40设于本体10上且位于支撑件20和驱动件30之间,连接板40用于将驱动件30固定于本体10上。本体10大致为方块状,本体10的每个侧面上均设有多个朝其内部凹陷的收容槽11,收容槽11为圆柱状。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0宽度方向的两侧面均开设有两个收容槽11,本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均设有四个收容槽11。支撑件20为多个,每个支撑件20大致为长条状,支撑件20设于本体10的收容槽11处并与驱动件30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每个支撑件20远离驱动件30的一侧设有与环状工件的外形相适配的支撑面21。可以理解,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支撑件20也可为块状或柱状。但不限于此。驱动件30多个,每个驱动件30包括活塞31、第一密封圈32、活塞杆33、密封件34、第二密封圈35、第一气路36和第二气路37。具体地,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活塞31大致为柱状结构,活塞31密封且可移动地装设于本体10的收容槽11内,活塞31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环状的第一凹槽311,第一密封圈32装设于第一凹槽311内。活塞杆33的一端连接活塞31,活塞杆33的另一端延伸出收容槽11且与支撑件20固定连接。密封件34近似为环状,该密封件34套设在位于本体10的收容槽11内的活塞杆33上,密封件34的外周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341和第三凹槽342,第二凹槽341和第三凹槽342均为密封件34朝其内部凹陷形成的环形槽结构,第二凹槽341位于第一凹槽311和第三凹槽342之间。第二密封圈35设于第三凹槽342内。活塞31与收容槽11远离活塞31的一侧存在一定间隙,该间隙形成第一收容腔;第二凹槽341与收容槽11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二收容腔,第一气路36与第一收容腔相连通,第二气路37与第二收容腔相连通,第一气路36和第二气路37通过输气接头50与外部气源相连通,通过控制第一气路36和第二气路37的进气量或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定位环状工件,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本体和支撑件,所述本体的每个侧面至少设有一个所述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本体上并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每个所述驱动件能推动所述支撑件朝所述环状工件移动以使多个所述支撑件支撑定位所述环状工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定位环状工件,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本体和支撑件,所述本体的每个侧面至少设有一个所述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本体上并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每个所述驱动件能推动所述支撑件朝所述环状工件移动以使多个所述支撑件支撑定位所述环状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环状工件的外形相适配的支撑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每个侧面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朝所述本体内部凹陷形成的收容槽,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本体的所述收容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活塞、活塞杆、密封件、第一气路和第二气路,所述活塞密封且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本体的所述收容槽内,所述活塞与所述收容槽的底面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收容腔;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收容槽且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密封件套设在位于所述收容槽内的所述活塞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伟程林江马二强
申请(专利权)人:鹤壁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