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成型设备的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9151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栓成型设备的加热系统,属于螺栓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螺栓加工成型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热感应加热装置及送料装置,送料装置包括若干中间承接筒、支撑架及两块支撑板,两块支撑板上均设置有圆周槽,圆周槽上设有承接移送杆,承接移送杆的上下部对应位于两块支撑板的圆周槽内,各承接移送杆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一支撑滚动轴承,两个支撑滚动轴承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板的对应圆周槽的上方且能相对支撑板滑动,中间承接筒一一对应设置在承接移送杆上,送料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棒料的间歇的进给加热,旋转机构能使得棒料边前进、上端边旋转加热,使得棒料上端均匀受热。

Heating system of bolt form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eating system of a bolt forming equipment,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olt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of low automation degree of the existing bolt processing and form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thermal induction heating device and a feeding device. The feeding device includes a number of intermediate receiving barrels, a support frame and two supporting plates, both of which are provided with circular grooves, on the circular grooves are provided with a receiving transfer rod,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s of the receiving transfer rod correspond to the circular grooves of the two supporting plates Inside,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s of each receiving and transferring ro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rolling bearing. The two supporting rolling bearings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above the corresponding circumferential grooves of the two supporting plates and can slide relative to the supporting plates. The intermediate receiving cylinder is one by one correspondingly arranged on the receiving and transferring rod. The feeding device also includes a driv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intermittent feeding heating of the bar, and the rotating mechanism can make the bar move forward and the upper end rotate to heat, so that the upper end of the bar is evenly he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栓成型设备的加热系统
本技术属于螺栓制造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螺栓成型设备的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有一种大型外六角螺栓(行业内一般将螺杆直径大于或等于30mm的外六角螺栓称为大型外六角螺栓),在加工时至少包括两大步:第一步加工成型大型外六角螺栓,第二步在螺栓的螺杆上加工出螺纹,由于第一步直接决定大型外六角螺栓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下针对大型外六角螺栓的加工均指第一步,现有大型外六角螺栓的螺杆螺头成型一般采用红冲工艺,现有的螺栓大多不能自动化进行,生产加工效率低下,能否实现螺栓的自动化成型,加热系统成为很关键的因素,能否实现一批螺杆棒料的上端挨个加热是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螺栓制造所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出一种能使得一批螺杆棒料连续经过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加工效率高,且各螺杆棒料的上端均能均匀受热的加热系统。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螺栓成型设备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热感应加热装置及送料装置,所述的送料装置包括若干中间承接筒、支撑架及上下平行设置在支撑架上的两块支撑板,两块支撑板均水平设置,两块支撑板上均设置有圆周槽,圆周槽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承接移送杆,承接移送杆的上下部对应位于两块支撑板的圆周槽内,各承接移送杆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一支撑滚动轴承,两个支撑滚动轴承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板的对应圆周槽的上方且能相对支撑板滑动,上述的中间承接筒一一对应设置在承接移送杆上,所述的送料装置还包括驱动各承接移送杆呈周向间歇运动的驱动机构。送料装置能使得各棒料依次经过热感应加热系统进行感应加热,以便后续的螺头成型。承接移送杆呈棒状,承接移送杆的直径小于圆周槽的宽度,两个支撑滚动轴承的尺寸均大于对应的圆周槽的尺寸。从而各支撑滚动轴承能被限位在对应圆周槽的上方,在驱动机构作用下,承接移送杆能通过支撑滚动轴承沿着圆周槽做圆周运动。优选的,所述的中间承接筒内设置有支撑台,中间承接筒位于支撑台的上、下方均具有空腔,分别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通过第一空腔及第二空腔能实现棒料与中间承接筒的对接及中间承接筒与承接移送杆的对接,支撑台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贯通中间承接筒外壁的通孔。支撑台呈圆台形,支撑台的上端面为圆面,第一空腔的尺寸与棒料的尺寸(直径)相当,第二空腔的尺寸与承接移送杆上端的尺寸(直径)相当。优选的,所述的中间承接筒上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使得第一空腔与外界连通。当棒料掉落到支撑面上的时候会有一个冲击力,会把棒料上的碎屑振下来,从若干通孔落入外界,从而避免棒料上的碎屑对棒料下一步工序的影响。设置通气孔能使得碎屑更容易从通孔中出去。优选的,所述的中间承接筒通过螺栓与承接移送杆连接。优选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及第一传动链条,第一传动链条与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连接,电机与主动齿轮连接,第一传动链条上间隔设置若干与承接移送杆一一对应的连接片,连接片水平设置,其一端与第一传动链条连接(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承接移送杆尺寸大小相当的圆孔,承接移送杆竖直插设在圆孔内。优选的,所述的热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及加热器的上下调节机构,所述的加热器包括加热器本体及U形加热部,U形加热部位于承接移送杆运动路径上,且槽口朝下正对承接移送杆,上下调节机构能使得加热器上下运动。加热器本体内设有电路,能使得U形加热部发热。使得U形加热部发热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述。优选的,所述的U型加热部的槽口尺寸大于棒料的直径。从而棒料的上端能经过U形加热部。优选的,所述的U形加热部的深度为3cm-20cm。优选的,所述的送料装置位于加热器的U形加热部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承接移送杆旋转的旋转机构。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主齿轮、从齿轮及电机,主齿轮及从齿轮上设置有第二传动链条,各承接移送杆上均设置有一传动齿轮,各传动齿轮能与第二传动链条啮合。电机的输出轴与主齿轮连接,当承接移送杆运动到U形加热部下方的时候,电机带动主齿轮转动,主齿轮及从齿轮带动第二传动链条运动,带动承接移送杆旋转,从而承接移送杆上的棒料也跟着旋转,使得棒料的上端各个方向都均匀受热,棒料一边在驱动机构作用下向螺栓成型方向运动,一边在旋转机构作用下做旋转运动。优选的,所述的上下调节机构包括支架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加热器提升机构,加热器提升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部的提升电机及卷筒,卷筒上卷绕有拉绳,拉绳的一端卷绕在卷筒上,拉绳的另一端与上述加热器连接,所述的热感应加热装置还包括加热器的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使得加热器只能竖直上下运动。优选的,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两根带有槽的竖杆,两根竖杆平行相对设置,加热器本体位于两根竖杆之间,加热器本体的两侧设置有伸出杆,两根伸出杆位于对应侧的竖杆的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置了热感应加热装置及送料装置,送料装置包括中间承接筒、支撑架、支撑板、圆周槽、承接移送杆、支撑滚动轴承及驱动机构,从而能实现棒料的间歇的进给加热,结构设计合理连贯,另外设置的旋转机构能使得中间承接筒内的棒料边前进、上端边旋转加热,使得棒料上端均匀受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应用在螺栓成型设备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应用在螺栓成型设备上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应用在螺栓成型设备上的部分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送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中间承接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中间承接筒;2、支撑架;3、支撑板;4、圆周槽;5、承接移送杆;6、支撑滚动轴承;7、主动齿轮;8、从动齿轮;9、第一传动链条;10、连接片;11、圆孔;12、支撑台;13、第一空腔;14、通孔;15、通气孔;16、加热器;17、U形加热部;18、提升电机;19、卷筒;20、竖杆;21、主齿轮;22、螺栓成型装置;23、机械爪。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螺栓成型设备的加热系统,它包括热感应加热装置及送料装置。送料装置包括若干中间承接筒1、支撑架2及上下平行设置在支撑架2上的两块支撑板3,两块支撑板3均水平设置,两块支撑板3上均设置有圆周槽4,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板3的大小形状相同,支撑板3分别为上支撑板及下支撑板,上支撑板上的圆周槽4与下支撑板上的圆周槽4位于对应支撑板3的同一位置。圆周槽4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承接移送杆5,承接移送杆5的上下部对应位于两块支撑板3的圆周槽4内,各承接移送杆5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一支撑滚动轴承6,两个支撑滚动轴承6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板3的对应圆周槽4的上方且能相对支撑板3滑动。上述的中间承接筒1一一对应设置在承接移送杆5的上端,上述送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螺栓成型设备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热感应加热装置及送料装置,所述的送料装置包括若干中间承接筒、支撑架及上下平行设置在支撑架上的两块支撑板,两块支撑板均水平设置,两块支撑板上均设置有圆周槽,圆周槽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承接移送杆,承接移送杆的上下部对应位于两块支撑板的圆周槽内,各承接移送杆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一支撑滚动轴承,两个支撑滚动轴承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板的对应圆周槽的上方且能相对支撑板滑动,上述的中间承接筒一一对应设置在承接移送杆上,所述的送料装置还包括驱动各承接移送杆呈周向间歇运动的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螺栓成型设备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热感应加热装置及送料装置,所述的送料装置包括若干中间承接筒、支撑架及上下平行设置在支撑架上的两块支撑板,两块支撑板均水平设置,两块支撑板上均设置有圆周槽,圆周槽上均匀分布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承接移送杆,承接移送杆的上下部对应位于两块支撑板的圆周槽内,各承接移送杆的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一支撑滚动轴承,两个支撑滚动轴承分别位于两个支撑板的对应圆周槽的上方且能相对支撑板滑动,上述的中间承接筒一一对应设置在承接移送杆上,所述的送料装置还包括驱动各承接移送杆呈周向间歇运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成型设备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承接筒内设置有支撑台,中间承接筒位于支撑台的上、下方均具有空腔,分别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通过第一空腔及第二空腔能实现棒料与中间承接筒的对接及中间承接筒与承接移送杆的对接,支撑台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贯通中间承接筒外壁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成型设备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及第一传动链条,第一传动链条与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连接,电机与主动齿轮连接,第一传动链条上间隔设置若干与承接移送杆一一对应的连接片,连接片水平设置,其一端与第一传动链条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承接移送杆尺寸大小相当的圆孔,承接移送杆竖直插设在圆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成型设备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诚蒋士勇
申请(专利权)人:浦江诚谊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