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883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壶,包括陶瓷壶身、固设于陶瓷壶身底部的发热盘、位于陶瓷壶身与发热盘间的密封圈、固设于发热盘底部的温控器、固设于陶瓷壶身底部的底座,及位于陶瓷壶身与底座之间的软质垫圈,通过软质垫圈将陶瓷壶身与底座隔离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热水壶在陶瓷壶身与底座之间增设一个软质垫圈,使得陶瓷壶身与底座之间存在一个缓冲,避免了陶瓷壶身与底座直接接触时在装配过程中用力不均导致陶瓷壶身破裂的问题,降低产品的报废率,减少生产成本;同时软质垫圈在陶瓷壶身与底座之间起到密封作用,避免水从陶瓷壶身与底座间渗入底座内部进而损害发热盘与温控器,提高电热水壶的安全性。

Electric kett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lectric kettle, which comprises a ceramic kettle body, a heating plate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eramic kettle body, a sealing ring between the ceramic kettle body and the heating plate, a temperature controller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heating plate, a base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eramic kettle body, and a soft washer between the ceramic kettle body and the base. The ceramic kettle body and the base are separated by the soft washer. The electric kettle of the utility model adds a soft washer between the ceramic kettle body and the base, so that there is a buffer between the ceramic kettle body and the base, which avoids the problem that the uneven force causes the ceramic kettle body to crack during the assembly process when the ceramic kettle body and the base are in direct contact, reduces the scrap rate of the product and reduces the production cost; at the same time, the soft washer starts between the ceramic kettle body and the base To prevent water from seeping into the base between the ceramic body and the base to damage the heating plate and the temperature controller, and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electric ke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热水壶
本技术属于热水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热水壶。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热水壶主要是将水装入壶内,按下开光将水煮沸,其主要分为不锈钢电热水壶、塑料电热水壶与玻璃电热水壶三种,这些水壶虽然起到煮沸水的目的,但都存在不同的缺点:不锈钢电热水壶和玻璃电热水壶的传热性高,固壶身温度较高,使用不安全;塑料电热水壶本身为化学制品,含有多种化学元素,影响身体健康。为此,人们设计了五毒、易清洁、对身体无害的电热水壶。现有的电热水壶包括陶瓷壶身、发热盘、密封圈和底座。由于陶瓷烧制成型时,温度很高,陶瓷会产生细微的变形,因此在装配陶瓷壶身与底座时,容易发生错位等现象,使得陶瓷壶身与底座配合不稳定,连接牢固性不佳,需要仔细调整,安装耗时长,生产效率低;同时在装配陶瓷壶身与底座时用力不均容易导致陶瓷壶身破裂,造成产品报废,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水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陶瓷壶身与底座安装困难,易于造成陶瓷壶身破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热水壶,包括陶瓷壶身、固设于所述陶瓷壶身底部的发热盘、位于所述陶瓷壶身与所述发热盘间的密封圈、固设于所述发热盘底部的温控器和固设于所述陶瓷壶身底部的底座,还包括位于所述陶瓷壶身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软质垫圈,通过所述软质垫圈将所述陶瓷壶身与所述底座隔离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软质垫圈为环形。进一步地,所述软质垫圈包括环形的中间部和环绕于所述中间部外侧的外周部,所述外周部和所述中间部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部的顶端与所述外周部之间设有与所述陶瓷壶身的底部边缘形状相适的第一凹槽,所述陶瓷壶身的底部边缘与所述第一凹槽相抵靠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部的底端与所述外周部之间设有与所述底座的上边缘部形状相适的第二凹槽,所述底座的上边缘部卡合于所述第二凹槽内。进一步地,在所述中间部的内侧还设有与所述中间部的顶面平齐的凸缘。进一步地,所述软质垫圈为硅胶垫圈。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壶身上设有水位观测口。进一步地,还包括固设于所述陶瓷壶身的提手。本技术提供的电热水壶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热水壶在陶瓷壶身与底座之间增设一个软质垫圈,使得陶瓷壶身与底座之间存在一个缓冲,避免了陶瓷壶身与底座直接接触时在装配过程中用力不均导致的陶瓷壶身破裂的问题,降低产品的报废率,减少生产成本;同时软质垫圈在陶瓷壶身与底座之间起到密封作用,避免水从陶瓷壶身与底座间渗入底座内部进而损害发热盘与温控器,提高电热水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图1中软质垫圈的剖视图;图4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陶瓷壶身;11、水位观测口;2、密封圈;3、发热盘;4、温控器;5、底座;6、软质垫圈;61、中间部;62、外周部;63、第一凹槽;64、第二凹槽;65、凸缘;7、提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技术提供的电热水壶进行说明。所述电热水壶,包括陶瓷壶身1、固设于陶瓷壶身1底部的发热盘3、位于陶瓷壶身1与发热盘3间的密封圈2、固设于发热盘3底部的温控器4和固设于陶瓷壶身1底部的底座5,还包括位于陶瓷壶身1与底座5之间的软质垫圈6,通过软质垫圈6将陶瓷壶身1与底座5隔离设置。本技术提供的电热水壶,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陶瓷壶身1与底座5之间增设一个软质垫圈6,使得陶瓷壶身1与底座5之间存在一个缓冲,避免了陶瓷壶身1与底座5直接接触时在装配过程中用力不均导致的陶瓷壶身破裂的问题,降低产品的报废率,减少生产成本;同时软质垫圈6在陶瓷壶身1与底座5之间起到密封作用,避免水从陶瓷壶身1与底座5间渗入底座5内部进而损害发热盘3与温控器4,提高电热水壶的安全性。具体地,软质垫圈6具有柔软性和弹性,能够更好的贴合陶瓷壶身1与底座5,降低陶瓷壶身1的加工变形带来的影响,使陶瓷壶身1与底座5的连接更加紧密,从而降低安装难度,便于安装。优选地,软质垫圈6为硅胶垫圈;硅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柔软性和弹性;软质垫圈6的材料还可选用橡胶、聚四氟乙烯或TPE等,只要其邵氏硬度在35-60度的材料均可。具体地,陶瓷壶身1的底部设有开口,发热盘3设于陶瓷壶身1的开口上且发热盘3的上端嵌入陶瓷壶身1内,密封圈2套设于发热盘3上且密封连接陶瓷壶身1和发热盘3;陶瓷壶身1、密封圈2和发热盘3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连接,底座5与发热盘3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维修。发热盘3与温控器4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具体结构。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热水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软质垫圈6为环形;结构简单,无需反复调节软质垫圈6的位置,便于安装,而且装配后结构更为可靠。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热水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软质垫圈6包括环形的中间部61和环绕于中间部61外侧的外周部62,外周部62和中间部61一体成型;软质垫圈6套设于发热盘3上,软质垫圈6的中间部61的内壁与发热盘3抵接,使软质垫圈6的连接更加稳定,避免安装时软质垫圈6的晃动,便于安装。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热水壶,包括陶瓷壶身、固设于所述陶瓷壶身底部的发热盘、位于所述陶瓷壶身与所述发热盘间的密封圈、固设于所述发热盘底部的温控器和固设于所述陶瓷壶身底部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陶瓷壶身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软质垫圈,通过所述软质垫圈将所述陶瓷壶身与所述底座隔离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热水壶,包括陶瓷壶身、固设于所述陶瓷壶身底部的发热盘、位于所述陶瓷壶身与所述发热盘间的密封圈、固设于所述发热盘底部的温控器和固设于所述陶瓷壶身底部的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陶瓷壶身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软质垫圈,通过所述软质垫圈将所述陶瓷壶身与所述底座隔离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垫圈为环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垫圈包括环形的中间部和环绕于所述中间部外侧的外周部,所述外周部和所述中间部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的顶端与所述外周部之间设有与所述陶瓷壶身的底部边缘形状相适的第一凹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华付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豹牌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