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863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解决扬声器失真,性能不易提高,目前主要采用的音圈方式,虽然有着成本低、易于生产制作的优势,但扬声器振动系统的偏心振动、强度等问题难以解决。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音圈、翅片、上导磁和导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磁和位于中心的导磁柱之间形成磁隙,音圈工作于磁隙中,所述音圈1内壁连接有翅片,所述翅片一端连接固定在音圈1的壁上,所述导磁柱上开有用于容纳翅片另一端的翅片槽,所述翅片槽的宽度大于翅片厚度至少0.2mm。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有音圈翅片结构扬声器,平衡性能、安定性能大幅提高,失真与传统音圈对比测量大幅下降。

Loudspeaker with fin enhanced voice coil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oudspeaker with fin enhanced voice coil structur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of loudspeaker distortion and performance not easy to improve. At present, the voice coil mode mainly adopted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and easy production, but the eccentric vibration, strength and other problems of loudspeaker vibration system are difficult to solve. The invention includes a voice coil, a fin, an upper magnetic guide and a magnetic guide column,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magnetic gap is formed between the upper magnetic guide and the magnetic guide column at the center, the voice coil works in the magnetic gap, the inner wall of the voice coil 1 is connected with a fin, one end of the fin is connected and fixed on the wall of the voice coil 1, the magnetic guide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fin groove for accommodating the other end of the fin, and the width of the fin groove At least 0.2mm thicker than the fin thicknes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oudspeaker with a voice coil fin structure,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balance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performance, and greatly reduces the distor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voice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扬声器
,具体涉及有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
技术介绍
扬声器在工作时,对应不同波长声音的振动频率极高,目视无法观测,需要用到激光测振仪等设备观测。使用专业的测振仪能观测到,扬声器的振动发声系统振膜和音圈在工作状态下是不断地发生着扭曲和分割振动,这些是扬声器失真的重要来源,声学工作者对振膜的改进作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许多优秀的成果,而对音圈的研究相对滞后。磁间隙距离越小,磁通量越大,扬声器效率就越高,所现代扬声器磁间隙都很小,贴近音圈。当音圈在高速工作产生着形变时,时刻与导磁柱、导磁板产生触碰、摩擦,这些摩擦使电信号不能被忠实地还原,扬声器产生失真。有研究成果使音圈带上微磁性,可以让音圈在磁场中被磁力固定在中间位置不碰触到两边的导磁板。然而这只是音圈在静止时才能获得的效果,当音圈在高速工作、形变着的状态时,摩擦就一直存在。并且,长时间工作时音圈处是发热的高温状态,此时音圈的刚度显著下降,形变越加剧烈。拆开使用一段时间的扬声器其导磁柱上划痕明显。提高扬声器失真性能不易,目前采用的音圈驱动方式,虽然有着成本低、易于生产制作的优势,但整个扬声器振动系统的偏心振动等问题没有解决,以往的研究方向都在定芯支片的改进上,得到了许多显著的成果,如双定芯支片、不等距线性定芯支片、A形定芯支片等,然而,音圈自身的形变还是未能解决。同时本专利还很方便的实现双音圈驱动。以往专利提到多个音圈各自独立驱动同一个振膜,由于磁场、线圈的细微差异,其在工作时是不同步的,两个以上不同步的音圈驱动同一扬声器振膜,失真率高于单个音圈驱动;别有一些双音圈的专利其永磁体四周均被活动的音圈所包围,悬浮在导磁体和音圈中间,没有任何可固定的地方,不具备可制作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有音圈翅片结构扬声器,平衡性能、安定性能大幅提高,失真与传统音圈对比测量大幅下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有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包括音圈、翅片、上导磁和导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磁和位于中心的导磁柱之间形成磁隙,音圈工作于磁隙中,所述音圈内壁连接有翅片,所述翅片一端连接固定在音圈的壁上(固定在音圈内壁上则形成内翅片,固定在音圈外壁上则形成外翅片,两者均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所述导磁柱上开有用于容纳翅片另一端的翅片槽,所述翅片槽的宽度大于翅片厚度至少0.2mm,所述翅片槽的深度必须大于等于扬声器设定的线性冲程,所述翅片高度小于等于音圈高度。优选的,所述的音圈包括内音圈和外音圈,组成翅片双音圈,所述外音圈与内音圈均为中空圆桶形状,所述外音圈与内音圈上均绕有导电线圈,且导电线圈外层具有绝缘材料,所述的导磁柱为第一上导磁,所述的上导磁为环形第三上导磁。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导磁下方依次为第二柱形轴向永磁体A、第二下导磁板,所述第二下导磁板与下导磁板连接,所述第二下导磁板与下导磁板可以是一个整体,也可平行连接、叠层连接,所述环形第三上导磁和下导磁板之间是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所述环形第三上导磁和环形第二上导磁之间形成外磁隙,所述外音圈工作于外磁隙中,所述第一上导磁和环形第二上导磁之间形成内磁隙,所述内音圈工作于内磁隙中,所述第二下导磁板与下导磁板、环形第二上导磁的磁极性相同,所述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和第二柱形轴向永磁体A通过第一上导磁、环形第二上导磁、环形第三上导磁、第二下导磁板、下导磁板在外磁隙和内磁隙中形成闭合的磁回路,所述环形第二上导磁上设置对应翅片的翅片槽。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导磁下方连接第二下导磁,所述第二下导磁上方为第二环形轴向永磁体B,所述第二环形轴向永磁体B上方为下导磁板,所述下导磁板上方为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所述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上方为环形第三上导磁,所述环形第三上导磁和第二环形上导磁之间形成外磁隙,所述外音圈工作于外磁隙中,所述第一上导磁和环形第二上导磁之间形成内磁隙,所述内音圈工作于内磁隙中,所述环形第三上导磁和第二下导磁所获为相同磁极性,所述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和第二环形轴向永磁体B通过第一上导磁、第二环形上导磁、第三环形上导磁、下导磁板、第二下导磁在外磁隙和内磁隙间形成闭合的磁回路,所述环形第二上导磁上设置对应翅片的翅片槽。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导磁安置在导磁碗的中心,所述导磁碗内装置有环形轴向永磁体C,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的内径大于第一上导磁最大外径,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外径小于导磁碗内径,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上方设置环形的第二上导磁,所述第二上导磁与导磁碗上的环形第三上导磁之间形成外磁隙,所述外音圈安置于外磁隙,所述环形的第二上导磁与第一上导磁之间形成内磁隙,所述内音圈工作在内磁隙中,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轴线方向充磁,通过导磁碗、第一上导磁、环形的第二上导磁在外磁隙和内磁隙形成闭合的磁回路,所述环形第二上导磁上设置对应翅片的翅片槽,所述导磁碗外圈换成环形轴向永磁体D,第一上导磁和导磁碗底部之间更换成柱形轴向永磁体E,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D、柱形轴向永磁体E与环形轴向永磁体C反向充磁,且三个永磁体形成串联关系,所述外磁隙和内磁隙得到高磁通密度。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导磁为中心,第一上导磁与环形第二上导磁之间环成顶部内磁隙,所述环形第二上导磁与环形第三上导磁之间形成顶部外磁隙,所述第一上导磁下方依次是柱形轴向永磁体E、第一下导磁,所述环形的第二上导磁下方依次是环形轴向永磁体C、环形第二下导磁,所述环形第三上导磁下方依次是环形轴向永磁体D、环形第三下导磁,所述第一下导磁与环形的第二下导磁22之间形成底部内磁隙,所述底部内磁隙与顶部内磁隙为一体联通,所述内音圈从顶部内磁隙延伸到底部内磁隙,在内音圈上,对顶部内磁隙和磁隙25处分别绕制顶部内音圈导电线圈和底部内音圈导电线圈,所述环形第二下导磁与环形第三下导磁之间形成底部外磁隙,所述底部外磁隙与顶部外磁隙为一体联通,所述外音圈从顶部外磁隙延伸到底部外磁隙,所述对应磁隙和磁隙处分别绕制顶部外音圈导电线圈和底部内音圈导电线圈,所述外音圈和内音圈之间有通过环形第二上导磁的顶部翅片和通过环形第二下导磁的底部翅片相连接,所述环形第二上导磁开有对应顶部翅片的翅片槽,所述环形第二下导磁开有对应底部翅片的翅片槽,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D和柱形轴向永磁体E为同向充磁,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充磁方向与永磁体D、永磁体E相反,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环形轴向永磁体D、柱形轴向永磁体E等三个永磁体通过第一上导磁、环形第二上导磁、环形第三上导磁、第一下导磁、第二下导磁、环形第三下导磁等六个导磁体在顶部内磁隙、外磁隙、底部外磁隙、底部内磁隙等四个位置形成闭环磁路,所述顶部外音圈导电线圈、顶部内音圈导电线圈、底部内音圈导电线圈、底部内音圈导电线圈四个线圈可以相互以串联、并联、独立外接信号三种方式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导磁安置在导磁碗的中心,所述导磁碗内第一上导磁和第三上导磁之间装置有环形径向永磁体F,所述径向永磁体F通过不导磁垫片与导磁碗底部连接固定,所述径向永磁体F与第三上导磁之间形成外磁隙,所述外音圈安置于外磁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包括音圈(34)、翅片(3)、上导磁(6)和导磁柱(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磁(6)和位于中心的导磁柱(7)之间形成磁隙,音圈(34)工作于磁隙中,所述音圈(34)内壁连接有翅片(3),所述翅片(3)一端连接固定在音圈(34)的壁上,所述导磁柱(7)上开有用于容纳翅片(3)另一端的翅片槽(8),所述翅片槽(8)的宽度大于翅片厚度至少0.2mm,所述翅片(3)高度小于等于音圈(34)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包括音圈(34)、翅片(3)、上导磁(6)和导磁柱(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磁(6)和位于中心的导磁柱(7)之间形成磁隙,音圈(34)工作于磁隙中,所述音圈(34)内壁连接有翅片(3),所述翅片(3)一端连接固定在音圈(34)的壁上,所述导磁柱(7)上开有用于容纳翅片(3)另一端的翅片槽(8),所述翅片槽(8)的宽度大于翅片厚度至少0.2mm,所述翅片(3)高度小于等于音圈(34)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音圈(34)包括内音圈(2)和外音圈(1),组成翅片双音圈,所述外音圈(1)与内音圈(2)均为中空圆桶形状,所述外音圈(1)与内音圈(2)上均绕有导电线圈,且导电线圈外层具有绝缘材料,所述的导磁柱为第一上导磁(7),所述的上导磁为环形第三上导磁(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导磁(7)下方依次为第二柱形轴向永磁体A(9)、第二下导磁板(10),所述第二下导磁板(10)与下导磁板(11)连接,所述环形第三上导磁(6)和下导磁板(11)之间是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12),所述环形第三上导磁(6)和环形第二上导磁(5)之间形成外磁隙(15),所述外音圈(1)工作于外磁隙(15)中,所述第一上导磁(7)和环形第二上导磁(5)之间形成内磁隙(16),所述内音圈(2)工作于内磁隙(16)中,所述第二下导磁板(10)与下导磁板(11)、环形第二上导磁(5)的磁极性相同,所述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12)和第二柱形轴向永磁体A(9)通过第一上导磁(7)、环形第二上导磁(5)、环形第三上导磁(6)、第二下导磁板(10)、下导磁板(11)在外磁隙(15)和内磁隙(16)中形成闭合的磁回路,所述环形第二上导磁(5)上设置对应翅片(3)的翅片槽(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导磁(7)下方连接第二下导磁(13),所述第二下导磁(13)上方为第二环形轴向永磁体B(14),所述第二环形轴向永磁体B(14)上方为下导磁板(11),所述下导磁板(11)上方为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12),所述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12)上方为环形第三上导磁(6),所述环形第三上导磁(6)和第二环形上导磁5之间形成外磁隙(15),所述外音圈(1)工作于外磁隙(15)中,所述第一上导磁(7)和环形第二上导磁(5)之间形成内磁隙(16),所述内音圈(2)工作于内磁隙(16)中,所述环形第三上导磁(6)和第二下导磁(13)所获为相同磁极性,所述第一环形轴向永磁体(12)和第二环形轴向永磁体B(14)通过第一上导磁(7)、第二环形上导磁5、第三环形上导磁6、下导磁板(11)、第二下导磁(13)在外磁隙(15)和内磁隙(16)间形成闭合的磁回路,所述环形第二上导磁(5)上设置对应翅片(3)的翅片槽(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翅片增强音圈结构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导磁(7)安置在一导磁碗(17)的中心,所述导磁碗(17)内装置有环形轴向永磁体C(18),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18)的内径大于第一上导磁(7)最大外径,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18)外径小于导磁碗(17)内径,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18)上方设置环形的第二上导磁(5),所述第二上导磁(5)与导磁碗(17)上的环形第三上导磁(6)之间形成外磁隙(15),所述外音圈(1)安置于外磁隙(15),所述环形的第二上导磁(5)与第一上导磁(7)之间形成内磁隙(16),所述内音圈(2)工作在内磁隙(16)中,所述环形轴向永磁体C(18)轴线方向充磁,通过导磁碗(17)、第一上导磁(7)、环形的第二上导磁(5)在外磁隙(15)和内磁隙(16)形成闭合的磁回路,所述环形第二上导磁(5)上设置对应翅片(3)的翅片槽(8),所述导磁碗(17)外圈换成环形轴向永磁体D(19),第一上导磁(7)和导磁碗(17)底部之间更换成柱形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西米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