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8555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盒,包括控制模块、充电盒电池以及电压转换模块;充电盒电池与电压转换模块连接;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将充电盒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充电电压并输出至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管理芯片,以通过充电管理芯片对待充电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对待充电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根据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对电压转换模块输出的充电电压进行调节。

A charging box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harging box, which comprises a control module, a charging box battery and a voltage conversion module; the charging box battery is connected with a voltage conversion module; the voltage conversion module is used to convert the direct current output by the charging box battery into a charging voltage and output it to the charging management chip of the device to be charged, so as to charge the battery of the device to be charged through the charging management chip; control The charging module is configured to adjust the charging voltage output by the voltage conversion module according to the voltage of the battery of the device to be charged in the process of charging the battery of the device to be char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技术,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盒。
技术介绍
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TWS(TrueWirelessStereo,真无线立体声)耳机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视野。TWS耳机通常包括分离的左耳耳机和右耳耳机,两者之间不设有线材,彻底摆脱了线材的束缚。目前市场上的TWS耳机,一般是利用充电盒给耳机充电。充电部分通路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左侧为充电盒的部分电路,右侧部分为耳机的部分电路。充电时,充电盒和耳机之间采用触点式连接(PogoPin)实现充电以及通信功能。具体的,充电盒电池的正极与电压转换芯片的输入端连接,电压转换芯片的输出端与充电盒的正极触点T1连接,充电盒电池的负极与充电盒的负极触点T2连接。充电管理芯片的输入端与耳机端的正极触点T11连接,输出端与耳机端电池的正极连接,耳机端电池的负极与负极触点T12连接。当耳机正确放入充电盒时,充电盒的正极触点T1和耳机的正极触点T11连通,充电盒的负极触点T2和耳机的负极触点T12连通。充电盒的控制器通过检测电路(图1中没有示出)侦测到耳机被放入,向电压转换芯片的使能端发送控制信号,使得电压转换芯片进入工作状态,就此形成了充电通路。充电盒电池提供的直流电经电压转换芯片进行升压,再通过充电管理芯片向耳机电池充电。在向耳机电池充电的过程中,充电管理芯片起管理的作用,主要是根据耳机电池的电压调整充电电流的大小。现有技术中,充电管理芯片的充电效率比较低,从而造成充电盒给耳机充电时整体通路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效率更高的充电盒。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盒,包括控制模块、充电盒电池以及电压转换模块;所述充电盒电池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充电盒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充电电压并输出至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管理芯片,以通过充电管理芯片对待充电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对待充电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根据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对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输出的充电电压进行调节。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根据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对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输出的充电电压进行调节,包括:计算充电电压目标值;所述充电电压目标值为待充电设备电池的当前的电压值、充电通路的当前的压降值、以及充电管理芯片的充电阈值的和值;其中,所述充电通路是指从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到充电管理芯片的输入端之间的通路;根据所述充电电压目标值调节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输出的充电电压。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充电电压目标值调节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输出的充电电压,包括:如果所述充电盒电池的电压大于所述充电电压目标值,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输出的充电电压为充电盒电池的电压,或者,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进行降压处理使得所述充电电压等于所述充电电压目标值;如果所述充电盒电池的电压等于所述充电电压目标值,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输出的充电电压为所述充电盒电池的电压;如果所述充电盒电池的电压小于所述充电电压目标值,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进行升压处理使得所述充电电压等于所述充电电压目标值。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充电盒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充电通路的压降值和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值的对应关系;所述计算充电电压目标值,包括:查找与所述待充电设备电池的当前的电压值对应的所述充电通路的压降值作为所述充电通路的当前的压降值。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电压转换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受控开关、用于和待充电设备连接的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所述电压转换芯片和受控开关并联,所述电压转换芯片和受控开关分别连接在充电盒电池的正极和正极触点之间;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输入端与充电盒电池的正极连接,输出端与正极触点连接;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电压转换芯片的电压反馈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电压转换芯片的使能端、受控开关的控制端,第二电阻的阻值调节端连接;所述充电盒电池的负极与负极触点连接。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所述充电盒电池的电压大于等于充电电压目标值,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电压转换芯片停止工作并且控制所述受控开关导通;如果所述充电盒电池的电压小于充电电压目标值,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受控开关断开,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电压转换芯片进行升压工作并且调节第二电阻的阻值,使得所述充电电压等于充电电压目标值。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二电阻为数字电阻器或数字电位器。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电压转换芯片、第三电阻、第四电阻、阻容网络、受控开关、用于和待充电设备连接的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所述电压转换芯片和受控开关并联,所述电压转换芯片和受控开关分别连接在充电盒电池的正极和正极触点之间;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输入端与充电盒电池的正极连接,输出端与正极触点连接;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电压转换芯片的电压反馈端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阻容网络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脉冲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之间;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电压转换芯片的使能端、受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充电盒电池的负极与负极触点连接。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所述充电盒电池的电压大于等于充电电压目标值,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电压转换芯片停止工作并且控制所述受控开关导通;如果所述充电盒电池的电压小于充电电压目标值,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受控开关断开,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电压转换芯片进行升压工作并且调节控制模块输出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使得所述充电电压等于充电电压目标值。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阻容网络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以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串联在所述控制模块的脉冲信号输出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至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之间,另一端接地。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电压转换芯片、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受控开关、数模转换单元、用于和待充电设备连接的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所述电压转换芯片和受控开关并联,所述电压转换芯片和受控开关分别连接在充电盒电池的正极和正极触点之间;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输入端与充电盒电池的正极连接,输出端与正极触点连接;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电压转换芯片的电压反馈端与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数字调节信号输出端与数模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数模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电压转换芯片的使能端、受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充电盒电池的负极与负极触点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充电盒电池以及电压转换模块;/n所述充电盒电池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充电盒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充电电压并输出至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管理芯片,以通过充电管理芯片对待充电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n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对待充电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根据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对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输出的充电电压进行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充电盒电池以及电压转换模块;
所述充电盒电池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充电盒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充电电压并输出至待充电设备的充电管理芯片,以通过充电管理芯片对待充电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对待充电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根据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对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输出的充电电压进行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对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输出的充电电压进行调节,包括:
计算充电电压目标值;所述充电电压目标值为待充电设备电池的当前的电压值、充电通路的当前的压降值、以及充电管理芯片的充电阈值的和值;其中,所述充电通路是指从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到充电管理芯片的输入端之间的通路;
根据所述充电电压目标值调节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输出的充电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充电电压目标值调节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输出的充电电压,包括:
如果所述充电盒电池的电压大于所述充电电压目标值,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输出的充电电压为充电盒电池的电压,或者,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进行降压处理使得所述充电电压等于所述充电电压目标值;
如果所述充电盒电池的电压等于所述充电电压目标值,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输出的充电电压为所述充电盒电池的电压;
如果所述充电盒电池的电压小于所述充电电压目标值,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进行升压处理使得所述充电电压等于所述充电电压目标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盒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充电通路的压降值和待充电设备电池的电压值的对应关系;
所述计算充电电压目标值,包括:查找与所述待充电设备电池的当前的电压值对应的所述充电通路的压降值作为所述充电通路的当前的压降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电压转换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受控开关、用于和待充电设备连接的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
所述电压转换芯片和受控开关并联,所述电压转换芯片和受控开关分别连接在充电盒电池的正极和正极触点之间;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输入端与充电盒电池的正极连接,输出端与正极触点连接;
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电压转换芯片的电压反馈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电压转换芯片的使能端、受控开关的控制端,第二电阻的阻值调节端连接;
所述充电盒电池的负极与负极触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
如果所述充电盒电池的电压大于等于充电电压目标值,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电压转换芯片停止工作并且控制所述受控开关导通;
如果所述充电盒电池的电压小于充电电压目标值,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受控开关断开,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电压转换芯片进行升压工作并且调节第二电阻的阻值,使得所述充电电压等于充电电压目标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为数字电阻器或数字电位器。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电压转换芯片、第三电阻、第四电阻、阻容网络、受控开关、用于和待充电设备连接的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
所述电压转换芯片和受控开关并联,所述电压转换芯片和受控开关分别连接在充电盒电池的正极和正极触点之间;所述电压转换芯片的输入端与充电盒电池的正极连接,输出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允森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