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ubject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 is to provide a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with excellent cycle characteristics. The solution is a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which has a group of electrodes and a non-aqueous electrolyte with lithium ion conductivity. The group of electrodes is formed by winding a positive electrode, a negative electrode (134) and a partition plate between the positive electrode and the negative electrode (134). The positive electrode includes a positive active substance containing lithium. The negative electrode (134) has a negative collector (132) and a plurality of convex parts arranged on the negative collector (132). Lithium metal is precipitated from the negative electrode (134) during charging and dissolved in the nonaqueous electrolyte during discharging. A plurality of convex parts have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 lateral convex parts (133a) and a plurality of inner peripheral lateral convex parts (133b). In at least on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surfaces, the proportion of the first area in the area of the first area projected by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 convexes (133a) to the first area (ow) is smaller than the proportion of the second area in the area of the second area projected by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 convexes (133b) to the second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二次电池
本公开涉及具备锂离子传导性的非水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被用于个人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等的ICT用、车载用以及蓄电用等用途。在这样的用途中,对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要求进一步的高容量化。作为高容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已知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的高容量化能够通过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并用例如石墨和硅化合物等的合金活性物质来实现。但是,锂离子电池的高容量化正在达到极限。作为超过锂离子电池的高容量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锂二次电池被予以厚望。锂二次电池中,充电时在负极析出锂金属,放电时该锂金属溶解于非水电解质中。从抑制锂金属以枝晶状析出造成的电池特性下降的观点出发,对锂二次电池进行了改良负极集电体形状等的研究。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将负极集电体的锂金属析出面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设为10μm以下的方案。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将具备多孔性金属集电体和插入到集电体的气孔中的锂金属的负极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方案。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在锂金属聚合物二次电池中,使用具有下述表面的负极集电体的方案,该表面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二次电池,具备电极群和具有锂离子传导性的非水电解质,所述电极群是正极、负极以及介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隔板卷绕而成的,所述正极包含含锂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包含负极集电体和配置于所述负极集电体上的多个凸部,/n所述负极在充电时析出锂金属,所述锂金属在放电时溶解于所述非水电解质中,/n所述负极集电体包含第1表面和第2表面,所述第1表面朝向所述电极群的卷绕外侧方向,所述第2表面朝向所述电极群的卷绕内侧方向,/n所述第1表面和所述第2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包含第1区域和第2区域,所述第2区域相比于所述第1区域更接近所述电极群的卷绕最内周,/n所述多个凸部包含配置于所 ...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31 JP 2018-1057051.一种锂二次电池,具备电极群和具有锂离子传导性的非水电解质,所述电极群是正极、负极以及介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隔板卷绕而成的,所述正极包含含锂的正极活性物质,所述负极包含负极集电体和配置于所述负极集电体上的多个凸部,
所述负极在充电时析出锂金属,所述锂金属在放电时溶解于所述非水电解质中,
所述负极集电体包含第1表面和第2表面,所述第1表面朝向所述电极群的卷绕外侧方向,所述第2表面朝向所述电极群的卷绕内侧方向,
所述第1表面和所述第2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包含第1区域和第2区域,所述第2区域相比于所述第1区域更接近所述电极群的卷绕最内周,
所述多个凸部包含配置于所述第1区域上的多个外周侧凸部和配置于所述第2区域上的多个内周侧凸部,
在所述第1表面和所述第2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所述多个外周侧凸部向所述第1区域投影的面积合计在所述第1区域的面积中所占的第1面积比例,小于所述多个内周侧凸部向所述第2区域投影的面积合计在所述第2区域的面积中所占的第2面积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
在所述第1表面和所述第2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所述第1区域相比于长度方向的中心线远离所述最内周,
在所述第1表面和所述第2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所述第2区域相比于所述中心线接近所述最内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二次电池,
所述第1面积比例与所述第2面积比例之差为3%以上且5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
所述第1面积比例为0.2%以上且7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
所述多个外周侧凸部的第1平均高度与所述多个内周侧凸部的第2平均高度之差小于所述第2平均高度的3%。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
所述多个外周侧凸部的第1平均高度为15μm以上且120μm以下,
所述多个内周侧凸部的第2平均高度为15μm以上且120μ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
在所述第1表面和所述第2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所述多个外周侧凸部向所述第1区域投影的形状分别为线状,
在所述第1表面和所述第2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所述多个内周侧凸部向所述第2区域投影的形状分别为线状,
在所述第1表面和所述第2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所述多个外周侧凸部之中相邻的2个外周侧凸部间的离开距离的最小值大于所述相邻的2个外周侧凸部的最大宽度,
在所述第1表面和所述第2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所述多个内周侧凸部之中相邻的2个内周侧凸部间的离开距离的最小值大于所述相邻的2个内周侧凸部的最大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
所述负极集电体具备铜箔或铜合金箔。
9.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蚊野聪,宫前亮平,石井圣启,名仓健祐,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