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卓煇专利>正文

对人体友善的光源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818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对人体友善的光源及其用途,其中所述对人体友善的光源包括:至少一发光单元以及多片彼此相互堆叠的色温调降膜;其中,该些色温调降膜连接至该发光单元的一发光面,用以对该发光单元所发出的一色光进行一色温调降处理。并且,完成所述色温调降处理的该色光变成一橘白光。实验数据证实,两片以上的色温调降膜对于色光的色温与亮度的调降有明显的加强效果。除此之外,随着该色温调降膜的堆叠数量的增加,视网膜对于该橘白光最大可忍受曝照极限的时间也跟着递增。同时,随着该色温调降膜的堆叠数量的增加,该橘白光对于褪黑激素的抑制敏感度递减。

Light source friendly to human body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light source friendly to human body and its application, wherein the light source friendly to human body includes at least one light-emitting unit and a plurality of color temperature regulating films stacked mutually, wherein the color temperature regulating films are connected to a light-emitting surface of the light-emitting unit to conduct a color temperature regulating treatment for the color light emitted by the light-emitting unit. In addition, the color light which completes the color temperature reduction processing becomes an orange white ligh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more than two films can enhance the color temperature and brightness. In addi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stacks, the time of the retina to the maximum tolerable exposure limit of orange white light also increases. At the same time, the inhibition sensitivity of orange white light to melatoni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tacking number of the color temperature regulating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人体友善的光源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关于发光装置的相关
,尤指一种对人体友善的光源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自爱迪生专利技术灯泡之后,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所使用的光源已由灯泡发展至白炽灯(Incandescentbulb)以及荧光灯(Fluorescenttube);并且,进一步地,目前最新的照明技术为固态照明(Solid-StateLighting,SSL)技术,例如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有机发光半导体(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以及高分子发光二极管(PolymerLight-EmittingDiode,PLED)都是固态照明技术(SSL)的产物。能量较强的可见光包括蓝、靛、紫光,其中蓝光为显示器的三原色之一,因此搭载有显示器的3C产品(例如手机与平板计算机)皆会于显示画面的同时发出蓝光。由于蓝光会穿透角膜与水晶体而直射入眼睛的黄斑部,造成黄斑部感光细胞的损伤,年老性黄斑部病变就是黄斑部老化所引发的疾病。另外一个蓝光伤眼的原因在于蓝光的波长较短,容易造成散射,因此眼睛必须更用力聚焦,长时间下会引发睫状肌紧绷,使得眼睛容易疲劳或酸疼。研究发现,蓝光对于褪黑激素抑制程度相当高,故人体若长期暴露于蓝光之下,可能会影响褪黑激素的正常分泌而引发一些人体疾病,例如:失眠与情绪障碍等生理现象。因此,研究发现,蓝光较少的橘白光或色温范围介于1500K至2000K之间的橘红光对于人褪黑激素抑制程度是最微小的,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对人体友善的光。对于一些保有睡前阅读习惯之人而言,可采用橘白光或色温范围介于1500K至2000K之间的橘红光作为辅助阅读的可见光,如此不仅可获得光线以辅助阅读,亦可避免3C产品或者夜间所使用的白色光源刺激交感神经而导致褪黑激素的抑制现象发生。美国专利公开号US2012/008326A1揭示了一种可减缓褪黑激素抑制现象的照明装置,其主要使用一滤光片将一光源所发出的光所包含的蓝光或紫光成分予以滤除。图1为显示色温相对于发光效率的资料图,且图2为显示一CIE色度坐标图(Chromaticitydiagram),其中所示4个色度坐标点的基本信息整理于下表(1)之中。表(1)必须补充说明的是,编号1的数据点量测自市售的LED光源所发出的具6000K色温的色光。不同于编号1的数据点,在使用滤光片将所述色光之中波长短于430nm的部分予以滤除之后,对该色光进行量测后即获得编号2的数据点。类似地,在使用滤光片将所述色光之中波长短于450nm(470nm)的部分予以滤除之后,接着对该色光进行量测之后即获得编号3(编号4)的数据点。美国专利号US9,803,811揭示一种高质量光源的制造方法。根据其揭示内容,若一光源所发出的色光的CIE色度坐标系靠近普朗克曲线(又称黑体辐射曲线)并同时位于普朗克曲线的上方位置,则所述光源会展现出具有稳定的SRI值与低褪色黑激素抑制率的优势特征,可被视为一高质量光源。其中,所述SRI为自然光谱相似指数(SpectrumResemblanceIndex)。基于美国专利号US9,803,811的揭示内容以及图2的数据,吾人可以发现,使用滤光片虽然可以降低将LED光源所发出的色光的色温,但却也同时使该色光远离黑体辐射曲线。易于推知的,滤光片虽然可以滤除LED光源所发出的色光所含有蓝光或紫光成分,但却会降低该LED光源的SRI值。由此可知,现有技术虽然可以藉由滤除光源中的蓝光或紫光成分的方式来降低光源对于人体所造成的褪黑激素抑制现象,但是反而导致光源的CIE色度坐标远离黑体辐射曲线,导致光源所发出的色光不是一种对人体友善的光。因此,如何开发出可减缓褪黑激素抑制现象的对人体友善的光源,于是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课题。有鉴于此,本案的专利技术人极力加以研究专利技术,而终于研发完成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对人体友善的光源及其用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轻蓝光对于褪黑激素所造成的抑制现象,现有技术利用滤光片将一光源所发出的色光所包含的蓝光予以滤除。然而,使用滤光片虽然可以降低光源所发出的色光的色温,却也同时使该色光远离黑体辐射曲线。简单地说,滤光片虽然可以滤除光源所发出的色光所含有蓝光或紫光成分,但却会降低该光源的SRI值,导致该光源成为非人体友善光源。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对人体友善的光源,其中所述对人体友善的光源主要可以作为一照明装置的主要光源,并包括:至少一发光单元以及多片彼此相互堆叠的色温调降膜;其中,所述多片色温调降膜连接至该发光单元的一发光面,用以对该发光单元所发出的一色光进行一色温调降处理。并且,完成所述色温调降处理的该色光变成一橘白光。值得说明的是,实验数据证实,两片以上的色温调降膜对于色光的色温与亮度的调降有明显的加强效果。除此之外,随着该色温调降膜的堆叠数量的增加,视网膜对于该橘白光最大可忍受曝照极限的时间也跟着递增。同时,随着该色温调降膜的堆叠数量的增加,该橘白光对于褪黑激素所造成的抑制敏感度递减。为了完成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案专利技术人提供所述对人体友善的光源的一实施例,包括:至少一发光单元;一片或多片彼此相互堆叠的色温调降膜,连接至该发光单元的一发光面,用以对该发光单元所发出的一色光进行一色温调降处理;其中,该色光的色温随着该色温调降膜的数量的增加而降低,且该色光的一CIE色度坐标于一CIE色度图上邻近黑体辐射曲线(Blackbodyradiationcurve);其中,该色光被该色温调降膜转变成一橘光、一橘红光、或一橘白光。于本专利技术的对人体友善的光源的实施例中,其中,该多片色温调降膜的数量至少为两片。于本专利技术的对人体友善的光源的实施例中,其中,随着该色温调降膜的数量的增加,视网膜对于该色光最大可忍受曝照极限的时间递增;并且,随着该色温调降膜的数量的增加,该色光对于褪黑激素所造成的抑制敏感度递减。于本专利技术的对人体友善的光源的实施例中,其中,该色温调降膜为一光转换膜,且该光转换膜包括一聚合物基质(polymermatrix)以及掺杂或包覆于该聚合物基质之中的多个光转换粒子。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色温相对于发光效率的资料图;图2为显示CIE色度坐标图(Chromaticitydiagram);图3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对人体友善的光源的架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对人体友善的光源的第一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图5为显示色温调降膜的侧剖视图;图6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对人体友善的光源的第二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图7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对人体友善的光源的应用例的立体图;图8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对人体友善的光源的应用例的立体图;图9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对人体友善的光源的应用例的立体图;图10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对人体友善的光源的应用例的立体图;图11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对人体友善的光源的应用例的立体图;图12为显示藉由量测一LED光源所发出的色光所获得的CIE色度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人体友善的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n至少一发光单元;/n一片或多片彼此相互堆叠的色温调降膜,连接至该发光单元的一发光面,用以对该发光单元所发出的一色光进行一色温调降处理;/n其中,该色光的色温随着该色温调降膜的数量的增加而降低,且该色光的一CIE色度坐标于一CIE色度图上邻近黑体辐射曲线(Black body radiation curve);/n其中,该色光被该色温调降膜转变成一橘光、一橘红光、或一橘白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人体友善的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发光单元;
一片或多片彼此相互堆叠的色温调降膜,连接至该发光单元的一发光面,用以对该发光单元所发出的一色光进行一色温调降处理;
其中,该色光的色温随着该色温调降膜的数量的增加而降低,且该色光的一CIE色度坐标于一CIE色度图上邻近黑体辐射曲线(Blackbodyradiationcurve);
其中,该色光被该色温调降膜转变成一橘光、一橘红光、或一橘白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人体友善的光源,其特征在于,随着该色温调降膜的数量的增加,视网膜对于该色光对的最大可忍受曝照极限的时间递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人体友善的光源,其特征在于,随着该色温调降膜的数量的增加,该色光对于褪黑激素所造成的抑制敏感度递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人体友善的光源,其特征在于,随着该色温调降膜的数量的增加,该色光于其色温下降至范围于1000K至2500K之间时显示为该橘红光或该橘白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人体友善的光源,其特征在于,该发光单元可为下列任一者:荧光灯、发光二极管、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上述任两者或任两者以上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人体友善的光源,其特征在于,该色温调降膜为一光转换膜,且该光转换膜包括一聚合物基质(polymermatrix)以及掺杂或包覆于该聚合物基质之中的多个光转换粒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人体友善的光源,其特征在于,该色温调降膜为一光转换膜,且该光转换膜包括一透明基板以及多层光转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卓煇林新发罗正傑
申请(专利权)人:周卓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