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艳东专利>正文

农业秧盘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7819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农业秧盘成型机,包括具有底座的支架,其中:支架上安装有并列的主压模组件和副压模组件;主压模组件和副压模组件中部附近贯穿设有导轨;主压模组件具有安装在支架上的主压模固定板;主压模固定板上设有液压泵;液压泵经液压杆连接有位于主压模固定板下侧的主压上板;主压上板下方具有主压下板;主压上板与主压下板之间设有由主凸模与主凹模组成的成型模具;主凸模与主凹模合模的间隙靠近导轨的上沿附近;副压模组件含有能对经主压模组件成型处理的秧盘胚体进行打孔的打孔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用秧盘成品边缘自然拔模、连续生产、结构简单、易于维护、脱模效果好的优点。

Agricultural tray form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gricultural seedling tray form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with a base, wherein: the bracket is equipped with a parallel main and auxiliary pressure mold components; the middle part of the main and auxiliary pressure mold components is penetrated with a guide rail; the main pressure mold components are provided with a main pressure mold fixing plate installed on the bracket; the main pressure mold fix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hydraulic pump; the hydraulic pump is connected with a hydraulic rod and is located at The main pressing upper plate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fixing plate of the main pressing die; the main pressing lower plate under the main pressing upper plate; the forming die composed of the main punch and the main female di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main pressing upper plate and the main pressing lower plate; the clearance between the main punch and the main female die is close to the upper edge of the guide rail; the auxiliary pressing die assembly contains a punching die which can punch the seedling disc embryo body which is molded by the main pressing die assembly.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natural drawing, continuous production, simple structure, easy maintenance and good demould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业秧盘成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用规模化育苗塑料产品的规模化成型设备,尤其涉及农业秧盘成型机。
技术介绍
育秧盘作为一种新技术,以其育秧密度均匀,每穴一苗,节约种籽,原根不受损伤,带营养基下田,返青快,分秧方便容易等综合优特点,被广泛推广使用。育秧盘一般为蜂巢式结构,即:育秧盘上布满纵横交错的蜂巢式孔穴,蜂巢式孔穴为上口大,下口小的圆锥形孔穴,通常用薄质塑料制成。使用时,需将育秧盘铺设在肥床上,为使育秧盘的底部陷入肥床,常需对育秧盘施予轻压。由于薄质塑料制成的育秧盘各圆锥形孔穴在使用中易变形,损坏。而变形损坏后的育秧盘继续使用,则会给秧苗的培育带来不利。因此,规模化生产高质量的秧盘尤为重要。现有技术如公告号为CN204800750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秧盘机,在机架上安装有放卷机构、传送机构、加热机构、冲压成型机构、横向切刀机构、纵向切刀机构、冷却机构、出料机构及控制机构,各机构的动作顺序由控制机构统一控制。优点是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减小了设备的体积;噪音小、耗电低,有利于改善工作环境和作业条件;成型速度快,每分钟可以达到12-16个;稳定性强,维护比较方便,成本较为低廉;可以实现压模-冲孔-切边多个动作一次性完成,可以实现单人操控整台设备,节约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利用秧盘成品边缘自然拔模、连续生产、结构简单、易于维护、脱模效果好的农业秧盘成型机。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农业秧盘成型机,包括具有底座的支架,其中:支架上安装有并列的主压模组件和副压模组件;主压模组件和副压模组件中部附近贯穿设有导轨;主压模组件具有安装在支架上的主压模固定板;主压模固定板上设有液压泵;液压泵经液压杆连接有位于主压模固定板下侧的主压上板;主压上板下方具有主压下板;主压上板与主压下板之间设有由主凸模与主凹模组成的成型模具;主凸模与主凹模合模的间隙靠近导轨的上沿附近;副压模组件含有能对经主压模组件成型处理的秧盘胚体进行打孔的打孔模具;主压下板下方连接有能在主压上板下移时约束主压下板相应向上移动的液压臂组;导轨位于主压模组件一侧部分设有加温板,且该加温板的加热部分的宽度大致与主凹模内凹坑宽度一致;加温板附近设有用于推动板材送料的辊轴。加温板通过对板材加温软化,而板材边缘由于没有受到加热辊轴的加热,仍然具有刚性,便于输送和脱模。在进入压模区域后,两侧的固定桩恰好能起到对板材输送过程中的输送方向的约束。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液压臂组含有一端与主压模固定板紧固连接的主动臂,主动臂的自由端经联动臂与杠杆臂的一端;杠杆臂另一端经从动臂与固定在主压下板上的绞接端连接;杠杆臂的中部附近铰接有固定在底座上的支撑端;绞接端中心位于杠杆臂处于水平状态时杠杆臂端部铰接点在主压下板上的投影线上;主动臂的铰接点与处于水平状态时杠杆臂的端部铰接点在主压上板的投影重合。液压臂组经过位于主压模固定板上的液压泵下压主动臂,经联动臂和杠杆臂将压力方向由向下转换为向上,再经动臂、绞接端,使主压下板同步向上运动,完成合模。绞接端的铰接点与主压下板的距离L1、从动臂两端铰接点之间的间距L2、杠杆臂铰接支点到杠杆臂与从动臂铰接点间距L3;杠杆臂铰接支点到杠杆臂与联动臂铰接点间距L4;联动臂两端铰接点之间的间距L5;主动臂铰接点到主压上板的距离L6;主凸模外边沿口到主压上板的距离L7具有如下比例关系:L1:L2:L3:L4:L5:L6:L7=0.97~0.98:2.91~2.92:2.91~2.92:2.24~2.26:2.28~2.29:7~7.04:1.16~1.17。上述比值的作用在于优化脱模时模具的位移速度,可以配合导轨的方式进行拔模。采用上述方式可以简化脱模步骤、节省脱模部件。脱模开始的时的0.2秒内,主压下板向下脱模运动速度大于主压上板向上脱模运动的速度。本设计在主压下板向下运动脱模时,主压上板、导轨对产品边沿仍然保有一定的夹持力,利于完成脱模,防止产品因主压下板向下运动脱模而产生形变。脱模开始的时的0.2秒内,主压上板对板材边沿部分的压力大于主压下板对板材边沿部分的压力;主凹模先于主凸模脱离与板材的接触。导轨上设有链条,链条的端部有电机驱动。导轨上的链条能将动力输送到辊轴,以同步多个辊轴间的输送动力。也可以根据需要在链条上增加外凸结构,对板材输送提供额外动力。农业秧盘成型机采用横向出模的方式,送料的辊轴将育秧盘模具横向送出,即在出模时,育秧盘模具的长度方向与导轨的长度方向相垂直,且农业秧盘成型机可并排设置若干组并列的主压模组件和副压模组件,进而实现若干育秧盘模具同时出模。液压泵采用伺服电机驱动,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油泵带动液压泵运转,进而液压臂组推动主压模组件动作,便于通过伺服电机控制液压泵的运转,保证合模效果,并可根据需求调整伺服电机的运转效率,以节省能源。副压模组件也作为衬托模具,衬托模具设置在主压模组件一侧,衬托模具在运作时,配合主压模组件固定住成型产品,便于切刀将连续的成型成品切断,保证切断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支架上安装有并列的主压模组件和副压模组件;主压模组件和副压模组件中部附近贯穿设有导轨;主压模组件具有安装在支架上的主压模固定板;主压模固定板上设有液压泵;液压泵经液压杆连接有位于主压模固定板下侧的主压上板;主压上板下方具有主压下板;主压上板与主压下板之间设有由主凸模与主凹模组成的成型模具;主凸模与主凹模合模的间隙靠近导轨的上沿附近;副压模组件含有能对经主压模组件成型处理的秧盘胚体进行打孔的打孔模具;主压下板下方连接有能在主压上板下移时约束主压下板相应向上移动的液压臂组;导轨位于主压模组件一侧部分设有加温板,且该加温板的加热部分的宽度大致与主凹模内凹坑宽度一致;加温板附近设有用于推动板材送料的辊轴。加温板通过对板材加温软化,而板材边缘由于没有受到加热辊轴的加热,仍然具有刚性,便于输送和脱模。在进入压模区域后,两侧的固定桩恰好能起到对板材输送过程中的输送方向的约束。因而本专利技术具有利用秧盘成品边缘自然拔模、横向出模、连续生产、结构简单、易于维护、脱模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液压臂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压板位移情况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标号说明:加温板1、辊轴11、导轨2、电机21、链条22、主压模组件3、主压模固定板3a、主凸模31、主压上板32、主凹模33、主压下板34、副压模组件4、副压模固定板4a、支撑柱5、液压臂组6、主动臂61、联动臂62、杠杆臂63、从动臂64、绞接端65、支撑端66、底座7、切刀8、探头9。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农业秧盘成型机,包括具有底座7的支架,其中:支架上安装有并列的主压模组件3和副压模组件4;主压模组件3和副压模组件4中部附近贯穿设有导轨2;主压模组件3具有安装在支架上的主压模固定板3a;主压模固定板3a上设有液压泵;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农业秧盘成型机,包括具有底座(7)的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上安装有并列的主压模组件(3)和副压模组件(4);所述的主压模组件(3)和副压模组件(4)中部附近贯穿设有导轨(2);所述的主压模组件(3)具有安装在所述的支架上的主压模固定板(3a);所述的主压模固定板(3a)上设有液压泵;所述的液压泵经液压杆连接有位于主压模固定板(3a)下侧的主压上板(32);所述的主压上板(32)下方具有主压下板(34);所述的主压上板(32)与主压下板(34)之间设有由主凸模(31)与主凹模(33)组成的成型模具;所述的主凸模(31)与主凹模(33)合模的间隙靠近所述的导轨(2)的上沿附近;所述的副压模组件(4)含有能对经所述的主压模组件(3)成型处理的秧盘胚体进行打孔的打孔模具;所述的主压下板(34)下方连接有能在主压上板(32)下移时约束所述的主压下板(34)相应向上移动的液压臂组(6);所述的导轨(2)位于所述的主压模组件(3)一侧部分设有加温板(1),且该加温板(1)的加热部分的宽度大致与所述的主凹模(33)内凹坑宽度一致;所述的加温板(1)附近设有用于推动板材送料的辊轴(11)。/n

【技术特征摘要】
1.农业秧盘成型机,包括具有底座(7)的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上安装有并列的主压模组件(3)和副压模组件(4);所述的主压模组件(3)和副压模组件(4)中部附近贯穿设有导轨(2);所述的主压模组件(3)具有安装在所述的支架上的主压模固定板(3a);所述的主压模固定板(3a)上设有液压泵;所述的液压泵经液压杆连接有位于主压模固定板(3a)下侧的主压上板(32);所述的主压上板(32)下方具有主压下板(34);所述的主压上板(32)与主压下板(34)之间设有由主凸模(31)与主凹模(33)组成的成型模具;所述的主凸模(31)与主凹模(33)合模的间隙靠近所述的导轨(2)的上沿附近;所述的副压模组件(4)含有能对经所述的主压模组件(3)成型处理的秧盘胚体进行打孔的打孔模具;所述的主压下板(34)下方连接有能在主压上板(32)下移时约束所述的主压下板(34)相应向上移动的液压臂组(6);所述的导轨(2)位于所述的主压模组件(3)一侧部分设有加温板(1),且该加温板(1)的加热部分的宽度大致与所述的主凹模(33)内凹坑宽度一致;所述的加温板(1)附近设有用于推动板材送料的辊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秧盘成型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液压臂组(6)含有一端与所述的主压模固定板(3a)紧固连接的主动臂(61),所述的主动臂(61)的自由端经联动臂(62)与杠杆臂(63)的一端;所述的杠杆臂(63)另一端经从动臂(64)与固定在所述的主压下板(34)上的绞接端(65)连接;所述的杠杆臂(63)的中部附近铰接有固定在底座(7)上的支撑端(66);所述的绞接端(65)中心位于所述的杠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艳东
申请(专利权)人:邹艳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