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寸口脉脉象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764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寸口脉脉象检测装置,属于脉象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电源、脉象采集装置、计算机设备,所述脉象采集装置包括支撑架、通过丝杆设置在支撑架顶板上的信息采集设备、设置在支撑架顶板上端带动丝杆上下移动的步进电机、设置在支撑架底板上的脉枕、设置在信息采集设备上监测信息采集设备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的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用于控制信息采集设备、位移传感器以及步进电机的微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精准的检测出脉力、脉宽、脉长、脉速、脉率、脉律、脉位等脉象信息,其规范和统一诊断结果的标准,解决了脉诊数字化问题,避免因医生技术水平、经验多寡等因素造成的主观问题,也更有利于反映患者脉象的真实情况。

A pulse detection device for Cunkou puls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Cunkou pulse detection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ulse detection equipment. It includes a power supply, a pulse acquisition device and a computer device. The pulse acquisition device includes a support frame, a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device arranged on the top plate of the support frame through a screw rod, a stepping motor arranged on the top end of the support frame to drive the screw rod to move up and down, a pulse pillow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support frame, and a monitoring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device arranged on th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device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The displacement sensor of displacement, the micro controller for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equipment, displacement sensor and stepping motor set on the support frame. The invention can accurately detect pulse information such as pulse force, pulse width, pulse length, pulse speed, pulse rate, pulse law and pulse position, standardize and unify the standards of diagnosis results, solve the digital problem of pulse diagnosis, avoid subjective problems caused by factors such as doctors' technical level and experience, and more conducive to reflect the real situation of patients' pul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寸口脉脉象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脉象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寸口脉脉象检测装置,属于脉象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中医脉诊是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脉象理论和切脉方法的论述。关于脉诊的部位,已有“三部九侯法”、“遍诊法”、人迎与寸口,寸口与尺肤互相参合等多种方法。目前应用最广的诊脉方法是寸口脉诊法。明代李时珍所著《濒湖脉学》总结了历代诸家的脉学理论,将脉象分为27种,后李士材《诊家正眼》增加“疾脉”而成现今的28种脉象。这28种脉象涵盖了脉象的基本要素:脉位、至数、脉力、长度、脉体大小、流利度、紧张度、均匀度。目前所见有关诊断技术,多数是凭经验诊断脉搏次数,脉搏次数仅仅是中医脉象的指标之一,其并不能完整反映患者脉象的真实情况;经验较为丰富的老中医,虽然能粗略的把脉感受脉搏大小和长短,但其把脉所感受到的脉体大小其实并不是桡动脉血管直径、所把脉象长短并不是桡动脉长短;因此要准确、客观把握寸口脉脉象信息就不能凭经验。而且目前也没有一款诊脉设备能精准的测量出脉象的基本各参数,因而,在结合传统诊脉技术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客观、精准的脉象检测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寸口脉脉象检测装置,该寸口脉脉象检测装置解决了中医脉诊数字化问题,避免因医生技术水平、经验多寡等因素造成的主观问题,也更有利于反映患者脉象的真实情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寸口脉脉象检测装置,包括分别与电源连接的脉象采集装置、计算机设备,所述脉象采集装置与计算机设备电性连接,所述脉象采集装置包括支撑架、通过丝杆设置在支撑架顶板上的信息采集设备、设置在支撑架顶板上端带动丝杆上下移动的步进电机、设置在支撑架底板上的脉枕、设置在信息采集设备上监测信息采集设备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的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支撑架上的用于控制信息采集设备、位移传感器以及步进电机的微控制器;其中:所述信息采集设备包括壳体、电性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信息采集矩阵,所述信息采集矩阵包括支撑板,电性设置在支撑板中部的探针单元,依次电性设置在探针单元正上方且置于支撑板上的激光光源、光敏元件、AD转换器和信号处理器,分别设置在探针单元左、右两侧的托板,设置在托板上的弹簧、电性设置在弹簧上方的压力传感器;探针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AD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AD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与计算机设备相连接。所述探针单元由第一支撑体、呈矩形阵列在第一支撑体上的若干探针、第二支撑体、呈矩形阵列在第二支撑体上且与探针一一对应的光纤、设置在第二支撑体上且位于光纤及探针外围的反光体,所述探针上套设有限位弹簧。所述所述探针上端为圆锥结构,其表面设置有反光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高脉象检测工作的自动化,降低用户劳动强度,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性,能精准的检测出脉力、脉宽、脉长、脉速、脉率、脉律、脉位等脉象信息,其规范和统一诊断结果的标准,解决了脉诊数字化问题,避免因医生技术水平、经验多寡等因素造成的主观问题,也更有利于反映患者脉象的真实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流程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脉象采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信息采集设备断面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计算机设备内建立的三位坐标系;图5是本专利技术工作流程框图;图中:脉象采集装置1、计算机设备2、电源3、支撑架4、支撑架底板4-1、脉枕4-2、微控制器4-3、支撑架顶板4-4、步进电机5、丝杆6、位移传感器7、信息采集设备8、壳体8-1、支撑板8-2、AD转换器8-3、激光光源8-4、信号处理器8-5、压力传感器8-6、光敏元件8-7、弹簧8-8、托板8-9、探针单元8-10、第一支撑体8-11、探针8-12、限位弹簧8-13、反光体8-14、光纤8-15、第二支撑体8-16、信息采集矩阵8-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寸口脉脉象检测装置,包括分别与电源3连接的脉象采集装置1、计算机设备2,所述脉象采集装置1与计算机设备2电性连接,所述脉象采集装置1包括支撑架4、通过丝杆6设置在支撑架顶板4-4上的信息采集设备8、设置在支撑架顶板4-4上端带动丝杆6上下移动的步进电机5、设置在支撑架底板4-1上的脉枕4-2、设置在信息采集设备8上监测信息采集设备8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的位移传感器7、设置在支撑架4上的用于控制信息采集设备8、位移传感器7以及步进电机5的微控制器4-3;其中:所述信息采集设备8包括壳体8-1、电性设置在壳体8-1内部的信息采集矩阵8-17,所述信息采集矩阵8-17包括支撑板8-2,电性设置在支撑板8-2中部的探针单元8-10,依次电性设置在探针单元8-10正上方且置于支撑板8-2上的激光光源8-4、光敏元件8-7、AD转换器8-3和信号处理器8-5,分别设置在探针单元8-10左、右两侧的托板8-9,设置在托板8-9上的弹簧8-8、电性设置在弹簧8-8上方的压力传感器8-6;探针单元8-10的输出端与所述AD转换器8-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AD转换器8-3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器8-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8-5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4-3连接,所述微控制器4-3与计算机设备2相连接。所述探针单元8-10由第一支撑体8-11、呈矩形阵列在第一支撑体8-11上的若干探针8-12、第二支撑体8-16、呈矩形阵列在第二支撑体8-16上且与探针8-12一一对应的光纤8-15、设置在第二支撑体8-16上且位于光纤8-15及探针8-12外围的反光体8-14,所述探针8-12上套设有限位弹簧8-13。所述所述探针8-12上端为圆锥结构,其表面设置有反光涂层。所述计算机设备2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等(其为常规设备,市场上购买的成品,因此图中未具体示出)。显示器用于显示脉象三维图形、脉象基本要素信息和脉象识别结果,脉象基本要素信息包括脉宽、脉力、脉率、节律、脉长、脉速、脉位;所述主机用于分析和整理脉象信息,得出脉象基本要素信息和识别结果,并控制显示器进行显示。所述激光光源8-4用于将光线(图中未示出)通过光纤8-15传导到探针8-12的反光涂层上,以检测探针单元8-10的位移;所述光纤8-15用于传导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反光体8-14和探针8-12的反光涂层将光线反射到相应位置的光纤8-15中使得位置信号通过电路连接反馈至信号处理器8-5;压力传感器8-6用于检测信息采集设备8的整体压力,并反馈至微控制器4-3,控制信息采集设备8的压力,避免伤害用户寸口部皮肤;弹簧8-8用于蓄能并限制信息采集设备8的位移和复位,可通过探针8-12的位移运用胡克定律计算出探针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寸口脉脉象检测装置,包括分别与电源(3)连接的脉象采集装置(1)、计算机设备(2),所述脉象采集装置(1)与计算机设备(2)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脉象采集装置(1)包括支撑架(4)、通过丝杆(6)设置在支撑架顶板(4-4)上的信息采集设备(8)、设置在支撑架顶板(4-4)上端带动丝杆(6)上下移动的步进电机(5)、设置在支撑架底板(4-1)上的脉枕(4-2)、设置在信息采集设备(8)上监测信息采集设备(8)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的位移传感器(7)、设置在支撑架(4)上的用于控制信息采集设备(8)、位移传感器(7)以及步进电机(5)的微控制器(4-3);其中:/n所述信息采集设备(8)包括壳体(8-1)、电性设置在壳体(8-1)内部的信息采集矩阵(8-17),所述信息采集矩阵(8-17)包括支撑板(8-2),电性设置在支撑板(8-2)中部的探针单元(8-10),依次电性设置在探针单元(8-10)正上方且置于支撑板(8-2)上的激光光源(8-4)、光敏元件(8-7)、AD转换器(8-3)和信号处理器(8-5),分别设置在探针单元(8-10)左、右两侧的托板(8-9),设置在托板(8-9)上的弹簧(8-8)、电性设置在弹簧(8-8)上方的压力传感器(8-6);探针单元(8-10)的输出端与所述AD转换器(8-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AD转换器(8-3)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器(8-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器(8-5)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4-3)连接,所述微控制器(4-3)与计算机设备(2)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寸口脉脉象检测装置,包括分别与电源(3)连接的脉象采集装置(1)、计算机设备(2),所述脉象采集装置(1)与计算机设备(2)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脉象采集装置(1)包括支撑架(4)、通过丝杆(6)设置在支撑架顶板(4-4)上的信息采集设备(8)、设置在支撑架顶板(4-4)上端带动丝杆(6)上下移动的步进电机(5)、设置在支撑架底板(4-1)上的脉枕(4-2)、设置在信息采集设备(8)上监测信息采集设备(8)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的位移传感器(7)、设置在支撑架(4)上的用于控制信息采集设备(8)、位移传感器(7)以及步进电机(5)的微控制器(4-3);其中:
所述信息采集设备(8)包括壳体(8-1)、电性设置在壳体(8-1)内部的信息采集矩阵(8-17),所述信息采集矩阵(8-17)包括支撑板(8-2),电性设置在支撑板(8-2)中部的探针单元(8-10),依次电性设置在探针单元(8-10)正上方且置于支撑板(8-2)上的激光光源(8-4)、光敏元件(8-7)、AD转换器(8-3)和信号处理器(8-5),分别设置在探针单元(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军郑曙光庄田畋陈聪黄高俞琦陈璎洛肖兴朝马健辉史双炎马鑫陈彪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