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液晶光阀的顶部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729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液晶光阀的顶部显示器,所述顶部显示器悬置于显示区域顶部,包括显示屏、防窥装置、液晶光阀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液晶光阀两侧设置两对不同形态的电极,实现显示隐私态和共享态的快速切换,根据观看显示屏的人数动态调整防窥状态,使视频观看人员尽可能多地聚集在显示屏正下方,便于其他人员快速通过显示区域和管理人员有效引流视频观看人员。

Top display based on liquid crystal light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op display based on a liquid crystal light valve, the top display is suspended on the top of the display area, including a display screen, an anti voyeurism device and a liquid crystal light valve control device. By setting two pairs of electrodes of different forms on both sides of the liquid crystal light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fast switching of the display privacy state and the sharing state, dynamically adjusts the anti peeping state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people watching the display screen, so that the video viewer can gather at the bottom of the display screen as much as possible, so that other people can quickly drain the video viewer through the display area and the management perso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液晶光阀的顶部显示器
本技术涉及液晶光阀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液晶光阀的顶部显示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防窥技术主要分为可动态切换防窥技术和不可动态防窥技术两种。不可动态切换防窥技术有3M防窥膜,该技术只能固定在隐私态下使用,如果要切换为共享态,需要手工移除3M防窥膜,不方便,另外,该技术的显示屏在隐私态下会损失40%左右的显示屏亮度。很多场合下会布设顶部显示器,例如博物馆、科技馆等。目前,前述区域的顶部显示器对显示区域人群完全开放,使得观看显示屏的人们分散在显示区域内,影响其他人员的通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液晶光阀的顶部显示器,通过在液晶光阀两侧设置两对不同形态的电极,显示隐私态和共享态的快速切换,本技术所提及的基于液晶光阀的顶部显示器在共享态时的可视角度和亮度与未安装防窥装置时的可视角度和亮度几乎相同,在隐私态的下又能够得到很窄的可视角度;本技术能够根据观看显示屏的人数动态调整防窥状态,使视频观看人员尽可能多地聚集在显示屏正下方,便于其他人员快速通过显示区域和管理人员有效引流视频观看人员。为达成上述目的,结合图1、图2,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液晶光阀的顶部显示器,所述顶部显示器悬置于显示区域顶部,包括显示屏、防窥装置、液晶光阀控制装置。所述防窥装置安装、并且完全覆盖在显示屏正前方,其与显示屏之间设置有中间层。所述防窥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底板和第二基底板,第一基底板和第二基底板之间具有间隙。朝向第二基底板、依次沉积在第一基底板上的第一导电电极层、第一绝缘层、第三导电电极层。朝向第一基底板、依次沉积在第二基底板上的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二绝缘层、第四导电电极层。夹在第一基底板和第二基底板之间的间隙内的PSCT液晶层。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层和第二导电电极层均为整面导电电极层。所述第一基底板、第二基底板、第一导电电极层、第一绝缘层、第三导电电极层、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二绝缘层、第四导电电极层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所述第三导电电极层和第四导电电极层上蚀刻有栅状电极,所述第三导电电极层和第四导电电极层的栅状电极相对设置,具有以下特性:由显示屏边缘至显示屏中心方向,第三导电电极层和第四导电电极层的导电区的宽度逐渐增加,以及所述第三导电电极层和第四导电电极层的蚀刻区的宽度X和PSCT液晶层的厚度H满足以下关系:H/X>5,第三导电电极层和第四导电电极层的导电区的宽度W和PSCT液晶层的厚度H满足以下关系:H/W>1.5,W>X。所述液晶光阀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导电电极层、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三导电电极层、第四导电电极层电连接,根据外部指令以调整第一导电电极层、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三导电电极层、第四导电电极层上的电压值。以PSCT液晶层保持磨砂态不需要通电,保持清空态需要通电、显示屏横向显示为例。1)当第一导电电极层、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三导电电极层、第四导电电极层上均未施加电信号,PSCT液晶层处于散射态,显示屏完全被遮挡。2)当第一导电电极层和第二导电电极层上施加有电信号,整个PSCT液晶层被驱动至清空态,此时顶部显示器处于共享态,其可视角和普通显示屏相当。3)当第三导电电极层和第四导电电极层上施加有电信号,未被蚀刻掉的区域变成清空态,而被蚀刻掉的区域仍保持散射态,形成百叶窗式的光栅,在两条光栅之间一定小角度内出射的光保持它原有的方向不变,画面清晰,而大于一定角度内出射的光被强烈散射,从而无法看清画面,从而将视角限定在一个窄视角内。例如,当视频观看人数较少时,在第三导电电极层和第四导电电极层施加电信号,使顶部显示器的可视角局限在一个窄视角内,视频观看人员为了观看完整视频,将会被引导至顶部显示器正下方。当视频观看人数较多时,在第一导电电极层和第二导电电极层上施加电信号,整个PSCT液晶层被驱动至清空态,此时顶部显示器处于共享态,其可视角和普通显示屏相当,整个显示区域的人员均可以观看到完整视频。通过前述原理,根据视频观看人数,动态调整顶部显示器的可视角,使视频观看人员尽可能地聚集在顶部显示器正下方。以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相比,其显著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在液晶光阀两侧设置两对不同形态的电极,显示隐私态和共享态的快速切换。2)在共享态时的可视角度和亮度与未安装防窥装置时的可视角度和亮度几乎相同,在隐私态的下又能够得到很窄的可视角度。3)本技术还能够根据视频观看人数动态调整显示器的防窥状态,使视频观看人员尽可能地聚集在顶部显示器正下方。4)结合环形栅状电极,实现顶部显示屏的多角度隐私显示。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技术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技术主题的一部分。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技术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技术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技术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附图说明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基于液晶光阀的顶部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防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其中一种环状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义在包括本技术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技术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技术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技术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结合图1,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液晶光阀的顶部显示器,所述顶部显示器悬置于显示区域顶部,包括显示屏300、防窥装置100、液晶光阀控制装置。所述防窥装置100安装、并且完全覆盖在显示屏300正前方,其与显示屏300之间设置有中间层200。本技术所提及的防窥装置100可直接应用在现有的宽视角显示器上,能够方便地在隐私态和共享态下进行快速切换。结合图2,所述防窥装置100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相对设置的第一基底板11和第二基底板19,第一基底板11和第二基底板19之间具有间隙。2)朝向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液晶光阀的顶部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显示器悬置于显示区域顶部,包括显示屏、防窥装置、液晶光阀控制装置;/n所述防窥装置安装、并且完全覆盖在显示屏正前方,其与显示屏之间设置有中间层;/n所述防窥装置包括:/n相对设置的第一基底板和第二基底板,第一基底板和第二基底板之间具有间隙;/n朝向第二基底板、依次沉积在第一基底板上的第一导电电极层、第一绝缘层、第三导电电极层;/n朝向第一基底板、依次沉积在第二基底板上的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二绝缘层、第四导电电极层;/n夹在第一基底板和第二基底板之间的间隙内的PSCT液晶层;/n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层和第二导电电极层均为整面导电电极层;/n所述第一基底板、第二基底板、第一导电电极层、第一绝缘层、第三导电电极层、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二绝缘层、第四导电电极层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n所述第三导电电极层和第四导电电极层上蚀刻有栅状电极,所述第三导电电极层和第四导电电极层的栅状电极相对设置,具有以下特性:/n由显示屏边缘至显示屏中心方向,第三导电电极层和第四导电电极层的导电区的宽度逐渐增加,以及/n所述第三导电电极层和第四导电电极层的蚀刻区的宽度X和PSCT液晶层的厚度H满足以下关系:H/X>5,第三导电电极层和第四导电电极层的导电区的宽度W和PSCT液晶层的厚度H满足以下关系:H/W>1.5,W>X;/n所述液晶光阀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导电电极层、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三导电电极层、第四导电电极层电连接,根据外部指令以调整第一导电电极层、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三导电电极层、第四导电电极层上的电压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液晶光阀的顶部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显示器悬置于显示区域顶部,包括显示屏、防窥装置、液晶光阀控制装置;
所述防窥装置安装、并且完全覆盖在显示屏正前方,其与显示屏之间设置有中间层;
所述防窥装置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底板和第二基底板,第一基底板和第二基底板之间具有间隙;
朝向第二基底板、依次沉积在第一基底板上的第一导电电极层、第一绝缘层、第三导电电极层;
朝向第一基底板、依次沉积在第二基底板上的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二绝缘层、第四导电电极层;
夹在第一基底板和第二基底板之间的间隙内的PSCT液晶层;
所述第一导电电极层和第二导电电极层均为整面导电电极层;
所述第一基底板、第二基底板、第一导电电极层、第一绝缘层、第三导电电极层、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二绝缘层、第四导电电极层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所述第三导电电极层和第四导电电极层上蚀刻有栅状电极,所述第三导电电极层和第四导电电极层的栅状电极相对设置,具有以下特性:
由显示屏边缘至显示屏中心方向,第三导电电极层和第四导电电极层的导电区的宽度逐渐增加,以及
所述第三导电电极层和第四导电电极层的蚀刻区的宽度X和PSCT液晶层的厚度H满足以下关系:H/X>5,第三导电电极层和第四导电电极层的导电区的宽度W和PSCT液晶层的厚度H满足以下关系:H/W>1.5,W>X;
所述液晶光阀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导电电极层、第二导电电极层、第三导电电极层、第四导电电极层电连接,根据外部指令以调整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立东董守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鲸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