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支管及太阳能板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713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支管及太阳能板芯,涉及新能源相关设备的技术领域,其中,太阳能支管包括支管主体,所述支管主体至少具有一个用于与吸热板接触的接触面,且该所述接触面为一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太阳能支管具有一个与吸热板接触的面,能够大大提高吸热板与太阳能支管的传热面积,提高太阳能支管内的介质与吸热板之间的传热效率,使介质升温更快。

Solar branch and solar panel co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olar branch pipe and a solar panel cor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new energy related equipment, wherein the solar branch pipe includes a branch pipe main body, the branch pipe main body has at least one contact surface for contacting with the heat absorbing plate, and the contact surface is a plane. The solar branch pip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contact surface with the heat absorption plate,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heat transfer area between the heat absorption plate and the solar branch pipe, improve th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between the medium in the solar branch pipe and the heat absorption plate, and make the medium temperature rise fa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支管及太阳能板芯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相关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支管及太阳能板芯。
技术介绍
太阳能以其清洁、源源不断、安全等显著优势,成为新能源行业关注的重点,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以其安全、可靠、寿命长的特点显现出优势,平板太阳能热水器已经进入家庭,平板太阳能热水工程也已应用到各个领域。随着平板太阳能的广泛应用,对其研究也逐步深入,对于图层的研究已基本定型,现在使用的图层有蓝膜、镀铬、黑膜、阳极氧化等;现在只要研究方向热量吸收后如何更好的传到介质中去,从而提高整板的效率。现有太阳能板芯的流道是铜管,该流道由主管和太阳能支管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回路,吸热板层焊接在太阳能支管上,太阳光照射到吸热板层上,将光转换成热量,膜层的基板铝板吸热,传到太阳能支管上,通过太阳能支管传到管内的介质,介质温度升高,通过回路传到水箱。现在吸热板与太阳能支管一般采用超声波或者激光焊接在一起,但太阳能支管与吸热板为线接触,传热面积小,换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太阳能支管及太阳能板芯,以解决芯板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太阳能支管,包括支管主体,所述支管主体至少具有一个用于与吸热板接触的接触面,且该所述接触面为一平面。进一步地,所述支管主体的与所述支管主体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为D型;该所述支管主体的平面为接触面。本技术提供的太阳能支管具有一个与吸热板接触的接触面,能够大大提高吸热板与支管的传热面积,提高太阳能支管内的介质与吸热板之间的传热效率,减少热量损失,使介质升温更快。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太阳能板芯,包括第一主管、第二主管、第三主管、吸热板和多根上述所述的太阳能支管;所述第一主管和第二主管位于所述第三主管的一侧,且所述第一主管和第二主管分别通过多个所述太阳能支管与第三主管连接并连通;所述吸热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管、所述第二主管、所述第三主管和所述太阳能支管形成的支架上;所述第一主管和所述第二主管分别用于介质的进入和流出。进一步地,所述支管主体的接触面与所述吸热板接触,且所述吸热板与所述支管主体焊接。进一步地,所述支管主体通过焊接件与所述吸热板焊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管、第二主管、第三主管和太阳能支管形成一个用于与吸热板进行连接并进行热交换的安装面。进一步地,与所述第一主管和所述第三主管连接的所述太阳能支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主管和第三主管的中间连接,且所述太阳能支管向一侧凸起,凸起部分的太阳能支管、第一主管和第三主管形成该安装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管、所述第二主管、所述第三主管和所述太阳能支管的轴线位于一个平面上,多个用于与所述第一主管、所述第二主管和所述第三主管连接的所述太阳能支管形成一个用于安装吸热板的安装面。进一步地,所述吸热板至少一端设置有C型槽,所述C型槽用于与第一主管或者第三主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管和/或第三主管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吸热板的固定件。本技术提供的太阳能板芯的吸热板与第一主管、第二主管和第三主管有更好接触,减少了由于太阳能支管局部不与吸热板接触对换热效率的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支管与吸热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支管与吸热板连接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板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太阳能板芯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太阳能板芯的局部放大图。图标:100-第一主管;200-第二主管;300-第三主管;400-太阳能支管;500-吸热板;600-焊接件;700-固定件;800-C型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太阳能支管400及太阳能板芯,以解决芯板换热效率低,介质温升高慢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太阳能支管400,包括支管主体,所述支管主体至少具有一个用于与吸热板接触的接触面,且该所述接触面为一平面。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太阳能支管400具有一个接触面,该接触面从支管主体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吸热板500与该支管主体的平面接触,这样能够增大吸热板500与该支管主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吸热板500与支管主体之间的热传递效率;使吸热板500吸收的热量能够快速的传递给太阳能支管400内的介质,从而使介质温度升高。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支管主体的与所述支管主体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为D型;该所述支管主体的平面为接触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支管主体不是圆形管,是一个截面为D型的异型管;该支管主体具有平面的一侧与吸热板500接触,相比于现在技术使用的圆形管与吸热板500接触,增加了吸热板500与支管主体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如图3-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太阳能支管400具有一个与吸热板500接触的接触面,能够大大提高吸热板500与太阳能支管400的传热面积,提高太阳能支管400内的介质与吸热板500之间的传热效率,使介质升温更快。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太阳能板芯,包括第一主管100、第二主管200、第三主管300、上述所述太阳能支管400和吸热板500;所述第一主管100和第二主管200位于所述第三主管300的一侧,且所述第一主管100和第二主管200分别通过多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支管主体,所述支管主体至少具有一个用于与吸热板接触的接触面,且该所述接触面为一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支管主体,所述支管主体至少具有一个用于与吸热板接触的接触面,且该所述接触面为一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主体的与所述支管主体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为D型;该所述支管主体的平面为接触面。


3.一种太阳能板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管、第二主管、第三主管、吸热板和多根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支管;
所述第一主管和第二主管位于所述第三主管的一侧,且所述第一主管和第二主管分别通过多个所述太阳能支管与第三主管连接并连通;
所述吸热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管、所述第二主管、所述第三主管和所述太阳能支管形成的支架上;
所述第一主管和所述第二主管分别用于介质的进入和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主体的接触面与所述吸热板接触,且所述吸热板与所述支管主体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主体通过焊接件与所述吸热板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金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