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调温的粉体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713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调温的粉体锅炉,包括内锅炉和储水箱,所述内锅炉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外炉,所述防护外炉的底部设置有燃烧器,所述内锅炉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两个集渣槽,所述防护外炉的底部位于两个所述集渣槽的下方均设置有排渣管,两个所述排渣管上均设置有排渣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锅炉辅助设备技术领域。该可自动调温的粉体锅炉保障内锅炉处于一个安全的温度,同时不影响内锅炉内部正常的燃烧,实现降温的同时,保障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提高锅炉使用的安全,节能环保,从而实现自动调温调压的效果,以便于对锅炉内部的压强与温度进行自动控制,保障锅炉使用的安全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A kind of powder boiler with automatic temperature regu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wder boiler which can adjust temperature automatically, including an inner boiler and a water storage tank, the outer part of the inner boiler is provided with a protective outer boiler, the bottom of the protective outer boiler is provided with a burner,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inner boiler is provided with two slag collecting troughs, the bottom of the protective outer boiler is located under the two slag collecting troughs, both of which are provided with slag discharge pipes, and the two discharging pip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oiler auxiliary equipment. The powder boiler with automatic temperature regulation can ensure that the inner boiler is at a safe temperature without affecting the normal internal combustion of the inner boiler, realize the cooling, ensure the reuse of water resources, improve the safety of boiler use, save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automatic temperature regulation,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inside the boiler, and ensure that the boiler can Safety of use,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调温的粉体锅炉
本技术涉及锅炉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可自动调温的粉体锅炉。
技术介绍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在粉体锅炉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需要工作人员及时的对锅炉内部的温度与压强进行实施的检测与控制。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粉体锅炉在调节温度和压强时需要人工进行操作,若工作人员忘记或长时间延迟调节温度和压强时,粉体锅炉存在爆炸的安全隐患,并且实时的监控锅炉温度与压强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调温的粉体锅炉,解决了手动调温调压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自动调温的粉体锅炉包括内锅炉和储水箱,所述内锅炉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外炉,所述防护外炉的底部设置有燃烧器,所述内锅炉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两个集渣槽,所述防护外炉的底部位于两个所述集渣槽的下方均设置有排渣管,两个所述排渣管上均设置有排渣开关,并且排渣管的下方设置有出渣装置,所述防护外炉的右侧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侧依次贯穿所述防护外炉的右侧和所述内锅炉的右侧且延伸至所述内锅炉的内部,所述防护外炉的顶部设置有排烟口,所述内锅炉的外表面设置有降温管,所述储水箱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出端的一侧通过抽水管与所述储水箱的内部相互连通,并且水泵输出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给水管,所述储水箱上设置有制冷装置,所述降温管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所述防护外炉的顶部设置有压强检测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并且防护外炉的一侧设置有PLC控制开关,所述内锅炉上设置有维护门,所述防护外炉上设置有与所述维护门相适配的检修门。进一步地,所述压强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密封盒,所述第一密封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盒,所述第一密封盒的底部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密封盒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密封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触点开关,并且第一密封盒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触点开关,所述第二触点开关与所述第一触点开关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依次贯穿第一密封盒内部的底部、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密封盒的顶部且延伸至所述第二密封盒的内部,并且连接杆延伸至所述第二密封盒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柱盘,所述第二密封盒的底部开设有通透孔。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器的输出端依次贯穿所述防护外炉的底部和所述内锅炉的底部且延伸至所述内锅炉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排渣管的顶部依次贯穿所述防护外炉的底部和所述内锅炉的底部且延伸至所述内锅炉的内部与所述集渣槽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给水管的一侧贯穿所述防护外炉的左侧且延伸至所述防护外炉的内部,并且给水管延伸至所述防护外炉内部的一侧与所述降温管的输入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回流管的一侧贯穿所述防护外炉内壁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防护外炉的外部,并且回流管延伸至所述防护外炉外部的一侧与所述储水箱的内部相互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自动调温的粉体锅炉,通过设置有压强监测装置,通过压强检测装置对内锅炉内部的压强进行实时的检测与控制,当内锅炉内部的压强过高时,密封柱盘受压强作用力向上滑动,密封柱盘通过连接杆带动升降块向上移动,升降块带动第二触点开关与第一触点开关接触,通过PLC控制开关降低燃烧器的燃烧强度,而降低内锅炉内部的压强和温度,当内锅炉内部的温度过高时,通过降温结构进行对内锅炉实时冷却降温,保障内锅炉处于一个安全的温度,同时不影响内锅炉内部正常的燃烧,实现降温的同时,保障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提高锅炉使用的安全,节能环保,从而实现自动调温调压的效果,以便于对锅炉内部的压强与温度进行自动控制,保障锅炉使用的安全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较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所示的降温管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所示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所示的压强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锅炉、2-防护外炉、3-燃烧器、4-集渣槽、5-排渣管、6-排渣开关、7-出渣装置、8-进料管、9-排烟口、10-降温管、11-储水箱、12-水泵、13-抽水管、14-给水管、15-制冷装置、16-回流管、17-压强检测装置、171、第一密封盒,172、连接管,173、第二密封盒,174、第一触点开关,175、升降块,176、第二触点开关,177、连接杆,178、密封柱盘,179、通透孔,18-温度检测装置、19-PLC控制开关、20-维护门、21-检修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调温的粉体锅炉包括内锅炉1和储水箱11,所述内锅炉1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外炉2,所述防护外炉2的底部设置有燃烧器3,所述燃烧器3的输出端依次贯穿所述防护外炉2的底部和所述内锅炉1的底部且延伸至所述内锅炉1的内部,燃烧器3可以控制内锅炉1内部的燃烧强度与燃烧开关,所述内锅炉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两个集渣槽4,所述防护外炉2的底部位于两个所述集渣槽4的下方均设置有排渣管5,所述排渣管5的顶部依次贯穿所述防护外炉2的底部和所述内锅炉1的底部且延伸至所述内锅炉1的内部与所述集渣槽4相适配,两个所述排渣管5上均设置有排渣开关6,并且排渣管5的下方设置有出渣装置7,所述防护外炉2的右侧设置有进料管8,进料管8上设置有密封开关,所述进料管8的一侧依次贯穿所述防护外炉2的右侧和所述内锅炉1的右侧且延伸至所述内锅炉1的内部,所述防护外炉2的顶部设置有排烟口9,所述内锅炉1的外表面设置有降温管10,降温管10盘绕在内锅炉1的外表面,并且内锅炉1的表面具有导热性能,降温管10本身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将通过降温管10内部的低温传递到内锅炉1上,实现对内锅炉1降温,保障内锅炉1使用时的安全性,所述储水箱11上设置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输出端的一侧通过抽水管13与所述储水箱11的内部相互连通,并且水泵12输出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给水管14,所述给水管14的一侧贯穿所述防护外炉2的左侧且延伸至所述防护外炉2的内部,并且给水管14延伸至所述防护外炉2内部的一侧与所述降温管10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11上设置有制冷装置15,制冷装置15外部通电且具有对储水箱11内部的水资源实施冷却和降温的作用,所述降温管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16,所述回流管16的一侧贯穿所述防护外炉2内壁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调温的粉体锅炉,包括内锅炉(1)和储水箱(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炉(1)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外炉(2),所述防护外炉(2)的底部设置有燃烧器(3),所述内锅炉(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两个集渣槽(4),所述防护外炉(2)的底部位于两个所述集渣槽(4)的下方均设置有排渣管(5),两个所述排渣管(5)上均设置有排渣开关(6),并且排渣管(5)的下方设置有出渣装置(7),所述防护外炉(2)的右侧设置有进料管(8),所述进料管(8)的一侧依次贯穿所述防护外炉(2)的右侧和所述内锅炉(1)的右侧且延伸至所述内锅炉(1)的内部,所述防护外炉(2)的顶部设置有排烟口(9),所述内锅炉(1)的外表面设置有降温管(10),所述储水箱(11)上设置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输出端的一侧通过抽水管(13)与所述储水箱(11)的内部相互连通,并且水泵(12)输出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给水管(14),所述储水箱(11)上设置有制冷装置(15),所述降温管(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16),所述防护外炉(2)的顶部设置有压强检测装置(17)和温度检测装置(18),并且防护外炉(2)的一侧设置有PLC控制开关(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调温的粉体锅炉,包括内锅炉(1)和储水箱(1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炉(1)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外炉(2),所述防护外炉(2)的底部设置有燃烧器(3),所述内锅炉(1)内壁的底部开设有两个集渣槽(4),所述防护外炉(2)的底部位于两个所述集渣槽(4)的下方均设置有排渣管(5),两个所述排渣管(5)上均设置有排渣开关(6),并且排渣管(5)的下方设置有出渣装置(7),所述防护外炉(2)的右侧设置有进料管(8),所述进料管(8)的一侧依次贯穿所述防护外炉(2)的右侧和所述内锅炉(1)的右侧且延伸至所述内锅炉(1)的内部,所述防护外炉(2)的顶部设置有排烟口(9),所述内锅炉(1)的外表面设置有降温管(10),所述储水箱(11)上设置有水泵(12),所述水泵(12)输出端的一侧通过抽水管(13)与所述储水箱(11)的内部相互连通,并且水泵(12)输出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给水管(14),所述储水箱(11)上设置有制冷装置(15),所述降温管(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回流管(16),所述防护外炉(2)的顶部设置有压强检测装置(17)和温度检测装置(18),并且防护外炉(2)的一侧设置有PLC控制开关(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温的粉体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强检测装置(17)包括第一密封盒(171),所述第一密封盒(17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72),所述连接管(17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盒(173),所述第一密封盒(171)的底部通过所述连接管(172)与所述第二密封盒(173)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密封盒(17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触点开关(174),并且第一密封盒(171)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升降块(175),所述升降块(17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触点开关(176),所述第二触点开关(176)与所述第一触点开关(174)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温的粉体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块(175)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宏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田永恒能源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