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门以及气膜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93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密门和气膜建筑,该气密门安装在气膜建筑上,并包括:内门组件,所述内门组件包括内门和内平衡阀,所述内门连通所述气膜建筑的室内空间和连接通道,所述内平衡阀平衡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室内空间的气压;外门组件,所述外门组件包括外门和外平衡阀,所述外门连通所述连接通道和外部空间,所述外平衡阀平衡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外部空间的气压;以及连接通道,气密地连接所述内门组件和所述外门组件。

Airtight door and air film build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ir tight door and an air film building, the air tight door is installed on the air film building, and includes: an inner door assembly, the inner door assembly includes an inner door and an inner balance valve, the inner door connects the indoor space and a connecting channel of the air film building, the inner balance valve balances the air pressure between the connecting channel and the indoor space; an outer door assembly, the outer door assembly package The outer door connects the connecting channel and the outer space, the outer balance valve balances the air pressure between the connecting channel and the outer space, and the connecting channel connects the inner door assembly and the outer door assembly airt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密门以及气膜建筑
本技术涉及气膜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气密门以及气膜建筑。
技术介绍
气膜建筑是采用柔性薄膜材料为外壳,在气膜建筑内部冲入空气,把建筑主体支撑起来的一种建筑结构。气膜建筑由于在室内充入正压,有可能出现开门时室内的空气向外部泄漏而造成气膜建筑失压的情况。为了防止气膜建筑内的空气泄漏而失压的情况,通常采用密封式的进出门(简称气密门)。然而,气膜建筑作为体育场馆等来使用的情况下,进出人员较多,可能会出现气密门长时间打开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无法很好地防止空气泄漏。另外,人员进出气膜建筑时,由于气膜建筑内外的气压差距较大,因此,也会给人员带来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更好地防止气膜建筑内的空气泄漏,并能够兼顾方便性和舒适性的气密门以及气膜建筑。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密门,被安装在气膜建筑上,并包括:内门组件,所述内门组件包括内门和内平衡阀,所述内门连通所述气膜建筑的室内空间和连接通道,所述内平衡阀平衡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室内空间的气压;外门组件,所述外门组件包括外门和外平衡阀,所述外门连通所述连接通道和外部空间,所述外平衡阀平衡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外部空间的气压;以及连接通道,气密地连接所述内门组件和所述外门组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气膜建筑,该气膜建筑包括上述的气密门。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内门组件和外门组件,并在内门组件和外门组件上分别设置内平衡阀和外平衡阀,从而使得内门组件和外门组件之间的连接通道能够起到缓冲气压变化的作用,能够防止气膜建筑内的空气快速泄漏,能够使进出气膜建筑的人员逐步适应气压变化,并且能够兼顾开闭方便性,适用于人员大量进出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气密门1的俯视图;图2是示出气密门1的内门组件10的主视图;图3是示出气密门1的外门组件20的主视图;图4是示出内平衡阀12和外平衡阀22的主视图;图5是示出内平衡阀12和外平衡阀22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技术构思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首先,参照图1~图3,对第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用于气膜建筑100的气密门1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气密门1包括:内门组件10、外门组件20、连接通道30。内门组件10包括内门11、内平衡阀12、内门开关13。内门11连通气膜建筑100的室内空间101和连接通道30。内平衡阀12平衡连接通道30与室内空间101的气压。内门开关13被配置在内门组件10的靠近室内空间101侧。外门组件20包括外门21、外平衡阀22、外门开关23。外门21连通连接通道30和外部空间102。外平衡阀22平衡连接通道30与外部空间102的气压。外门开关23被配置在外门组件20的靠近外部空间102侧。在这里,关于内门11、外门21,虽然在图2和图3中图示了两扇对开的内开门结构,但是并不限于此,可以是平开式,也可以是外开式,也可以是单扇门,可以采用现有的能够保证气密性的任意门结构。如图2至图5所示,内平衡阀12和外平衡阀22可以是矩形的阀门,具有多个并列排列的叶片,通过该叶片摆动来调节通过的气体量。其中,多个叶片可以垂直排列,也可以水平排列。此外,内平衡阀12和外平衡阀22也可以采用现有的能够进行气压平衡的任意的阀门。所说的“平衡”是指:使得连接通道30与室内空间101的气压(或者连接通道30与外部空间102的气压)一致,或者使两者的气压之差在预定范围之内。在这里,内门开关13和外门开关23可以是例如通过按压来接通或断开的按压式开关等的机械开关,也可以是通过感应来接通或断开的感应式开关等的电子开关。例如,红外线人体感应开关。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开关被接通”不仅表示机械开关被按下,也表示电子开关通过人体感应等而成为接通状态。另外,连接通道30气密地连接内门组件10和外门组件20。连接通道30可以采用混凝土建筑形式、也可以采用柔性薄膜材料、也可以采用钢等的金属材料,只要能够气密地连接内门组件10和外门组件20即可。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内门组件10和外门组件20,并在内门组件10和外门组件20上分别设置内平衡阀12和外平衡阀22,在人员进入气膜建筑时,在人员通过外门21之后,对外门21的内外进行气压平衡,并在人员通过内门11之前,再对内门11的内外进行气压平衡,或者在人员从气膜建筑出去时,在人员通过内门11之后,对内门11的内外进行气压平衡,并在人员通过外门21之前,再对外门21的内外进行气压平衡,从而使得连接通道30能够起到缓冲气压变化的作用,能够防止气膜建筑内的空气快速泄漏,能够使进出气膜建筑的人员逐步适应气压变化,并且由于外部空间102、连接通道30、室内空间101的气压是逐渐平衡的,因此,通过连接通道30进出气膜建筑的人员不会因为气压突然变化而感到不适,能够提高人的舒适性,并且,还能够兼顾方便性,适用于人员大量进出的情况。另外,如图2所示,内平衡阀12可以以长边与内门11的上边缘平行的方式配置在内门11的上方。如图3所示,外平衡阀22可以以长边与外门22的上边缘平行的方式配置在外门22的上方。通过这样的构成,方便施工,还能够采用已有的平衡阀结构与气密门结构方便地进行组装。在内平衡阀12和外平衡阀22上可以分别配置有手动操作装置14、24。该手动操作装置14、24可以是手柄式操作机构,其齿轮联动机构和平衡阀的动作机构相连,通过手动拉动手柄,带动平衡阀的动作机构动作,从而打开平衡阀。手动操作装置14用于在系统停电时手动打开内平衡阀12,该手动装置24用于在系统停电时手动打开外平衡阀22。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保证在系统停电等意外情况下,也能保证内平衡阀12和外平衡阀22可靠地工作,从而避免系统断电而无法开门,气膜建筑内的人员无法疏散的问题。另外,如图1所示,在连接通道30的内壁上可以设置应急开关31。应急开关31能够打开内门11和外门21。考虑到处于连接通道30这样的密封的狭小空间内的人员可能心理上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可能导致身体上的不适等。因此,通过在连接通道30设置应急开关31,连接通道30内部的人员,在出现心理不适或身体不适等情况下,能够直接操作应急开关31直接打开出行目的地侧门(例如,进门时为内门,出门时为外门),从而快速通过连接通道30。另外,在出现例如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连接通道30内的人员可以操作该应急开关31来打开内门11和外门21,以便迅速撤离到外部空间102。应急开关31可以有多个,例如应急开关31A、应急开关31B、应急开关31C,并分别进行不同的控制。例如,一个应急开关31A设置在连接通道30的内壁上的靠近内门11侧仅打开内门,一个应急开关31B设置在连接通道30的内壁上的中央位置同时打开内门11和外门21,另一个应急开关31C设置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密门,所述气密门安装在气膜建筑上,并包括:/n内门组件,所述内门组件包括内门和内平衡阀,所述内门连通所述气膜建筑的室内空间和连接通道,所述内平衡阀平衡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室内空间的气压;/n外门组件,所述外门组件包括外门和外平衡阀,所述外门连通所述连接通道和外部空间,所述外平衡阀平衡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外部空间的气压; 以及/n连接通道,气密地连接所述内门组件和所述外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密门,所述气密门安装在气膜建筑上,并包括:
内门组件,所述内门组件包括内门和内平衡阀,所述内门连通所述气膜建筑的室内空间和连接通道,所述内平衡阀平衡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室内空间的气压;
外门组件,所述外门组件包括外门和外平衡阀,所述外门连通所述连接通道和外部空间,所述外平衡阀平衡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外部空间的气压;以及
连接通道,气密地连接所述内门组件和所述外门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平衡阀为矩形,并以长边与所述内门的上边缘平行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内门的上方;
所述外平衡阀为矩形,并以长边与所述外门的上边缘平行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外门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密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门组件还包括内门开关,所述内门开关被配置在所述内门组件的靠近所述室内空间侧;
所述外门组件还包括外门开关,所述外门开关被配置在所述外门组件的靠近所述外部空间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密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外门开关被接通时,若所述内门或所述内平衡阀处于打开状态,则进行关闭,之后,先打开所述外平衡阀,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外部空间的气压达到平衡后,再打开所述外门,
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阳明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