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水虻的固体肥料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67635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水虻的固体肥料收集装置,包括烘干装置,烘干装置包括挡料板和出料口,烘干装置内左右侧壁均设置有一个挡料板,烘干装置底端设置有收集箱,收集箱与出料口相连,烘干装置右端下方设置有进风管,进风管顶端上下设置有两根水平管,每组传动装置上方均设置有水平管,进风管右端贯穿烘干装置延伸至外部,进风管右侧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右侧设置有风机,烘干装置外侧下方设置有净化装置,净化装置与通气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黑水虻的固体肥料收集装置,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潮湿影响收集质量和不利于存放的问题,以及对收集时产生的气体不能处理净化,影响周边环境的问题。

A solid fertilizer collecting device of black water fl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olid fertilizer collection device of the black water fly, which comprises a drying device, a drying device comprises a baffle plate and a discharge port,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walls of the drying device are provided with a baffle plate, the bottom end of the dry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collection box, the collection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discharge port, the lower right end of the dry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pipe, and the top end of the air inlet pipe is provided with two horizontal pip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olid fertilizer collecting device of black water fly, which can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moisture in the operation affects the collection quality and storage, and the gas produced in the collection cannot be treated and purified, which affects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水虻的固体肥料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黑水虻肥料收集
,具体是一种黑水虻的固体肥料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黑水虻是双翅目水虻科扁角水虻属的一种昆虫,摄食行为只发生在幼虫阶段。幼虫营腐性,取食范围非常广泛,能以腐烂的植物、厨余垃圾、动物尸体粪便为生,是自然界食物链的重要环节。目前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堆肥处理,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且资源化利用效率较低。现在很多国家利用黑水虻幼虫作为一种经济环保生物处理媒介来处理牲畜粪便,从而改良牲畜粪便的理化性质,杀灭其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将牲畜粪便直接转化成有机肥料。黑水虻将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质转化成自身营养物质,可以直接用来养鸡、鸭、蛙等,也可以干燥粉碎替代鱼粉、豆粕等作为鸡、猪的饲料蛋白来源,从而形成积极生态农业循环,实现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的共赢。但是目前来说市场上的肥料收集装置来说仅仅只是收集作用,没有对收集的肥料进行处理,这样潮湿的肥料一方面质量不高,同时保存环境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同时收集肥料时并没有对周围气体环境进行处理,这样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所以针对这些因素,市场上需要出现一种新的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水虻的固体肥料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黑水虻的固体肥料收集装置,包括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挡料板和出料口,所述烘干装置内左右侧壁均设置有一个挡料板,所述烘干装置内腔中部设置有两组传动装置,左侧所述挡料板位于下方的传动装置上方,右侧所述挡料板位于上方的传动装置上方,每组所述传动装置前后均与烘干装置内壁活动接连,所述烘干装置外壁设置有电机,每组所述传动装置左端均与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烘干装置内右侧壁设置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左端连接有汇合箱,所述汇合箱底端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四个分流管,所述分流管底端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右端底部连接出料口,所述烘干装置内左侧壁下方设置有通气口,所述烘干装置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底端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位于传动装置上方,所述烘干装置底端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与出料口相连,所述烘干装置右端下方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顶端上下设置有两根水平管,每组所述传动装置上方均设置有水平管,所述进风管右端贯穿烘干装置延伸至外部,所述进风管右侧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右侧设置有风机,所述烘干装置外侧下方设置有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与通气口连接,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进气口,所述净化装置内左侧壁设置有湿润器,所述净化装置内底端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顶端设置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通水管左端设置有喷水球,所述湿润器顶部设置有接水板,所述水箱右上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所述水箱右下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所述净化装置内顶端设置有空气净化材料,所述净化装置顶部设置有出气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汇合箱内腔底部从右往左依次设置有直径由小到大的下落口,所述下落口与分流管一一对应。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每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两个滚筒和一条传送带,两个所述滚筒均与烘干装置内壁活动接连,所述传送带活动安装于两个滚筒之间,所述电机输出轴贯穿烘干装置外壁延伸至内部,左端所述滚筒与电机输出轴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三通连接件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净化装置内设置有无线连接装置和控制单元,所述无线连接装置和控制单元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水泵、进水阀、出水阀均与控制单元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无线连接装置与用户端之间无线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器通过导管分别与进风管与风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传动装置可以将肥料经过两层机械传送由水平管上的气孔散发出的热气进行烘干,由于肥料运动,加上多方面的热气流动对肥料进行初次烘干作用,简洁方便,同时挡料板可以避免肥料传送过程中洒落,导管的设置可以时肥料在添加时会沿着导管流向传送装置,这样避免位置过高而溅射,同时汇合箱内底部直径大小排列的下落口与分流管一一对应连接,这样使汇集的肥料逐步下落进分流管内,使肥料不会有遗留在汇合箱内,同时达到了分流的作用。2、本技术中净化装置可以将烘干装置内排出的气体进行进行有效处理,一方面湿润器可以对进入的干燥气体进行空气湿润,这样避免干燥产生处理不完全的影响,同时水泵与水箱的结合使得水可以反复使用不会发生浪费,最后湿润后的气体经过空气净化材料的吸收处理可以去除异味,同时将肥料里带有的难闻气味及各种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再排除,这样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解决了肥料收集过程中产生空气环境破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黑水虻的固体肥料收集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一种黑水虻的固体肥料收集装置的净化装置结构图。图3为一种黑水虻的固体肥料收集装置的汇合箱俯视图。图中:1、烘干装置;102、传动装置;103、倾斜板;104、汇合箱;105、分流管;106、连通管;107、通气口;108、下落口;2、进料口;201、导管;3、收集箱;4、进风管;5、加热器;6、风机;7、净化装置;701、进气口;702、湿润器;703、水箱;704、通水管;705、水泵;706、喷水球;707、接水板;708、进水管;709、进水阀;710、出水管;711、出水阀;712、空气净化材料;713、出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黑水虻的固体肥料收集装置,包括烘干装置1,烘干装置1包括挡料板101和出料口,烘干装置1内左右侧壁均设置有一个挡料板101,烘干装置1内腔中部设置有两组传动装置102,左侧挡料板101位于下方的传动装置102上方,右侧挡料板101位于上方的传动装置102上方,每组传动装置102前后均与烘干装置1内壁活动接连,烘干装置1外壁设置有电机,每组传动装置102左端均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烘干装置1内右侧壁设置有倾斜板103,倾斜板103左端连接有汇合箱104,汇合箱104底端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四个分流管105,分流管105底端设置有连通管106,连通管106右端底部连接出料口,烘干装置1内左侧壁下方设置有通气口107,烘干装置1顶部设置有进料口2,进料口2底端设置有导管201,导管201位于传动装置102上方,烘干装置1底端设置有收集箱3,收集箱3与出料口相连,烘干装置1右端下方设置有进风管4,进风管4顶端上下设置有两根水平管41,每组传动装置102上方均设置有水平管41,进风管4右端贯穿烘干装置1延伸至外部,进风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水虻的固体肥料收集装置,包括烘干装置(1),所述烘干装置(1)包括挡料板(101)和出料口,所述烘干装置(1)内左右侧壁均设置有一个挡料板(101),所述烘干装置(1)内腔中部设置有两组传动装置(102),左侧所述挡料板(101)位于下方的传动装置(102)上方,右侧所述挡料板(101)位于上方的传动装置(102)上方,每组所述传动装置(102)前后均与烘干装置(1)内壁活动接连,所述烘干装置(1)外壁设置有电机,每组所述传动装置(102)左端均与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烘干装置(1)内右侧壁设置有倾斜板(103),所述倾斜板(103)左端连接有汇合箱(104),所述汇合箱(104)底端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四个分流管(105),所述分流管(105)底端设置有连通管(106),所述连通管(106)右端底部连接出料口,所述烘干装置(1)内左侧壁下方设置有通气口(107),所述烘干装置(1)顶部设置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底端设置有导管(201),所述导管(201)位于传动装置(102)上方,所述烘干装置(1)底端设置有收集箱(3),所述收集箱(3)与出料口相连,所述烘干装置(1)右端下方设置有进风管(4),所述进风管(4)顶端上下设置有两根水平管(41),每组所述传动装置(102)上方均设置有水平管(41),所述进风管(4)右端贯穿烘干装置(1)延伸至外部,所述进风管(4)右侧设置有加热器(5),所述加热器(5)右侧设置有风机(6),所述烘干装置(1)外侧下方设置有净化装置(7),所述净化装置(7)与通气口(107)连接,所述净化装置(7)包括进气口(701),所述净化装置(7)内左侧壁设置有湿润器(702),所述净化装置(7)内底端设置有水箱(703),所述水箱(703)顶端设置有通水管(704),所述通水管(704)上设置有水泵(705),所述通水管(704)左端设置有喷水球(706),所述湿润器(702)顶部设置有接水板(707),所述水箱(703)右上端设置有进水管(708),所述进水管(708)上设置有进水阀(709),所述水箱(703)右下端设置有出水管(710),所述出水管(710)上设置有出水阀(711),所述净化装置(7)内顶端设置有空气净化材料(712),所述净化装置(7)顶部设置有出气口(7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水虻的固体肥料收集装置,包括烘干装置(1),所述烘干装置(1)包括挡料板(101)和出料口,所述烘干装置(1)内左右侧壁均设置有一个挡料板(101),所述烘干装置(1)内腔中部设置有两组传动装置(102),左侧所述挡料板(101)位于下方的传动装置(102)上方,右侧所述挡料板(101)位于上方的传动装置(102)上方,每组所述传动装置(102)前后均与烘干装置(1)内壁活动接连,所述烘干装置(1)外壁设置有电机,每组所述传动装置(102)左端均与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烘干装置(1)内右侧壁设置有倾斜板(103),所述倾斜板(103)左端连接有汇合箱(104),所述汇合箱(104)底端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四个分流管(105),所述分流管(105)底端设置有连通管(106),所述连通管(106)右端底部连接出料口,所述烘干装置(1)内左侧壁下方设置有通气口(107),所述烘干装置(1)顶部设置有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底端设置有导管(201),所述导管(201)位于传动装置(102)上方,所述烘干装置(1)底端设置有收集箱(3),所述收集箱(3)与出料口相连,所述烘干装置(1)右端下方设置有进风管(4),所述进风管(4)顶端上下设置有两根水平管(41),每组所述传动装置(102)上方均设置有水平管(41),所述进风管(4)右端贯穿烘干装置(1)延伸至外部,所述进风管(4)右侧设置有加热器(5),所述加热器(5)右侧设置有风机(6),所述烘干装置(1)外侧下方设置有净化装置(7),所述净化装置(7)与通气口(107)连接,所述净化装置(7)包括进气口(701),所述净化装置(7)内左侧壁设置有湿润器(702),所述净化装置(7)内底端设置有水箱(703),所述水箱(703)顶端设置有通水管(70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西双版纳旭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