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钢材回收再造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666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旧钢材回收再造上料装置,涉及钢材回收技术领域,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的内部包裹有传送板,且保护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保护壳体的左侧设置有清理杆,所述清理杆的内部设置有电磁体,所述传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挡板,所述气缸的上端贯穿有第一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通过挡板防止废旧钢板从传送板上滑落,增加该上料装置的效率,通过控制电磁体的磁性将传送板左侧的残留碎屑吸引至清理杆的外表面,防止残留碎屑进入到保护壳体内部的下侧,增加了该上料装置的清理性能,气缸通过第一支撑杆和连接杆改变传送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增加了调节上料高度的功能。

A feeding device for recycling waste ste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ste steel recycling and feeding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teel recycling, including a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protection shell, the inner part of the protection shell is wrapped with a transfer plate, and a bottom plate is arranged under the protection shell, the left side of the protection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leaning rod, the inner part of the clean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omagnet,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transfer plate A baffle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cylinder is penetrated with a first support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novel design, which prevents the waste steel plate from sliding from the conveying plate through a baffle plate, increas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feeding device, draws the residual debris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conveying plate to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cleaning rod by controlling the magnetism of the electromagnet, prevents the residual debris from entering the lower side of the inner part of the protective shell, and increases the cleaning performance of the feeding device. The air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upport rod The bar changes the angle between the conveying plate and the horizontal plane, which increases the function of adjusting the feeding h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旧钢材回收再造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材回收
,具体是一种废旧钢材回收再造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废旧钢材指的是钢铁厂生产过程中不成为产品的钢铁废料(如切边、切头等)以及使用后报废的设备、构件中的钢铁材料,成分为钢的叫废钢;成分为生铁的叫废铁,统称废钢,目前世界每年产生的废钢总量为3~4亿吨,约占钢总产量的45~50%,其中85~90%用作炼钢原料,10~15%用于铸造、炼铁和再生钢材,在废旧钢材在回收再造时需要对废旧钢材进行上料步骤,以便通过上料装置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但是,多数上料装置的上料高度不可调节,导致其适用范围较窄,且多数上料装置的清理能力较差,导致其使用寿命降低,且需要花费更多人力和物力进行清理。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废旧钢材回收再造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旧钢材回收再造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旧钢材回收再造上料装置,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的内部包裹有传送板,且保护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保护壳体的左侧设置有清理杆,且保护壳体的右表面下侧设置有门体,所述保护壳体的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二传送轴,且保护壳体的内部右侧贯穿有第一传送轴,所述保护壳体的前表面右侧设置有扣杆,且保护壳体的下表面左侧焊接有连接杆,所述清理杆的内部设置有电磁体,所述门体的前侧焊接有扣环,所述第一传送轴的前端贯穿有第二支撑杆,所述传送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挡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右前侧焊接有支撑轮,且底板的上表面中间设置有电机,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侧焊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左方设置有控制器,且气缸的上端贯穿有第一支撑杆。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送板的宽度与挡板的长度相等,且传送板的左侧与第二传送轴的整体和传送板的右侧与第一传送轴的整体均通过包裹连接,所述第二传送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保护壳体内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通过轴承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的前端与第一传送轴的前端通过传动带连接,且电机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通过螺丝连接,所述电机和电磁体与控制器均通过导线线性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轮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支撑轮依次排列在底板下表面的四个角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一支撑杆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分别包裹有第一传送轴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底板的上表面通过焊接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理杆的前端与后端与保护壳体内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通过焊接连接,且清理杆右端至传送板左端的距离大于挡板的高度。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门体的下端与传送板内部的下表面右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电机做功带动第一传送轴转动,第一传送轴通过传送板带动第二传送轴转动,即对传送板上的废旧钢材起到输送作用,通过挡板将废旧钢材阻挡,防止废旧钢板从传送板上滑落,增加该上料装置的上料效率,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体的磁性,电磁体将传送板左侧的残留碎屑吸引至清理杆的外表面,防止残留碎屑进入到保护壳体内部的下侧,增加了该上料装置的清理性能,通过气缸做功带动第一支撑杆上下移动,第一支撑杆带动连接杆上下移动,连接杆带动传送板的左侧上下移动,即增加了调节上料高度的功能,增加了该上料装置的适用范围,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提高了该上料装置的实用性能,让其更加适用于钢材回收
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废旧钢材回收再造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废旧钢材回收再造上料装置中A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废旧钢材回收再造上料装置中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废旧钢材回收再造上料装置中B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护壳体;2、传送板;3、底板;4、支撑轮;5、挡板;6、清理杆;7、门体;8、气缸;9、控制器;10、电机;11、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第一传送轴;14、扣杆;15、扣环;16、连接杆;17、第二传送轴;18、电磁体。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废旧钢材回收再造上料装置,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保护壳体1,保护壳体1的内部包裹有传送板2,且保护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3,保护壳体1的左侧设置有清理杆6,且保护壳体1的右表面下侧设置有门体7,保护壳体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二传送轴17,且保护壳体1的内部右侧贯穿有第一传送轴13,保护壳体1的前表面右侧设置有扣杆14,且保护壳体1的下表面左侧焊接有连接杆16,清理杆6的内部设置有电磁体18,门体7的前侧焊接有扣环15,第一传送轴13的前端贯穿有第二支撑杆12,传送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挡板5,底板3的下表面右前侧焊接有支撑轮4,且底板3的上表面中间设置有电机10(型号为CH18-10020-100S),底板3的上表面左侧焊接有气缸8(型号为SC63),气缸8的左方设置有控制器9(型号为KG316T220XK),且气缸8的上端贯穿有第一支撑杆11。为了让第一传送轴13通过传送板2带动第二传送轴17转动,起到输送废旧钢材的作用,且为了让挡板阻挡废旧钢材在输送的过程中从传送板2上滑落,增加该上料装置的效率,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传送板2的宽度与挡板5的长度相等,且传送板2的左侧与第二传送轴17的整体和传送板2的右侧与第一传送轴13的整体均通过包裹连接,第二传送轴17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保护壳体1内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通过轴承连接。为了方便控制电机10带动第一传送轴13旋转,且为了将电机10固定在底板上表面,增加该上料装置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电机10的前端与第一传送轴13的前端通过传动带连接,且电机10的下表面与底板3的上表面通过螺丝连接,电机10和电磁体18与控制器9均通过导线线性连接。为了方便该上料装置的移动,增加其便捷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轮4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支撑轮4依次排列在底板3下表面的四个角处。为了让连接杆16与第一支撑杆11和第一传送轴13和第二支撑杆12在传送板2输送角度改变时均稳定连接,增加该上料装置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杆16的下端与第一支撑杆11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第二支撑杆12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二支撑杆12的上端分别包裹有第一传送轴13的前端和后端,第二支撑杆12的下端与底板3的上表面通过焊接连接。为了防止在上料过程中挡板5与清理杆6发生碰撞,增加该上料装置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清理杆6的前端与后端与保护壳体1内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通过焊接连接,且清理杆6右端至传送板2左端的距离大于挡板5的高度。为了方便打开门体7将保护壳体1内部的残留废旧钢材清理,增加该上料装置的清理功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门体7的下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旧钢材回收再造上料装置,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保护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1)的内部包裹有传送板(2),且保护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3),所述保护壳体(1)的左侧设置有清理杆(6),且保护壳体(1)的右表面下侧设置有门体(7),所述保护壳体(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二传送轴(17),且保护壳体(1)的内部右侧贯穿有第一传送轴(13),所述保护壳体(1)的前表面右侧设置有扣杆(14),且保护壳体(1)的下表面左侧焊接有连接杆(16),所述清理杆(6)的内部设置有电磁体(18),所述门体(7)的前侧焊接有扣环(15),所述第一传送轴(13)的前端贯穿有第二支撑杆(12),所述传送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挡板(5),所述底板(3)的下表面右前侧焊接有支撑轮(4),且底板(3)的上表面中间设置有电机(10),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左侧焊接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左方设置有控制器(9),且气缸(8)的上端贯穿有第一支撑杆(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旧钢材回收再造上料装置,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保护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体(1)的内部包裹有传送板(2),且保护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3),所述保护壳体(1)的左侧设置有清理杆(6),且保护壳体(1)的右表面下侧设置有门体(7),所述保护壳体(1)的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二传送轴(17),且保护壳体(1)的内部右侧贯穿有第一传送轴(13),所述保护壳体(1)的前表面右侧设置有扣杆(14),且保护壳体(1)的下表面左侧焊接有连接杆(16),所述清理杆(6)的内部设置有电磁体(18),所述门体(7)的前侧焊接有扣环(15),所述第一传送轴(13)的前端贯穿有第二支撑杆(12),所述传送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挡板(5),所述底板(3)的下表面右前侧焊接有支撑轮(4),且底板(3)的上表面中间设置有电机(10),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左侧焊接有气缸(8),所述气缸(8)的左方设置有控制器(9),且气缸(8)的上端贯穿有第一支撑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钢材回收再造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板(2)的宽度与挡板(5)的长度相等,且传送板(2)的左侧与第二传送轴(17)的整体和传送板(2)的右侧与第一传送轴(13)的整体均通过包裹连接,所述第二传送轴(17)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保护壳体(1)内部的前表面和后表面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仰航孙瑞童俊李雨雪王文尧黄国明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福鑫特殊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