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胶循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60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贴胶循环机构,包括机架、用于放置待加工产品的工位转盘以及用于驱动工位转盘旋转的第一旋转装置。第一旋转装置设置于机架内,第一旋转装置的输出轴穿出于机架,工位转盘借助第一旋转装置的支撑而呈竖直地悬置于机架上,工位转盘沿其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贴胶工位、包边工位以及下料工位,工位转盘包括转盘架以及固定于转盘架上并用于支撑待加工产品的转动杆,工位转盘的四个工位处各设置有转动杆,第一旋转装置的输出端与转盘架的中心固定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贴胶循环机构可实现同时将多个产品输送至不同的工位处进行处理,使得对产品的加工更流畅且提高了贴胶效率。

Adhesive circulation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lue sticking circulation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station turntable for placing the products to be processed and a first rotating device for driving the station turntable to rotate. The first rotat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rack,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first rotating device passes through the rack, the station turntable is vertically suspended on the rack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first rotating device, and the station turntable is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a loading station, a gluing station, a binding station and a blanking station along its rotation direction, the station turntable includes a turntable rack and is fixed on the turntable rack and used to support the waiting For the rotating rod of the processed product, each of the four working positions of the station turntable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rod,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first rotating devic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center of the turntable frame. Through the glue sticking circulation mechanism of the utility model, multiple products can be transported to different working positions for processing at the same time, making the processing of products more smooth and improving the glue stic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贴胶循环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胶循环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商品包装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商品的形状各有不同,因此用于包装该产品的包装盒的形状也各不相同。尤其对于圆筒状的产品来说,由于该产品具有中空部位,一般在进行贴胶的时候首先需要将内衬纸沿该圆筒产品的外表面绕贴一圈;又由于一般情况下内衬纸的长度会比需要包装的圆筒产品的长度大一点,因此在对该圆筒产品贴胶完成之后,还需要将多余的内衬纸塞入圆筒产品的中空部位内。因此一般对于圆筒产品的包装则至少需要完成以下四个步骤:上料、贴胶、包边以及下料。以上过程通常通过自动贴胶机完成,而现有的自动贴胶机包括机架、用于对内衬纸贴上胶水后上料至产品表面的上料机构、用于输送待加工产品的上料输送带、用于输送贴胶后的产品的下料输送带、用于放置待加工产品的一个自转轴、用于驱动自转轴旋转的旋转装置以及机械手。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先是通过上料输送带将产品输送至自转轴附近,然后通过机械手将产品拿起并放置于自转轴上,然后通过上料机构将内衬纸输送至自转轴附近,然后通过旋转装置驱动自转轴旋转以实现将内衬纸缠绕于产品表面,最后通过机械手将贴胶后的产品放置于下料输送带处并通过下料输送带对该产品进行下料。但是,现有的自动贴胶机每次只能对一个产品进行加工,且对该产品每次只能进行一个工序,只有当对一个产品完成从上料、贴胶、包边以及下料四个工序之后,才能再通过上料输送带将新的产品输送至自转轴处并进行加工,不但导致了整个贴胶效率的低下,而且每次对位于自转轴上的产品进行加工的时候都需要先将其他加设备远离自转轴以便于腾出空间,导致了对产品的加工操作不流畅。因此,亟需一种贴胶循环机构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胶循环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贴胶循环机构,包括机架、用于放置待加工产品的工位转盘和用于驱动所述工位转盘旋转的第一旋转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的输出轴穿出于所述机架,所述工位转盘借助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的支撑而呈竖直地悬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工位转盘沿其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贴胶工位、包边工位以及下料工位,所述工位转盘包括转盘架以及固定于所述转盘架上并用于支撑待加工产品的转动杆,所述工位转盘的四个工位处各设置有所述转动杆,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转盘架的中心固定连接。较佳地,所述贴胶循环机构还包括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包括均枢接于所述转盘架上的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所述第一夹紧部与所述第二夹紧部形成抱合结构,所述转动杆伸入所述抱合结构中,所述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之间设置一呈弹性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恒将所述第一夹紧部与所述第二夹紧部朝所述转动杆方向偏压以使二者形成的所述抱合结构抱合所述转动杆而锁定。较佳地,所述自锁结构还包括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紧部枢接,所述连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紧部枢接。较佳地,所述贴胶循环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盘架上的顶推结构,所述顶推结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工位转盘上的安装块以及呈活动地贯穿所述安装块的推杆,所述推杆的首端朝所述转动杆的方向延伸并对准产品之中空部位。较佳地,所述转动杆和所述推杆二者相平行地设置。较佳地,所述贴胶循环机构还包括用于抵顶所述抱合结构而使其张开以实现对所述转动杆释锁的第一抵顶块和第二抵顶块,所述第一抵顶块和所述第二抵顶块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抵顶块位于所述工位转盘的贴胶工位,所述第二抵顶块位于所述工位转盘的包边工位。较佳地,所述贴胶循环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位于所述工位转盘之贴胶工位处的所述转动杆旋转的第二旋转装置,所述第二旋转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工位转盘的背面,所述第二旋转装置的输出轴向前穿过所述工位转盘且设置有供所述转动杆滑入或者滑出的第一凹槽。较佳地,所述贴胶循环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位于所述工位转盘之包边工位处的所述转动杆旋转的第三旋转装置,所述第三旋转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工位转盘的背面,所述第三旋转装置的输出轴向前穿过所述工位转盘且设置有供所述转动杆滑入或者滑出的第二凹槽。较佳地,所述转盘架呈十字形。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通过第一旋转装置将工位转盘呈竖直地悬置于机架上并驱动工位转盘旋转,又由于工位转盘沿其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贴胶工位、包边工位以及下料工位,因此可将待加工产品放置于工位转盘的转动杆上并借助第一旋转装置驱动该待加工产品依次经过上料工位、贴胶工位、包边工位以及下料工位,由于每个工位处均对应设置有不同加工工序的机构,故通过该贴胶循环机构可使得对产品的加工更加流畅,且可以同时对多个产品进行不同的加工处理并提高了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贴胶循环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贴胶循环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贴胶循环机构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贴胶循环机构的工位转盘、自锁结构、第一旋转装置以及顶推结构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自锁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贴胶循环机构的机架、第一抵顶块、第二抵顶块、第二旋转装置以及第三旋转装置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的贴胶循环机构100包括机架10、用于放置待加工产品的工位转盘20和用于驱动工位转盘20旋转的第一旋转装置30。第一旋转装置30设置于机架10内,第一旋转装置30的输出轴穿出于机架10,工位转盘20借助第一旋转装置30的支撑而呈竖直地悬置于机架10上,工位转盘20沿其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20a、贴胶工位20b、包边工位20c以及下料工位20d,工位转盘20包括转盘架21以及固定于转盘架21上并用于支撑待加工产品的转动杆22,工位转盘20的四个工位处各设置有转动杆22,第一旋转装置30的输出端与转盘架21的中心固定连接并驱动工位转盘20旋转。具体地,转盘架21呈十字形,且上料工位20a设置于转盘架21的左侧,贴胶工位20b设置于转盘架21的底部,包边工位20c设置于转盘架21的右侧,下料工位20d设置于转盘架21的顶部,因此当第一旋转装置30驱动转盘架21旋转的时候,转盘架21沿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但不限于此。值得注意的是,转盘架21的形状除了是十字形外还可以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而设置成其他形状,故不以此为限。请参考图1至图5,贴胶循环机构100还包括自锁结构40和顶推结构50。自锁结构40设置于转盘架21上,且自锁结构40包括连动杆41以及枢接于转盘架21上的第一夹紧部42和第二夹紧部43,连动杆41的一端与第一夹紧部42枢接,连动杆41的另一端与第二夹紧部43枢接,第一夹紧部42通过连动杆41与第二夹紧部43连接且第一夹紧部42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胶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用于放置待加工产品的工位转盘和用于驱动所述工位转盘旋转的第一旋转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的输出轴穿出于所述机架,所述工位转盘借助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的支撑而呈竖直地悬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工位转盘沿其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贴胶工位、包边工位以及下料工位,所述工位转盘包括转盘架以及固定于所述转盘架上并用于支撑待加工产品的转动杆,所述工位转盘的四个工位处各设置有所述转动杆,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转盘架的中心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胶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用于放置待加工产品的工位转盘和用于驱动所述工位转盘旋转的第一旋转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内,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的输出轴穿出于所述机架,所述工位转盘借助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的支撑而呈竖直地悬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工位转盘沿其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贴胶工位、包边工位以及下料工位,所述工位转盘包括转盘架以及固定于所述转盘架上并用于支撑待加工产品的转动杆,所述工位转盘的四个工位处各设置有所述转动杆,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转盘架的中心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锁结构,所述自锁结构包括均枢接于所述转盘架上的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所述第一夹紧部与所述第二夹紧部形成抱合结构,所述转动杆伸入所述抱合结构中,所述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之间设置一呈弹性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恒将所述第一夹紧部与所述第二夹紧部朝所述转动杆方向偏压以使二者形成的所述抱合结构抱合所述转动杆而锁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胶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结构还包括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紧部枢接,所述连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紧部枢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胶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盘架上的顶推结构,所述顶推结构包括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辉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