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汽车内饰清洗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564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汽车内饰清洗刷,其结构包括握柄、连接杆、指压板、刷头、防护盖、便捷刷头和框架,通过在握柄左侧设置便捷刷头,通过将连接头经粘块与握柄连接,卡块经卡槽与连接头固定,通过第一清洁套、第二清洁套和第三清洁套经底部插槽分别与夹板插接,便于使用者对汽车内饰空凋扇叶进行三排清扫,清扫完后经外力向右扳动清洁布,便于清洁布拆卸及时清理表面污渍,达到对汽车内饰空凋叶片、汽车内饰夹缝进行有效清理,便于对清理完成后的刷头进行拆卸清洗,洁净汽车内饰的有益效果。

A simple cleaning brush for automobile interi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mple automobile interior cleaning brush, which is composed of a handle, a connecting rod, a finger pressing plate, a brush head, a protective cover, a convenient brush head and a frame. The convenient brush head is arrang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handle, the connecting he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handle through a stick, the card block is fixed with the connector through a card slot, and the first cleaning sleeve, the second cleaning sleeve and the third cleaning sleev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slot The utility model is respectively inserted with the splint,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user to carry out three rows of cleaning for the air-conditioner blades of the automobile interior. After cleaning, the utility model pulls the cleaning cloth to the right through external force,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cleaning cloth to be disassembled and cleaned in time, so as to effectively clean the air-conditioner blades of the automobile interior and the cracks of the automobile interior, facilitate the disassembly and cleaning of the brush heads after cleaning, and hav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cleaning the automobile interi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汽车内饰清洗刷
本技术涉及汽车清洗刷
,具体涉及一种简易汽车内饰清洗刷。
技术介绍
汽车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汽车内饰表面上会有很多的粘结杂物、灰尘等,清除这些杂物往往需要用到清洗刷对汽车内饰进行全方位清扫,当现有的清洗刷不能对汽车内饰空凋叶片进行有效清理,防止空凋启动时粉尘随着空凋风吹动,易被使用者吸入,随着清洗刷的发展,简易汽车内饰清洗刷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清洗刷不能对汽车内饰空凋叶片、内饰夹缝进行有效清理,便于对清理完成后的刷头进行拆卸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简易汽车内饰清洗刷,解决清洗刷不能对汽车内饰空凋叶片、内饰夹缝进行有效清理,便于对清理完成后的刷头进行拆卸清洗的问题,达到对汽车内饰空凋叶片、内饰夹缝进行有效清理,便于对清理完成后的刷头进行拆卸清洗,洁净汽车内饰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简易汽车内饰清洗刷,包括握柄、连接杆、指压板、刷头、防护盖、便捷刷头和框架,所述握柄右端中部与连接杆焊接,且握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护套,所述连接杆顶部中部与指压板粘接,所述连接杆右端内侧与刷头插接,所述连接杆外侧与防护盖卡扣连接,且防护盖呈无色透明方形状,所述握柄左端与便捷刷头插接,所述防护盖内侧与框架插接,且框架内侧与刷头相吻合,所述便捷刷头由连接头、粘块、卡槽、卡块、夹板和清洁布组成,所述连接头右端与粘块粘接,所述卡块外侧通过卡槽与连接头卡扣连接,所述卡块左端与夹板粘接,所述夹板外侧与清洁布插接,所述粘块外侧与握柄粘接,所述清洁布由第一清洁套、第二清洁套、第三清洁套、第一布边、第二布边和插槽组成,所述第一清洁套右侧与第二清洁套相互缝合,所述第二清洁套右侧与第三清洁套相互缝合,所述第一清洁套、左端与第一布边相互缝合,所述第一清洁套右端与第二布边相互缝合,所述第一清洁套底端中部设置有插槽,所述第一清洁套底部通过插槽与夹板插接。进一步的,所述握柄左端内侧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与粘块相吻合。进一步的,所述夹板均设置有3个,且夹板左端厚度为4mm。进一步的,所述夹板之间间隔为1cm,且夹板从上至下逐渐增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清洁套、第二清洁套和第三清洁套大小均一致,且第一清洁套、第二清洁套和第三清洁套中部正反面均设置有刷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清洁套、第二清洁套和第三清洁套底部均设置有插槽,且插槽大小与夹板相吻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布边和第二布边呈波浪状环绕在第一清洁套、第二清洁套和第三清洁套左右两侧,且第一布边和第二布边大小均一致。进一步的,所述握柄采用橡胶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刷头采用聚酯纤维制成。(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清洗刷不能对汽车内饰空凋叶片、内饰夹缝进行有效清理,便于对清理完成后的刷头进行拆卸清洗的问题,通过在握柄左侧设置便捷刷头,通过将连接头经粘块与握柄连接,卡块经卡槽与连接头固定,通过第一清洁套、第二清洁套和第三清洁套经底部插槽分别与夹板插接,便于使用者对汽车内饰空凋扇叶进行三排清扫,清扫完后经外力向右扳动清洁布,便于清洁布拆卸及时清理表面污渍,达到对汽车内饰空凋叶片、汽车内饰夹缝进行有效清理,便于对清理完成后的刷头进行拆卸清洗,洁净汽车内饰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防护盖闭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盖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便捷刷头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清洁布展开结构示意图。图中:握柄-1、连接杆-2、指压板-3、刷头-4、防护盖-5、便捷刷头-6、框架-7、连接头-61、粘块-62、卡槽-63、卡块-64、夹板-65、清洁布-66、第一清洁套-661、第二清洁套-662、第三清洁套-663、第一布边-664、第二布边-665、插槽-66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简易汽车内饰清洗刷:包括握柄1、连接杆2、指压板3、刷头4、防护盖5、便捷刷头6和框架7,握柄1右端中部与连接杆2焊接,且握柄1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护套,连接杆2顶部中部与指压板3粘接,连接杆2右端内侧与刷头4插接,连接杆2外侧与防护盖5卡扣连接,且防护盖5呈无色透明方形状,握柄1左端与便捷刷头6插接,防护盖5内侧与框架7插接,且框架7内侧与刷头4相吻合,便捷刷头6由连接头61、粘块62、卡槽63、卡块64、夹板65和清洁布66组成,连接头61右端与粘块62粘接,卡块64外侧通过卡槽63与连接头61卡扣连接,卡块64左端与夹板65粘接,夹板65外侧与清洁布66插接,粘块62外侧与握柄1粘接,清洁布66由第一清洁套661、第二清洁套662、第三清洁套663、第一布边664、第二布边665和插槽666组成,第一清洁套661右侧与第二清洁套662相互缝合,第二清洁套662右侧与第三清洁套663相互缝合,第一清洁套661、左端与第一布边664相互缝合,第一清洁套661右端与第二布边665相互缝合,第一清洁套661底端中部设置有插槽666,第一清洁套661底部通过插槽666与夹板65插接。其中,所述握柄1左端内侧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与粘块62相吻合,有利于设备的连接。其中,所述夹板65均设置有3个,且夹板65左端厚度为4mm,有利于夹固固体垃圾。其中,所述夹板65之间间隔为1cm,且夹板65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有利于提高设备的韧性。其中,所述第一清洁套661、第二清洁套662和第三清洁套663大小均一致,且第一清洁套661、第二清洁套662和第三清洁套663中部正反面均设置有刷毛,有利于对汽车内饰进行全方位清洗。其中,所述第一清洁套661、第二清洁套662和第三清洁套663底部均设置有插槽666,且插槽666大小与夹板65相吻合,有利于设备的快速安装、拆卸。其中,所述第一布边664和第二布边665呈波浪状环绕在第一清洁套661、第二清洁套662和第三清洁套663左右两侧,且第一布边664和第二布边665大小均一致,有利于设备的防止清洁套边缘磨损。其中,所述握柄1采用橡胶制成,韧性好,化学性质稳定。其中,所述刷头4采用聚酯纤维制成,质地柔软、易于擦拭敏感表面,摩擦不脱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及清洁效率。根据上表得知新型刷头4采用聚酯纤维材料,具有质地柔软、易于擦拭敏感表面,摩擦不脱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及清洁效率的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汽车内饰清洗刷,包括握柄(1)、连接杆(2)、指压板(3)、刷头(4)、防护盖(5)和框架(7),所述握柄(1)右端中部与连接杆(2)焊接,且握柄(1)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护套,所述连接杆(2)顶部中部与指压板(3)粘接,所述连接杆(2)右端内侧与刷头(4)插接,所述连接杆(2)外侧与防护盖(5)卡扣连接,且防护盖(5)呈无色透明方形状,所述握柄(1)左端与便捷刷头(6)插接,所述防护盖(5)内侧与框架(7)插接,且框架(7)内侧与刷头(4)相吻合;/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便捷刷头(6),所述便捷刷头(6)由连接头(61)、粘块(62)、卡槽(63)、卡块(64)、夹板(65)和清洁布(66)组成,所述连接头(61)右端与粘块(62)粘接,所述卡块(64)外侧通过卡槽(63)与连接头(61)卡扣连接,所述卡块(64)左端与夹板(65)粘接,所述夹板(65)外侧与清洁布(66)插接,所述粘块(62)外侧与握柄(1)粘接,所述清洁布(66)由第一清洁套(661)、第二清洁套(662)、第三清洁套(663)、第一布边(664)、第二布边(665)和插槽(666)组成,所述第一清洁套(661)右侧与第二清洁套(662)相互缝合,所述第二清洁套(662)右侧与第三清洁套(663)相互缝合,所述第一清洁套(661)、左端与第一布边(664)相互缝合,所述第一清洁套(661)右端与第二布边(665)相互缝合,所述第一清洁套(661)底端中部设置有插槽(666),所述第一清洁套(661)底部通过插槽(666)与夹板(65)插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汽车内饰清洗刷,包括握柄(1)、连接杆(2)、指压板(3)、刷头(4)、防护盖(5)和框架(7),所述握柄(1)右端中部与连接杆(2)焊接,且握柄(1)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护套,所述连接杆(2)顶部中部与指压板(3)粘接,所述连接杆(2)右端内侧与刷头(4)插接,所述连接杆(2)外侧与防护盖(5)卡扣连接,且防护盖(5)呈无色透明方形状,所述握柄(1)左端与便捷刷头(6)插接,所述防护盖(5)内侧与框架(7)插接,且框架(7)内侧与刷头(4)相吻合;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便捷刷头(6),所述便捷刷头(6)由连接头(61)、粘块(62)、卡槽(63)、卡块(64)、夹板(65)和清洁布(66)组成,所述连接头(61)右端与粘块(62)粘接,所述卡块(64)外侧通过卡槽(63)与连接头(61)卡扣连接,所述卡块(64)左端与夹板(65)粘接,所述夹板(65)外侧与清洁布(66)插接,所述粘块(62)外侧与握柄(1)粘接,所述清洁布(66)由第一清洁套(661)、第二清洁套(662)、第三清洁套(663)、第一布边(664)、第二布边(665)和插槽(666)组成,所述第一清洁套(661)右侧与第二清洁套(662)相互缝合,所述第二清洁套(662)右侧与第三清洁套(663)相互缝合,所述第一清洁套(661)、左端与第一布边(664)相互缝合,所述第一清洁套(661)右端与第二布边(665)相互缝合,所述第一清洁套(661)底端中部设置有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张伟张飞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库博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