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531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叉车领域,提供了一种叉车轮架,包括:连接横杆以及分别设置于连接横杆两侧且相互对称的第一连接纵杆和第二连接纵杆,第一连接纵杆上依次开设有第一车身连接部、第一动力轴连接部、第一转向轴连接部以及第一车轮轴连接部,第一车身连接部开设有第一车身连接孔以及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垂直贯穿第一车身连接孔,第一动力轴连接部开设有第一动力轴连接孔以及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垂直贯穿第一动力轴连接孔,所诉第一转向轴连接部开设有第一转向轴连接孔以及第三固定孔,第三固定孔垂直贯穿第一转向轴连接孔,第一车轮轴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车轮轴连接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低轮架的磨损速度。

A kind of forklift wheel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forklift trucks, and provides a forklift wheel frame, which includes: connecting cross bars and a first connecting longitudinal bar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longitudinal bar which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necting cross bar and are symmetrical with each other. The first connecting longitudinal bar is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body connecting part, a first power shaft connecting part, a first steering shaft connecting part and a first axle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first body connecting part The first fixing hole is vertically through the first body connecting hole, the first power shaft connec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power shaft connecting hole and the second fixing hole, the second fixing hole is vertically through the first power shaft connecting hole, the first steering shaft connec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steering shaft connecting hole and the third fixing hole, and the third fixing hole is vertical The connection hole of the first steering shaft is directly penetrated, and the connection part of the first wheel axle is provided with the connection hole of the first wheel axl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wear speed of wheel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车轮架
本技术属于叉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叉车轮架。
技术介绍
叉车在企业的物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物料搬运设备中的主力军,广泛应用于车站、港口、机场、工厂、仓库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是机械化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的高效设备。目前,叉车轮架用于连接叉车车轮以及叉车车身,在车轮转动以及转向过程中,叉车轮架的位置很容易出现偏移的情况,长时间在偏移状态使用会导致轴承以及轮架磨损较快,影响叉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叉车轮架。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叉车轮架,包括:连接横杆以及分别设置于连接横杆两侧且相互对称的第一连接纵杆和第二连接纵杆,所述第一连接纵杆上依次开设有第一车身连接部、第一动力轴连接部、第一转向轴连接部以及第一车轮轴连接部,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开设有第一车身连接孔以及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垂直贯穿所述第一车身连接孔,所述第一动力轴连接部开设有第一动力轴连接孔以及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垂直贯穿所述第一动力轴连接孔,所诉第一转向轴连接部开设有第一转向轴连接孔以及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垂直贯穿所述第一转向轴连接孔,所述第一车轮轴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车轮轴连接孔。在上述的一种叉车轮架中,所述第二连接纵杆上依次开设有第二车身连接孔、第二动力轴连接孔、第二转向轴连接孔以及第二车轮轴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纵杆上还开设有第四固定孔,所述第四固定孔垂直贯穿于所述第二车身连接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叉车轮架在使用期间能够避免叉车轮架与叉车车身以及车轮三者之间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降低轮架的磨损速度,增加轮架以及叉车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叉车轮架的立体视图。图中,连接横杆1、第一连接纵杆2、第二连接纵杆3、第一车身连接孔4、第一固定孔5、第一动力轴连接孔6、第二固定孔7、第一转向轴连接孔8、第三固定孔9、第二车身连接孔10、第二动力轴连接孔11、第二转向轴连接孔12、第二车轮轴连接孔13、第四固定孔14、第一车轮轴连接孔1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叉车轮架,包括:连接横杆1以及分别设置于连接横杆1两侧且相互对称的第一连接纵杆2和第二连接纵杆3,第一连接纵杆2上依次开设有第一车身连接部、第一动力轴连接部、第一转向轴连接部以及第一车轮轴连接部,第一车身连接部开设有第一车身连接孔4以及第一固定孔5,第一固定孔5垂直贯穿第一车身连接孔4,第一动力轴连接部开设有第一动力轴连接孔6以及第二固定孔7,第二固定孔7垂直贯穿第一动力轴连接孔6,所诉第一转向轴连接部开设有第一转向轴连接孔8以及第三固定孔9,第三固定孔9垂直贯穿第一转向轴连接孔8,第一车轮轴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车轮轴连接孔15。连接横杆1用于支撑第一连接纵杆2以及第二连接纵杆3,第一车身连接部用于与叉车车身连接,车身轴承插入至第一车身连接孔4内,然后在第一固定孔5内插入螺栓并与车身轴承连接,这样能够保证叉车在运行期间,车身轴承与第一车身连接部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第一动力轴连接部用于与动力轴连接,动力轴插入至第一动力轴连接孔6内,然后第而固定孔内插入螺栓并与动力轴连接,保证动力轴不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位置偏移,第一转向轴连接部用于连接转向轴承,转向轴承插入至第一转向轴连接孔8内,然后第三固定孔9内插入螺栓并与转向轴承连接,保证转向轴承不会与叉车轮架发生相对位置偏移,第一车轮轴连接部用于与车轮轴连接,且车轮轴与转向轴承连接,因为转向周晨的位置与叉车轮架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所以也能够保证车轮轴的位置与叉车轮架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在这种连接方式下,叉车轮架与叉车车身、车轮的位置都能够保持稳定,减少因为叉车轮架位置偏移而导致的叉车磨损程度高的问题,提高叉车的使用寿命。在上述的一种叉车轮架中,第二连接纵杆3上依次开设有第二车身连接孔10、第二动力轴连接孔11、第二转向轴连接孔12以及第二车轮轴连接孔13,第二连接纵杆3上还开设有第四固定孔14,第四固定孔14垂直贯穿于第二车身连接孔10。第二车身连接孔10与第一车身连接孔4相对应并与车身轴承另一端连接,第二动力轴连接孔11与第一动力轴连接孔6相对应并与动力轴另一端连接,第二转向轴连接孔12与第一转向轴连接孔8相对应并与转向轴承另一端连接,第二车轮轴连接孔13与第一车轮轴连接孔15相对应并与车轮轴另一端连接。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叉车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横杆以及分别设置于连接横杆两侧且相互对称的第一连接纵杆和第二连接纵杆,所述第一连接纵杆上依次开设有第一车身连接部、第一动力轴连接部、第一转向轴连接部以及第一车轮轴连接部,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开设有第一车身连接孔以及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垂直贯穿所述第一车身连接孔,所述第一动力轴连接部开设有第一动力轴连接孔以及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垂直贯穿所述第一动力轴连接孔,所诉第一转向轴连接部开设有第一转向轴连接孔以及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垂直贯穿所述第一转向轴连接孔,所述第一车轮轴连接部上开设有第一车轮轴连接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横杆以及分别设置于连接横杆两侧且相互对称的第一连接纵杆和第二连接纵杆,所述第一连接纵杆上依次开设有第一车身连接部、第一动力轴连接部、第一转向轴连接部以及第一车轮轴连接部,所述第一车身连接部开设有第一车身连接孔以及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垂直贯穿所述第一车身连接孔,所述第一动力轴连接部开设有第一动力轴连接孔以及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垂直贯穿所述第一动力轴连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良飞王益飞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至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