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橡胶螺纹管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76491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硅橡胶螺纹管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乙烯基硅橡胶和其它组分经混炼、复炼后,分别压出硅橡胶管和硅橡胶增强筋,经硫化定型后,将硅橡胶增强筋通过缠绕机缠绕后粘结固定在硅橡胶管表面上,按需要在硅橡胶螺纹管的一端或二端再模压上接头。采用本方法制备的硅橡胶螺纹管的内外表面光洁、无死角以及不带有由模具生产的硅橡胶螺纹管表面固有的哈夫线,因此特别适于医疗上使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改进的。现有的硅橡胶螺纹管及其制备方法,如US4,113,828;J52029880;J51022118所揭示的,均采用硅橡胶增强筋和硅橡胶管结合一起,整体模压成硅橡胶螺纹管。采用模压成型的制备方法,在硅橡胶螺纹管的表面总是带有模具结合部形成的哈夫线。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的。它是采用独特的制备方法,即分别制备硅橡胶增强筋和硅橡胶管,经硫化定型后,再将硅橡胶增强筋通过缠绕在硅橡胶管表面上,再用粘结剂粘结固定。按需要还可以在管子的一端或二端再模压上接头。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生产不同形状、管径尺寸,以及不同增强筋截面形状,不同增强筋疏密程度的硅橡胶螺纹管,不需要专门整体设计的模具。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的,将通过下述工艺流程予以详细说明硅橡胶螺纹管工艺流程未硫化的乙烯基硅橡胶 羟基硅油白炭黑↓混炼↓热处理↓交联剂→ 复炼↓压出成型↓穿模芯(增强筋不穿模)↓硫化↓脱模芯↓洗涤↓烘干↓穿模芯硅橡胶 ↓粘结剂→缠绕螺纹↓模压接头→成品如上述工艺流程所表明,本专利技术的,它是由乙烯基硅橡胶、白炭黑和羧基硅油,加入至混炼机中经混炼、热处理后,再加入交联剂复炼后,通过卧式螺旋压出机分别压出不带哈夫线的圆形或非圆形的硅橡胶管,以及U形、半圆形、方形或梯形等截面的硅橡胶增强筋,将玻璃模芯穿入硅橡胶管中,然后和硅橡胶增强筋分别放入硫化罐硫化,硫化结束脱掉模芯,经清涤、干燥穿入铜质模芯,铜模两端固定在缠绕机上,缠绕螺纹,螺纹间距可由螺纹夹具调节,在缠绕前先在硅橡胶增强筋底面涂上硅橡胶粘结剂(型号为美国奇异公司产品硅橡胶粘结剂RTV-108或国产硅橡胶粘结剂D-10、D-20、GD401、GD-402、GD-403、GD-404或南大-705牌号的单组份室温固化硅橡胶粘结剂,或国产SD-33、SD-1-35、SDL-1-41、SDL-1-43或106牌号的双组份室温固化硅橡胶粘结剂)边绕边涂,缠绕结束移入恒温箱干燥固定,脱去模芯即为不带哈夫线的本专利技术的硅橡胶螺纹管,按需要可在管子的一端或二端模压上接头即为本专利技术的硅橡胶螺纹管制品。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生产的硅橡胶螺纹管制品内外表面光洁、无死角,并且不带有由模具结合部产生的哈夫线,表面光滑,没有毛刺和气孔,因此在医疗上使用时,可减少沾污染菌的可能性。而且硅橡胶螺纹管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附合医用要求。使用温度可在0~45℃之间,并满足医院常规消毒要求,即高压蒸气消毒最高温度为150℃。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具有突出的优点及积极效果,即生产不同形状,尺寸的硅橡胶螺纹管,包括不同螺纹疏密度程度、不同螺纹截面形状的硅橡胶螺纹管,不需要采用专门设计的整体模具和专用设备,这样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产品更新快,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翻新。同时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可以生产至少为0.5毫米相对较薄壁厚的硅橡胶螺纹管。下面将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加以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不是限定本专利技术。附图1,为带有局部剖面的硅橡胶螺纹管正视图;附图2,为带有一个管接头(4)剖面的硅橡胶螺纹管装配图;如附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硅橡胶螺纹管是由单独制备的硅橡胶增强筋(1)缠绕在单独制备的硅橡胶管(2)的表面上,通过硅橡胶粘结剂粘结剂固定。如附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二端带有模压接头(4,4′)的硅橡胶螺纹管,该硅橡胶螺纹管也是由单独制备的橡胶增强筋(1)缠绕在单独制备的硅橡胶管(2)的表面上,通过硅橡胶粘结剂粘结固定。本专利技术的的最佳实施例为一.配方(1)未硫化的硅橡胶,如乙烯基硅橡胶 100份(重量)(2)白碳黑 45份(重量)(3)羟基硅油 2份(重量)(4)2.5-二甲基-2.5(过氧化叔丁基)己烷 2份(重量)二.操作工艺1.将(1)乙烯基硅橡胶、(2)白碳黑和(3)羟基硅油加入混炼机混炼。混炼条件辊温 前辊 35-40℃后辊 35-40℃辊距 6~12毫米胶料薄通3-5次后,出薄片放入盘内,在180℃热处理一小时,然后再轧炼至表面光滑后,用7~10毫米辊距出片停放。2.复炼条件(1)前辊 35-40℃(2)后辊 35-40℃(3)先将胶料用厚辊距翻转至表面光滑,然后缓缓加入(4)2.5-二甲基-2.5-(过氧化叔丁基)己烷,并用辊距0.5~1.0毫米薄通3~5次放厚辊距,出片打卷,用塑料袋包裹。3.压出成型(1)机台类型卧式螺旋压出机(2)机头温度40~50℃(3)机身温度30~40℃(4)压出截面形状为U型硅橡胶不带哈夫线的增强筋(1)然后盘在盘内,(5)压出截面形状为圆形不带哈夫线的硅橡胶管(2),同时用玻璃管作模芯穿入硅橡胶管中,硅橡胶管的外径为18.5~20.4毫米,内径为18毫米,管壁厚度为0.5~2.4毫米。4.硫化(1)将穿好模芯的硅橡胶管(2)及硅橡胶增强筋(1)分别放入硫化罐中,罐中充满水(2)硫化条件为3.8~4.0公斤/平方厘米硫化时间为50分钟(3)硫化结束后取出硫化定型的硅橡胶增强筋(1)以及硅橡胶管(2),并立即抽出胶管(2)中的玻璃模芯,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烘干。5.缠绕螺纹(1)将铜质模芯穿入上述已硫化的硅橡胶管(2)中,铜芯两端固定在缠绕机上,缠绕机装上螺纹夹具,用以调节螺纹的间距。(2)将上述硫化定型的硅橡胶增强筋(1)穿过螺纹夹具的孔其端部与硅橡胶(2)的顶端粘贴固定,硅橡胶增强筋(1)的底面涂上硅橡胶粘结剂RTV-108或D-10、D-20、GD401、GD-402、GD-403、GD-404、南大-705牌号单组份室温固化硅橡胶粘结剂;或SD-33、SDL-1-35、SDL-1-41、SDL-1-43、106牌号的双组份室温固化硅橡胶粘结剂,并且边绕边涂,缠绕至末端粘贴固定,然后卸下硅橡胶螺纹管(3)移至恒温箱内,于50~60℃干燥8~10小时。(3)用无缩空气冲脱铜芯,即为本专利技术的硅橡胶螺纹管(3)6.模压接头根据需要在胶管的一端或两端模压上接头(4,4′)(1)平板硫化机预热,并烘热接头模型,(2)将硅橡胶螺纹管(3)一端或两端平服地放入接头模型内。(3)用与胶管相同配方的胶料填入接头模型内。(4)接头部份通过硫化成型,取出带有接头(4,4′)的硅橡胶螺纹管(3),即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品。按照附图所述的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各样变形,凡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特征者,均属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范围。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换,硅橡胶管(2)可以为不带哈夫线的圆形或非圆形的轴向中空的管子或实心管子;与硅橡胶管(2)匹配的不带哈夫线的硅橡胶增强筋(1)的截面可以为U型、半圆形、梯形或方形等,并且它在硅橡胶管(2)表面上可以为均匀排列或不均匀排列,硅橡胶管(2)的壁厚最小可以为0.5毫米。所采用的粘结剂可以为单组份硅橡胶粘结剂或双组份硅橡胶粘结剂;优先采用的是单组份室温固化硅橡胶粘结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橡胶管螺纹管,其特征在于由硅橡胶增强筋缠绕在硅橡胶管上,用粘结剂粘结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橡胶管螺纹管,其特征在于由硅橡胶增强筋缠绕在硅橡胶管上,用粘结剂粘结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橡胶螺纹管,其特征在于硅橡胶管和硅橡胶增强筋为不带哈夫线的硅橡胶管和硅橡胶增强筋。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橡胶螺纹管,其特征在于上述管子的一端或两端还可以模压上接头。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硅橡胶螺纹管,其特征在于硅橡胶增强筋是截面为U形、半圆形、梯形或方形的硅橡胶增强筋。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橡胶螺纹管,其特征在于硅橡胶管是截面为圆形或非圆形的轴向空心的管子或实心管子。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橡胶螺纹管,其特征在于硅橡胶螺纹管上的螺距可以为任意间距的硅橡胶增强筋。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橡胶螺纹管,其特征在于硅橡胶管的壁厚最小可为0.5毫米。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硅橡胶螺纹管,其特征在于粘结剂为单组份硅橡胶粘结剂或双组份硅橡胶粘结剂。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粘结剂,其特征是粘结剂为单组份室温固化硅橡胶粘结剂。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硅橡胶螺纹管的制备方法,它是由乙烯基硅橡胶和其它组份包括白炭黑、羟基硅油在混炼机中通过混炼,然后热处理,再加入交联剂复炼后模压成型、硫化定型制备,其特征在于通过螺旋压出机分别压出硅橡胶增强筋和硅橡胶管,再在硅橡胶管中穿入模芯后,和硅橡胶增强筋分别硫化定型,然后将硫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亚医用橡胶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