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创面止血用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13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创面止血用喷雾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创面止血用喷雾器包括喷雾针筒、导管和喷头;导管的一端与喷雾针筒的出口连通,另一端设置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创面止血用喷雾器,采用喷雾针筒能够精准控制给药剂量,利用喷头可改善止血药液的雾化效果,提高药液与创面接触均匀度和渗透率,大大提高药液的止血效果。

A sprayer for wound hemostasi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prayer for wound hemostasis,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appliances.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spray needle cylinder, a conduit and a sprinkler head, one end of the cathet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outlet of the spray needle cylinder, and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kler head.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sprayer for stopping bleeding of the wound, and the spray needle cylinder can accurately control the dosage of the medicine. The spray head can improve the atomization effect of the hemostatic liquid, improve the contact degree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liquid medicine and the wound,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hemostatic effect of the medicinal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创面止血用喷雾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创面止血用喷雾器。
技术介绍
重症医学科经常收治因下消化道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此时采用静脉给予抑制消化液等药物治疗的方法效果有限,而使用内镜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手段,不仅费用较高。部分直肠出血患者,在直肠镜检查直视下可见病变部位,但临床上尚无特制装置可帮助局部喷洒水溶性止血药物。如果采用肛管给药,因其前端孔径较大且无喷雾芯,可能会出现药量不好控制、水滴与创面接触不均匀、分子量大渗透效果差等状况,导致手术止血效果低下。另外,重症医学科内有很多患者需要做气管切开手术,部位气管切开患者,常因气管切开术后创面渗血需要局部使用止血溶液,目前无专门的局部止血溶液注射装置,临床上一般使用注射器代替。注射器给药存在药物剂量控制不精确、水滴与创面接触不均匀、分子量大渗透效果差等缺陷,同样影响手术效果,止血效果低下。所以,如何改进止血给药装置,以提高给药剂量准确性、改善药液与创面接触和渗透状况、提升止血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面止血用喷雾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止血药物给药装置存在的药物剂量控制不精确、水滴与创面接触不均匀、分子量大渗透效果差、止血效果低下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创面止血用喷雾器,包括喷雾针筒、导管和喷头;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所述喷雾针筒的出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所述喷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喷头呈椭球状。——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椭球状的喷头易于伸入人体的直肠、气管等管腔内,并且不容易对人体造成损伤。同时,椭球状的结构更便于设置喷头的喷雾孔,使得止血药液能够朝所需的角度即创面位置精准喷射。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喷头的末端和/或侧壁设置有喷雾孔。——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喷头的末端设置喷雾孔,则喷射角度直接朝向前方,针对弯曲官腔的创面,无需改变喷头和导管的方向即可实现喷雾止血;而在喷头的侧壁设置喷雾孔,能够在平直的官腔内对直肠内壁或者气管内壁进行喷雾。喷雾孔不同的设置位置,可对应不同位置的创面,根据实际需要择优使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导管为柔性管。——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柔软性质的导管在气管中伸入较为便利,因为气管的管腔口径较大,导管不会受到管壁的挤压,往里递送即可到达流血的创面。同时,也不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导管与所述喷雾针筒可拆卸连通。——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导管与喷雾针筒可拆卸连接时,导管可设置为一次性耗材,用完即丢弃,无需消毒重新使用,更换新的导管即可。而当导管不属于一次性耗材时,在一次手术中,导管出现堵塞、脏污等情况下,也可立刻更换新导管,迅速完成止血手术。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导管的内壁设置有环槽,所述喷雾针筒的出口端管外壁设置有凸环;所述环槽与所述凸环互相咬合。——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环槽与凸环的设置,提高了导管导通药液的密封效果,使得药液在喷雾针筒的挤压作用下,仍能够保持仅从导管流过,而不发生渗漏。并且,导管不容易从喷雾针筒上脱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导管与所述喷雾针筒的出口端管外壁螺纹连接。——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将导管与喷雾针筒的出口端管通过螺纹实现螺接,也能够提高导管的密封导流效果,同时,导管不容易从喷雾针筒上脱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一端设置在所述导管的侧壁中,沿所述导管的长度方向延伸,另一端位于远离所述喷头的所述导管末端之外。——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导管属于柔软性质的导流管,当需要在直肠或者气管内调整喷头的位置和喷射角度时,操作杆方便了医护人员迅速调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操作杆还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位于所述导管之外。——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导管为圆润的管体,而操作杆也为平直的条形杆,故在外侧末端设置手柄,利于工作人员的操作。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手柄呈圆环状。——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圆环状手柄一方面方便抓握,另一方面没有尖锐或锋利的端面,不会对患者造成术中创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创面止血用喷雾器,采用喷雾针筒能够精准控制给药剂量,利用喷头可改善止血药液的雾化效果,提高药液与创面接触均匀度和渗透率,大大提高药液的止血效果。本技术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创面止血用喷雾器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创面止血用喷雾器中喷雾针筒连接导管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创面止血用喷雾器中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创面止血用喷雾器中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喷雾针筒;2-导管;3-喷头;4-喷雾孔;5-环槽;6-凸环;7-操作杆;8-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一、现有技术说明:在现有技术中,重症医学科经常收治因下消化道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此时采用静脉给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创面止血用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雾针筒、导管和喷头;/n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所述喷雾针筒的出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所述喷头;/n所述导管为柔性管,所述导管与所述喷雾针筒可拆卸连通;/n所述导管的内壁设置有环槽,所述喷雾针筒的出口端管外壁设置有凸环;所述环槽与所述凸环互相咬合;/n还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一端设置在所述导管的侧壁中,沿所述导管的长度方向延伸,另一端位于远离所述喷头的所述导管末端之外;所述操作杆还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位于所述导管之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创面止血用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雾针筒、导管和喷头;
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所述喷雾针筒的出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所述喷头;
所述导管为柔性管,所述导管与所述喷雾针筒可拆卸连通;
所述导管的内壁设置有环槽,所述喷雾针筒的出口端管外壁设置有凸环;所述环槽与所述凸环互相咬合;
还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一端设置在所述导管的侧壁中,沿所述导管的长度方向延伸,另一端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玉梅袁佳毕红英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