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改变腔体数量的深静脉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13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可改变腔体数量的深静脉导管,包括内导管和外导管,外导管包括外导管管道和设置在外导管管道的尾端的外导管接头;内导管包括长导管、短导管和连接部,连接部的头端与外导管接头可拆卸连接;连接部内设有管腔一和管腔二,长导管与短导管分别固定于管腔一和管腔二内;长导管的一端连接一长导管接头,另一端延伸至外导管管道内;短导管的一端连接一短导管接头,另一端与外导管管道和长导管形成的腔隙连通。采用可拆卸地一长一短双导管设计的内导管,内导管连接于外导管后可以将外导管由原来的一个管腔改变为由两个管腔,从而方便地实现单腔静脉导管和双腔静脉导管间的切换,从而有效减小了重新置管、空气栓塞及感染等问题。

Deep vein catheter that can change the number of caviti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eep vein catheter which can change the number of cavities, including an inner catheter and an outer catheter, and the outer catheter includes an outer catheter pipe and an outer catheter connector arranged at the tail end of the outer catheter pipe; the inner catheter includes a long catheter, a short catheter and a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head end of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outer catheter connector are detachable and connected; the connect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lumen 1 and a lumen 2, and the long catheter and the short catheter The pipe is respectively fixed in the lumen 1 and lumen 2; one end of the long conduit is connected with a long conduit joint, and the other end is extended into the outer conduit pipe; one end of the short conduit is connected with a short conduit joint,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vity formed by the outer conduit pipe and the long conduit. The internal catheter is designed with detachable one long one short double catheter. After the internal catheter is connected to the external catheter, the external catheter can be changed from one lumen to two lumens, so that the switch between single and double vena cava catheter can be easily realized, so as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oblems of re catheterization, air embolism and inf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改变腔体数量的深静脉导管
本技术涉及深静脉导管,具体涉及一种可改变腔体数量的深静脉导管。
技术介绍
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如果要对患者进行快速大量输液、中心静脉压力测定或者肠外营养支持时,常需要对患者进行深静脉进行穿刺,留置深静脉导管。留置的导管有单一腔道和多腔道之分。在使用时根据用途不同会选择不同数量腔道的导管,对于医务人员来说,选择留置导管的腔道数量是个难题,在需要进行多种液体同时输注时,为避免液体间相互反应,需要一根导管拥有多个腔道,而在不需要多种液体同时输注时,未使用的腔道需要使用抗凝药物进行封管,即使这样也容易出现栓塞、感染等问题。针对上述要求,临床上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预先留置多腔的深静脉导管,不需要时对多余的腔道进行封管或者重新留置单腔的深静脉导管;另一种则是预先留置单腔的深静脉导管,需要增加腔道时重新留置深静脉导管。由于深静脉穿刺是一个存在风险的操作,反复留置深静脉导管的操作会增加操作风险,也增加患者的不适及经济负担。因此,针对现有的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操作和需求,需要一种可以简单的进行的腔体数量调整的深静脉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深静脉导管腔道数量固定,不易改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改变腔体数量的深静脉导管,包括:外导管,所述外导管包括外导管管道和外导管接头,外导管接头设置在外导管管道的尾端,外导管管道的头端为渐缩口;内导管,所述内导管包括长导管、短导管和连接部,连接部的头端与外导管接头可拆卸连接;连接部内设有管腔一和管腔二,长导管与短导管分别固定于管腔一和管腔二内;长导管的一端延伸出连接部的尾端并连接一长导管接头,另一端延伸至外导管管道内;短导管的一端延伸出连接部的尾端并连接一短导管接头,另一端与外导管管道和长导管形成的腔隙连通。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改变腔体数量的深静脉导管中,在所述连接部与外导管接头的连接处设有固定扣。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改变腔体数量的深静脉导管中,当连接部与外导管分开时,连接部、长导管和短导管一同撤出外导管的内部。优选地,在所述的可改变腔体数量的深静脉导管中,当内导管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于外导管上时,所述长导管的另一端延伸出外导管管道的前端。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内导管采用一长一短的双导管设计,通过连接部可拆卸地与外导管相连,内导管连接后可以将外导管原来的一个管腔改变为由两个管腔,即长导管形成的管腔及由长导管与外导管形成的腔隙,从而可以灵活调节深静脉导管的腔体数量,满足不同的输液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的剖面图。图中:1-外导管11-外导管管道12-外导管接头2-内导管21-长导管211-长导管接头22-短导管221-短导管接头23-连接部231-固定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根据图1至图2所示的可改变腔体数量的深静脉导管,包括外导管1和内导管2。外导管1与现有的单腔深静脉导管结构相似,包括外导管管道11和外导管接头12。外导管管道11整体呈管状,长20cm,内径3mm,外径3.5mm。外导管管道11的头端为渐缩口,即呈头端稍收缩的管状结构,渐缩口设计有利于穿刺置入血管时更加顺畅。外导管接头12设置于外导管管道11的尾端,并与其相连通。外导管接头12用以与临床常用的注射器头端、输液管道的头端或肝素帽等相连接,并可以与内导管2的连接部23紧密连接。内导管2由长导管21、短导管22和连接部23组成。连接部23内设有用以为长导管21和短导管22提供安装位的管腔一(图未示出)和管腔二(图未示出),管腔一和管腔二内分别密封固定有长导管21和短导管22。长导管21长于短导管22,长导管21的尺寸优选为:长20.5cm,内径1.9mm,外径2.2mm。长导管21的前端可经管腔一置入外导管1的外导管管道11内,其后端设置有长导管接头211,该长导管接头211用来与常用的注射器头端、输液管道的头端或肝素帽等相连接。作为优选实施例,内导管2的长导管21在置入外导管管道11内并固定后,其前端较外导管管道11长度稍长,即长导管21的前端延伸出外导管管道11的头端。经长导管接头211输注的液体可以经长导管21的管道直接进入血管内。短导管22的前端与长导管21与外导管管道11形成的腔隙相连通,其后端有短导管接头221,用以与常用的注射器头端、输液管道的头端或肝素帽等相连接。上述外导管接头12、短导管接头221和长导管接头211的结构、大小均相同,可以为常规的医用鲁尔接头,在此不再赘述。连接部23位于内导管2中后部,为前细后粗管状结构,其内设的管腔一和管腔二用以将长导管21和短导管22相连形成一体,能够插入并紧密连接在外导管接头12处。为了增加内导管2与外导管1的连接的稳定性,连接部23外层设有固定扣231,可以保证连接在一起的外导管1和内导管2不会分开。内导管2的短导管22在内导管2置入外导管1并固定后,经短导管连接头221输注的液体通过外导管管道11内与长导管21管道外的腔隙流动并经外导管管道11前端流入血管内。内导管2的长导管端21在使用时,将外导管1按照常规的深静脉穿刺置管流程进行留置固定。需要增加腔体时,将内导管2向外导管管道11内置入,具体地,使内导管2的连接部23与外导管连接头12紧密相连后(诸如过盈卡接配合或者螺纹连接),然后将固定扣231锁死,此时外导管管道11分成两腔,一腔为内导管长导管21,另一腔为外导管管道11与内导管2的长导管21管道外侧隔出的空间。此时即可通过内导管2的两个接头,即长导管接头211和短导管接头221分别进行液体输注。使用完毕时,将固定扣231解除后即可将内导管2拔除,此时深静脉导管腔体数减少,仅剩外导管1继续留置。综上所述,在本技术中,通过采用可拆卸的一长一短的内导管,可以方便实现单腔静脉导管和双腔静脉导管间的切换,从而有效减小了重新置管、空气栓塞及感染等问题。以上已对本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改变腔体数量的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导管,所述外导管包括外导管管道和外导管接头,外导管接头设置在外导管管道的尾端,外导管管道的头端为渐缩口;/n内导管,所述内导管包括长导管、短导管和连接部,连接部的头端与外导管接头可拆卸连接;连接部内设有管腔一和管腔二,长导管与短导管分别固定于管腔一和管腔二内;长导管的一端延伸出连接部的尾端并连接一长导管接头,另一端延伸至外导管管道内;短导管的一端延伸出连接部的尾端并连接一短导管接头,另一端与外导管管道和长导管形成的腔隙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变腔体数量的深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导管,所述外导管包括外导管管道和外导管接头,外导管接头设置在外导管管道的尾端,外导管管道的头端为渐缩口;
内导管,所述内导管包括长导管、短导管和连接部,连接部的头端与外导管接头可拆卸连接;连接部内设有管腔一和管腔二,长导管与短导管分别固定于管腔一和管腔二内;长导管的一端延伸出连接部的尾端并连接一长导管接头,另一端延伸至外导管管道内;短导管的一端延伸出连接部的尾端并连接一短导管接头,另一端与外导管管道和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旻刘福晨郭兴刚董伟邵雪晴王剑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