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54712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机箱,其适于容纳电子装置,包含箱体及第一与第二组装板。箱体有组装口。第一组装板枢设于箱体并位于组装口的一侧,得以具有第一遮蔽位置或第一组装位置。第二组装板设于箱体并位于组装口的另一侧。当第一组装板于第一组装位置,第一组装板与第二组装板相对而适于共同承载电子装置;当第一组装板位于第一遮蔽位置,第一组装板遮蔽组装口。

Chassi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se, which is suitable for accommodat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a case and a first and second assembly plates. The box body has an assembly port. The first assembly plate is pivoted on the box body and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assembly opening, so as to have a first shielding position or a first assembly position. The second assembly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box body and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assembly opening. When the first assembly plate is at the first assembly position, the first assembly plate is opposite to the second assembly plate and is suitable for jointly carrying the electronic device; when the first assembly plate is at the first shielding position, the first assembly plate covers the assembly ope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箱,特别是涉及一种包含可枢转的组装板的机箱。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相关的电子元件/装置的模块化更趋成熟,越来越多使用者得以根据各自的需求来组装桌上型计算机,由此也随之产生越来越多元的组装需求。但现有的桌上型计算机仍有改进的空间。以桌上型计算机的机箱(Computercasing,或简称casing)为例,其结构设计通常仅能满足单一种组装模式,若使用者有其他的组装需求通常需要额外再购买零件,例如,一般的机箱上都采用一个箱型结构来承载光盘机,当使用者将光盘机或将其与该箱型结构一并移除后则会留下一个与外界连通的开孔,这时,使用者则需额外购买防尘盖来遮盖该开孔,不仅增加设备成本,也增加组装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日后当不需要该防尘盖时也可能会因为收纳不慎而遗失的潜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箱,不仅能直接承载光盘机,当移除光盘机后又能发挥防尘盖的功能,用于解决前述现有的机箱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机箱,适于容纳一电子装置。该机箱包含一箱体、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箱,适于容纳一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机箱包含:/n箱体,具有组装口,其中该组装口适于让该电子装置通过;/n第一组装板,枢设于该箱体并位于该组装口的一侧,得以相对该组装口枢转而具有第一遮蔽位置与第一组装位置;以及/n第二组装板,设置于该箱体内并位于该组装口的另一侧;/n其中,当该第一组装板位于该第一组装位置时,该第一组装板与该第二组装板彼此相对而适于共同承载该电子装置;当该第一组装板位于该第一遮蔽位置时,该第一组装板遮蔽该组装口。/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29 TW 1071182231.一种机箱,适于容纳一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机箱包含:
箱体,具有组装口,其中该组装口适于让该电子装置通过;
第一组装板,枢设于该箱体并位于该组装口的一侧,得以相对该组装口枢转而具有第一遮蔽位置与第一组装位置;以及
第二组装板,设置于该箱体内并位于该组装口的另一侧;
其中,当该第一组装板位于该第一组装位置时,该第一组装板与该第二组装板彼此相对而适于共同承载该电子装置;当该第一组装板位于该第一遮蔽位置时,该第一组装板遮蔽该组装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中该第一组装板具有至少一第一组装结构,该第二组装板具有至少一第二组装结构;当该第一组装板位于该第一组装位置时,该电子装置的相对两侧可分别组装于该第一组装板的该至少一第一组装结构与该第二组装板的该至少一第二组装结构而得以被该第一组装板与该第二组装板承载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中该第二组装板具有抵持端,该抵持端位于该第二组装板靠近该组装口的一侧;当该第一组装板位于该第一遮蔽位置时,该第一组装板远离该第一组装板的第一枢轴的一侧受该抵持端抵压而固定于该第二组装板与该组装口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中该第一组装板具有第一卡合孔与第一枢轴,该第一组装板经由该第一枢轴枢设于该箱体,该第一卡合孔位于该第一组装板远离该第一枢轴的一侧,该第二组装板具有倒勾结构;当该第一组装板位于该第一遮蔽位置时,该倒勾结构勾扣于该第一卡合孔以将该第一组装板维持于该第一遮蔽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箱,其中该倒勾结构位于该第二组装板靠近该组装口的一侧且朝远离该组装口的方向延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还包含第一导引件,设置于该箱体内,其中该第一导引件具有第一弧形导引槽,该第一组装板包含第一主板体与第一突出部,该第一突出部突设于该第一主板体的一侧而可滑移地位于该第一弧形导引槽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箱,其中该第一导引件包含彼此相连的第一导引本体与第一悬臂,该第一悬臂具有第一突起结构,该第一组装板还包含第一折耳,该第一折耳连接于该第一主板体且具有第一定位孔;当该第一组装板位于该第一组装位置时,该第一突起结构穿设于该第一定位孔以将该第一组装板维持于该第一组装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箱,其中该第二组装板以第二枢轴枢设于该箱体上而得以相对该组装口枢转而具有第二遮蔽位置与第二组装位置,且该第二组装板具有第二卡合孔,位于该第二组装板远离该第二枢轴的一侧;当该第一组装板位于该第一遮蔽位置且该第二组装板位于该第二遮蔽位置时,该第一组装板遮蔽该组装口,该第二组装板叠置于该第一组装板上且该第一突起结构穿设该第二组装板的该第二卡合孔以将该第二组装板维持于该第二遮蔽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箱,还包含第二导引件,设置于该箱体内,其中该第二导引件具有第二弧形导引槽,该第二组装板包含第二主板体与第二突出部,该第二突出部突设于该第二主板体的一侧且可滑移地位于该第二弧形导引槽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丰山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