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生物药品制造用指令发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455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生物药品制造用指令发信装置,涉及药品制造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发信装置主体,发信装置主体的一侧依次固定有电源接口、编程输入口和信号输入端,发信装置主体的两端均焊接有连接卡板,发信装置主体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水冷管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装置的一侧增加了多个风冷与水冷组合的散热结构,使得装置可以获得较好散热降温效果,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与使用性能,且在装置的顶端增加了电能光源结构,使得装置在安装与检修的过程中可以照亮设备的内部,避免了安装与检修时需要额外携带光源,使得装置更便于安装与检修,提高效率。

A new type of instruction sending device for biological medicine manufactu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vel instruction sending device for the manufacture of biological drugs,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main body of a transmitting device, one sid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transmitting device is successively fixed with a power interface, a programming input port and a signal input end, both end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transmitting device are welded with a connecting card, and the top end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transmitting device is fixed with a water-cooling pipe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through a screw. The utility model increases a plurality of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s of air-cooled and water-cooled combination on one side of the device, so that the device can obtain better heat dissipation and cooling effect,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and service performance of the device, and an electric energy light source structure is added on the top of the device, so that the device can illuminate the interior of the device in the process of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avoiding the need of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Additional carrying light source makes the device more convenient for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and improves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生物药品制造用指令发信装置
本技术涉及药品制造装置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生物药品制造用指令发信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生物药品制造的机器内常安装有控制主板,主板一般为4-6层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由指令发信装置、BIOS芯片、I/O控制芯片等元件组成,实现对机器的控制与运转设置,但是现有指令发信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中容易受到运转限制,从而导致装置过热降低使用寿命与使用性能,且在组装或者检修中不能照亮装置内部,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生物药品制造用指令发信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生物药品制造用指令发信装置,包括发信装置主体,所述发信装置主体的一侧依次固定有电源接口、编程输入口和信号输入端,所述发信装置主体的两端均焊接有连接卡板,所述发信装置主体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水冷管散热结构,所述水冷管散热结构包括散热装载壳、防尘固定圈、转子马达和风冷散热块,所述散热装载壳的内部焊接有防尘固定圈,所述防尘固定圈底端通过螺钉固定有转子马达,所述转子马达的输出端通过平键固定有风冷散热块,所述水冷管散热结构的一侧固定有增压接口,所述增压接口的内侧固定有水冷循环管,所述水冷循环管的一端固定有循环处理板,所述循环处理板的顶端焊接有吸热铜底,所述发信装置主体的另一侧依次固定有吸热铜底和光电导线,所述光电导线的一端插接有灯管卡板,所述灯管卡板内侧的上端焊接有防尘板卡槽,所述防尘板卡槽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防尘挡板,所述灯管卡板内侧的下端通过电性连接有发光管,所述发信装置主体的顶端固定有信号灯。优选的是,所述循环处理板的内部设有材质为铜质的连接水道,所述连接水道的两端均与水冷循环管通过增压接口连接。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卡板的内部均开设有连接固定孔,所述连接固定孔两端的直径为一厘米。优选的是,所述防尘挡板的材质为亚克力板,所述防尘挡板的长度为十厘米,宽度为五厘米。优选的是,所述防尘板卡槽的内部开设有方形卡槽,所述方形卡槽与防尘挡板为过渡配合。优选的是,所述吸热铜底的内部开设有长为七十毫米,宽为三十毫米的散热孔。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将吸热铜底与循环处理板通过螺钉固定与发信装置主体下端的散热孔处,通过吸热铜底与散热孔的贴合,发信装置主体的运转热量通过吸热铜底向循环处理板内部传导,通过循环处理板内部的连接水道将量传输分散通过水冷循环管传输的冷取液将热量吸附,冷却液通过增压接口的加压进行循环,通过转子马达带动风冷散热块转动抽风,将连接卡板内部的热度利用抽风排出,通过防尘固定圈防护灰尘,使得装置可以获得较好散热降温效果,大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与使用性能;(2)本技术通过光电导线将电能传输至灯管卡板,从而为发光管提供能源支撑,发光管的两端连接于灯管卡板获得电能后开始发电,为了防止发光管因为装置内部积累灰尘而导致照明效果变差,通过防尘板卡槽固定有防尘挡板,防尘挡板由于材质原因可以在不遮挡发光管散发光线的同时进行防尘,使得装置在安装与检修的过程中可以照亮设备的内部,避免了安装与检修时需要额外携带光源,使得装置更便于安装与检修,提高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结构的结构爆炸图。图中标号说明:1、发信装置主体;2、电源接口;3、编程输入口;4、信号输入端;5、散热装载壳;6、防尘固定圈;7、转子马达;8、风冷散热块;9、增压接口;10、水冷循环管;11、循环处理板;12、吸热铜底;13、光电导线;14、灯管卡板;15、防尘板卡槽;16、防尘挡板;17、发光管;18、信号灯;19、水冷管散热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具体实施例:请参阅图1-3,一种新型生物药品制造用指令发信装置,包括发信装置主体1,发信装置主体1的一侧依次固定有电源接口2、编程输入口3和信号输入端4,发信装置主体1的两端均焊接有连接卡板20,发信装置主体1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水冷管散热结构19,水冷管散热结构19包括散热装载壳5、防尘固定圈6、转子马达7和风冷散热块8,散热装载壳5的内部焊接有防尘固定圈6,防尘固定圈6底端通过螺钉固定有转子马达7,转子马达7的输出端通过平键固定有风冷散热块8,水冷管散热结构19的一侧固定有增压接口9,增压接口9的内侧固定有水冷循环管10,水冷循环管10的一端固定有循环处理板11,循环处理板11的顶端焊接有吸热铜底12,发信装置主体1的另一侧依次固定有吸热铜底12和光电导线13,光电导线13的一端插接有灯管卡板14,灯管卡板14内侧的上端焊接有防尘板卡槽15,防尘板卡槽15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防尘挡板16,灯管卡板14内侧的下端通过电性连接有发光管17,发信装置主体1的顶端固定有信号灯1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循环水冷通过循环处理板11内部将吸热铜底12从发信装置主体1上吸取的热量传输分散,循环处理板11的内部设有材质为铜质的连接水道,连接水道的两端均与水冷循环管10通过增压接口9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装置固定在主板上方,连接卡板20的内部均开设有连接固定孔,连接固定孔两端的直径为一厘米。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不遮挡发光管17散发光线的同时进行防尘,防尘挡板16的材质为亚克力板,防尘挡板16的长度为十厘米,宽度为五厘米。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对防尘挡板16进行固定装配,防尘板卡槽15的内部开设有方形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生物药品制造用指令发信装置,包括发信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信装置主体(1)的一侧依次固定有电源接口(2)、编程输入口(3)和信号输入端(4),所述发信装置主体(1)的两端均焊接有连接卡板(20),所述发信装置主体(1)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水冷管散热结构(19),所述水冷管散热结构(19)包括散热装载壳(5)、防尘固定圈(6)、转子马达(7)和风冷散热块(8),所述散热装载壳(5)的内部焊接有防尘固定圈(6),所述防尘固定圈(6)底端通过螺钉固定有转子马达(7),所述转子马达(7)的输出端通过平键固定有风冷散热块(8),所述水冷管散热结构(19)的一侧固定有增压接口(9),所述增压接口(9)的内侧固定有水冷循环管(10),所述水冷循环管(10)的一端固定有循环处理板(11),所述循环处理板(11)的顶端焊接有吸热铜底(12),所述发信装置主体(1)的另一侧依次固定有吸热铜底(12)和光电导线(13),所述光电导线(13)的一端插接有灯管卡板(14),所述灯管卡板(14)内侧的上端焊接有防尘板卡槽(15),所述防尘板卡槽(15)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防尘挡板(16),所述灯管卡板(14)内侧的下端通过电性连接有发光管(17),所述发信装置主体(1)的顶端固定有信号灯(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生物药品制造用指令发信装置,包括发信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信装置主体(1)的一侧依次固定有电源接口(2)、编程输入口(3)和信号输入端(4),所述发信装置主体(1)的两端均焊接有连接卡板(20),所述发信装置主体(1)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水冷管散热结构(19),所述水冷管散热结构(19)包括散热装载壳(5)、防尘固定圈(6)、转子马达(7)和风冷散热块(8),所述散热装载壳(5)的内部焊接有防尘固定圈(6),所述防尘固定圈(6)底端通过螺钉固定有转子马达(7),所述转子马达(7)的输出端通过平键固定有风冷散热块(8),所述水冷管散热结构(19)的一侧固定有增压接口(9),所述增压接口(9)的内侧固定有水冷循环管(10),所述水冷循环管(10)的一端固定有循环处理板(11),所述循环处理板(11)的顶端焊接有吸热铜底(12),所述发信装置主体(1)的另一侧依次固定有吸热铜底(12)和光电导线(13),所述光电导线(13)的一端插接有灯管卡板(14),所述灯管卡板(14)内侧的上端焊接有防尘板卡槽(15),所述防尘板卡槽(15)的内部通过螺钉固定有防尘挡板(16),所述灯管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静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安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