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electronic device, a camera module, an electrochromic element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electrochromic element comprises a first substrate and a second substrate which are relatively arranged, a plurality of conductive layers are sandwiched between the first substrate and the second substrate, and a part of the conductive layer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substrate is arranged in layers to stack the first substrate and the second substrate A plurality of connected color changing regions are formed between the two substrates, and the color changing regions are filled with color changing materials. The electrochromic element forms a plurality of conductive layer structures by stacking cakes, that is, a conductive layer structure is arranged in the Z direction (thickness direction), and the adjacent conductive layers are separated by an insulating layer; the stacking method of the conductive layer can make no gap between the adjacent discolored areas,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black circles (or non discolored areas) between the adjacent discolored areas, and have a change The color boundary is clear and accurate, and the effective light input is large,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miniatur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摄像头模组、电致变色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头模组结构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摄像头模组、电致变色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常规的电致变色器件一般都是用在建筑物的外侧玻璃或者汽车玻璃上,其变色器件的内部电极堆叠结构决定了,其没办法实现微小尺寸的精准控制,因此无法实现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元件,所述电致变色元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夹设有多个导电层,位于同一侧基板上的导电层之间部分层叠设置,以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多个连通的变色区域,变色区域内填充有变色材料。本申请实施例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元件,所述电致变色元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夹设有多个可被单独驱动控制的变色单元;每一变色单元均包括多个导电层,每一变色单元的位于同一侧基板上的导电层之间部分层叠设置,以使每一变色单元均可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元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夹设有多个导电层,位于同一侧基板上的导电层之间部分层叠设置,以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多个连通的变色区域,变色区域内填充有变色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元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夹设有多个导电层,位于同一侧基板上的导电层之间部分层叠设置,以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多个连通的变色区域,变色区域内填充有变色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对的两表面之间夹设有胶框,所述胶框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边沿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共同围设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填充所述变色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每一导电层分别对应与一导电电极连接;位于同一侧基板上的相邻导电层之间通过绝缘层间隔。
4.一种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元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夹设有多个可被单独驱动控制的变色单元;每一变色单元均包括多个导电层,每一变色单元的位于同一侧基板上的导电层之间部分层叠设置,以使每一变色单元均可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多个连通的变色区域,变色区域内填充有变色材料;其中,多个变色单元之间的变色材料相互连通。
5.一种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其上设有置第一导电层;
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表面,所述表面上沿垂直所述表面的方向设置依次层叠设置有:
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在垂直于所述表面的方向上形成第一变色区域;和
第三导电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在垂直于所述表面的方向上形成第二变色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变色区域和所述第二变色区域连通且填充有变色材料。
6.一种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元件用于可变光圈,包括:
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呈环状结构的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上设有环状结构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层间隔,所述第二导电层的通孔的轴心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通孔的轴心重合,且所述第二导电层的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通孔的直径;
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呈环状结构的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三导电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导电层重叠;
变色材料层,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三导电层以及所述变色材料层夹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电层上设有环状结构的第四导电层,所述第三导电层和所述第四导电层之间通过第二绝缘层间隔,所述第四导电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导电层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在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一侧的表面上设有环状结构的第五导电层,所述第五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通过第三绝缘层间隔,所述第五导电层的通孔的轴心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通孔的轴心重合,且所述第五导电层的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导电层的通孔的直径;所述第四导电层在背离所述第三导电层一侧的表面上设有环状结构的第六导电层,所述第六导电层和所述第四导电层之间通过第四绝缘层间隔;所述第六导电层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五导电层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每一导电层分别对应与一导电电极连接,所述导电电极均包括一体结构的导通部以及引出部,导通部与导电层,引出部用于与外部控制电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电极的导通部呈网格状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元件包括FPC;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走线连接端,所述第二基板一侧导电电极的引出部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走线连接端电性导通连接,所述FPC分别与所述走线连接端以及所述第一基板一侧导电电极的引出部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对的两表面之间夹设有胶框,所述胶框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边沿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共同围设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填充变色材料,以形成所述变色材料层。
13.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透镜组件、感光芯片以及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所述感光芯片和所述电致变色元件分别设于所述透镜组件在采光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14.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沿采光方向上排列设置的光学元件以及感光芯片;所述光学元件包括透镜以及贴设于所述透镜上的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元件,所述透镜与所述电致变色元件的导电层通孔沿所述透镜的光轴对准设置。
15.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包括沿采光方向上排列设置的光学元件以及感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明镇,王晓安,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