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7534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位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一种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包括阀体组件、控制箱、浮动件、以及虹吸管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安装于控制箱的一端,所述浮动件收容于所述控制箱内;所述控制箱开设有供流体流入的控制孔,所述控制箱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虹吸管组件包括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两端分别开口设置,且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穿设于安装孔并伸入所述控制箱内,所述第二管体密封安装所述控制箱内,并套设于伸入所述控制箱内的第一管体上,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围设成虹吸腔,所述第二管体靠近安装孔的一端至少开设有一个将所述控制箱与所述虹吸腔连通的虹吸孔。

Built in liquid level controller and its liquid level control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iquid level control, in particular to a built-in liquid level controller and a liquid level control system thereof. A built-in liquid level controller includes a valve body assembly, a control box, a floating piece and a siphon assembly; the valve body assembly is installed at one end of the control box, and the floating piece is housed in the control box; the control box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hole for fluid inflow, and the control box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hole, and the siphon assembly includes a first pipe body and a second pipe body, and the siphon assembl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ipe body and a second pipe body The two ends of the first pipe body are respectively opened, and one end of the first pipe body is penetrated through the installation hole and extends into the control box, the second pipe body is sealed and installed in the control box, and is sleeved on the first pipe body extending into the control box, the second pipe body and the first pipe body are surrounded by a siphon cavity, and the end of the second pipe body close to the installation hole is at least opened There is a siphon hole for communicating the control box with the siphon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位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液位控制器,安装于储液装置内,用以控制储液装置内液位的高低。液位控制器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子式液位开关控制、浮球开关控制,虹吸式控制等。液位控制器主要是控制阀门的开启及关闭,以对储液装置进行补液来实现液位的高低的控制。虹吸式液位控制器主要通过虹吸原理来实现阀门的控制,虹吸式控制器主要包括控制箱、虹吸管、浮动件等,浮动件设于控制箱内,虹吸管的一端与控制箱内部连通,另一端伸入储液装置内预定位置。就目前而言,现有液位控制器结构不紧凑,占用的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的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安装于储液装置内,用以控制所述储液装置内流体的液位;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包括阀体组件、控制箱、浮动件、密封组件以及虹吸管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安装于控制箱的一端,所述浮动件收容于所述控制箱内,所述密封组件安装于所述阀体组件内,且所述密封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控制箱内并与所述浮动件连接,另一端用于启闭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所述控制箱靠近所述阀体组件的一端开设有供流体流入的控制孔,所述控制箱远离阀体组件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虹吸管组件包括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两端分别开口设置,且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穿设于安装孔并伸入所述控制箱内,另一端延伸至储液装置的预定位置,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安装孔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管体密封安装所述控制箱内,并套设于伸入所述控制箱内的第一管体上,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围设成虹吸腔,所述第二管体靠近安装孔的一端至少开设有一个将所述控制箱与所述虹吸腔连通的虹吸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虹吸管组件还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密封安装于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头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管体从所述连接孔穿入至所述控制箱内,所述第二管体安装于所述连接头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头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控制箱内,所述第二端位于控制箱外,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开口设置,且所述第二管体开设有开口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虹吸管组件还包括连接帽及密封件,所述连接帽及所述密封件均套设于位于控制箱外部的第一管体,所述连接帽与所述第二端连接并将密封件压紧于所述第二端,以使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连接头之间的间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体伸入所述控制箱内的一端为第三端,所述第二管体远离所述安装孔的一端为第四端,沿所述第二管体轴线方向,所述第一管体能够沿所述轴线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端之间的距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虹吸孔为圆孔或方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动件上朝向所述安装孔的一端开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置槽,所述第二管体远离安装孔的一端从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密封组件远离浮动件的一端用于启/闭所述通道,以开启或关闭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还阀体组件以及密封组件,所述阀体组件上开设有第一出口及通道,所述密封组件远离浮动件的一端用于启/闭所述通道,以开启或关闭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座以及阀体,所述阀座与所述控制箱连接,所述阀体安装于所述阀座,所述第一出口位于阀座上,所述通道位于所述阀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座、阀体、阀瓣以及阀芯,所述阀座安装于所述控制箱,所述阀体安装于所述阀座,所述阀瓣位于所述阀体和所述阀座之间,并与所述阀座之间围成阀腔,所述阀芯一端安装于所述阀座上,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阀瓣并与所述阀瓣之间间隙设置;所述阀体上开设有第一进口及第二出口,所述第一进口通过所述间隙与所述阀腔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位于阀座,所述通道位于所述阀芯,所述密封组件启/闭所述通道,以控制所述阀瓣运动使所述第一进口和第二出口连/断,以开启或关闭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位控制系统,用以控制储液装置内的液位,包括阀门组件以及内置式液位控制器,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阀门组件的开启及关闭,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采用上述的内置式液位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通过将第二管体收容在控制箱内,并使第二管体套设于伸入所述控制箱内的第一管体,以形成套管形式的虹吸管组件,进而有效地减少整个内置式液位控制器所暂用的体积,结构更加紧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位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置式液位控制器与阀门组件通过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位控制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图4中B处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虹吸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内置式液位控制器100、阀体组件10、第一出口11、通道12、连接套13、过液孔131、阀座14、安装腔141、连通孔142、阀体15、第一进口151、第二出口152、阀腔153、阀瓣16、通孔161、阀芯17、密封组件20、第一密封件21、磁性件22、第二密封件23、浮动件30、磁体31、控制箱40、控制孔41、安装孔42、虹吸管组件50、第一管体51、第二管体52、虹吸孔521、虹吸腔53、连接头54、连接孔541、第一端542、第二端543、连接帽55、密封件56、防水罩60、收容腔61、液位控制系统200、储液装置201、阀门组件202、主阀体202a、主阀瓣202b、主阀座202c、主弹性件202d、主阀腔202e、主进口202f、主出口202g、管道20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及图3所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安装于储液装置内,用以控制所述储液装置内流体的液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包括阀体组件、控制箱、浮动件、密封组件以及虹吸管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安装于控制箱的一端,所述浮动件收容于所述控制箱内,所述密封组件安装于所述阀体组件内,且所述密封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控制箱内并与所述浮动件连接,另一端用于启闭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所述控制箱靠近所述阀体组件的一端开设有供流体流入的控制孔,所述控制箱远离阀体组件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n所述虹吸管组件包括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两端分别开口设置,且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穿设于安装孔并伸入所述控制箱内,另一端延伸至储液装置的预定位置,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安装孔之间密封连接;/n所述第二管体密封安装所述控制箱内,并套设于伸入所述控制箱内的第一管体上,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围设成虹吸腔,所述第二管体靠近安装孔的一端至少开设有一个将所述控制箱与所述虹吸腔连通的虹吸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安装于储液装置内,用以控制所述储液装置内流体的液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包括阀体组件、控制箱、浮动件、密封组件以及虹吸管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安装于控制箱的一端,所述浮动件收容于所述控制箱内,所述密封组件安装于所述阀体组件内,且所述密封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控制箱内并与所述浮动件连接,另一端用于启闭所述内置式液位控制器;所述控制箱靠近所述阀体组件的一端开设有供流体流入的控制孔,所述控制箱远离阀体组件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虹吸管组件包括第一管体及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两端分别开口设置,且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穿设于安装孔并伸入所述控制箱内,另一端延伸至储液装置的预定位置,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安装孔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第二管体密封安装所述控制箱内,并套设于伸入所述控制箱内的第一管体上,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围设成虹吸腔,所述第二管体靠近安装孔的一端至少开设有一个将所述控制箱与所述虹吸腔连通的虹吸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组件还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密封安装于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头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管体从所述连接孔穿入至所述控制箱内,所述第二管体安装于所述连接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控制箱内,所述第二端位于控制箱外,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开口设置,且所述第二管体开设有开口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式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组件还包括连接帽及密封件,所述连接帽及所述密封件均套设于位于控制箱外部的第一管体,所述连接帽与所述第二端连接并将密封件压紧于所述第二端,以使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连接头之间的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世林韩安伟李维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红星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