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网格化生物干预降污除臭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518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污染源网格化生物干预降污除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定投放微生物区域进行微生物投放;步骤二、定期投放微生物;步骤三、定期投放工具酶。该污染源网格化生物干预降污除臭工艺,根据流域面积,以水域为“经络”设计微生物投放区域,形成高效微生物降污网格单元,结合投放活性提取强效降污除臭微生物配制的“5SSK‑EP”微生物产品,以达到降解淤泥、改善水质的效果,并有效减低成本,并且不需要另外增设微生物着床,应用范围大,实用性强。本发明专利技术创新性地在居民厕所(或者化粪池)与厨房内投放“5SSK‑EP”微生物产品,则直接在流域的污染源投放微生物,能使微生物降污效果达到最大。

Grid biological intervention of pollution source to reduce pollution and deodorization proces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particular to the pollution source grid biological intervention pollution reduction and deodorization process,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1, setting the microbial feeding area for microbial feeding; step 2, regular microbial feeding; step 3, regular tool enzyme feeding. According to the basin area, the water area is taken as the \meridians\ to design the microbe delivery area, forming an efficient microbe pollution reduction grid unit, combining with the delivery activity to extract the \5ssk \u2011 EP\ microbe product prepared by the powerful microbe,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ludge degradation and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st, without the need for In addition, microbial implantation should be added, which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The invention innovatively puts \5ssk \u2011 EP\ microbial products in the toilet (or septic tank) and kitchen of the residents, then directly puts microorganisms in the pollution source of the drainage basin, which can achieve the maximum effect of microbial pollution re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染源网格化生物干预降污除臭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保
,具体涉及污染源网格化生物干预降污除臭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的截污工程与雨污分流工程仍未完善,大部分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入湖泊与河道。水修复行业对于水体淤泥的治理有两种方法,一是机械清淤,二是微生物降污。机械清淤仍是现在行业的主流。一般的微生物降污方法单纯在流域水体某处投放适量的微生物产品,投放位置受限于静止水体。如果在流段水体投放微生物,需要设微生物着床或者下游设立拦截物,并适时补充微生物投放;或是在河边设立反应池,在反应池投放微生物,引水流入反应池进行微生物降污反应。其中,机械清淤是通过机械设备,将沉积河底的淤泥吹搅成混浊的水状,随河水流走,从而起到疏通的作用。虽然清淤可以短时间内消化底泥总量,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下:1)工程量大:目前的常规物理清淤技术通常需要将清理段的水排净排空才能作业。常规物理清淤段水量较大,排水困难,会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2)进一步恶化水体:常规物理清淤手段主要是利用机械设备将湖底淤泥搅起并抽吸,这一过程势必会带来底泥在水中的剧烈扰动,将原本吸附在底泥上的污染物彻底释放进入水体,且释放大量的恶臭气体。物理清淤带来的水体污染及空气污染都将严重干扰两岸沿途经过居民生活区的环境;3)污染物有残留:常规物理清淤过程虽然可以快速消耗底泥总量,但并不能将底泥彻底清除干净,且残余的底泥仍存在高浓度的污染物,继续向水体释放;4)清出的底泥难以解决:物理清淤法清理出的底泥为泥水混合物,其为含水率在90%以上的泥浆,运输量巨大,且无法填埋或直接倾倒,因此,淤泥一旦被清出水体,将会成为新的难题。另外,微生物降污也存在以下问题:1)微生物降污效果低:微生物投放位置决定微生物产品降污效果。随便在流域某处投放微生物产品不能使微生物降污效果达到最大。2)投放位置受限:投放微生物需要静止水体,或者建造一定规模的微生物着床,否则微生物会随水飘走。基于现有技术的微生物降污方法存在的缺陷,亟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污染源网格化生物干预降污除臭工艺,该污染源网格化生物干预降污除臭工艺能使微生物降污效果达到最大,并有效减低成本,并且不需要另外增设微生物着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污染源网格化生物干预降污除臭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定投放微生物区域进行微生物投放:运用地图与委托方给予的流域面积图测量出河道或湖泊的流域面积,然后以水域为“经络”,水域所到之处的若干个街区内设为投放微生物区域,投放微生物区域内,以每一个化粪池为中心,使用该化粪池的所有的住户或工作场所合为一个微生物投放单元,投放单元的投放点设为化粪池或某一通向化粪池的厕所,以及设为厨房内的排污口;其中,地图为google地图、百度地图或者高德地图,或者其他网络地图;步骤二、定期投放微生物:在微生物投放单元投放第一次微生物后,后续每隔一季度在同样投放点投放一次微生物,直至水质指标降低至一定指标;所投放的微生物为“5SSK-EP”微生物产品;所述“5SSK-EP”微生物产品由菌群与着床构成;步骤三、定期投放工具酶:每隔一季度在同样投放点投放“5SSK-BE”工具酶,以促进微生物快速生长;其中,所述“5SSK-BE”工具酶是由多种酶类,并结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天然成分的蛋白质及无机营养物合成的生物复合酶。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一中,然后以水域为“经络”,水域所到之处的5~15个街区内设为投放微生物区域。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一中,每个投放点的微生物量需达到1×1011个~5×1011个。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二中,直至水质指标降低至氨氮15mg/L,COD60mg/L,总磷1.5mg/L。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二中,所述菌群是从污染源中活性提取强效降污除臭微生物种类;所述着床为贝壳粉。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菌群与所述贝壳粉的质量是5~7:3~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菌群的菌种类别包括EM菌和植物根际促生细菌。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EM菌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为主的10个属80余个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活菌制剂。“5SSK-EP”微生物产品的成分与作用原理如下:“5SSK-EP”微生物产品含EM菌与PGPR菌。EM菌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为主的10个属80余个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活菌制剂。其中,光合菌群(好氧型和厌氧型),如光合细菌和蓝藻类。它以土壤接受的光和热为能源,将土壤中的硫氢和碳氢化合物中的氢分离出来,变有害物质为无害物质,并以植物根部的分泌物、土壤中的有机物、有害气体(硫化氢等)及二氧化碳、氮等为基质,合成糖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氮素化合物、抗病毒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等,是肥沃土壤和促进动植物生长的主要力量。其中,乳酸菌群(厌氧型),以嗜酸乳杆菌为主导。它靠摄取光合细菌、酵母菌产生的糖类形成乳酸。乳酸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物的急剧腐败分解。乳酸菌能够分解在常态下不易分解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并使有机物发酵分解。其中,酵母菌群(兼性厌氧型),它利用植物根部产生的分泌物、光合菌合成的氨基酸、糖类及其它有机物质产生发酵力,合成促进根系生长及细胞分裂的活性化物质。酵母菌对于促进其它有效微生物(如乳酸菌、放线菌)增殖所需要的基质(食物)提供重要的给养保障。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植物根际促生细菌是一群定殖于作物根际、与作物根密切相关的根际细菌,其中乳酸菌占43%、PGPR菌占22%、酵母菌占15%、光合细菌占10%、放线菌等占5%。其中,PGPR菌是指生存在植物根圈范围中,对植物生长有促进或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有益的细菌统称。作用机理为:A.分泌植物促生物质;B.改善植物根际的营养环境;C.对作物病害的生物控制作用;D.对污染物的降解。根据EM菌与PGPR菌包含菌种类型与菌种的作用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5SSK-EP”微生物产品以乳酸菌群为主导,占43%,提高降污能力;有降污能力与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PGPR菌占22%;酵母菌群为辅助,占15%,为有效微生物增殖提供的给养保障;由于“5SSK-EP”微生物产品的作用环境是黑暗状态,所以光合菌群只能以土壤接受热为能源,作用效果降低,只占10%;剩下的放线菌等群落占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多种酶类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酶组成:30%蛋白酶、28%淀粉酶、16%果胶酶、14%纤维素酶、7%木聚糖酶、5%β-葡聚糖酶;所述“5SSK-BE”工具酶可快速激活已投放在水体中的“5SSK-EP”微生物产品的活性,提高对脲酶、脱氢酶、磷酸酶和纤维素酶等微生物酶活性,以促进水体中有机物、氮磷和芳烃类物质的转化和降解。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污染源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污染源网格化生物干预降污除臭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设定投放微生物区域进行微生物投放:运用地图与委托方给予的流域面积图测量出河道或湖泊的流域面积,然后以水域为“经络”,水域所到之处的若干个街区内设为投放微生物区域,投放微生物区域内,以每一个化粪池为中心,使用该化粪池的所有的住户或工作场所合为一个微生物投放单元,投放单元的投放点设为化粪池或某一通向化粪池的厕所,以及设为厨房内的排污口;/n步骤二、定期投放微生物:在微生物投放单元投放第一次微生物后,后续每隔一季度在同样投放点投放一次微生物,直至水质指标降低至一定指标;所投放的微生物为“5SSK-EP”微生物产品,所述“5SSK-EP”微生物产品由菌群与着床构成;/n步骤三、定期投放工具酶:每隔一季度在同样投放点投放“5SSK-BE”工具酶,以促进微生物快速生长;/n其中,所述“5SSK-BE”工具酶是由多种酶类,并结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天然成分的蛋白质及无机营养物合成的生物复合酶。/n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染源网格化生物干预降污除臭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定投放微生物区域进行微生物投放:运用地图与委托方给予的流域面积图测量出河道或湖泊的流域面积,然后以水域为“经络”,水域所到之处的若干个街区内设为投放微生物区域,投放微生物区域内,以每一个化粪池为中心,使用该化粪池的所有的住户或工作场所合为一个微生物投放单元,投放单元的投放点设为化粪池或某一通向化粪池的厕所,以及设为厨房内的排污口;
步骤二、定期投放微生物:在微生物投放单元投放第一次微生物后,后续每隔一季度在同样投放点投放一次微生物,直至水质指标降低至一定指标;所投放的微生物为“5SSK-EP”微生物产品,所述“5SSK-EP”微生物产品由菌群与着床构成;
步骤三、定期投放工具酶:每隔一季度在同样投放点投放“5SSK-BE”工具酶,以促进微生物快速生长;
其中,所述“5SSK-BE”工具酶是由多种酶类,并结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天然成分的蛋白质及无机营养物合成的生物复合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源网格化生物干预降污除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然后以水域为“经络”,水域所到之处的5~15个街区内设为投放微生物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源网格化生物干预降污除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每个投放点的微生物量需达到1×1011个~5×1011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源网格化生物干预降污除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直至水质指标降低至氨氮15mg/L,C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健梁元妹高伟豪郑宗奇黄振航张炜文李璐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五色时空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