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精确的电磁线圈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854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高效的电磁线圈盘,包括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包括有用于加热锅具的工作面及相对工作面设置的非工作面,电磁线圈还设有中心孔,中心孔上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并用于传导电磁线圈工作时所产生的磁场的导磁柱,导磁柱相对于工作面向外凸出的高度为12毫米以内,导磁柱上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的支承部,导磁柱通过设置支承部使得导磁柱的两端面相互不贯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磁线圈包括用于加热锅具的工作面,且电磁线圈内设有导磁柱,且导磁柱凸出于工作面12毫米以内,而设置在导磁柱上的电子元器件能更近距离地与被加热的器具接触,准确获取被测参数。

A kind of precise electromagnetic coil dis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ing efficient electromagnetic coil disc, which comprises an electromagnetic coil, the electromagnetic coil comprises a working surface for heating a pot and a non working surface arranged relative to the working surface, the electromagnetic coil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hole, on the central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magnetic conducting column for install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conducting the magnetic field generated when the electromagnetic coil works, and the magnetic conducting column is relative to the work The height of the external projection is within 12mm, and a supporting part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is arranged on the magnetic conducting column. The two ends of the magnetic conducting column are not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the setting of the supporting part. The electromagnetic coil of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working surface for heating a pot, and a magnetic conducting column is arranged in the electromagnetic coil, and the magnetic conducting column is protruded within 12 mm of the working surface, while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arranged on the magnetic conducting column can contact the heated appliance more closely, and accurately obtain the measured paramet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精确的电磁线圈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线圈盘,特别涉及一种测量精确的电磁线圈盘。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磁炉线圈盘一般与被加热的器具分离,或者通过微晶板作为中间介质相连,使得用于测量器具的电子元器件不能很好与被加热的器具接触,测量所得的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令使用者不能很好地判断被加热中的器具内的实际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量被加热的器具精确的电磁线圈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测量精确的电磁线圈盘,包括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包括有用于加热锅具的工作面及相对工作面设置的非工作面,电磁线圈还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上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并用于传导电磁线圈工作时所产生的磁场的导磁柱,所述导磁柱相对于工作面向外凸出的高度为12毫米以内,所述导磁柱上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的支承部,所述导磁柱通过设置支承部使得导磁柱的两端面相互不贯通。作为改进,所述导磁柱相对于工作面向外凸出的高度为10毫米。作为改进,所述支承部设置在导磁柱的轴截面位置。作为改进,所述导磁柱为实心柱体,所述支承部为实心柱体的上端面。作为改进,所述导磁柱为开口向下的盲孔结构,所述支承部为设置在导磁柱上端部的盲孔末端部,盲孔末端的外端面为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的安装面。作为改进,所述导磁柱为开口向上的盲孔结构,所述支承部为设置在导磁柱上端部的盲孔末端部,盲孔末端的内端面或盲孔的孔腔为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的安装面。作为改进,所述导磁柱为圆环结构,所述支承部设置在圆环孔腔内,通过设置支承部使得圆环的孔腔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或支承部的上端面为电子元器件的安装位置。作为改进,本技术还包括磁条及线圈盘支架,所述线圈盘支架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挡板,相邻挡板之间形成线槽。作为改进,所述线圈盘支架的底部设有用于放置磁条的容置槽及容置口。作为改进,所述挡板与线圈盘支架之间形成向下倾斜的夹角,所述前后两端的挡板各设有用于支撑挡板的支撑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电磁线圈包括用于加热锅具的工作面,且电磁线圈内设有导磁柱,且导磁柱凸出于工作面12毫米以内,而设置在导磁柱上的电子元器件能更近距离地与被加热的器具接触,准确获取被测参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关于电磁线圈与导磁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关于导磁柱与工作面的位置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关于导磁柱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关于导磁柱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关于导磁柱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关于导磁柱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关于导磁柱与线圈盘支架的安装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关于导磁柱与磁铁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关于磁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图12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图中:线圈盘支架1、间隔3、磁条4、导磁柱5、电子元器件6、电磁线圈7、支承部8、盲孔9、上腔体10、下腔体11、中心孔12、工作面13、非工作面14、挡板22、线槽23、容置槽24、容置口25、支撑块2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测量精确的电磁线圈盘,包括电磁线圈7,所述电磁线圈7包括有用于加热锅具的工作面13及相对工作面13设置的非工作面14,电磁线圈7还设有中心孔12,所述中心孔12上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6并用于传导电磁线圈7工作时所产生的磁场的导磁柱5,所述导磁柱5相对于工作面13向外凸出的高度H为12毫米以内,在此所述的12毫米以内的意思是指不大于12毫米,即该凸出高度满足:0<H≤12毫米。经过大量的实践和测试,本技术凸出的高度H为10毫米既是传导磁力线最佳的高度,又能最大程度让设置在导磁柱上的电子元器件能更近距离地与被加热的器具接触,准确获取被测参数的同时也不会发生由于温度过高而导致电子元器件6的损坏。作为改进,导磁柱5可以设置为伸缩结构,在加热时导磁柱5被升高,而安装在导磁柱5上的电子元器件6能直接与被加热器具接触,精确且快速地测量被测参数,减少偏差,而在电磁线圈盘停止工作的时候导磁柱5回到原来的位置,达到伸缩的目的。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支承部8如何使得导磁柱5的两端面相互不贯通,本技术所述的相互不贯通的意思是指导磁柱5不是两端相通的环状结构,该带磁柱5是一端面不能轴向贯通至另一端面,因为导磁柱5一旦轴向通孔,无法能稳当地安装电子元器件6,电子元器件6若是安装在通孔内,则会发生沉滑现象,进而往下掉落,脱离导磁柱5,所以,本技术所限定的导磁柱5不是轴向通孔结构。如图3所示,为导磁柱5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磁柱5为实心柱体,而支承部8就是为实心柱体的上端面,电子元器件6可直接安装在上端面上。如图4所示,为导磁柱5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所述导磁柱5为开口向下的盲孔9结构,而支承部8为设置在导磁柱5上端部的盲孔9的末端部,即电子元器件6安装在盲孔9末端的外端面91上。如图5所示,为导磁柱5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与第二种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导磁柱5为开口向上的盲孔9结构,而支承部8为设置在导磁柱5上端部的盲孔9末端部,即电子元器件6可安装在盲孔9末端的内端面92上或盲孔9的孔腔93内。如图6所示,为导磁柱5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所述导磁柱5为圆环结构,而支承部8设置在圆环孔腔内,具体地,通过设置支承部8使得圆环的孔腔分隔为上腔体10和下腔体11,即电子元器件6可安装在上腔体10内或支承部8的上端面上。至此,上述四种导磁柱5的上下两端面均不贯通,保证电磁线圈7工作时所产生的磁力线有效地传导,而这四种实施方式仅仅为本技术较优的实施方式,如果还有别的实施方式可使得导磁柱5的上下两端面均不贯通的,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如图7、图8和图11所示,本技术还包括磁条4及线圈盘支架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线圈盘支架1的上表面为一平面,导磁柱5凸出于电磁线圈7,且凸出的高度H为10毫米,通过粘胶粘结在线圈盘支架1上,保证了电磁线圈7能够牢固地固定在线圈盘支架1上。作为改进,所述线圈盘支架1上也可均匀分布有若干挡板22,相邻挡板22之间形成线槽23,利用线槽23直接固定电磁线圈7,相比粘胶粘结的方式可省去人工打粘胶的时间,提高了装配的效率。此外,挡板22与线圈盘支架1之间形成向下倾斜的夹角α,见图11,目的是在卡紧线圈的同时,使得相邻挡板22之间所形成的线槽23的宽度更大,能同时容纳更多的线圈,也可以环绕更多的层数。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线圈的数量为平行放置的两条,从而增加电磁线圈盘的磁通量,进一步提高了加热的效果。此外,还可以在线圈盘支架1的底部设有用于放置磁条4的容置槽24及容置口25,磁条4的形状可以为一长方体,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精确的电磁线圈盘,包括电磁线圈(7),所述电磁线圈(7)包括有用于加热锅具的工作面(13)及相对工作面(13)设置的非工作面(14),电磁线圈(7)还设有中心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12)上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6)并用于传导电磁线圈(7)工作时所产生的磁场的导磁柱(5),所述导磁柱(5)相对于工作面(13)向外凸出的高度(H)为12毫米以内,所述导磁柱(5)上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6)的支承部(8),所述导磁柱(5)通过设置支承部(8)使得导磁柱(5)的两端面相互不贯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精确的电磁线圈盘,包括电磁线圈(7),所述电磁线圈(7)包括有用于加热锅具的工作面(13)及相对工作面(13)设置的非工作面(14),电磁线圈(7)还设有中心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12)上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6)并用于传导电磁线圈(7)工作时所产生的磁场的导磁柱(5),所述导磁柱(5)相对于工作面(13)向外凸出的高度(H)为12毫米以内,所述导磁柱(5)上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6)的支承部(8),所述导磁柱(5)通过设置支承部(8)使得导磁柱(5)的两端面相互不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精确的电磁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柱(5)相对于工作面(13)向外凸出的高度(H)为1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精确的电磁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8)设置在导磁柱(5)的轴截面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精确的电磁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柱(5)为实心柱体,所述支承部(8)为实心柱体的上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精确的电磁线圈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柱(5)为开口向下的盲孔(9)结构,所述支承部(8)为设置在导磁柱(5)上端部的盲孔(9)末端部,盲孔(9)末端的外端面(91)为用于安装电子元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玲玲刘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心静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