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柜式高速差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716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柜式高速差分连接器,解决了现有的机柜式连接器体积较大,锁紧方式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该高速差分连接器包括相互对接的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第一尾部附件、第一后定位板、插针接触体;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第二尾部附件、第二后定位板、插孔接触体、定位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结构使用零件少,从而可以节约成本以及减少生产周期,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可拆卸从而便于维修、耐环境性能强、定位方式简单并且具有双重定位功能,能够实现高度插分信号的传输。

A cabinet type high speed differential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abinet type high-speed differential connector,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of large volume, complex locking mode and high production cost of the existing cabinet type connector. The high-speed differential connector includes a plug and a socket which are butted with each other. The plug includes a plug housing, a first tail accessory, a first rear positioning plate and a pin contact body. The socket includes a socket housing, a second tail accessory, a second rear positioning plate, a jack contact body and a positioning pin. The product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uses fewer parts, thus saving cost and reducing production cycle. The product is small in volume and light in weight, and can be disassembled to facilitate maintenance, strong environmental resistance, simple in positioning mode, and has double positioning function, which can realize the transmission of highly inserted and distributed sign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柜式高速差分连接器
本技术属于差分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机柜式高速差分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传输系统的不断升级,通讯系统传输数据量的不断增大,相应的通讯系统对电连接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仪器间机柜式连接的密闭空间或者操作空间狭小的环境下,为了解决设备间的连接与信号的传输,机柜式连接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机柜式连接器可以兼容光纤、射频、高速等多种信号的传输,但目前所使用的机柜式连接器多为体积较大,锁紧方式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产品。所以需要一种能够满足小型化、占用空间小、易于拆装、成本低、耐环境性强的机柜式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可拆卸从而便于维修、耐环境性能强、定位方式简单的机柜式高速差分连接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柜式高速差分连接器,包括相互对接的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第一尾部附件、第一后定位板、插针接触体、定位销孔;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第二尾部附件、第二后定位板、插孔接触体、定位销;所述插头壳体安装在第一尾部附件前端,在插头壳体末端安装有第一后定位板,插针接触体轴向贯穿安装在插头壳体和第一后定位板中,插头壳体上设有定位销孔;插座壳体安装在第二尾部附件前端,在插座壳体末端安装有第二后定位板,插孔接触体轴向贯穿安装在插座壳体和第二后定位板中,并且在插座壳体上设有用于与定位销孔相配合的定位销。所述第一尾部附件与第二尾部附件的结构相同,均由一对结构相同的尾部附件壳体对扣组成,所述尾部附件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在所述壳体本体内设有2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键和第二定位键。所述第一后定位板与第二后定位板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定位板本体,在定位板本体上轴向设有用于安装插针接触体或插孔接触体的多个圆形通孔,并且在每个圆形通孔的前端设有卡槽。所述插头壳体安装在由2个尾部附件壳体对扣后形成的内部空腔前端,且插头壳体上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分别与2个尾部附件壳体的第一定位键相互配合,将插头壳体与第一尾部附件进行限位;在插头壳体尾端安装有第一后定位板,第一后定位板置于第二定位键与插头壳体末端面之间;插头壳体前端设有凸出的矩形对接端,插头壳体内设有多个第一孔腔,插针接触体轴向依次贯穿安装在插头壳体的第一孔腔和第一后定位板的圆形通孔中,插针接触体外周设有第一定位凸台,第一定位凸台与卡槽相配合将插针接触体轴向限位;定位销孔位于第一孔腔外侧;插座壳体安装在由2个尾部附件壳体对扣后形成的内部空腔前端,且插座壳体上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分别与2个尾部附件壳体的第一定位键相互配合,将插座壳体与第二尾部附件进行限位;在插座壳体尾端安装有第二后定位板,第二后定位板置于第二定位键与插座壳体末端面之间;在插座壳体前端设有用于容纳插头壳体的矩形对接端的矩形容纳槽,插座壳体内设有多个第二孔腔,插孔接触体轴向依次贯穿安装在插座壳体的第二孔腔和第二后定位板的圆形通孔中,插孔接触体的外周设有第二定位凸台,第二定位凸台与卡槽相配合将插孔接触体轴向限位;在插座壳体上的第二孔腔外侧设有用于安装定位销的安装孔,定位销末端与安装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插头与插座对接时,定位销插入定位销孔中,进行预定位;在所述插座壳体与插头进行对接的前端面安装有橡胶垫,保证插头与插座对接后防尘、防水。进一步地,在所述尾部附件壳体的壳体本体尾部设有2个半圆形通孔,2个尾部附件壳体对扣后对应的半圆形通孔组成为圆形通孔,作为线缆出口。进一步地,2个尾部附件壳体对扣后通过在壳体本体上的螺孔内安装螺钉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与安装孔的螺纹对接处采用厌氧胶进行防松固定。进一步地,在所述定位销的前端的上、下两面设有铣扁平台。进一步地,所述插针接触体和定位销孔均位于插头壳体的矩形对接端中,所述插孔接触体和定位销均位于插座壳体的矩形容纳槽内部,且插针接触体与插孔接触体的位置相对应,定位销孔与定位销的位置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插针接触体和插孔接触体均为差分信号接触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产品的尾部附件与插头壳体或插座壳体之间通过定位键与定位槽相互配合进行限位,另外还设置有后定位板的结构,尾部附件、后定位板与插头壳体或插座壳体之间互相限位,进而达到结构稳定的效果,并且减少了零件的使用,降低成本,可以灵活拆装。另外,本技术在插头与插座对接时,插座的定位销首先与插头的定位销孔进行接触,进行预定位,之后插头壳体与插座壳体进行对接,双重保证了差分信号接触体的对接精度,达到了防止插针接触体与插孔接触体对接损伤以及防止误插的作用。本技术的插针接触体和插孔接触体与后定位板之间通过定位凸台进行定位,达到轴向定位效果。本技术产品结构使用零件少,从而可以节约成本以及减少生产周期,产品体积小、重量轻,可拆卸从而便于维修、耐环境性能强,插头壳体、插座壳体与尾部附件之间的定位方式简单并且具有双重定位功能,能够实现高度插分信号的传输。附图说明图1是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插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尾部附件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定位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插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插座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左视图;图中:1-插头;1-1-插头壳体;1-1-1-第一定位槽;1-1-2-矩形对接端;1-1-3-第一孔腔;1-1-4-定位销孔;1-1-5-插头壳体安装通孔;1-2-第一尾部附件;1-3-第一后定位板;1-4-插针接触体;2-插座;2-1-插座壳体;2-1-1-第二定位槽;2-1-2-矩形容纳槽;2-1-3-第二孔腔;2-1-4-安装孔;2-1-5-插座壳体安装通孔;2-2-第二尾部附件;2-3-第二后定位板;2-4-插孔接触体;2-5-定位销;2-5-1-铣扁平台;2-6-橡胶垫;3-尾部附件壳体;3-1-壳体本体;3-2-第一定位键;3-3-第二定位键;3-4-半圆形通孔;3-5-螺孔;4-安装板本体;4-1-圆形通孔;4-2-卡槽;4-3-锥形孔;5-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机柜式高速差分连接器,包括相互对接的插头1和插座2,所述插头1包括插头壳体1-1、第一尾部附件1-2、第一后定位板1-3、插针接触体1-4;所述插座2包括插座壳体2-1、第二尾部附件2-2、第二后定位板2-3、插孔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柜式高速差分连接器,包括相互对接的插头和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第一尾部附件、第一后定位板、插针接触体、定位销孔;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第二尾部附件、第二后定位板、插孔接触体、定位销;所述插头壳体安装在第一尾部附件前端,在插头壳体末端安装有第一后定位板,插针接触体轴向贯穿安装在插头壳体和第一后定位板中,插头壳体上设有定位销孔;插座壳体安装在第二尾部附件前端,在插座壳体末端安装有第二后定位板,插孔接触体轴向贯穿安装在插座壳体和第二后定位板中,并且在插座壳体上设有用于与定位销孔相配合的定位销;/n所述第一尾部附件与第二尾部附件的结构相同,均由一对结构相同的尾部附件壳体对扣组成,所述尾部附件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在所述壳体本体内设有2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键和第二定位键;/n所述第一后定位板与第二后定位板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定位板本体,在定位板本体上轴向设有用于安装插针接触体或插孔接触体的多个圆形通孔,并且在每个圆形通孔的前端设有卡槽;/n所述插头壳体安装在由2个尾部附件壳体对扣后形成的内部空腔前端,且插头壳体上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分别与2个尾部附件壳体的第一定位键相互配合,将插头壳体与第一尾部附件进行限位;在插头壳体尾端安装有第一后定位板,第一后定位板置于第二定位键与插头壳体末端面之间;插头壳体前端设有凸出的矩形对接端,插头壳体内设有多个第一孔腔,插针接触体轴向依次贯穿安装在插头壳体的第一孔腔和第一后定位板的圆形通孔中,插针接触体外周设有第一定位凸台,第一定位凸台与卡槽相配合将插针接触体轴向限位;定位销孔位于第一孔腔外侧;/n插座壳体安装在由2个尾部附件壳体对扣后形成的内部空腔前端,且插座壳体上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分别与2个尾部附件壳体的第一定位键相互配合,将插座壳体与第二尾部附件进行限位;在插座壳体尾端安装有第二后定位板,第二后定位板置于第二定位键与插座壳体末端面之间;在插座壳体前端设有用于容纳插头壳体的矩形对接端的矩形容纳槽,插座壳体内设有多个第二孔腔,插孔接触体轴向依次贯穿安装在插座壳体的第二孔腔和第二后定位板的圆形通孔中,插孔接触体的外周设有第二定位凸台,第二定位凸台与卡槽相配合将插孔接触体轴向限位;在插座壳体上的第二孔腔外侧设有用于安装定位销的安装孔,定位销末端与安装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定,插头与插座对接时,定位销插入定位销孔中,进行预定位;在所述插座壳体与插头进行对接的前端面安装有橡胶垫,保证插头与插座对接后防尘、防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柜式高速差分连接器,包括相互对接的插头和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第一尾部附件、第一后定位板、插针接触体、定位销孔;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第二尾部附件、第二后定位板、插孔接触体、定位销;所述插头壳体安装在第一尾部附件前端,在插头壳体末端安装有第一后定位板,插针接触体轴向贯穿安装在插头壳体和第一后定位板中,插头壳体上设有定位销孔;插座壳体安装在第二尾部附件前端,在插座壳体末端安装有第二后定位板,插孔接触体轴向贯穿安装在插座壳体和第二后定位板中,并且在插座壳体上设有用于与定位销孔相配合的定位销;
所述第一尾部附件与第二尾部附件的结构相同,均由一对结构相同的尾部附件壳体对扣组成,所述尾部附件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在所述壳体本体内设有2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键和第二定位键;
所述第一后定位板与第二后定位板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定位板本体,在定位板本体上轴向设有用于安装插针接触体或插孔接触体的多个圆形通孔,并且在每个圆形通孔的前端设有卡槽;
所述插头壳体安装在由2个尾部附件壳体对扣后形成的内部空腔前端,且插头壳体上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分别与2个尾部附件壳体的第一定位键相互配合,将插头壳体与第一尾部附件进行限位;在插头壳体尾端安装有第一后定位板,第一后定位板置于第二定位键与插头壳体末端面之间;插头壳体前端设有凸出的矩形对接端,插头壳体内设有多个第一孔腔,插针接触体轴向依次贯穿安装在插头壳体的第一孔腔和第一后定位板的圆形通孔中,插针接触体外周设有第一定位凸台,第一定位凸台与卡槽相配合将插针接触体轴向限位;定位销孔位于第一孔腔外侧;
插座壳体安装在由2个尾部附件壳体对扣后形成的内部空腔前端,且插座壳体上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分别与2个尾部附件壳体的第一定位键相互配合,将插座壳体与第二尾部附件进行限位;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伟韩冰吴明志王久建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