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识别调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54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识别调压电路,用于自动调整电压,使V+和V‑输出端输出不同的电压值,包括DC线转接头、控制IC、可调节稳压IC、识别电阻、限流电阻、分流电阻、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IC改变识别电阻的阻值,进而使可调节稳压IC的稳压值调节V+和V‑的输出电压,做到电源适配器多电压输出,兼容性强,成本低。

An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voltage regulating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voltage regulating circuit, which is used to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voltage, so that the V + and V \u2011 output terminals output different voltage values, including DC line adapter, control IC, adjustable voltage stabilizing IC, identification resistance, current limiting resistance, shunt resistance, first partial voltage resistance, second partial voltage resistance, first capacitance, and second capacitance. The utility model changes the resistance value of the identification resistance by controlling the IC, so that the regulated value of the regulated IC can be adjusted to adjust the output voltage of V + and V \u2011 to achieve multi voltage output of the power adapter, strong compatibility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识别调压电路
本技术涉及调压电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自动识别调压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电源适配器均为单一电压输出,兼容性差,原材料通用性差,在制造过程中每个电源段的电压涉及到的原材料也不同,给制造业带来生产转线原材料多样化的困扰。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兼容性强、低成本的自动识别调压电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识别调压电路,用于自动调整电压,使V+和V-输出端输出不同的电压值,包括DC线转接头、控制IC、可调节稳压IC、识别电阻、限流电阻、分流电阻、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所述DC线转接头两端分别连接V+和V-,所述第一电容两端分别连接V+和V-,所述V+还与限流电阻第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第二端连接控制IC第一端,所述控制IC第二端连接可调节稳压IC第一端,所述可调节稳压IC第二端接地,所述分流电阻与控制IC并联,所述控制IC第二端还与第二电容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第二端与识别电阻第一端连接,所述识别电阻第二端连接V-,所述第二电容第二端还通过第一分压电阻与限流电阻第一端连接,所述可调节稳压IC第三端与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第一端与识别电阻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第二端接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自动识别调压电路中,所述V+和V-的输出电压范围值为12~20V,所述识别电阻的范围值为3.83~16KΩ。r>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自动识别调压电路中,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为12KΩ。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自动识别调压电路中,所述第二分压电阻为3KΩ。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控制IC改变识别电阻的阻值,进而使可调节稳压IC的稳压值调节V+和V-的输出电压,做到电源适配器多电压输出,兼容性强,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1中,控制IC为U1B,可调节稳压IC为U2,识别电阻为R5(电阻值可调),限流电阻为R1(用于对U1B进行限流),分流电阻为R2(用于对U1B进行分流),第一分压电阻为R3(用于对U1B进行分压),第二分压电阻为R4(用于对U2进行分压),第一电容为C1,第二电容为C2,而线路板上的焊盘用VR表示,具体连接关系如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识别调压电路,用于自动调整电压,使V+和V-输出端输出不同的电压值,包括DC线转接头、控制IC、可调节稳压IC、识别电阻、限流电阻、分流电阻、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所述DC线转接头两端分别连接V+和V-,所述第一电容两端分别连接V+和V-,所述V+还与限流电阻第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第二端连接控制IC第一端,所述控制IC第二端连接可调节稳压IC第一端,所述可调节稳压IC第二端接地,所述分流电阻与控制IC并联,所述控制IC第二端还与第二电容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第二端与识别电阻第一端连接,所述识别电阻第二端连接V-,所述第二电容第二端还通过第一分压电阻与限流电阻第一端连接,所述可调节稳压IC第三端与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第一端与识别电阻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第二端接地。如图1,本实施例中,DC线转接头中的识别电阻R5为可调,每一个阻值对应不同的电压输出值,通过改变识别电阻R5的阻值,来改变可调节稳压IC的稳压值,使V+和V-输出端输出不同的电压值。具体的,所述V+和V-的输出电压范围值为12~20V,所述识别电阻的范围值为3.83~16KΩ。当输出电压为12V时,R5断开;当输出电压为14V时,R5为16KΩ;当输出电压为15V时,R5为10KΩ;输出电压为18.5V时,R5为4.7KΩ;输出电压为19V时,R5为4.3KΩ;输出电压为19.5V时,R5为3.9KΩ;输出电压为20V时,R5为3.83KΩ。其中,R5的电阻精度为1%。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电路中电压稳定,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为12KΩ。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电路中电压稳定,所述第二分压电阻为3KΩ。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控制IC改变识别电阻的阻值,进而使可调节稳压IC的稳压值调节V+和V-的输出电压,做到电源适配器多电压输出,兼容性强,成本低。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识别调压电路,用于自动调整电压,使V+和V-输出端输出不同的电压值,其特征在于:包括DC线转接头、控制IC、可调节稳压IC、识别电阻、限流电阻、分流电阻、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所述DC线转接头两端分别连接V+和V-,所述第一电容两端分别连接V+和V-,所述V+还与限流电阻第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第二端连接控制IC第一端,所述控制IC第二端连接可调节稳压IC第一端,所述可调节稳压IC第二端接地,所述分流电阻与控制IC并联,所述控制IC第二端还与第二电容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第二端与识别电阻第一端连接,所述识别电阻第二端连接V-,所述第二电容第二端还通过第一分压电阻与限流电阻第一端连接,所述可调节稳压IC第三端与第二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第一端与识别电阻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第二端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识别调压电路,用于自动调整电压,使V+和V-输出端输出不同的电压值,其特征在于:包括DC线转接头、控制IC、可调节稳压IC、识别电阻、限流电阻、分流电阻、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所述DC线转接头两端分别连接V+和V-,所述第一电容两端分别连接V+和V-,所述V+还与限流电阻第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第二端连接控制IC第一端,所述控制IC第二端连接可调节稳压IC第一端,所述可调节稳压IC第二端接地,所述分流电阻与控制IC并联,所述控制IC第二端还与第二电容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第二端与识别电阻第一端连接,所述识别电阻第二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泽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久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