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光膜及遮光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30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遮光膜及遮光治具,其中,遮光膜包括用于与导光柱贴合以形成遮光面的多个遮光膜本体,多个遮光膜本体依次间隔排列;与多个遮光膜本体连接的定位膜,遮光膜本体和定位膜之间设有撕裂线,遮光治具用于将上述的遮光膜与导光柱贴合形成遮光面,遮光治具包括用于夹持导光柱的推杆、用于放置遮光膜的基座以及用于放置遮光膜的遮光膜本体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设置在基座上且与推杆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能够将改进后的遮光膜贴合到导光柱的遮光部上的遮光治具,从而有效提高遮光膜本体与导光柱的遮光部贴合的加工效率以及改善贴合的效果。

Blackout film and blackout fix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ading film and a shading fixture, wherein, the shading film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shading film bodies which are used to fit with the light guide column to form a shading surface, and the plurality of shading film bodies are arranged in turn and spaced; the positioning film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plurality of shading film bodies is provided with a tear line between the shading film body and the positioning film, and the shading fixture is used to fit the shading film and the light guide column The shading fixture includes a push rod for holding the light guide column, a base for placing the shading film and a first through hole of the shading film body for placing the shading film.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 push rod.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and the effect of the fitting of the shading film body and the shading part of the light guide column through the shading fixture which can fit the improved shading film to the shading part of the light guide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遮光膜及遮光治具
本技术涉及导光柱
,尤其涉及一种遮光膜及遮光治具。
技术介绍
对于电子产品中的点式发光指示部位,往往需要使用导光柱进行光线定向导通,导光柱只有进光面与出光面需要光源导通,其它面皆需遮光,才能达到定向导光的目的。目前主要采用在硅胶套、EVA(ethylene-vinylacetatecopolymer,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喷油或者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遮光膜贴附于导光柱的遮光面进行遮光处理。采用硅胶套对导光柱进行遮光,首先需要制作硅胶模具;其次在生产时为人工装配硅胶套和导光柱;同时考虑到同款设备往往会有不同的外壳颜色,而其实有些外壳颜色较深的设备,其本身外壳本身的遮光效果较好,不需再对导光柱进行单独遮光,但由于要与其它的同款设备实现空间上的兼容性,还是需要装配硅胶套,如此造成多余人力物力的浪费。在导光柱的遮光面上贴EVA进行遮光处理,但是由于EVA本身容易磨损,在生产过程中会存在因不当操作而破损导致漏光的风险。在导光柱需要遮光的表面喷涂黑色油漆,操作成本也比较高,且仅适用于形状简单易定向定位的导光柱。而当采用黑色PET遮光膜对导光柱进行遮光时,成本低,操作简单,厚度仅0.05m,不占空间,且PET遮光膜的耐磨性好,不易破损,但目前的PET遮光膜需要人工贴到导光柱的遮光面上,操作不便、效率较低且效果不佳。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遮光膜及遮光治具,以至少克服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光膜及遮光治具,旨在解决现有的遮光膜需要人工贴膜导致的操作不便、效率较低且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遮光膜及遮光治具,其中,所述遮光膜包括用于与导光柱贴合以形成遮光面的多个遮光膜本体,多个所述遮光膜本体依次间隔排列;与多个所述遮光膜本体连接的定位膜,所述遮光膜本体和所述定位膜之间设有撕裂线。优选地,所述遮光膜本体包括用于与所述导光柱的底面遮光部贴合的中心部,所述中心部上开有用于所述导光柱的出光部穿过的中心孔;用于与所述导光柱的侧面遮光部贴合的侧壁部,所述侧壁部自所述中心部向外延伸。优选地,所述定位膜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膜分别独立地与所述侧壁部相对的两侧连接,所述撕裂线设于所述定位膜和所述侧壁部的连接处。优选地,所述定位膜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此外,本技术还一种将上述的遮光膜与导光柱贴合形成遮光面的遮光治具,其中,所述遮光治具包括用于夹持所述导光柱的推杆;用于放置所述遮光膜的基座;用于放置所述遮光膜的遮光膜本体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推杆对应设置。优选地,所述遮光治具还包括用于穿过所述遮光膜的定位孔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优选地,所述推杆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具有与所述导光柱的进光部卡合的卡口。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间隔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与多个所述遮光膜的中心孔对应。优选地,所述遮光治具还包括盖设于所述基座上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推杆包括用于插入所述第一通孔的导向部以及与所述导向部连接的限位部,所述导向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盖板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优选地,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限位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提供的遮光膜包括多个依次间隔排列的遮光膜本体和与多个遮光膜本体连接的定位膜,遮光膜本体和定位膜之间设有撕裂线,将多个遮光膜本体设计为一个整体可以缩短单个遮光膜本体之间拿取以及替换的时间,并且通过撕裂线可以快速将遮光膜本体与定位膜分离,从而有效提高多个遮光膜本体与多个导光柱的遮光面贴合的加工效率,满足大规模的机械加工。此外,提供的遮光治具包括用于夹持导光柱的推杆、用于放置遮光膜的基座以及用于放置遮光膜的遮光膜本体的第一通孔,推杆带动导光柱朝向第一通孔移动,以使得导光柱与遮光膜本体贴合形成遮光面,从而可以有效提高上述的遮光膜本体与导光柱的遮光部贴合的加工效率,特别是针对小型的遮光膜本体,也能够改善贴合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遮光膜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导光柱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遮光治具、导光柱及遮光膜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遮光治具与导光柱及遮光膜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遮光治具与导光柱及遮光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遮光治具的立体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附图标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见图1至图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遮光膜11,遮光膜11包括用于与导光柱21贴合以形成遮光面的多个遮光膜本体12,多个遮光膜本体12依次间隔排列;与多个遮光膜本体12连接的定位膜13,,遮光膜本体12和定位膜13之间设有撕裂线1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提供的遮光膜11包括多个依次间隔排列的遮光膜本体12和与多个遮光膜本体12连接的定位膜13,遮光膜本体12和定位膜13之间设有撕裂线14,将多个遮光膜本体12设计为一个整体可以缩短单个遮光膜本体12之间拿取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遮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与导光柱贴合以形成遮光面的多个遮光膜本体,多个所述遮光膜本体依次间隔排列;/n与多个所述遮光膜本体连接的定位膜,所述遮光膜本体和所述定位膜之间设有撕裂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与导光柱贴合以形成遮光面的多个遮光膜本体,多个所述遮光膜本体依次间隔排列;
与多个所述遮光膜本体连接的定位膜,所述遮光膜本体和所述定位膜之间设有撕裂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膜本体包括:
用于与所述导光柱的底面遮光部贴合的中心部,所述中心部上开有用于所述导光柱的出光部穿过的中心孔;
用于与所述导光柱的侧面遮光部贴合的侧壁部,所述侧壁部自所述中心部向外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膜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膜分别独立地与所述侧壁部相对的两侧连接,所述撕裂线设于所述定位膜和所述侧壁部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膜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定位孔。


5.一种将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遮光膜与导光柱贴合形成遮光面的遮光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治具包括:
用于夹持所述导光柱的推杆;
用于放置所述遮光膜的基座;
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俞李慧琳
申请(专利权)人:TCL通力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