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恒温混水阀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23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4:40
一种新型的恒温混水阀总成,包括混水阀主体、二次补偿加热装置及第一流量传感器;所述混水阀主体侧面的下部设有出水接口;所述二次补偿加热装置设有加热进水口及加热出水口;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设有进水管和输出水管,进水管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出水接口和进水管之间通过第一管路连通,加热进水口和输出水管之间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混水阀主体和二次补偿加热装置之间增设第一流量传感器,配合第一温度传感器,有利于二次补偿加热装置对于混合水的精准加热。

A new type of constant temperature mixing valve assembly

A new constant temperature water mixing valve assembly includes a water mixing valve body, a secondary compensation heating device and a first flow sensor; the lower part of the side of the water mixing val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outlet interface; the secondary compensation heat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heating water inlet and a heating water outlet; the first flow sensor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inlet pipe and an output water pipe, and the water inlet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emperature sensor The water outlet interface and the water inlet pipe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first pipeline, and the heating water inlet and the output water pipe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second pipeline. By adding a first flow sensor and a first temperature sensor between the main body of the water mixing valve and the secondary compensation he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ducive to the accurate heating of the mixed water by the secondary compensation he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恒温混水阀总成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恒温混水阀总成。
技术介绍
恒温混水阀总成广泛应用于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及地热采暖水系统中,其用于混合冷热水,并且对混合后的水(后续简称混合水)进行加热补偿(后续对进行了加热补偿的水简称为二次加热水),使其达到用户所需的温度要求。现有技术中,由于恒温混水阀总成设计不合理,导致其最终的出水温度与用户所需的温度相差较大,即出水温度的精准度差(或称偏差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恒温混水阀总成,通过在混水阀主体和二次补偿加热装置之间增设第一流量传感器,配合第一温度传感器,有利于二次补偿加热装置对于混合水的精准加热。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的恒温混水阀总成,包括混水阀主体、二次补偿加热装置及第一流量传感器;所述混水阀主体侧面的下部设有出水接口;所述二次补偿加热装置设有加热进水口及加热出水口;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设有进水管和输出水管,进水管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出水接口和进水管之间通过第一管路连通,加热进水口和输出水管之间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所述混水阀主体侧面的下部设有冷水进水接口及热水进水接口;所述热水进水接口位于混水阀主体的左侧,冷水进水接口位于混水阀主体的右侧,出水接口位于混水阀主体的后侧。包括冷水进水座;所述冷水进水座底部设有冷水接口,冷水进水座顶部设有第一冷水出水口,冷水进水座左侧设有第二冷水出水口,第一冷水出水口和第二冷水出水口分别与冷水接口连通;所述第二冷水出水口和冷水进水接口之间通过第三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冷水出水口连接有冷水输出管。所述冷水进水座上设有第二流量传感器。包括出水座;所述出水座底部设有输出水口,出水座前部设有与输出水口连通的输出进水口;所述输出进水口和加热出水口之间通过第四管路连通。所述出水座内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混水阀主体内部设有贯通其顶部的腔体;所述腔体底部设有热水孔、位于热水孔右侧的冷水孔及位于热水孔和冷水孔后方的出水孔,出水孔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热水孔和冷水孔之间;所述冷水进水接口内设有冷水通道,冷水通道一端贯通冷水进水接口外侧面,冷水通道另一端延伸至腔体下方并与冷水孔连通;所述热水进水接口内设有热水通道,热水通道一端贯通热水进水接口外侧面,热水通道另一端延伸至腔体下方并与热水孔连通;所述出水接口内设有出水通道,出水通道一端贯通出水接口外侧面,出水通道另一端延伸至腔体下方并与出水孔连通。所述腔体内设置有阀芯。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以及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混水阀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混水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4,本新型的恒温混水阀总成,包括混水阀主体1、二次补偿加热装置2及第一流量传感器3;二次补偿加热装置2为电加热装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理解。以本新型的恒温混水阀总成应用于电热水器中为例进行说明,本新型的恒温混水阀总成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混水阀主体1侧面的下部设有出水接口4;所述二次补偿加热装置2设有加热进水口5及加热出水口6;加热进水口5和加热出水口6均位于二次补偿加热装置2的下部,加热进水口5和加热出水口6之间按左右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3设有进水管7和输出水管8,进水管7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9;二次补偿加热装置2、第一流量传感器3和第一温度传感器9分别通过线路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第一流量传感器3为L字型结构,即进水管7位于第一流量传感器3的后部,输出水管8位于第一流量传感器3的右部。所述出水接口4和进水管7之间通过第一管路10连通,加热进水口5和输出水管8之间通过第二管路11连通。通过在混水阀主体1和二次补偿加热装置2之间增设第一流量传感器3,配合第一温度传感器9,有利于二次补偿加热装置2对于混合水的精准加热。第一流量传感器3用于检测进入二次补偿加热装置2的水流量,第一温度传感器9用于检测进入二次补偿加热装置2的水温度。第一流量传感器3和第一温度传感器9接近二次补偿加热装置2(即混合水通过第一流量传感器3和第一温度传感器9后,再通过输出水管8即到达二次补偿加热装置2)。因此,第一流量传感器3和第一温度传感器9的检测数据较为可靠,第一流量传感器3和第一温度传感器9将相应的检测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预设的计算程序控制二次补偿加热装置2的加热功率,对混合水进行精准的加热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进一步地,所述混水阀主体1侧面的下部设有冷水进水接口12及热水进水接口13;所述热水进水接口13位于混水阀主体1的左侧,冷水进水接口12位于混水阀主体1的右侧,出水接口4位于混水阀主体1的后侧。热水进水接口13与电热水器的主加热装置的出水端连接。混水阀主体1安装使用时,热水进水接口13朝上,出水接口4朝向后方。第一流量传感器3位于混水阀主体1的左侧,输出水管8位于混水阀主体1的前方,进水管7位于混水阀主体1的左侧。二次补偿加热装置2位于混水阀主体1前部的上方。第二管路11包括依次连接的向右延伸并与输出水管8连接的第六管段、向上延伸的第七管段、相对于第七管段向左前方延伸的第八管段及向上延伸并与加热进水口5连接的第九管段。第一管路10位于混水阀主体1和第一流量传感器3的后方,第一管路10呈凵状。进一步地,包括冷水进水座14;所述冷水进水座14底部设有冷水接口15,冷水进水座14顶部设有第一冷水出水口16,冷水进水座14左侧设有第二冷水出水口17,第一冷水出水口16和第二冷水出水口17分别与冷水接口15连通;冷水接口15与自来水管连接。所述第二冷水出水口17和冷水进水接口12之间通过第三管路18连通。冷水进水座14位于混水阀主体1的右侧,第三管路18呈L型状,第三管路18位于冷水进水座14的左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水出水口16连接有冷水输出管19。冷水输出管19向上延伸并与电热水器的主加热装置的进水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冷水进水座14上设有第二流量传感器20。进一步地,包括出水座21;出水座21位于混水阀主体1的下方。所述出水座21底部设有输出水口22,出水座21前部设有与输出水口22连通的输出进水口23;输出水口22与电热水器的出水管连接。所述输出进水口23和加热出水口6之间通过第四管路24连通。第四管路24包括依次连接的向前延伸并与输出进水口23连接的第一管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恒温混水阀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水阀主体(1)、二次补偿加热装置(2)及第一流量传感器(3);/n所述混水阀主体(1)侧面的下部设有出水接口(4);/n所述二次补偿加热装置(2)设有加热进水口(5)及加热出水口(6);/n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3)设有进水管(7)和输出水管(8),进水管(7)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9);/n所述出水接口(4)和进水管(7)之间通过第一管路(10)连通,加热进水口(5)和输出水管(8)之间通过第二管路(1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恒温混水阀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水阀主体(1)、二次补偿加热装置(2)及第一流量传感器(3);
所述混水阀主体(1)侧面的下部设有出水接口(4);
所述二次补偿加热装置(2)设有加热进水口(5)及加热出水口(6);
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3)设有进水管(7)和输出水管(8),进水管(7)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9);
所述出水接口(4)和进水管(7)之间通过第一管路(10)连通,加热进水口(5)和输出水管(8)之间通过第二管路(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的恒温混水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阀主体(1)侧面的下部设有冷水进水接口(12)及热水进水接口(13);
所述热水进水接口(13)位于混水阀主体(1)的左侧,冷水进水接口(12)位于混水阀主体(1)的右侧,出水接口(4)位于混水阀主体(1)的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的恒温混水阀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水进水座(14);
所述冷水进水座(14)底部设有冷水接口(15),冷水进水座(14)顶部设有第一冷水出水口(16),冷水进水座(14)左侧设有第二冷水出水口(17),第一冷水出水口(16)和第二冷水出水口(17)分别与冷水接口(15)连通;
所述第二冷水出水口(17)和冷水进水接口(12)之间通过第三管路(18)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的恒温混水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水出水口(16)连接有冷水输出管(1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的恒温混水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进水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菱气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