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预制叠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026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渗预制叠合板,包括板材本体、第一卡块、第一橡胶套、第二卡块、第二橡胶套、第一防渗层和第二防渗层,板材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一卡块上安装有第一橡胶套,板材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卡块,第二卡块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二卡块上安装有第二橡胶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板材本体、第一卡块、第一橡胶套、第二卡块、第二橡胶套、第一防渗层和第二防渗层,在板材上设置的第一防渗层和第二防渗层,利用双层的防渗大大的提升了板材的防渗效果,结构简单便于板材之间的拼接,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大大提升了板材之间连接部位处的防渗性,防渗效果好。

A kind of impermeable prefabricated composite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seepage prefabricated laminated plate, which comprises a plate body, a first clamp block, a first rubber sleeve, a second clamp block, a second rubber sleeve, a first anti-seepage layer and a second anti-seepage layer. The left side of the plat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lamp block, a first clamp slo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clamp block, a first rubber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clamp block, and a second clamp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plate body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second card block are provided with a second card slot, and the second rubber sleeve is installed on the second card block. Through the plate body, the first block, the first rubber sleeve, the second block, the second rubber sleeve, the first anti-seepage layer and the second anti-seepage layer, the first anti-seepage layer and the second anti-seepage layer are arranged on the plate, the double-layer anti-seepage layer greatly improves the anti-seepage effect of the plate,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for splicing between the plates, the first rubber sleeve and the second rubber sleeve are greatly improved It improves the impermeability of the connection part between the plates and has good impermeability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渗预制叠合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为一种防渗预制叠合板。
技术介绍
国内采用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有现浇楼板和预制楼板,现浇楼板整体性好,但需现场支模,然后浇筑混凝土,施工周期难度大,模板损耗大,成本高,预制楼板不需现场支模,施工周期短,造价低,但预制构件自重大,吊装困难,构件拼接部位易产生裂缝,整体性差。因此人们采用预制叠合板和现浇板材相结合使用,叠合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形式;预制预应力薄板(厚5~8厘米)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但是,现有的技术具有以下的不足:1.不具有防渗功能,板材防渗效果差;2.板材之间采用预留的钢筋相互搭接在一起,板材之间的整体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渗预制叠合板,解决了不具有防渗功能,板材防渗效果差,板材之间采用预留的钢筋相互搭接在一起,板材之间的整体性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渗预制叠合板,包括板材本体、第一卡块、第一橡胶套、第二卡块、第二橡胶套、第一防渗层和第二防渗层,所述板材本体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上安装有第一橡胶套,所述板材本体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块上安装有第二橡胶套,所述板材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底部钢筋,所述底部钢筋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防渗层,所述底部钢筋的上部设置有顶部钢筋,所述顶部钢筋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防渗层。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槽相卡接,所述第二卡块与第一卡槽相卡接,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二卡块错位设置。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卡槽设置在第一卡块对应板材本体的右侧位置处,所述第一卡槽设置在第二卡块对应板材本体的左侧位置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橡胶套套装在第一卡块,所述第一橡胶套的外表面设置有齿槽,所述第一橡胶套与第二橡胶套相契合,所述第二橡胶套套装在第二卡块上,所述第二橡胶套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突出齿,所述突出齿与齿槽相契合。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卡块设置在板材本体右侧的中间位置处,所述板材本体上设置有减质孔,所述板材本体的上部设置为毛面,且板材本体的下部设置为光面。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底部钢筋与顶部钢筋通过竖向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竖向钢筋等间距的分布在底部钢筋与顶部钢筋上,所述底部钢筋和顶部钢筋与竖向钢筋的连接部位处均安装有横向钢筋。(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渗预制叠合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预制叠合板,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渗层和第二防渗层,在板材上设置的第一防渗层和第二防渗层,利用双层的防渗大大的提升了板材的防渗效果,且结构简单防渗效果好,解决了不具有防渗功能,板材防渗效果差的问题。2、该预制叠合板,通过设置的一卡块、第一卡槽、第一橡胶套、第二卡块、第二卡槽和第二橡胶套,在使用时直接将板材本体放置到安装位置处,接着把第一橡胶套套装在第一卡块上,第二橡胶套套装在第二卡块上,再将板材本体之间通过第一卡块、第一卡槽、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固定连接到一起,此时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完美的契合在一起,随后再次在拼接安置好的板材本体上部浇筑混凝土,将现浇筑板材浇筑好即可,结构简单便于板材之间的拼接,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大大提升了板材之间连接部位处的防渗性,防渗效果好,解决了板材之间采用预留的钢筋相互搭接在一起,板材之间的整体性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板材本体右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板材本体左侧结构示意图。图中:1、板材本体;2、第一卡块;3、第一卡槽;4、第一橡胶套;5、第二卡块;6、第二卡槽;7、第二橡胶套;8、底部钢筋;9、顶部钢筋;10、竖向钢筋;11、横向钢筋;12、减质孔;13、第一防渗层;14、第二防渗层;15、突出齿;16、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防渗预制叠合板,包括板材本体1、第一卡块2、第一橡胶套4、第二卡块5、第二橡胶套7、第一防渗层13和第二防渗层14,板材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卡块2,第一卡块2之间设置有第一卡槽3,第一卡块2上安装有第一橡胶套4,板材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卡块5,第二卡块5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卡槽6,第二卡块5上安装有第二橡胶套7,板材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底部钢筋8,底部钢筋8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防渗层14,底部钢筋8的上部设置有顶部钢筋9,顶部钢筋9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防渗层13,在使用时直接将板材本体1放置到安装位置处,接着把第一橡胶套4套装在第一卡块2上,第二橡胶套7套装在第二卡块5上,再将板材本体1之间通过第一卡块2、第一卡槽3、第二卡块5和第二卡槽6固定连接到一起,此时第一橡胶套4和第二橡胶套7完美的契合在一起,随后再次在拼接安置好的板材本体1上部浇筑混凝土,将现浇筑板材浇筑好即可。具体的,第一卡块2与第二卡槽6相卡接,第二卡块5与第一卡槽3相卡接,第一卡块2与第二卡块5错位设置,便于板材本体1之间通过第一卡块2、第一卡槽3、第二卡块5和第二卡槽6相互卡接到一起,便于板材之间的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二卡槽6设置在第一卡块2对应板材本体1的右侧位置处,第一卡槽3设置在第二卡块5对应板材本体1的左侧位置处,便于板材之间完美的契合到一起,大大的提升了板材之间连接后的整体性。具体的,第一橡胶套4套装在第一卡块2,第一橡胶套4的外表面设置有齿槽16,第一橡胶套4与第二橡胶套7相契合,第二橡胶套7套装在第二卡块5上,第二橡胶套7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突出齿15,突出齿15与齿槽16相契合,便于第一橡胶套4与第二橡胶套7之间的固定连接,突出齿15和齿槽16大大提升了第一橡胶套4与第二橡胶套7之间连接的契合度。具体的,第二卡块5设置在板材本体1右侧的中间位置处,板材本体1上设置有减质孔12,板材本体1的上部设置为毛面,且板材本体1的下部设置为光面,通过设置的减质孔12减轻板材本体1的质量,以及降低板材本体1混凝土的用量,通过上部设置的毛面方便与现浇筑板材相互契合连接。具体的,底部钢筋8与顶部钢筋9通过竖向钢筋10固定连接,竖向钢筋10等间距的分布在底部钢筋8与顶部钢筋9上,底部钢筋8和顶部钢筋9与竖向钢筋10的连接部位处均安装有横向钢筋11,便于通过竖向钢筋10和横向钢筋11将顶部钢筋9固定到底部钢筋8的上部,方便板材本体1内部钢筋之间的固定连接以及位置的固定。在使用时直接将板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渗预制叠合板,包括板材本体(1)、第一卡块(2)、第一橡胶套(4)、第二卡块(5)、第二橡胶套(7)、第一防渗层(13)和第二防渗层(14),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卡块(2),所述第一卡块(2)之间设置有第一卡槽(3),所述第一卡块(2)上安装有第一橡胶套(4),所述板材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卡块(5),所述第二卡块(5)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卡槽(6),所述第二卡块(5)上安装有第二橡胶套(7),所述板材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底部钢筋(8),所述底部钢筋(8)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防渗层(14),所述底部钢筋(8)的上部设置有顶部钢筋(9),所述顶部钢筋(9)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防渗层(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预制叠合板,包括板材本体(1)、第一卡块(2)、第一橡胶套(4)、第二卡块(5)、第二橡胶套(7)、第一防渗层(13)和第二防渗层(14),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本体(1)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卡块(2),所述第一卡块(2)之间设置有第一卡槽(3),所述第一卡块(2)上安装有第一橡胶套(4),所述板材本体(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卡块(5),所述第二卡块(5)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卡槽(6),所述第二卡块(5)上安装有第二橡胶套(7),所述板材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底部钢筋(8),所述底部钢筋(8)的下部设置有第二防渗层(14),所述底部钢筋(8)的上部设置有顶部钢筋(9),所述顶部钢筋(9)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防渗层(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2)与第二卡槽(6)相卡接,所述第二卡块(5)与第一卡槽(3)相卡接,所述第一卡块(2)与第二卡块(5)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渗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6)设置在第一卡块(2)对应板材本体(1)的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传刚胡高家刘政康刘青马希贤刘永刚刘锋刘传洋刘志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盛世伟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