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水路三级叠压供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00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水路三级叠压供水设备,涉及供水设备技术领域,该双水路三级叠压供水设备,包括水箱和设备底盘,所述水箱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控制阀门与低区加压设备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低区加压设备的出水端通过第一连通管与中区加压设备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区加压设备的出水端通过第二连通管与高区加压设备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低区加压设备、中区加压设备和高区加压设备分别安装在各自的设备底盘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低区加压设备、中区加压设备、高区加压设备、压力传感器和第一连通管,解决了目前需二次加压的供水建筑所使用的普通逐级叠压设备消耗的能耗较大且中高区瞬时供水不足的问题。

A kind of water supply equipment with two waterways and three-stage superimposi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wo-way three-stage superimposed water supply equipment,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ter supply equipment. The two-way three-stage superimposed water supply equipment includes a water tank and a equipment chassis. The water outlet end of the water tank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end of the low area pressurized equipment through a first control valve, and the water outlet end of the low area pressurized equipm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end of the middle area pressurized equipment through a first connecting pipe The water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water end of the middle area pressure equipmen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end of the high area pressure equipment through the second connecting pipe, and the low area pressure equipment, the middle area pressure equipment and the high area pressure equipment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on the respective equipment chassis.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nsufficient instantaneous water supply in the middle and high areas by setting the low area pressurization equipment, the middle area pressurization equipment, the high area pressurization equipment, the pressure sensor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水路三级叠压供水设备
本技术涉及供水设备
,具体为一种双水路三级叠压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用水的质量要求也来越高,用水的量也不断增加,对于一些高层建筑,为了满足正常供水所需的压力,一般都会经过二次加压将水送往各层。目前需二次加压的供水建筑所使用的普通逐级叠压设备中,中区以及高区水泵的加压扬程较大,因此对应的功率较大,能耗较高,且中区以及高区的用户在用水时中高区瞬时供水不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水路三级叠压供水设备,解决了目前需二次加压的供水建筑所使用的普通逐级叠压设备消耗的能耗较大且中高区瞬时供水不足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水路三级叠压供水设备,包括水箱和设备底盘,所述水箱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控制阀门与低区加压设备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低区加压设备的出水端通过第一连通管与中区加压设备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区加压设备的出水端通过第二连通管与高区加压设备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低区加压设备、中区加压设备和高区加压设备分别安装在各自的设备底盘上,所述低区加压设备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弯管,所述第一弯管的出水端依次通过第二控制阀门和第一止回阀与直角管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直角管的出水端与中区加压设备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直角管的另一出水端依次通过第三控制阀门和第二止回阀与第二弯管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管的出水端与高区加压设备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低区加压设备、中区加压设备和高区加压设备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减震器。优选的,所述低区加压设备包括第一分配器、第一压力泵和第一集中器,所述第一分配器的进水端与第一控制阀门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配器的出水端和第一集中器的进水端分别与第一压力泵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管的进水端与第一集中器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的进水端与第一集中器的出水端固定连接,且压力传感器和减震器设置在第一集中器上。优选的,所述中区加压设备包括第一稳流罐、第二分配器、第二压力泵和第二集中器,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出水端与第一稳流罐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稳流罐的出水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二分配器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配器的出水端和第二集中器的进水端分别与第二压力泵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直角管的出水端与第二集中器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的进水端与第二集中器的出水端固定连接,且中区压力传感器和减震器设置在第二集中器上。优选的,所述高区加压设备包括第二稳流罐、第三分配器、第三压力泵和第三集中器,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出水端与第二稳流罐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稳流罐的出水端通过直管与第三分配器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分配器的出水端和第三集中器的进水端分别与第三压力泵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管的出水端与第三集中器的进水端固定连接,且高区压力传感器和减震器设置在第三集中器上。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阀门和第一止回阀相邻设置,所述第三控制阀门和第二止回阀相邻设置。(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水路三级叠压供水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低区加压设备、中区加压设备、高区加压设备、压力传感器和第一连通管,水箱出水经低区加压设备加压后分为三路,一路通往低区加压设备的用户管网,一路通往中区加压设备的第一稳流罐,另一路经第二控制阀门以及第一止回阀通往中区加压设备的第二集中器,中区加压设备的进水加压后也分为三路,一路通往中区加压设备的用户管网,一路通往高区加压设备的第二稳流罐,另一路经第三控制阀门以及第二止回阀通往高区加压设备的第三集中器,从而实现了三级逐级叠压给水,三级逐级叠压给水再加上直通单向补水,使得中区和高区的加压扬程降低且水量供给充足,所以水泵的流量扬程和功率均降低,能耗比普通逐级叠压设备降低15%以上,达到了减小能耗的效果,解决了目前需二次加压的供水建筑所使用的普通逐级叠压设备消耗的能耗较大且中高区瞬时供水不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箱;2、设备底盘;3、第一控制阀门;4、低区加压设备;401、第一分配器;402、第一压力泵;403、第一集中器;5、第一连通管;6、中区加压设备;601、第一稳流罐;602、第二分配器;603、第二压力泵;604、第二集中器;7、第二连通管;8、高区加压设备;801、第二稳流罐;802、第三分配器;803、第三压力泵;804、第三集中器;9、第一弯管;10、第二控制阀门;11、第一止回阀;12、直角管;13、第三控制阀门;14、第二止回阀;15、第二弯管;16、压力传感器;17、减震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水路三级叠压供水设备,包括水箱1和设备底盘2,水箱1主要存储水,可为水池,设备底盘2用来安装低区加压设备4、中区加压设备6和高区加压设备8,水箱1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控制阀门3与低区加压设备4的进水端固定连接,低区加压设备4的出水端通过第一连通管5与中区加压设备6的进水端固定连接,中区加压设备6的出水端通过第二连通管7与高区加压设备8的进水端固定连接,低区加压设备4、中区加压设备6和高区加压设备8分别安装在各自的设备底盘2上,低区加压设备4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弯管9,第一弯管9的出水端依次通过第二控制阀门10和第一止回阀11与直角管12的进水端固定连接,直角管12的出水端与中区加压设备6的进水端固定连接,直角管12的另一出水端依次通过第三控制阀门13和第二止回阀14与第二弯管15的进水端固定连接,第二弯管15的出水端与高区加压设备8的进水端固定连接,低区加压设备4、中区加压设备6和高区加压设备8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6和减震器17,可以检测第一集中器403、第二集中器604以及第三集中器804内部水的压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低区加压设备4包括第一分配器401、第一压力泵402和第一集中器403,第一分配器401的进水端与第一控制阀门3的出水端固定连接,第一分配器401的出水端和第一集中器403的进水端分别与第一压力泵402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固定连接,第一压力泵402可为一台或者多台,第一弯管9的进水端与第一集中器403的出水端固定连接,第一连通管5的进水端与第一集中器403的出水端固定连接,且压力传感器16和减震器17设置在第一集中器403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中区加压设备6包括第一稳流罐601、第二分配器602、第二压力泵603和第二集中器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水路三级叠压供水设备,包括水箱(1)和设备底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控制阀门(3)与低区加压设备(4)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低区加压设备(4)的出水端通过第一连通管(5)与中区加压设备(6)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区加压设备(6)的出水端通过第二连通管(7)与高区加压设备(8)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低区加压设备(4)、中区加压设备(6)和高区加压设备(8)分别安装在各自的设备底盘(2)上,所述低区加压设备(4)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弯管(9),所述第一弯管(9)的出水端依次通过第二控制阀门(10)和第一止回阀(11)与直角管(12)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直角管(12)的出水端与中区加压设备(6)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直角管(12)的另一出水端依次通过第三控制阀门(13)和第二止回阀(14)与第二弯管(15)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管(15)的出水端与高区加压设备(8)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低区加压设备(4)、中区加压设备(6)和高区加压设备(8)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6)和减震器(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水路三级叠压供水设备,包括水箱(1)和设备底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出水端通过第一控制阀门(3)与低区加压设备(4)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低区加压设备(4)的出水端通过第一连通管(5)与中区加压设备(6)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区加压设备(6)的出水端通过第二连通管(7)与高区加压设备(8)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低区加压设备(4)、中区加压设备(6)和高区加压设备(8)分别安装在各自的设备底盘(2)上,所述低区加压设备(4)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弯管(9),所述第一弯管(9)的出水端依次通过第二控制阀门(10)和第一止回阀(11)与直角管(12)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直角管(12)的出水端与中区加压设备(6)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直角管(12)的另一出水端依次通过第三控制阀门(13)和第二止回阀(14)与第二弯管(15)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弯管(15)的出水端与高区加压设备(8)的进水端固定连接,所述低区加压设备(4)、中区加压设备(6)和高区加压设备(8)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6)和减震器(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水路三级叠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区加压设备(4)包括第一分配器(401)、第一压力泵(402)和第一集中器(403),所述第一分配器(401)的进水端与第一控制阀门(3)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分配器(401)的出水端和第一集中器(403)的进水端分别与第一压力泵(402)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管(9)的进水端与第一集中器(403)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5)的进水端与第一集中器(403)的出水端固定连接,且压力传感器(16)和减震器(17)设置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利普仝立阳刘月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诚悦扬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