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97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市政道路防护设施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防护栏,其包括底座和防护栏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分别套接于所述防护栏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杆设置有空腔,且空腔为上下贯通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分别设置有出水管,在所述出水管的底部还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防护栏本体的底部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有助于抑制城市道路的灰尘扩散的效果。

Municipal road fen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unicipal road protective facilities, in particular to a municipal road protective fence, which includes a base and a protective fence body,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two sides of the protective fence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xed rod and a second fixed rod, the upper sid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and the opening is respectively sleeved on the protective fence body through the first fixation The bottom of the rod and the second fixed rod; the first fixed rod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and the cavity is arranged through up and down; the cavity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outlet pipe, and the bottom of the outlet pipe is also communicated with an inlet pipe, and the inlet pipe is parallel to the bottom of the protective fence bod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effect of helping to restrain the dust diffusion of the urban r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市政道路防护栏
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防护设施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防护栏。
技术介绍
目前,市政道路防护栏按其在公路中的纵向设置位置,可分为路基护栏和桥梁护栏;按其在公路中的横向设置位置,可分为路侧护栏和中央分隔带护栏;根据碰撞后的变形程度,可分为刚性护栏、半刚性护栏和柔性护栏。现有的城市道路中间由于长期有车辆行驶,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会扬起大量的灰尘,导致对周围的环境的污染以及对附近经过的行人的健康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助于抑制城市道路的灰尘扩散的市政道路防护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道路防护栏,包括底座和防护栏本体,所述防护栏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分别套接于所述防护栏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杆设置有空腔,且空腔为上下贯通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分别设置有出水管,在所述出水管的底部还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防护栏本体的底部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座上方设置有开口,能够将两个防护栏本体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底部通过该开口,插接并固定与该底座内,实现对防护栏本体的安装;在第一固定杆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空腔,便于将出水管沿空腔设置于防护栏本体内,并与位于防护栏本体下方的进水管连通;通过进水管与出水管的配合,使防护栏本体具有喷水的功能,通过喷水,能够将扬起在空中的灰尘通过喷出的水沉降到路面,有助于减少因车辆行驶而扬起在空中的灰尘,起到了环保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的连通处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的连通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出水管和所述进水管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在安装防护栏本体时,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的螺纹连接,将出水管安装在第一固定杆内的同时,将该出水管与进水管连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出水管的顶部固定有六角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水管的顶部固定有六角头,能够将出水管安装在出水管上时,通过扳手等工具,带动六角头转动,从而带动出水管转动,有助于对出水管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出水管的顶部还固定有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水管的顶部固定有喷头,能够通过该喷头,将从出水管喷出的水形成水雾的形状,增加喷出的水扩散的面积,进一步优化了除尘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底部沿进水管的方向设置有通槽,所述进水管通过所述通槽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座的底部设置有通槽,能够实现对进水管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进水管的使端设置有水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水管的使端设置有水阀,能够控制喷水的开启与关闭,有助于对水资源的节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之间设置有与地面平行的上横板和下横板,所述上横板和所述下横板之间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挡光板;所述挡光板沿防护栏本体长度方向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护栏本体之间设置有挡光板,能够在夜晚阻挡道路对向车辆的车灯,有助于提升道路安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第一固定杆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还设置有反光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上设置有放光条,能够在夜间光线不足的情况下,驾驶员通过该反光条注意到防护栏本体的位置,避免了行驶过程中撞向防护栏导致的交通事故。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底座上方设置有开口,能够将两个防护栏本体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底部通过该开口,插接并固定与该底座内,实现对防护栏本体的安装;2.在第一固定杆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空腔,便于将出水管沿空腔设置于防护栏本体内,并与位于防护栏本体下方的进水管连通;3.通过进水管与出水管的配合,使防护栏本体具有喷水的功能,能够将扬起在空中的灰尘通过喷出的水沉降到路面,有助于减少因车辆行驶而扬起在空中的灰尘,起到了环保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空腔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进水管与出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开口;2、防护栏本体;21、第一固定杆;211、空腔;22、第二固定杆;3、出水管;31、六角头;32、喷头;33、内螺纹;4、进水管;41、外螺纹;5、水阀;6、上横板;7、下横板;8、挡光板;9、反光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市政道路防护栏,包括底座1和防护栏本体2。在底座1上方设置有开口11。在防护栏本体2的两侧焊接固定有第一固定杆21和第二固定杆22。在每两个相邻的防护栏本体2之间,通过第一固定杆21和相邻的防护栏本体2的第二固定杆22插接固定于底座1上方的开口11内,从而将防护栏本体2固定于底座1上。在每个防护栏本体2的第一固定杆21和第二固定杆22之间固定有上横板6和下横板7,该上横板6和下横板7均与地面平行。在上横板6和下横板7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挡光板8,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15个。每个挡光板8之间相互平行,且沿防护栏本体2长度方向倾斜,即该挡光板8沿道路车辆行驶方向倾斜,从而避免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情况开启的前光灯射到对向车道的驾驶员,影响对向车道的驾驶员的视线,从而导致有可能出现交通事故。在第一固定杆21与第二固定杆22上均设置有反光条9,在夜间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车辆驾驶员可通过车辆的灯光照射到反光条9察觉到防护栏本体2的位置。参照图2和图3,第一固定杆21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空腔211,且该空腔211上下贯通设置,在第一固定杆21的空腔211内设置有出水管3。在出水管3的顶部呈六角头31状,该六角头31的下表面抵接于第一固定杆21的上表面。在该六角头31上方还固定有喷头32。在进水管4下方连通有出水管3。该出水管3沿防护栏本体2长度方向设置于防护栏本体2下方。在出水管3与进水管4的连通处设置有内螺纹33,进水管4与出水管3的连通处设置有外螺纹41的凸起。通过转动六角头31从而带动出水管3转动,将出水管3螺纹连通于进水管4。在底座1的地面开有沿进水管4方向的通槽,该通槽的大小与进水管4的管外径大小相适配。通过该通槽将进水管4固定于底座1的底部。参照图1,在进水管4的使端连通于水源,该水源可以是水箱或者城市供水。在进水管4的使端还设置有水阀5,通过水阀5控制喷水的开启和关闭。优选地,该水阀5还可电性连接有定时器,用于定时控制水阀5的开启和关闭,从而定时控制喷水的开启和关闭。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安装防护栏本体2时,先将进水管4的使端与水源连通,并在使端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防护栏,包括底座(1)和防护栏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本体(2)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杆(21)和第二固定杆(22),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分别套接于所述防护栏本体(2)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杆(21)和所述第二固定杆(22)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杆(21)设置有空腔(211),且空腔(211)为上下贯通设置,在所述空腔(211)内分别设置有出水管(3),在所述出水管(3)的底部还连通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与所述防护栏本体(2)的底部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防护栏,包括底座(1)和防护栏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栏本体(2)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杆(21)和第二固定杆(22),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分别套接于所述防护栏本体(2)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杆(21)和所述第二固定杆(22)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杆(21)设置有空腔(211),且空腔(211)为上下贯通设置,在所述空腔(211)内分别设置有出水管(3),在所述出水管(3)的底部还连通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与所述防护栏本体(2)的底部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与所述出水管(3)的连通处设置有外螺纹(41),所述出水管(3)与所述进水管(4)的连通处设置有内螺纹(33),所述出水管(3)和所述进水管(4)通过所述外螺纹(41)与所述内螺纹(3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市政道路防护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水管(3)的顶部固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子航赵素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恒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