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件去毛刺专用气压式浮动主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415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件去毛刺专用气压式浮动主轴,包括机身套筒、机身下底座、活塞,所述机身套筒的底端与机身下底座相连接,所述机身套筒的顶端一体成型有环形挡片,所述机身套筒的顶端连设有机头弧形顶罩,可以对复杂的型腔内部的顶杆位的毛刺进行修正,磨光,可仿零件轮廓打磨去掉分型面所产生的毛刺,对于仿零件轮廓手动打磨所写的编程精度可大大降低,提高调试效率,降低对工作人员的技能要求,在零件与刀具发生机械碰撞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会有个避让动作,抵消碰撞所带来的对设备的机械损伤,加工零件时不会有过加工或者加工不到位的现象,提高良品率,并且适用于大功率磨削场合。

A special pneumatic floating spindle for deburring die cast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ecial pneumatic floating main shaft for deburring die-casting, which comprises a body sleeve, a body lower base and a piston. The bottom end of the body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lower base. The top end of the body sleeve is integrally formed with a ring baffle. The top end of the body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a head arc top cover, which can deburr the top rod position in the complex cavity The utility model can modify, polish, and polish the contour of the imitated part to remove the burr produced by the parting surface. The programming accuracy written in the manual polishing of the contour of the imitated part can be greatly reduced, the debugging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skill requirements for the staff can be reduced. In case of mechanical collision between the part and the cutter, the utility model will have a avoidance action to offset the mechanical damage to the equipment caused by the collision, When machining parts, there will be no phenomenon of over machining or not in place, which can improve the yield, and it is suitable for high-power grinding occas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件去毛刺专用气压式浮动主轴
本技术涉及压铸件加工
,具体领域为一种压铸件去毛刺专用气压式浮动主轴。
技术介绍
在压铸生产过程中,由于压力冲击和锁模力不足等因素,压铸件产生毛刺是在所难免。近年来随着压铸件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对毛刺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同时去毛刺的方法也层出不穷。现在的产品打磨方法多为操作者手动控制,这种打磨方式只能打磨外形较为简单的零件,对于复杂的表面处理不了。在操作失误发生机械碰撞时,会对零件及机器造成损伤。对于零件的磨削的加工力度不好掌控,有过加工或者加工不到位的问题。降低了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件去毛刺专用气压式浮动主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铸件去毛刺专用气压式浮动主轴,包括机身套筒、机身下底座、活塞,所述机身套筒的底端与机身下底座相连接,所述机身套筒的顶端一体成型有环形挡片,所述机身套筒的顶端连设有机头弧形顶罩,所述活塞的外侧壁上一体成型有环形连接块,所述环形连接块与机身套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机身下底座与环形连接块之间设有活塞预压弹簧,所述活塞预压弹簧的上端与环形连接块相接触,所述活塞预压弹簧的下端与机身下底座相接触,所述机身下底座、活塞和环形连接块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充入高压气体,所述活塞的内侧壁上部一体成型有环形压套,所述活塞的内侧壁上设有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内连接有渐连套筒,所述渐连套筒的外侧壁上部设有内圈压套,所述机头弧形顶罩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拔指压套,所述内圈压套、环形压套和拔指压套之间均匀设有淬火钢球,所述内圈压套与机头弧形顶罩的上侧壁之间设有摆动预压弹簧,所述渐连套筒的内部设有直式刻磨机。优选的,所述机身下底座的内环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圈槽,所述机身下底座的外环侧壁上设有第二密封圈槽,所述环形连接块的外环侧壁上设有第三密封圈槽,所述第一密封圈槽内设有Y形橡胶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槽内设有第一橡胶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槽内设有第二橡胶密封圈。优选的,所述机身套筒与机头弧形顶罩通过圆头螺钉相连接,所述机身套筒与机身下底座通过圆头螺钉相连接,所述内圈压套通过平头螺钉与渐连套筒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拔指压套和环形压套的截面为直角梯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压铸件去毛刺专用气压式浮动主轴,可以对复杂的型腔内部的顶杆位的毛刺进行修正,磨光,可仿零件轮廓打磨去掉分型面所产生的毛刺,对于仿零件轮廓手动打磨所写的编程精度可大大降低,提高调试效率,降低对工作人员的技能要求,在零件与刀具发生机械碰撞时,本技术会有个避让动作,抵消碰撞所带来的对设备的机械损伤,加工零件时不会有过加工或者加工不到位的现象,提高良品率,并且适用于大功率磨削场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中:1-机身套筒、2-机身下底座、3-环形挡片、4-机头弧形顶罩、5-活塞、6-环形连接块、7-活塞预压弹簧、8-关节轴承、9-渐连套筒、10-内圈压套、11-拔指压套、12-淬火钢球、13-摆动预压弹簧、14-直式刻磨机、15-Y形橡胶密封圈、16-第一橡胶密封圈、17-第二橡胶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压铸件去毛刺专用气压式浮动主轴,包括机身套筒1、机身下底座2、活塞5,所述机身套筒的底端与机身下底座相连接,所述机身套筒的顶端一体成型有环形挡片3,所述机身套筒的顶端连设有机头弧形顶罩4,所述活塞的外侧壁上一体成型有环形连接块6,所述环形连接块与机身套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机身下底座与环形连接块之间设有活塞预压弹簧7,所述活塞预压弹簧的上端与环形连接块相接触,所述活塞预压弹簧的下端与机身下底座相接触,所述机身下底座、活塞和环形连接块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充入高压气体,空腔内的高压气体可以提供推力,从而推动活塞到固定的位置,所述活塞的内侧壁上部一体成型有环形压套,在正常工作时环形压套的上表面会与机头弧形顶罩相接触,这时机头弧形顶罩起到了限位的作用,所述活塞的内侧壁上设有关节轴承8,通过关节轴承可以使直式刻磨机可以在转动的同时也能以一定的角度摆动,所述关节轴承内连接有渐连套筒9,所述渐连套筒的外侧壁上部设有内圈压套10,所述机头弧形顶罩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拔指压套11,所述内圈压套、环形压套和拔指压套之间均匀设有淬火钢球12,渐连套筒通过内圈压套可以方便与淬火钢球相接触,所述内圈压套与机头弧形顶罩的上侧壁之间设有摆动预压弹簧13,所述渐连套筒的内部设有直式刻磨机14。具体而言,所述机身下底座的内环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圈槽,所述机身下底座的外环侧壁上设有第二密封圈槽,所述环形连接块的外环侧壁上设有第三密封圈槽,所述第一密封圈槽内设有Y形橡胶密封圈15,所述第二密封圈槽内设有第一橡胶密封圈16,所述第三密封圈槽内设有第二橡胶密封圈17,通过Y形橡胶密封圈、第一橡胶密封圈和第二橡胶密封圈可以防止空腔漏气。具体而言,所述机身套筒与机头弧形顶罩通过圆头螺钉相连接,所述机身套筒与机身下底座通过圆头螺钉相连接,所述内圈压套通过平头螺钉与渐连套筒相连接,通过圆头螺钉与平头螺钉连接的方式较为稳定,且易于拆卸与安装。具体而言,所述拔指压套和环形压套的截面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的其余两角的角度为45度和135度。工作原理:本技术,当空腔内充入高压气体后,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上举升,活塞向上移动的同时活塞上的环形压套也向上移动,环形压套对淬火钢球进行向上的推挤,淬火钢球受力后将力传导于拨指压套,拨指压套此时压缩摆动预压弹簧。摆动预压弹簧在受到压缩后反作用于拨指压套,此时淬火钢球受到上下两个45°的斜面的锁紧力,从而使淬火钢球向内圈压套压紧,从而使渐连套筒回正,也同时使直式刻磨机回正,在关节轴承的作用下渐连套筒可以进行一定角度的摆动。当直式刻磨机的轴向受力时,活塞向下压缩,从而使直式刻磨机回退,外力消失后直式刻磨机由于空腔内气压与活塞预压弹簧可以回正,通过改变空腔内高压气体的密度可以控制使直式刻磨机回退的力的大小,由于回退的阻尼力与直式刻磨机的磨削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控制高压气体的密度可以调节直式刻磨机的磨削力。当直式刻磨机的轴径向受力,淬火钢珠受到直式刻磨机带来的挤压,从而使淬火钢珠向外退让,从而推动拨指压套向上移动,拔指压套向上移动时挤压摆动预压弹簧,使直式刻磨机可以实现小幅度的摆动,当外力小时候直式刻磨机可以自动回正。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铸件去毛刺专用气压式浮动主轴,包括机身套筒(1)、机身下底座(2)、活塞(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套筒(1)的底端与机身下底座(2)相连接,所述机身套筒(1)的顶端一体成型有环形挡片(3),所述机身套筒(1)的顶端连设有机头弧形顶罩(4),所述活塞(5)的外侧壁上一体成型有环形连接块(6),所述环形连接块(6)与机身套筒(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机身下底座(2)与环形连接块(6)之间设有活塞预压弹簧(7),所述活塞预压弹簧(7)的上端与环形连接块(6)相接触,所述活塞预压弹簧(7)的下端与机身下底座(2)相接触,所述机身下底座(2)、活塞(5)和环形连接块(6)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充入高压气体,所述活塞(5)的内侧壁上部一体成型有环形压套,所述活塞(5)的内侧壁上设有关节轴承(8),所述关节轴承(8)内连接有渐连套筒(9),所述渐连套筒(9)的外侧壁上部设有内圈压套(10),所述机头弧形顶罩(4)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拔指压套(11),所述内圈压套(10)、环形压套和拔指压套(11)之间均匀设有淬火钢球(12),所述内圈压套(10)与机头弧形顶罩(4)的上侧壁之间设有摆动预压弹簧(13),所述渐连套筒(9)的内部设有直式刻磨机(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件去毛刺专用气压式浮动主轴,包括机身套筒(1)、机身下底座(2)、活塞(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套筒(1)的底端与机身下底座(2)相连接,所述机身套筒(1)的顶端一体成型有环形挡片(3),所述机身套筒(1)的顶端连设有机头弧形顶罩(4),所述活塞(5)的外侧壁上一体成型有环形连接块(6),所述环形连接块(6)与机身套筒(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机身下底座(2)与环形连接块(6)之间设有活塞预压弹簧(7),所述活塞预压弹簧(7)的上端与环形连接块(6)相接触,所述活塞预压弹簧(7)的下端与机身下底座(2)相接触,所述机身下底座(2)、活塞(5)和环形连接块(6)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充入高压气体,所述活塞(5)的内侧壁上部一体成型有环形压套,所述活塞(5)的内侧壁上设有关节轴承(8),所述关节轴承(8)内连接有渐连套筒(9),所述渐连套筒(9)的外侧壁上部设有内圈压套(10),所述机头弧形顶罩(4)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拔指压套(11),所述内圈压套(10)、环形压套和拔指压套(11)之间均匀设有淬火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忠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龙盛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