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轧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29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轧辊,包括基侧板、中心轴和辊筒筒身,所述基侧板上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基侧板两侧均设置有精轧机架,所述基侧板内侧设置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一侧设置有上辊组,所述上辊组下端设置有下辊组,所述下辊组表面设置有调节动轮装置,所述调节动轮装置下端设置有间缝齿槽,所述间缝齿槽下端设置有辊筒筒身,所述辊筒筒身一侧设置有减震橡胶垫,所述固定轧辊下端均设置有套筒,调节动轮装置下端设置有间缝齿槽,通过间缝齿槽设置在辊筒筒身上下两侧,能够减轻辊筒筒身弯曲形变的问题,降低辊身的的切削磨损,然减震橡胶垫的设置不仅一方面起到了减震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了机体的使用寿命。

An adjustable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djustable rolle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side plate, a central axis and a roller body.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s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both sides of the base side plate are provided with finishing stands, the inner side of the base s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axis, one side of the central axis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roller group,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roller group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roller group, and the surface of the lower roller group is provided with an adjustment The lower end of the adjusting moving wheel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slotted tooth groove, the lower end of the slotted tooth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roller body, one side of the roll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damping rubber pad, the lower end of the fixed roller is provided with a sleeve, the lower end of the adjusting moving wheel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slotted tooth groove,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roller body through the slotted tooth groove, so as to reduce the bending shape of the roller body However, the setting of damping rubber pad not only plays a role in damping, but also improve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machin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轧辊
本技术属于新型轧辊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式轧辊。
技术介绍
轧机上使金属产生连续塑性变形的主要工作部件和工具,轧辊主要由辊身、辊颈和轴头3部分组成,辊身是实际参与轧制金属的轧辊中间部分,它具有光滑的圆柱形或带轧槽的表面,辊颈安装在轴承中,并通过轴承座和压下装置把轧制力传给机架,传动端轴头通过连接轴与齿轮座相连,将电动机的转动力矩传递给轧辊,而轧辊是轧钢厂轧钢机上的重要零件,利用一对或一组轧辊滚动时产生的压力来轧制钢材,它主要承受轧制时的动静载荷、磨损和温度变化的影响,轧辊在轧机机架中可呈二辊、三辊、四辊或多辊形式排列。目前市场上的轧机间隙是不可调节式的较多,因对轧辊还有一些特殊要求,如压下量大时,要求轧辊有较强的咬入能力,较耐冲击要高,由于轧辊的磨损机理很复杂,所以来回调节的增加了磨损度容易产生辊筒筒身弯曲形变的问题,轧辊购置费和维护费用又很昂贵,所以成本也是高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式轧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轧机间隙是不可调节式的较多,因对轧辊还有一些特殊要求,如压下量大时,要求轧辊有较强的咬入能力,较耐冲击要高,由于轧辊的磨损机理很复杂,所以来回调节的增加了磨损度容易产生辊筒筒身弯曲形变的问题,轧辊购置费和维护费用又很昂贵,所以成本也是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式轧辊,包括基侧板、中心轴和辊筒筒身,所述基侧板上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基侧板两侧均设置有精轧机架,所述基侧板内侧设置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下端设置有空心圆柱体,所述中心轴一侧设置有上辊组,所述上辊组下端设置有下辊组,所述下辊组表面设置有调节动轮装置,所述调节动轮装置下端设置有间缝齿槽,所述间缝齿槽下端设置有辊筒筒身,所述辊筒筒身一侧设置有减震橡胶垫,所述减震橡胶垫一侧设置有转轴构件,所述转轴构件一侧设置有蜗杆机构,所述下辊组顶端设置有固齿槽,所述下辊组下端设置有稳定盘,所述稳定盘两侧均设置有压紧板,所述压紧板一侧均设置有固定轧辊,所述固定轧辊下端均设置有套筒。优选的,所述精轧机架共有两个,且均匀设置在精轧机架两侧内壁固定,所述压紧板共有两个,且通过压合的方式缩紧固定轧辊与间缝齿槽的距离。优选的,所述下辊组与上辊组对称设置在精轧机架旁,所述下辊组与上辊组的左右进合相等。优选的,所述调节动轮装置两端与基侧板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动轮装置表面材质为合金材料。优选的,所述辊筒筒身为滚动式结构,所述辊筒筒身与中心轴相互连接。优选的,所述间缝齿槽与减震橡胶垫按照顺时针相啮合,其减震橡胶垫一边缘相连接于转轴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轧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连接杆可连接基侧板与固定轧辊上下配合,使得二者中间的间隙有所组合方便二者轴线重合,中心轴下端依附有空心圆柱体,通过设置的空心圆柱体在中心轴按照轴线转动,一定作用下带动了调节动轮装置的张进度,增强了其均匀程度,在压下量大时,由于轧辊的磨损机理很复杂,而调节动轮装置恰恰能缓解其张紧程度,大大减轻其损伤力度。2、本技术通过调节动轮装置下端设置有间缝齿槽,间缝齿槽设置在辊筒筒身上下两侧,能够减轻辊筒筒身弯曲形变的问题,降低辊身的的切削磨损,然减震橡胶垫的设置不仅一方面起到了减震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了机体的使用寿命,其中蜗杆机构与转轴构件连接,转轴构件与调节动轮装置连接,蜗杆机构通过转轴构件调节调节动轮装置与固定轧辊的间隙,使得构整体结构紧凑,运行稳定,固定轧辊下端均设置有套筒,中套筒在固定轧辊的两端底部固定,增强固定轧辊对轧辊的性能稳固对立性,节约整体成本。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节式轧辊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调节式轧辊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下辊组和调节动轮装置结构连接图;图中:1、精轧机架;2、连接杆;3、下辊组;4、固定轧辊;5、压紧板;6、套筒;7、套筒;8、上辊组;9、基侧板;10、调节动轮装置;11、中心轴;12、空心圆柱体;13、间缝齿槽;14、蜗杆机构;15、固齿槽;16、转轴构件;17、减震橡胶垫;18、辊筒筒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式轧辊,包括基侧板9、中心轴11和辊筒筒身18,基侧板9上端设置有连接杆2,通过设置的连接杆2可连接基侧板9与固定轧辊4上下配合,使得二者中间的间隙有所组合方便二者轴线重合,基侧板9两侧均设置有精轧机架1,基侧板9内侧设置有中心轴11,中心轴11下端设置有空心圆柱体12,通过设置的空心圆柱体12在中心轴11按照轴线转动,一定作用下带动了调节动轮装置10的张进度,增强了其均匀程度,在压下量大时,由于轧辊的磨损机理很复杂,而调节动轮装置10恰恰能缓解其张紧程度,大大减轻其损伤力度,中心轴11一侧设置有上辊组8,上辊组8下端设置有下辊组3,下辊组3表面设置有调节动轮装置10,调节动轮装置10下端设置有间缝齿槽13,通过间缝齿槽13设置在辊筒筒身18上下两侧,能够减轻辊筒筒身18弯曲形变的问题,降低辊身的的切削磨损,间缝齿槽13下端设置有辊筒筒身18,辊筒筒身18一侧设置有减震橡胶垫17,通过减震橡胶垫17的设置不仅一方面起到了减震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了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轧辊,包括基侧板(9)、中心轴(11)和辊筒筒身(18),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侧板(9)上端设置有连接杆(2),所述基侧板(9)两侧均设置有精轧机架(1),所述基侧板(9)内侧设置有中心轴(11),所述中心轴(11)下端设置有空心圆柱体(12),所述中心轴(11)一侧设置有上辊组(8),所述上辊组(8)下端设置有下辊组(3),所述下辊组(3)表面设置有调节动轮装置(10),所述调节动轮装置(10)下端设置有间缝齿槽(13),所述间缝齿槽(13)下端设置有辊筒筒身(18),所述辊筒筒身(18)一侧设置有减震橡胶垫(17),所述减震橡胶垫(17)一侧设置有转轴构件(16),所述转轴构件(16)一侧设置有蜗杆机构(14),所述下辊组(3)顶端设置有固齿槽(15),所述下辊组(3)下端设置有稳定盘(6),所述稳定盘(6)两侧均设置有压紧板(5),所述压紧板(5)一侧均设置有固定轧辊(4),所述固定轧辊(4)下端均设置有套筒(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轧辊,包括基侧板(9)、中心轴(11)和辊筒筒身(18),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侧板(9)上端设置有连接杆(2),所述基侧板(9)两侧均设置有精轧机架(1),所述基侧板(9)内侧设置有中心轴(11),所述中心轴(11)下端设置有空心圆柱体(12),所述中心轴(11)一侧设置有上辊组(8),所述上辊组(8)下端设置有下辊组(3),所述下辊组(3)表面设置有调节动轮装置(10),所述调节动轮装置(10)下端设置有间缝齿槽(13),所述间缝齿槽(13)下端设置有辊筒筒身(18),所述辊筒筒身(18)一侧设置有减震橡胶垫(17),所述减震橡胶垫(17)一侧设置有转轴构件(16),所述转轴构件(16)一侧设置有蜗杆机构(14),所述下辊组(3)顶端设置有固齿槽(15),所述下辊组(3)下端设置有稳定盘(6),所述稳定盘(6)两侧均设置有压紧板(5),所述压紧板(5)一侧均设置有固定轧辊(4),所述固定轧辊(4)下端均设置有套筒(7)。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钦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润科精密轧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