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卫平专利>正文

直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139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埋管,具有金属内管、玻璃钢外壳,金属内管与玻璃钢外壳之间间隔设有密封圈而形成隔断仓,每隔断仓内设有保温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取隔断仓结构,一旦直埋管破损后,地下水只能进入对应这一破损处隔断仓的间隙,将热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而且只在对应破损处隔断仓的地面上有异常,查找破损处容易。密封圈还具有支撑作用,避免内管坐沉在保温体上而造成底部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埋管,是一种直接埋于地下用于输送高温蒸汽和热水等介质的热力管道。
技术介绍
热力管网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整个管网的保温。为节约能源、美化环境,目前的热力管道都采用直埋于地下的方式。对于采用现场组合安装方式的组合式直埋管一般由金属内管和玻璃钢外壳及处于内管、外壳之间的保温体组成。内管、外壳之间的空间相当统仓,保温体在这统仓内是连续的。考虑到热胀冷缩因素,直埋管的金属内管与保温体之间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隙。由于整个地下管网是相互贯通的,所以形成间隙相贯通,在南方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一旦直埋管某处因热胀冷缩或意外造成外壳及保温体的破损,地下水渗入直埋管的间隙后,就会逐渐充满整个管网,降低管网的保温效果,热损失很大,既加大了能源消耗,又造成热力的运行费用增加,而且查找破损处很困难。另外由于聚苯乙烯发泡材料制成的保温体经不起重压和拉伸,直埋管本身重量的作用使保温体底部长期受压,加上热胀冷缩而发生位移的原因,保温体底部被压扁,失去应有保温效果,也使整个管网保温效果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断仓式的直埋管。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直埋管具有金属内管、玻璃钢外壳,金属内管与玻璃钢外壳之间间隔设有密封圈而形成隔断仓,每隔断仓内设有保温体。所述的保温体设有围在内管外部且与内管之间具有间隙的保温瓦和处于保温瓦外部用于固定保温瓦的固定层。所述的保温瓦为憎水型聚苯乙烯保温瓦。所述的保温瓦的固定层为封箱带缠绕在保温瓦的外部而成。所述的保温瓦的固定层还可以是胶水涂在保温瓦的外周面而成。所述保温体设有处于固定层外部的聚乙烯防水套筒。所述保温体还设有处于聚乙烯防水套筒外部的聚乙烯薄膜层。所述聚乙烯薄膜层由聚乙烯薄膜带缠绕在防水套筒外部而成。所述的金属内管为不锈钢管、铜管或钢管。所述的密封圈为橡胶圈、不锈钢圈、铜圈或钢圈。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取内管与外壳之间间隔设有密封圈而形成隔断仓,每隔断仓内设有保温体,一旦直埋管破损后,地下水只能进入对应这一破损处隔断仓的间隙,将热损失降到最低限度。(2)由于采取隔断仓的形式,一旦直埋管破损,只在对应破损处隔断仓的地面上有异常,查找破损处容易。(3)密封圈具有支撑作用,避免内管坐沉在保温体上而造成底部变形。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直埋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见图1、图2及图3,本施例的直埋管具有金属内管1和玻璃钢外壳3,金属内管1为不锈钢管。金属内管1与玻璃钢外壳3之间间隔设有密封圈4而形成隔断仓,每隔断仓内设有保温体2。保温体2设有围在金属内管1外部且与金属内管1之间具有间隙的保温瓦2-1和处于保温瓦2-1外部用于固定保温瓦的固定层2-2。保温瓦2-1为憎水型聚苯乙烯保温瓦。保温瓦2-1的固定层2-2为封箱带缠绕在保温瓦2-1的外部而成。保温体2设有处于固定层2-2外部的聚乙烯防水套筒2-3。保温体2还设有处于聚乙烯防水套筒2-3外部的聚乙烯薄膜层2-4。聚乙烯薄膜层2-4由聚乙烯薄膜带缠绕在防水套筒2-3外部而成。在管道中,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密封圈4,相邻密封圈之间即形成隔断仓。相邻密封圈4的间距可根据管道的粗细而定,密封圈4为橡胶圈。密封圈4也可以是由不锈钢制成,焊接在金属内管1上。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金属内管1为铜管。保温瓦2-1的固定层为胶水涂在保温瓦的外周面而成。密封圈4也可以是由铜制成,焊接在金属内管1上。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金属内管1为钢管。密封圈4也可以是由钢制成,焊接在金属内管1上。权利要求1.一种直埋管,具有金属内管(1)、玻璃钢外壳(3),其特征在于金属内管(1)与玻璃钢外壳(3)之间间隔设有密封圈(4)而形成隔断仓,每隔断仓内设有保温体(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埋管,其特征在于保温体(2)设有围在金属内管(1)外部且与金属内管(1)之间具有间隙的保温瓦(2-1)和处于保温瓦(2-1)外部用于固定保温瓦(2-1)的固定层(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埋管,其特征在于保温瓦(2-1)为憎水型聚苯乙烯保温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埋管,其特征在于保温瓦(2-1)的固定层(2-2)为封箱带缠绕在保温瓦(2-1)的外部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埋管,其特征在于保温瓦(2-1)的固定层(2-2)为胶水涂在保温瓦(2-1)的外周面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直埋管,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温体(2)设有处于固定层(2-2)外部的聚乙烯防水套筒(2-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埋管,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温体(2)还设有处于聚乙烯防水套筒(2-3)外部的聚乙烯薄膜层(2-4)。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埋管,其特征在于聚乙烯薄膜层(2-4)由聚乙烯薄膜带缠绕在防水套筒(2-3)外部而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埋管,其特征在于金属内管(1)为不锈钢管、铜管或钢管。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埋管,其特征在于密封圈(4)为橡胶圈、不锈钢圈、铜圈或钢圈。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埋管,具有金属内管、玻璃钢外壳,金属内管与玻璃钢外壳之间间隔设有密封圈而形成隔断仓,每隔断仓内设有保温体。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隔断仓结构,一旦直埋管破损后,地下水只能进入对应这一破损处隔断仓的间隙,将热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而且只在对应破损处隔断仓的地面上有异常,查找破损处容易。密封圈还具有支撑作用,避免内管坐沉在保温体上而造成底部变形。文档编号F16L59/00GK1978971SQ20051012616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日专利技术者樊卫平 申请人:樊卫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埋管,具有金属内管(1)、玻璃钢外壳(3),其特征在于:金属内管(1)与玻璃钢外壳(3)之间间隔设有密封圈(4)而形成隔断仓,每隔断仓内设有保温体(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樊卫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