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装置及茶吧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294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装置及茶吧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水壶、第一液位电极、第二液位电极、水泵、发热管、热敏传感器、控制板;其中,所述第一液位电极,设置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或出水口,用于当所述水壶内液位到达所述第二液位电极时,与所述第二液位电极导通;所述第二液位电极,用于检测所述水壶的液位;所述发热管,设置于所述水壶底部,用于当所述水壶内液位到达所述第二液位电极时,加热煮水;所述热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水壶底部,用于检测水温;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液位电极、第二液位电极、发热管、热敏传感器连接,从而实现全自动加水及煮水。

A control device and tea bar machine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trol device and a tea bar machine, the control device comprises a kettle, a first liquid level electrode, a second liquid level electrode, a water pump, a heating pipe, a thermal sensor and a control board, wherein the first liquid level electrode is arranged at the water inlet or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water pump, which is used for when the liquid level in the water pot reaches the second liquid level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liquid level electrode is conductive; the second liquid level electrode is used to detect the liquid level of the kettle; the heating pip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to heat the boiling water when the liquid level in the kettle reaches the second liquid level electrode; the thermal senso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to detect the water temperature; the control board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liquid level electrode , the second liquid level electrode, the heating pipe and the thermal sensor are connected so as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water adding and boi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装置及茶吧机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及茶吧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饮水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智能生活的要求,因此,目前商家推出了一种茶吧机。这种茶吧机实际上是一种升级的饮水机,它是集饮水机与茶炉融于一身的家用电器,可以解决传统饮水机加热不能达到沸水温度以及安装桶装水费力的问题,但是,现有的茶吧机需要进行手动加水,其操作比较繁琐,不能满足人们对智能生活的追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而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及茶吧机,可以实现茶吧机全自动加水及煮水,其操作简单,实现良好的用户体验。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水壶、第一液位电极、第二液位电极、水泵、发热管、热敏传感器、控制板;其中,所述第一液位电极,设置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或出水口,用于当所述水壶内液位到达所述第二液位电极时,与所述第二液位电极导通;所述第二液位电极,用于检测所述水壶的液位;所述发热管,设置于所述水壶底部,用于当所述水壶内液位到达所述第二液位电极时,加热煮水;所述热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水壶底部,用于检测水温;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液位电极、第二液位电极、发热管、热敏传感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壶的把柄处设置一个腔体,所述腔体的上部与所述水壶的上部导通,所述腔体的下部与所述水壶的下部导通;其中,所述第二液位电极设置于所述腔体的上部,用于避免所述水壶液位的误检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液位电极设置于所述水壶内壁的上部或所述腔体的上部,用于检测所述水壶的高液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液位电极设置于所述水壶底部,用于检测所述水壶的低液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液位电极与所述热敏传感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电极;其中,所述热敏传感器的不锈钢外壳复用为所述第二液位电极。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包括液位检测信号输出单元;其中,所述液位检测输出单元与所述第一液位电极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液位电极发送液位检测信号。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包括液位检测信号接收单元;其中,所述液位检测信号接收单元与所述第二液位电极连接,用于当所述水壶内水位到达所述第二液位电极时,所述第一液位电极与所述第二液位电极导通,通过所述第二液位电极获得所述液位检测信号。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还用于当所述液位检测信号接收单元获得所述液位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发热管发热;通过所述热敏传感器检测所述水壶内的水温。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还用于当通过所述热敏传感器检测所述水壶内的水温达到预设值时,控制所述发热管停止发热。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液位电极设置于所述水壶底部,所述控制板还用于当所述水壶内液位低于所述第二液位电极时,控制所述发热管停止发热。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水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水泵的开启或关闭,所述水泵用于向所述水壶加水。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茶吧机,所述茶吧机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项的装置。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控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向水壶加水的过程中,检测所述水壶液位;相应于所述水壶内的液位到达第一预设液位,获取液位检测信号;根据所述液位检测信号,对所述水壶内的水进行加热;检测所述水壶内的水温;相应于所述水壶内的水温达到预设值,停止对所述水壶内的水进行加热。进一步地,在所述相应于所述水壶液位到达第一预设液位时,获取液位检测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液位检测信号,停止向所述水壶加水。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水壶液位;相应于所述水壶液位低于第二预设液位时,停止对所述水壶内的水进行加热。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及茶吧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水壶、第一液位电极、第二液位电极、水泵、发热管、热敏传感器、控制板;其中,所述第一液位电极,设置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或出水口,用于当所述水壶内液位到达所述第二液位电极时,与所述第二液位电极导通;所述第二液位电极,用于检测所述水壶的液位;所述发热管,设置于所述水壶底部,用于当所述水壶内液位到达所述第二液位电极时,加热煮水;所述热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水壶底部,用于检测水温;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液位电极、第二液位电极、发热管、热敏传感器连接,从而实现全自动加水及煮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控制装置100包括水壶101、第一液位电极102、第二液位电极103、水泵104、发热管105、热敏传感器106、控制板107;其中,所述第一液位电极102,设置于所述水泵104的进水口或出水口,用于当所述水壶101内液位到达所述第二液位电极103时,与所述第二液位电极103导通;所述第二液位电极103,用于检测所述水壶101的液位;所述发热管105,设置于所述水壶101底部,用于当所述水壶101内液位到达所述第二液位电极103时,加热煮水;所述热敏传感器106,设置于所述水壶101底部,用于检测水温;所述控制板107分别与所述第一液位电极102、第二液位电极103、发热管104、热敏传感器105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水壶101的把柄处设置一个腔体108,所述腔体108的上部与所述水壶101的上部导通,所述腔体108的下部与所述水壶101的下部导通;其中,所述第二液位电极103设置于所述腔体108的上部,用于避免所述水壶液位的误检测。这里,一般情况下,通过水泵104向所述水壶101加水,可能会产生由于出水不均匀导致的水线四射引起第二液位电极103的误检测,因此,当将所述第二液位电极103设置于所述腔体108的上部,这样可将所述第二液位电极103隐藏在所述腔体108内,可有效地避免所述水壶液位的误检测。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液位电极103设置于所述水壶101内壁的上部或所述腔体108的上部,用于检测所述水壶的高液位。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水壶、第一液位电极、第二液位电极、水泵、发热管、热敏传感器、控制板;其中,/n所述第一液位电极,设置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或出水口,用于当所述水壶内液位到达所述第二液位电极时,与所述第二液位电极导通;/n所述第二液位电极,用于检测所述水壶的液位;/n所述发热管,设置于所述水壶底部,用于当所述水壶内液位到达所述第二液位电极时,加热煮水;/n所述热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水壶底部,用于检测水温;/n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液位电极、第二液位电极、发热管、热敏传感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水壶、第一液位电极、第二液位电极、水泵、发热管、热敏传感器、控制板;其中,
所述第一液位电极,设置于所述水泵的进水口或出水口,用于当所述水壶内液位到达所述第二液位电极时,与所述第二液位电极导通;
所述第二液位电极,用于检测所述水壶的液位;
所述发热管,设置于所述水壶底部,用于当所述水壶内液位到达所述第二液位电极时,加热煮水;
所述热敏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水壶底部,用于检测水温;
所述控制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液位电极、第二液位电极、发热管、热敏传感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壶的把柄处设置一个腔体,所述腔体的上部与所述水壶的上部导通,所述腔体的下部与所述水壶的下部导通;其中,
所述第二液位电极设置于所述腔体的上部,用于避免所述水壶液位的误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位电极设置于所述水壶内壁的上部或腔体的上部,用于检测所述水壶的高液位;所述腔体设置于所述水壶的把柄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位电极设置于所述水壶底部,用于检测所述水壶的低液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位电极与所述热敏传感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电极;其中,所述热敏传感器的不锈钢外壳复用为所述第二液位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伟龙魏中科全永兵廖榆敏孔小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