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艳民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293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枕头本体由多个支架围成,支架包括水平设置于枕头本体底部的下支架,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支架,侧支架包括弧形段和两个长度相同、且分别与弧形段的两端相连接的呈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线段,各个直线段的远离弧形段的一端分别与下支架相连接,弧形段设置于枕头本体的顶部,各个弧形段上分别设有多个固定件、以将枕面固定在两个弧形段之间,枕面用于支撑人体头部。如此设置,由支架围成的枕头是空芯的,枕面由顶部的两个弧形段支撑起来,枕面仅设置在枕头的顶部、用于支撑头部,这样能让空气自由流通,起到散热、降温的效果,从而解决了传统枕头不能散热、降温的问题。

A new type of pillow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ovel pillow, which includes a pillow body, the pillow body is surrounded by a plurality of supports, the support includes a lower support horizontally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illow body, and also includes two relatively arranged side supports, the side support includes an arc section and two straight sections with the same length and connected with both ends of the arc section in a vertical direction, and the One end far away from the arc section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bracket, the arc section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pillow body, and each arc section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ixings to fix the pillow surface between the two arc sections, and the pillow surface is used to support the human head. In this way, the pillow surrounded by the bracket is hollow, and the pillow surface is supported by two arc sections at the top. The pillow surface is only set at the top of the pillow to support the head, so that the air can flow freely, play the effect of heat dissipation and cooling, and thus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pillow can't heat dissipation and c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枕头
本技术涉及床上用品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枕头。
技术介绍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由于传统枕头是实芯的,人在休息时头枕在传统枕头上会影响头部散热,因此,能散热、降温的枕头亟待研究。因此,如何解决传统枕头不能散热、降温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枕头,以解决传统枕头不能散热、降温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由多个支架围成,所述支架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枕头本体底部的下支架,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支架,所述侧支架包括弧形段和两个长度相同、且分别与所述弧形段的两端相连接的呈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线段,各个所述直线段的远离所述弧形段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下支架相连接,所述弧形段设置于所述枕头本体的顶部,各个所述弧形段上分别设有多个固定件、以将枕面固定在两个所述弧形段之间,所述枕面用于支撑人体头部。优选地,所述下支架呈方形,各个所述直线段与所述下支架的各个顶点相连接,所述下支架包括两个沿所述枕头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横支架和两个沿所述枕头本体宽度方向设置的纵支架,各个所述弧形段分别沿所述枕头本体宽度方向设置,各个所述直线段分别与各个所述横支架的两端可转动地相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线段之间位于所述横支架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可拆卸地设有活动支架,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线段之间位于所述纵支架的上方、沿水平方向设有上纵支架,所述活动支架与所述上纵支架用于支撑所述侧支架。优选地,各个所述直线段分别与所述横支架通过合叶可转动地相连接。优选地,各个所述横支架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横支架和第二横支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支架和所述第二横支架之间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一侧设有左旋螺纹、另一侧设有右旋螺纹,所述螺杆的两侧分别穿入所述第一横支架和所述第二横支架,所述第一横支架和所述第二横支架二者之一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左旋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右旋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通过转动所述螺杆、以调节所述枕头本体的长度。优选地,各个所述活动支架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活动支架和第二活动支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支架和所述第二活动支架之间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一侧设有左旋螺纹、另一侧设有右旋螺纹,所述螺杆的两侧分别穿入所述第一活动支架和所述第二活动支架,所述第一活动支架和所述第二活动支架二者之一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左旋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右旋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通过转动所述螺杆、以使所述活动支架的长度与所述横支架的长度相同。优选地,各个所述直线段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之间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一侧设有左旋螺纹、另一侧设有右旋螺纹,所述螺杆的两侧分别穿入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二者之一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左旋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右旋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通过转动所述螺杆、以调节所述枕头本体的高度。优选地,所述螺杆的左旋螺纹与右旋螺纹之间固定设有螺母、用于转动所述螺杆。优选地,所述弧形段的弯曲方向朝向所述纵支架。优选地,所述支架为不锈钢管。优选地,所述枕面呈网状,所述枕面的材质为尼龙。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一种新型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枕头本体由多个支架围成,支架包括水平设置于枕头本体的底部的下支架,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支架,侧支架包括弧形段和两个长度相同、且分别与弧形段的两端相连接的呈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线段,各个直线段的远离弧形段的一端分别与下支架相连接,弧形段设置于枕头本体的顶部,各个弧形段上分别设有多个固定件、以将枕面固定在两个弧形段之间,枕面用于支撑人体头部。如此设置,由支架围成的枕头是空芯的,枕面由顶部的两个弧形段支撑起来,枕面仅设置在枕头的顶部、用于支撑头部,这样能让空气自由流通,起到散热、降温的效果,从而解决了传统枕头不能散热、降温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新型枕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新型枕头的侧视图。图1~3中:1-枕面,2-横支架,21-第一横支架,22-第二横支架,3-纵支架,4-侧支架,41-弧形段,42-直线段,42'-第一直线段,42〞-第二直线段,5-活动支架,51-第一活动支架,52-第二活动支架,6-上纵支架,7-螺杆,71-左旋螺纹,72-右旋螺纹,8-螺母,9-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枕头,解决了传统枕头不能散热、降温的问题。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请参考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新型枕头,包括枕头本体,枕头本体由多个支架围成,支架包括设置于枕头本体底部的下支架,下支架呈水平设置,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支架4,侧支架4包括一个弧形段41和两个长度相同、且分别与弧形段41的两端相连接的直线段42,直线段42呈竖直方向设置,各个直线段42的远离弧形段41的一端分别与下支架相连接,弧形段41设置于枕头本体的顶部,如此设置,下支架和侧支架4围成了枕头本体,使枕头本体呈空芯,让空气自由流通,起到散热、降温的效果。各个弧形段41的下端分别固定设有多个固定件9,固定件9可以为钩子,也可以为凸起,将枕面1固定在固定件9上,以将用于支撑人体头部的枕面1固定在两个弧形段41之间,固定件9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弧形段41上。只在枕头本体的顶部设置枕面1有助于空气流通和散热。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下支架呈方形,各个直线段42与下支架的各个顶点相连接,下支架包括两个沿枕头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横支架2和两个沿枕头本体宽度方向设置的纵支架3,横支架2与纵支架3相邻、且相互垂直设置,各个弧形段41分别沿枕头本体宽度方向设置,各个直线段42分别与横支架2的两端可转动地相连接,不用时将侧支架4旋转至水平方向,以便收放或携带。相邻的两个直线段42之间位于横支架2的上方、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由多个支架围成,所述支架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枕头本体底部的下支架,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支架(4),所述侧支架(4)包括弧形段(41)和两个长度相同、且分别与所述弧形段(41)的两端相连接的呈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线段(42),各个所述直线段(42)的远离所述弧形段(4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下支架相连接,所述弧形段(41)设置于所述枕头本体的顶部,各个所述弧形段(41)上分别设有多个固定件(9)、以将枕面(1)固定在两个所述弧形段(41)之间,所述枕面(1)用于支撑人体头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本体,所述枕头本体由多个支架围成,所述支架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枕头本体底部的下支架,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支架(4),所述侧支架(4)包括弧形段(41)和两个长度相同、且分别与所述弧形段(41)的两端相连接的呈竖直方向设置的直线段(42),各个所述直线段(42)的远离所述弧形段(4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下支架相连接,所述弧形段(41)设置于所述枕头本体的顶部,各个所述弧形段(41)上分别设有多个固定件(9)、以将枕面(1)固定在两个所述弧形段(41)之间,所述枕面(1)用于支撑人体头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呈方形,各个所述直线段(42)与所述下支架的各个顶点相连接,所述下支架包括两个沿所述枕头本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横支架(2)和两个沿所述枕头本体宽度方向设置的纵支架(3),各个所述弧形段(41)分别沿所述枕头本体宽度方向设置,各个所述直线段(42)分别与各个所述横支架(2)的两端可转动地相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线段(42)之间位于所述横支架(2)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可拆卸地设有活动支架(5),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线段(42)之间位于所述纵支架(3)的上方、沿水平方向设有上纵支架(6),所述活动支架(5)与所述上纵支架(6)用于支撑所述侧支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枕头,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直线段(42)分别与所述横支架(2)通过合叶可转动地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枕头,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横支架(2)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横支架(21)和第二横支架(2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支架(21)和所述第二横支架(22)之间的螺杆(7),所述螺杆(7)的一侧设有左旋螺纹(71)、另一侧设有右旋螺纹(72),所述螺杆(7)的两侧分别穿入所述第一横支架(21)和所述第二横支架(22),所述第一横支架(21)和所述第二横支架(22)二者之一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左旋螺纹(71)相配合的内螺纹、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右旋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民
申请(专利权)人:刘艳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