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菌棒接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278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菌棒接种装置,包括封闭圆筒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其中一端设有收缩的圆台筒型出料口,所述壳体内部同轴设置有支杆和套在支杆外的推杆,支杆上连接有位于出料口外部的双圆锥体开孔头,推杆位于壳体内的一端端头连接有推料盘,所述推料盘紧密但可滑动的套设在支杆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单人操作即可完成菌种的接种工作,并且操作简单快捷,可以解放人力,降低人力成本,并且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开孔头扎入到菌棒深处并直接加入菌种,因此可以将菌种接种到菌棒内部,使得菌种与菌棒之间接触更为充分,生长发育更好。

A device for inoculating mushroom stic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inoculating device for edible mushroom stick, which comprises a closed cylindrical shell, one end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shrinking circular table cylinder type discharge port, the inner coaxially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rod and a push rod which is sleeved outside the support rod, the support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double cone opening head which is located outside the discharge port, and the end head of the push rod which is located inside the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a push plate, The pushing plate is tightly but slidably sleeved outside the support rod;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mplete the inoculation of bacteria by single operation,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fast, which can liberate manpower, reduce manpower cost,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the utility model can penetrate into the depth of the bacteria rod through the opening head and directly add bacteria, so the bacteria can be inoculated into the internal of the bacteria rod, It makes the contact between bacteria and rods more sufficient and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菌棒接种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种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食用菌种植过程中菌棒的接种装置。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人们大量使用的一种食品,因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因此也被称为健康食品。食用菌菌种的培育过程主要包括菌种分离、保藏复状以及菌种培育,其中菌种分离的过程通常称为接种,即将菌种分离到培养基中进行单独保存和培育的步骤。目前采用的接种方法,是使用锥子扎破菌棒(装有培养基的菌种包装袋),然后手动将菌种放入到菌棒内,最后使用胶布封口,等待菌种自行繁殖。但是这种方式有一定的问题:一是需要两个人来操作,一个人负责取放菌棒并扎孔,另一个人剪切胶布并进行封口,导致占中了较多的人力,提高了成本,并且工作效率也不高;二来这种人工塞入菌种的方式接种深度很浅,导致菌种一开始只能与少量菌棒接触,接种不够充分,影响了菌种的生长发育。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食用菌菌棒接种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菌棒接种过程采用两人配合操作所存在的人力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以及接种深度浅,导致菌种生长发育不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菌棒接种装置,包括封闭圆筒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其中一端设有收缩的圆台筒型出料口,所述壳体内部同轴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长度大于壳体,且支杆的两端分别伸出壳体外部;所述支杆靠近出料口一端连接有位于出料口外部的开孔头,所述的开孔头为双圆锥体,且开孔头与支杆同轴设置,其基底的半径大于出料口的半径;还包括同轴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推杆,所述推杆为中空管且正好可滑动的套设在支杆外部,推杆其中一端位于壳体内部,另一端伸出壳体外并连接有推动柄,推杆位于壳体外部分的长度总是大于支杆位于壳体外部分的长度,且推杆长度大于壳体;推杆位于壳体内的一端端头连接有推料盘,所述推料盘紧密但可滑动的套设在支杆外,且推料盘的半径等同于壳体的内径,使得推料盘封闭壳体的截面。本技术类似注射器结构,通过开孔头将菌棒扎破,然后按动推动柄,将推杆连带支杆同时向下压动,支杆向下移动使得开孔头脱离并打开出料口,然后推料盘将菌种挤出出料口进入到菌棒深处进行接种。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单人操作即可完成菌种的接种工作,并且操作简单快捷,可以解放人力,降低人力成本,并且提高工作效率;2、本技术可以通过开孔头扎入到菌棒深处并直接加入菌种,因此可以将菌种接种到菌棒内部,使得菌种与菌棒之间接触更为充分,生长发育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的侧面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进行接种时的侧面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支杆和推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1、出料口2、支杆3、开孔头4、推杆5、限位筒11、阻挡环21、阻挡杆31、推动柄51、推料盘52、橡胶环5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食用菌菌棒接种装置,包括封闭圆筒形的壳体1,所述壳体1其中一端设有收缩的圆台筒型出料口2,使得壳体1与出料口2组合形成前后两端有开口的半封闭式结构。壳体1内部同轴设置有支杆3,支杆3为硬杆,其直径远小于出料口2的大小,避免影响出料。所述支杆3长度大于壳体1,且支杆3的两端分别伸出壳体1外部;支杆3靠近出料口2一端连接有位于壳体1外部的开孔头4,所述开孔头4为双圆锥体,且开孔头4与支杆3同轴设置,其基底的半径大于出料口2的半径,使得开孔头4的大半部分均卡设在开料口外,且不会随着支杆3的移动进入到壳体1内,同时也能通过开孔头4来封闭出料口2。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中,开孔头4远离壳体1的圆锥体相对另一半圆锥体更高,即其更为尖锐,使其能更好的深入到菌棒中。本技术还包括同轴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推杆5,所述推杆5为中空管且正好可滑动的套设在支杆3外部,推杆5其中一端位于壳体1内部,另一端伸出壳体1外并连接有推动柄51,推杆5位于壳体1外部分的长度总是大于支杆3位于壳体1外部分的长度,且推杆5长度大于壳体1,因此推杆5在沿壳体1轴向移动时不会被支杆3阻挡。推杆5位于壳体1内的一端端头连接有推料盘52,所述推料盘52紧密但可滑动的套设在支杆3外,使得推料盘52在随推杆5移动时也能给支杆3带去相同方向的摩擦力,使得支杆3也随之移动,从而打开出料口2。推料盘52的半径等同于壳体1的内径,使得推料盘52封闭壳体1的截面,可以保证将菌种封闭在推料盘52与出料口2之间的壳体1空间内,以便进行接种操作。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中,推料盘52与支杆3的接触面上设有橡胶环53用以增大摩擦力,使得推料盘52可以更好的带动支杆3移动。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中,出料口2分为两段同轴设置的圆台筒,其中远离壳体1一侧的圆台筒底端直径小于位于内侧的圆台筒顶端直径,使得两个圆台筒的连接处内侧出现一个阻挡环21。相应的,支杆3靠近出料口2一端上还垂直设有阻挡杆31,所述阻挡杆31的长度与阻挡环21的外径相同;当开孔头4向下移动使得支杆3的端头正好位于壳体1外部时,阻挡杆31与阻挡环21紧密接触。这样可以进一步限制开孔头4的移动范围,避免在下压推料盘52加入菌种时开孔头4向下移动太远导致扎穿菌棒的问题。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壳体1远离出料口2一端的外侧设有同轴套设在推杆5外部的限位筒11,所述限位筒11与推杆5紧密接触并可供推杆5在内自由滑动,这样可以更好的限制推杆5在沿壳体1轴向的运动,避免操作过程中发生歪斜。本技术在工作前,先将推杆5向外拉,使得推料盘52位于壳体1顶部,并且使得开孔头4位于最远离出料口2的位置,然后从开口头与出料口2之间的缝隙中加入菌种粉末,直至装满壳体1内的空间;然后将开孔头4推向出料口2进行封闭,操作人员握住壳体1对准菌棒扎下,此时开孔头4与出料口2紧密接触进行封闭,并向下钻入菌棒内部;到达菌棒内合适深度后,向下压推动柄51,使得推杆5和推料盘52同时向下移动,将菌种压向出料口2,此时推料盘52带动支杆3以及开孔头4进一步向下移动,打开开孔头4与出料口2之间的空隙,进而释放出菌种;完成接种后先上拉推杆5,使得开孔头4重新封闭出料口2,再拔起壳体1进行下一次操作。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菌棒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圆筒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其中一端设有收缩的圆台筒型出料口,所述壳体内部同轴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长度大于壳体,且支杆的两端分别伸出壳体外部;所述支杆靠近出料口一端连接有位于出料口外部的开孔头,所述的开孔头为双圆锥体,且开孔头与支杆同轴设置,其基底的半径大于出料口的半径;/n还包括同轴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推杆,所述推杆为中空管且正好可滑动的套设在支杆外部,推杆其中一端位于壳体内部,另一端伸出壳体外并连接有推动柄,推杆位于壳体外部分的长度总是大于支杆位于壳体外部分的长度,且推杆长度大于壳体;推杆位于壳体内的一端端头连接有推料盘,所述推料盘紧密但可滑动的套设在支杆外,且推料盘的半径等同于壳体的内径,使得推料盘封闭壳体的截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菌棒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圆筒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其中一端设有收缩的圆台筒型出料口,所述壳体内部同轴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长度大于壳体,且支杆的两端分别伸出壳体外部;所述支杆靠近出料口一端连接有位于出料口外部的开孔头,所述的开孔头为双圆锥体,且开孔头与支杆同轴设置,其基底的半径大于出料口的半径;
还包括同轴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推杆,所述推杆为中空管且正好可滑动的套设在支杆外部,推杆其中一端位于壳体内部,另一端伸出壳体外并连接有推动柄,推杆位于壳体外部分的长度总是大于支杆位于壳体外部分的长度,且推杆长度大于壳体;推杆位于壳体内的一端端头连接有推料盘,所述推料盘紧密但可滑动的套设在支杆外,且推料盘的半径等同于壳体的内径,使得推料盘封闭壳体的截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森源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