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带宽切换方法、装置、服务节点、用户终端和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2658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7:25
本申请提供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装置、服务节点、用户终端和介质。该方法确定服务节点中每个小区的部分带宽切换过程的切换时隙偏移,各所述切换时隙偏移在所属小区中的切换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所属小区的所需切换时延;向用户终端发送切换指示信息,所述切换指示信息包括各所述切换时隙偏移。

Partial bandwidth switching methods, devices, service nodes, user terminals and media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 partial bandwidth switching method, device, service node, user terminal and medium. The method determines the switching slot offset of the partial bandwidth switching process of each cell in the service node. The switching delay of each switching slot offset in the cell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required switching delay of the cell. The switching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including the switching slot offset, is sent to the user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部分带宽切换方法、装置、服务节点、用户终端和介质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例如涉及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装置、服务节点、用户终端和介质。
技术介绍
第五代移动通信(FifthGeneration,5G)系统相比于以往的无线通信系统支持更大的系统带宽。5G系统中引入了部分带宽(BandwidthPart,BWP)的概念。BWP是指一段连续的带宽,(UserEquipment,UE)无需支持整个系统带宽内的数据收发,只需支持在BWP的部分带宽内进行数据收发即可。同一时刻,每个UE只有一个激活的上行BWP和一个激活的下行BWP,UE可以根据业务情况动态调整激活的BWP。部分带宽捆绑切换(BandwidthPartBundle)涉及到服务节点中多个小区(Cell)上的BWP切换,不同Cell上的BWP切换时延可能不一致,而且不同Cell上的BWP切换会相互影响。服务节点与UE通信的过程中,在UE未完成在各个Cell上的BWP切换的情况下,会导致基站与UE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数据收发和同步,影响通信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装置、服务节点、用户终端和介质,以提高在各个小区进行部分带宽切换的可靠性,提高通信质量。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包括:确定服务节点中每个小区的部分带宽切换过程的切换时隙偏移,各所述切换时隙偏移在所属小区中的切换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所属小区的所需切换时延;向用户终端发送切换指示信息,所述切换指示信息包括各所述切换时隙偏移。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包括:接收服务节点发送的切换指示信息,所述切换指示信息包括服务节点中每个小区的部分带宽切换过程的切换时隙偏移,各所述切换时隙偏移在所属小区中的切换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所属小区的所需切换时延;根据所述切换指示信息进行部分带宽捆绑切换。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部分带宽切换装置,包括:切换时隙确定模块,设置为确定服务节点中每个小区的部分带宽切换过程的切换时隙偏移,各所述切换时隙偏移在所属小区中的切换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所属小区的所需切换时延;发送模块,设置为向用户终端发送切换指示信息,所述切换指示信息包括各所述切换时隙偏移。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部分带宽切换装置,包括: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服务节点发送的切换指示信息,所述切换指示信息包括服务节点中每个小区的部分带宽切换过程的切换时隙偏移,各所述切换时隙偏移在所属小区中的切换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所属小区的所需切换时延;切换模块,设置为根据所述切换指示信息进行部分带宽捆绑切换。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节点,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设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设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部分带宽切换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部分带宽切换的示意图;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部分带宽捆绑切换的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A-CSI-RS触发的示意图;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部分带宽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部分带宽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5G系统相比于以往的无线通信系统支持更大的系统带宽,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i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TS38.101-2协议,5G系统最大支持400MHz系统带宽。对于用户终端而言,支持如此大的系统带宽,不仅会增加UE的成本,还会增加UE的电量消耗。基于BWP技术UE只需支持在BWP的部分带宽内进行数据收发即可,UE可根据实际需求切换激活的BWP。部分带宽捆绑切换涉及到服务节点中多个小区上的BWP切换。在5G系统中,每个UE在每个载波上最多配置4个上行BWP和4个下行BWP。同一时刻,每个UE只能有一个激活的上行BWP和一个激活的下行BWP。每个BWP上的配置可能不同,UE根据业务情况动态的调整激活BWP。在一实施例中,UE配置了2个下行BWP,包括BWP1和BWP2,BWP1的带宽相对较大,BWP2的带宽相对较小。在UE的下行业务量大的情况下,UE可以激活BWP1用于下行业务传输;而在UE的下行业务量较小的情况下,UE可以切换到BWP2以节约能量。在UE收到BWP切换指示信息的情况下,需要一定的时间用于准备和进行BWP切换,这段时间为BWP切换时延(BWPswitchdelay)。相关技术只能保证切换时延大于或等于当前主动发起BWP切换的小区的切换所需的时延,未考虑其他小区上的BWP切换时延。针对BWP捆绑切换技术中由于未能考虑每个小区的切换所需时延,造成BWP切换可靠性低、服务节点与UE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数据收发和同步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通过针对每个小区指示合理的切换时隙偏移,提高在每个小区进行部分带宽切换的可靠性,提高通信质量。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服务节点,包括步骤S10和步骤S20。步骤S10、确定服务节点中每个小区的部分带宽切换过程的切换时隙偏移,各所述切换时隙偏移在所属小区中的切换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所属小区的所需切换时延。步骤S20、向用户终端发送切换指示信息,所述切换指示信息包括各所述切换时隙偏移。在一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实现BWP切换: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DCI)切换、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信令切换以及非激活定时(InactivityTimer)切换。所述DCI切换是通过服务节点向UE发送的DCI指示BWP切换,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确定服务节点中每个小区的部分带宽切换过程的切换时隙偏移,各所述切换时隙偏移在所属小区中的切换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所属小区的所需切换时延;/n向用户终端发送切换指示信息,所述切换指示信息包括各所述切换时隙偏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部分带宽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服务节点中每个小区的部分带宽切换过程的切换时隙偏移,各所述切换时隙偏移在所属小区中的切换时延大于或等于所述所属小区的所需切换时延;
向用户终端发送切换指示信息,所述切换指示信息包括各所述切换时隙偏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区为主动小区或者被动小区,主动小区为服务节点中主动发起部分带宽切换的小区,被动小区为服务节点中被动发起部分带宽切换的小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服务节点中每个小区的部分带宽切换过程的切换时隙偏移,包括:
根据用户终端类型和每个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类型,计算所述用户终端在每个小区的切换所需时延;
根据各切换所需时延中的最大值确定各所述切换时隙偏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服务节点中每个小区的部分带宽切换过程的切换时隙偏移,包括:
根据用户终端能力确定用户终端类型,所述用户终端类型包括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
计算所述用户终端类型对应于每个子载波间隔类型的切换所需时延,
根据各切换所需时延中的最大值确定各所述切换时隙偏移。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切换所需时延中的最大值确定各所述切换时隙偏移,包括:
根据所述最大值查找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主动小区的切换所需时隙偏移;
将大于或等于所述切换所需时隙偏移的整数确定为主动小区的切换时隙偏移;
根据所述主动小区的切换时隙偏移换算得到被动小区的切换时隙偏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切换时隙偏移在所属小区中的切换时延均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值。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服务节点中每个小区的部分带宽切换过程的切换时隙偏移,包括:
根据用户终端类型和所述主动小区的子载波间隔类型,查找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主动小区的切换所需时隙偏移;
将大于或等于所述切换所需时隙偏移的整数确定为主动小区的切换时隙偏移;
根据所述主动小区的切换时隙偏移确定被动小区的切换时隙偏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主动小区的切换时隙偏移确定被动小区的切换时隙偏移,包括:
将所述主动小区的切换时隙偏移与第一预设偏移量的和作为所述被动小区的基准时隙数量,所述第一预设偏移量为整数;
将所述基准时隙数量换算得到所述被动小区的切换时隙偏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主动小区的切换时隙偏移确定被动小区的切换时隙偏移,包括:
将所述主动小区的切换时隙偏移作为所述被动小区的基准时隙数量;
将所述基准时隙数量换算后的时隙数量与第一预设偏移量的和作为所述被动小区的切换时隙偏移,所述第一预设偏移量为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偏移量根据第一信息或第二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所述第一信息为无线资源控制的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信息为重解释切换指示信息的预设比特域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切换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下行控制信息向用户终端发送切换指示信息;
所述切换时隙偏移包括第一切换时隙偏移和第二切换时隙偏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切换时隙偏移为上行部分带宽的切换时隙偏移,所述第二切换时隙偏移为下行部分带宽的切换时隙偏移。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小区和被动小区为部分带宽捆绑切换关系,所述主动小区为主小区或者辅小区,所述被动小区为辅小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指示信息还设置为触发参考信号操作,所述参考信号操作包括参考信号、参考信号测量和参考信号测量上报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参考信号为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指示信息还设置为在预设条件下触发参考信号操作;
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高层参数上报数量配置为空;高层参数探测参考信号信息配置为真;以及,高层参数重复传输使能。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指示信息还设置为触发参考信号操作,所述参考信号操作包括参考信号和参考信号测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参考信号为探测参考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指示信息为下行授权的下行控制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参考信号操作的时域位置为部分带宽切换后的第一个可用时隙。


18.根据权利要求13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参考信号操作的时域位置为部分带宽切换后的第一个可用时隙与第二预设偏移量的和对应的时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兴光李剑郝鹏李儒岳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