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传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263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传导装置,所述骨传导装置为采用了骨传导技术的各种类型的装置,所述骨传导装置含有用于传递声音的骨传导模块,所述骨传导模块设有金属材料组件,所述骨传导模块中的金属材料组件全部或者部分为非晶合金。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骨传导装置传递出的声音音质更佳,在其中的非晶合金变形过程中实现的变形量可以传导不同的音质效果,在音质方面有更强的实现空间,从而可以通过改变使佩戴者获得更好的音质水平,重底音和高音等等其他常规材料需要通过更高的变形力才能获得的音效和音质使用特定体系的非晶合金既能够获得,无需改变整体结构设计。

Bone conduc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one conduction device, which adopts various types of devices of bone conduction technology. The bone conduction device includes a bone conduction module for transmitting sound. The bone conduction module is provided with a metal material component, and all or part of the metal material component in the bone conduction module is amorphous alloy. The bone conduction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has better sound quality. The amount of deformation realized in the amorphous alloy deformation process can conduct different sound quality effects, and has stronger realization space in sound quality, so that the wearer can obtain better sound quality level by changing, and other conventional materials such as the double bottom tone and high pitch can be obtained by higher deformation force The sound effect and sound quality can be obtained by using a specific system of amorphous alloy without changing the overall structural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传导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传导装置。
技术介绍
听觉系统是人类接收外界信号的重要感觉器官。正常情况下,由声源振动产生的声波,经两条途径传入内耳:其一,通过外耳道、鼓膜和由三块听小骨组成的听骨链传递至内耳,即声波的空气传导,该方式为正常听觉的主要传导途径;其二,直接通过颅骨传递至内耳,即骨传导,该方式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作用甚微。骨传导方式传递声音的主要途径是声音经颅骨使耳蜗壁发生振动,主要传导模式有以下两种:其一,压缩骨导(CompressionBoneConduction),是指振动经颅骨传到耳蜗,使耳蜗壁随着声波疏密相的变化膨大与缩小,从而使体积可压缩性很小的内耳淋巴液向蜗窗和前庭窗移动。因前庭阶和鼓阶中的淋巴液之比为5:3,且蜗窗膜的活动性大于镫骨板,所欲在声波疏相骨壁被压缩时,前庭阶中淋巴液流向鼓阶,基底膜下移;声波疏相骨壁膨大时,淋巴液回流,基底膜上移。由此反复较低引起基底膜振动,有效地刺激了内耳螺旋器;其二,移动式骨导(ExpansionBoneConduction),是指声波作用于颅骨时,整个头颅包括耳蜗均在振动。因为淋巴液存在惰性,所以当耳蜗壁移位时,内耳淋巴液的唯一总是稍落后于前者,并且呈反向运动,从而引起基底膜振动,刺激内耳螺旋器。现有技术中,骨传导技术集中应用于骨传导助听器、骨传导麦克风、骨传导手机、骨传导耳机等骨传导装置中,尤其是骨传导耳机,近年来在民用领域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在近年来的调查中,许多研究机构发现传统入耳式耳机的使用对使用人群听力造成持续性的损伤,尤其是长期使用入耳式耳机的人群听力受损情况更加严重,使用骨传导技术的耳机由于声音传导的方式不同,不会对耳朵造成损伤,是现有入耳式耳机的良好替代物。随着骨传导技术应用领域逐渐扩大,针对骨传导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以及细分,例如针对骨传导扬声器结构、分布应用等的研究在耳机、眼镜等领域已然具有一定的基础。随着骨传导产品的推广应用,相关技术会得到更进一步的研究开发。由于骨传导技术民用化并未大范围进行推广,故市场上现有骨传导装置往往停留在“能够使用”的阶段,即能够保证使用即可,虽然有一些企业针对其使用品质也进行长期的研发,但是能够商用转化的技术主要集中于骨传导装置的结构设计和新产品的开发上,并未有跳跃式的发展。骨传导装置中的常用材料为橡胶、塑料及常规的金属材料或者其他的复合材料等通用性材料,上述通用性材料性能有限,应用于骨传导装置中难以产生优良的声学效果,使骨传导装置在声学效果上与其他现有装置差距甚远,尤其是骨传导装置传递的声音中,更具饱和度的频段缺失,造成声音单调,使用效果欠佳,难以冲击更高端的发声器市场,这样的缺陷是无法通过结构设计的方法来改善的。骨传导装置中金属材料的部分对声波的传导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现有技术中骨传导装置中的金属材料通常优选采用钢铁材质。选择钢铁材质一方面是因为钢铁材料便宜易得,而且加工工艺成熟,成型性能也非常优异,另一方面钢铁材质坚硬,使用寿命长,相比起塑胶材料能够耐受更严苛的使用环境。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钢铁材料由于防锈抗蚀性能着实一般,尤其是骨传导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接触人体皮肤部分(长期被汗水、油脂侵蚀的环境)非常容易生锈,而且由于密度高以及本身的特性,在音质传导上难以让人满意,尤其是为了追求更好的音质,从而将传导声音的传振片等部件设计的更加长、体积更大。传振片在振子发生震动时根据振子释放的频率传导不同的振幅,钢铁材料由于自身弹性极限的限制并且弹性模量较高,往往在需要传振片达到较大的力时才能产生所需要的变形量,这使得骨传导装置的电池容量和电控能力都需要增强,才能达到预期的音质效果,增加了能源的消耗(更高音质需要更大的电池),使骨传导装置的重量居高不下,不仅增加了加工成本,而且使得骨传导装置整体结构变得笨重,与当下流行的轻薄化电子产品的趋势背道而驰,自然无法在消费者市场上立足。尽管钢铁材料具有非常明显的缺点,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被研究可能用于替代的材料综合性能还不如钢铁材料,尤其是涉及到轻量化的设计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考虑到轻薄设计的要求,是不会选用密度比钢铁材料更高的材料进行替换,而密度低于钢铁材料的一些材料(如特殊塑料、镁合金、铝合金)从音质传导上又无法达到要求,所以钢铁材料仍旧是骨传导装置上金属部件的首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传导装置,其能够提升传导声音音质、降低整体结构厚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骨传导装置,所述骨传导装置为采用了骨传导技术的各种类型的装置,所述骨传导装置的金属材料组件全部或部分为非晶合金,即:所述骨传导装置含有用于传递声音的骨传导模块,所述骨传导模块设有金属材料组件,所述骨传导模块中的金属材料组件全部或者部分为非晶合金。进一步地,所述非晶合金为锆基非晶合金、稀土基非晶合金、铜基非晶合金、钛基非晶合金、铝基非晶合金、镁基非晶合金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进一步地,所述非晶合金为锆基非晶合金,其成分组成为(Zr,Hf)aAlbCuc(Sn,Mg)d(Y,Ag)e,其中a、b、c、d、e每个独立地表示原子百分比,55≤a≤72、6≤b≤17、16≤c≤24、0≤d≤5、0.2≤e≤1;或者,所述非晶合金为钛基非晶合金,其成分组成为(Ti,Zr)aCubSnc(Si,Al,B)d,其中a、b、c、d每个独立地表示原子百分比,50≤a≤65、20≤b≤35、7≤c≤20、1≤d≤6,其中Ti原子百分比高于40%。进一步地,所述非晶合金为下列合金中的一种或者多种:Zr62.4Hf2.7Al12Cu20Sn1Mg1.2YAg0.8;Zr65.7Hf2.5Al11Cu18Sn1Mg1Ag0.8;Zr70.1Hf1.4Al10Cu16.2Sn1Mg1Ag0.3;Zr64.3Hf1.8Al13.2Cu17SnMg3Y0.3Ag0.4;Ti58Zr2Cu25Sn10Si0.8Al4B0.2;Ti54Zr4Cu30Sn7Si1Al4;Ti59.3Zr2Cu25Sn11Al2B0.7;Ti62.5Zr0.5Cu25Sn8Si1Al2.7B0.3。进一步地,所述骨传导模块为压电式骨传导装置或者电磁式骨传导装置;所述压电式骨传导装置中的金属材料组件为压电振子中的金属基板、与人体相接处的传导材料、保护压电振子的壳体结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所述电磁式骨传导装置中的金属材料组件为骨传导振子、骨传导振子固定结构、与人体相接处的传导材料、保护骨传导振子的壳体结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进一步地,所述骨传导模块中的金属材料组件为内部或者外部的骨架结构、外部壳体结构或者连接结构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进一步地,所述骨传导模块中的金属材料组件中非晶态合金按照体积的占比,大于或者等于整体金属材料组件的10%。进一步地,所述骨传导模块中的金属材料组件中非晶态合金按照体积的占比,大于或者等于整体金属材料组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骨传导装置,所述骨传导装置为采用了骨传导技术的各种类型的装置,所述骨传导装置含有用于传递声音的骨传导模块,所述骨传导模块设有金属材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传导模块中的金属材料组件全部或者部分为非晶合金。/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03 CN 20191026688861.骨传导装置,所述骨传导装置为采用了骨传导技术的各种类型的装置,所述骨传导装置含有用于传递声音的骨传导模块,所述骨传导模块设有金属材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传导模块中的金属材料组件全部或者部分为非晶合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骨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合金为锆基非晶合金、稀土基非晶合金、铜基非晶合金、钛基非晶合金、铝基非晶合金、镁基非晶合金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骨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合金为锆基非晶合金,其成分组成为(Zr,Hf)aAlbCuc(Sn,Mg)d(Y,Ag)e,其中a、b、c、d、e每个独立地表示原子百分比,55≤a≤72、6≤b≤17、16≤c≤24、0≤d≤5、0.2≤e≤1;或者,所述非晶合金为钛基非晶合金,其成分组成为(Ti,Zr)aCubSnc(Si,Al,B)d,其中a、b、c、d每个独立地表示原子百分比,50≤a≤65、20≤b≤35、7≤c≤20、1≤d≤6,其中Ti原子百分比高于4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骨传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合金为下列合金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Zr62.4Hf2.7Al12Cu20Sn1Mg1.2YAg0.8;
Zr65.7Hf2.5Al11Cu18Sn1Mg1Ag0.8;
Zr70.1Hf1.4Al10Cu16.2Sn1Mg1Ag0.3;
Z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扬德卢昆高宽朱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无疆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