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护的稳定性高的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251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维护的稳定性高的配电柜,包括防护门、安装板、主体和至少两个轨道,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二条形槽、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限位块、第三连接杆、空腔、第一条形槽、第二限位块和第一弹簧,所述卡接组件包括控制按键、贯穿孔、第一连接柱、第二弹簧、开槽、限位块、支撑杆、第二连接柱和第一限位块,所述加固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外壳、吸盘、固定杆和连接套管,该便于维护的稳定性高的配电柜中,通过检修机构,使轨道可以向远离安装板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轨道从两个线槽之间移出,从而减小了线槽对器件更换的阻碍,提高了器件更换的效率,通过加固机构,提高了配电柜与地面之间连接的牢固度,从而提高了配电柜的稳定性。

A high stability distribution cabinet easy to maintai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istribution cabinet with high stability, which is easy to maintain, including a protective door, a mounting plate, a main body and at least two rails. The expansion component includes a second strip groove, a first connecting rod,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a first limiting block, a third connecting rod, a cavity, a first strip groove, a second limiting block and a first spring. The clamp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control key, a through hole The first connecting column, the second spring, the slotting, the limiting block, the supporting rod, the second connecting column and the first limiting block. The reinforc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driving component, the shell, the suction cup, the fixing rod and the connecting sleeve. In the distribution cabinet with high maintenance stability, the track can be moved away from the mounting plate through the maintenance mechanism, so that the track can be moved out from the two trunking 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mechanism,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cabinet and the ground is improved, so the stability of the distribution cabinet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维护的稳定性高的配电柜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力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维护的稳定性高的配电柜。
技术介绍
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配电柜作为电力设备的一种,一般配电柜中元器件的数量较多,从而导致柜内电缆使用量巨大,为了便于电缆的收纳,走线槽与安装元器件的轨道通常间隔设置,当柜内器件排布比较紧密的时候,走线槽与器件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导致人们在更换或者检测器件的时候会受到走线槽的阻碍,大大延长了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不仅如此,配电柜中经常会使用大型器件,大型器件的重量较重,当大型器件在柜内的安装位置太高的时候,将会导致配电柜整体的重心上移,从而降低了的配电柜放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稳定性高的配电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维护的稳定性高的配电柜,包括防护门、安装板、主体和至少两个轨道,所述防护门设置在主体的一侧,所述安装板竖向设置在主体的内部,各轨道均水平设置在安装板的靠近防护门的一侧,各轨道均匀分布,还包括中控机构、至少两个检修机构和至少两个加固机构,各加固机构均设置在主体的下方,所述检修机构与轨道一一对应,所述检修机构设置在轨道与安装板之间,所述中控机构设置在主体的内部,各加固机构均与中控机构电连接;所述检修机构包括两个伸缩组件和两个卡接组件,两个伸缩组件均水平设置在安装板上,两个伸缩组件关于安装板的竖向中心线对称,两个卡接组件分别设置在安装板的两端上,两个伸缩组件均设置在两个卡接组件之间;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二条形槽、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限位块、第三连接杆、空腔、第一条形槽、第二限位块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条形槽水平设置在安装板上,所述空腔水平设置在安装板的内部,所述空腔位于第二条形槽的下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二条形槽的内壁的远离卡接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限位块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一限位块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杆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在空腔的内部的靠近卡接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下端设置在第二限位块的上方,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上端设置在第二条形槽内,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空腔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设置在空腔的远离卡接组件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限位块上,所述第一条形槽设置在轨道的靠近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一条形槽滑动连接;所述卡接组件包括控制按键、贯穿孔、第一连接柱、第二弹簧、开槽、限位块、支撑杆、第二连接柱和第一限位块,所述贯穿孔设置在安装板的一端,所述贯穿孔的下端与空腔的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柱(16)穿过贯穿孔,所述控制按键设置在第一连接柱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下端设置在空腔内,所述限位块设置在第一连接柱的下端,所述支撑杆竖向设置在空腔的内部,所述支撑杆设置在第二限位块和第一连接柱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中部与支撑杆的上端铰接,所述开槽设置在第二连接柱的靠近第一连接柱的一端上,所述限位块设置在开槽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第二连接柱的靠近第二限位块的一端的下方;所述加固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外壳、吸盘、固定杆和连接套管,所述外壳设置在主体的下方,所述外壳的竖向截面为开口向下的U形,所述吸盘设置在外壳的U形开口处,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外壳的内壁的顶部,所述固定杆设置在吸盘的上方,所述连接套管设置在固定杆的中部;所述主体内部设有信号指示模块,信号指示模块包括信号指示电路,所述信号指示电路包括固态继电器U2、开关S1、第八电阻R8、电容C1和指示灯EL,所述固态继电器U2的正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R8与开关S1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U2的正输出端分别与开关S1和第八电阻R8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U2的正输入端通过电容C1与固态继电器U2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U2的负输入端和固态继电器U2的负输出端均与指示灯EL连接。作为优选,为了使第二限位块可以与第二连接柱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的靠近第二连接柱的一侧还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壁的下端设有一个第二限位块。作为优选,为了给连接套管的升降提供动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马达和丝杠,所述马达设置在外壳的内壁的顶部,所述丝杠竖向设置在马达的下方,所述马达与丝杠传动连接,所述丝杠穿过连接套管,所述丝杠与连接套管螺纹连接。作为优选,为了降低第二连接柱与第二限位块之间发生脱离的几率,使所述第二连接柱的靠近第一连接柱的一端的下方还设有一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设置在第二连接柱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空腔的内壁上。作为优选,为了使第二连接柱可以伸入开口内部,所述开口的高度大于第一限位块的高度、第二限位块的高度和第二连接柱的高度的总和。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第二连接柱与第二限位块连接的牢固度,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作为优选,为了提高配电柜的智能化程度,所述中控机构包括PLC和无线信号收发模块,所述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延长配电柜的使用寿命,所述主体和防护门的制作材料均为不锈钢。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连接套管移动的顺畅度,所述丝杠的外表面上还涂有润滑剂。作为优选,为了增强吸盘吸附的牢固度,所述吸盘的制作材料为橡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维护的稳定性高的配电柜中,通过检修机构,使轨道可以向远离安装板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轨道从两个线槽之间移出,从而减小了线槽对器件更换的阻碍,提高了器件更换的效率,与现有机构相比,该机构结构巧妙,无需马达驱动,降低了配电柜的电力消耗,不仅如此,通过加固机构,提高了配电柜与地面之间连接的牢固度,从而提高了配电柜的稳定性,与现有机构相比,该机构通过丝杠驱动,使马达不需要持续提供动力来保持连接套管在丝杠上的位置,从而减小了马达的负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便于维护的稳定性高的配电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便于维护的稳定性高的配电柜的检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便于维护的稳定性高的配电柜的第二限位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便于维护的稳定性高的配电柜的加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便于维护的稳定性高的配电柜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防护门,2.主体,3.外壳,4.轨道,5.第一连接杆,6.第一限位块,7.第二连接杆,8.第一条形槽,9.第二限位块,10.第二条形槽,11.第一弹簧,12.空腔,13.安装板,14.控制按键,15.贯穿孔,16.第一连接柱,17.第二弹簧,18.开槽,19.限位块,20.支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维护的稳定性高的配电柜,包括防护门(1)、安装板(13)、主体(2)和至少两个轨道(4),所述防护门(1)设置在主体(2)的一侧,所述安装板(13)竖向设置在主体(2)的内部,各轨道(4)均水平设置在安装板(13)的靠近防护门(1)的一侧,各轨道(4)均匀分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控机构、至少两个检修机构和至少两个加固机构,各加固机构均设置在主体的下方,所述检修机构与轨道(4)一一对应,所述检修机构设置在轨道(4)与安装板(13)之间,所述中控机构设置在主体(2)的内部,各加固机构均与中控机构电连接;/n所述检修机构包括两个伸缩组件和两个卡接组件,两个伸缩组件均水平设置在安装板(13)上,两个伸缩组件关于安装板(13)的竖向中心线对称,两个卡接组件分别设置在安装板(13)的两端上,两个伸缩组件均设置在两个卡接组件之间;/n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二条形槽(10)、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7)、第一限位块(6)、第三连接杆(30)、空腔(12)、第一条形槽(8)、第二限位块(9)和第一弹簧(11),所述第二条形槽(10)水平设置在安装板(13)上,所述空腔(12)水平设置在安装板(13)的内部,所述空腔(12)位于第二条形槽(10)的下方,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一端铰接在第二条形槽(10)的内壁的远离卡接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限位块(6)上,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一端铰接在第一限位块(6)上,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杆(30)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限位块(9)设置在空腔(12)的内部的靠近卡接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杆(30)的下端设置在第二限位块(9)的上方,所述第三连接杆(30)的上端设置在第二条形槽(10)内,所述第一弹簧(11)设置在空腔(12)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11)的一端设置在空腔(12)的远离卡接组件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弹簧(11)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限位块(9)上,所述第一条形槽(8)设置在轨道(4)的靠近安装板(13)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块(6)与第一条形槽(8)滑动连接;/n所述卡接组件包括控制按键(14)、贯穿孔(15)、第一连接柱(16)、第二弹簧(17)、开槽(18)、限位块(19)、支撑杆(20)、第二连接柱(21)和第一限位块(22),所述贯穿孔(15)设置在安装板(13)的一端,所述贯穿孔(15)的下端与空腔(12)的远离第二弹簧(17)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柱(16)穿过贯穿孔(15),所述控制按键(14)设置在第一连接柱(16)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柱(16)的下端设置在空腔(12)内,所述限位块(19)设置在第一连接柱(16)的下端,所述支撑杆(20)竖向设置在空腔(12)的内部,所述支撑杆(20)设置在第二限位块(9)和第一连接柱(16)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柱(21)的中部与支撑杆(20)的上端铰接,所述开槽(18)设置在第二连接柱(21)的靠近第一连接柱(16)的一端上,所述限位块(19)设置在开槽(18)的内部,所述第一限位块(22)设置在第二连接柱(21)的靠近第二限位块(9)的一端的下方;/n所述加固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外壳(3)、吸盘(27)、固定杆(28)和连接套管(29),所述外壳(3)设置在主体(2)的下方,所述外壳(3)的竖向截面为开口向下的U形,所述吸盘(27)设置在外壳(3)的U形开口处,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外壳(3)的内壁的顶部,所述固定杆(28)设置在吸盘(27)的上方,所述连接套管(29)设置在固定杆(28)的中部;/n所述主体(2)内部设有信号指示模块,信号指示模块包括信号指示电路,所述信号指示电路包括固态继电器U2、开关S1、第八电阻R8、电容C1和指示灯EL,所述固态继电器U2的正输入端通过第八电阻R8与开关S1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U2的正输出端分别与开关S1和第八电阻R8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U2的正输入端通过电容C1与固态继电器U2的负输入端连接,所述固态继电器U2的负输入端和固态继电器U2的负输出端均与指示灯EL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维护的稳定性高的配电柜,包括防护门(1)、安装板(13)、主体(2)和至少两个轨道(4),所述防护门(1)设置在主体(2)的一侧,所述安装板(13)竖向设置在主体(2)的内部,各轨道(4)均水平设置在安装板(13)的靠近防护门(1)的一侧,各轨道(4)均匀分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控机构、至少两个检修机构和至少两个加固机构,各加固机构均设置在主体的下方,所述检修机构与轨道(4)一一对应,所述检修机构设置在轨道(4)与安装板(13)之间,所述中控机构设置在主体(2)的内部,各加固机构均与中控机构电连接;
所述检修机构包括两个伸缩组件和两个卡接组件,两个伸缩组件均水平设置在安装板(13)上,两个伸缩组件关于安装板(13)的竖向中心线对称,两个卡接组件分别设置在安装板(13)的两端上,两个伸缩组件均设置在两个卡接组件之间;
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第二条形槽(10)、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7)、第一限位块(6)、第三连接杆(30)、空腔(12)、第一条形槽(8)、第二限位块(9)和第一弹簧(11),所述第二条形槽(10)水平设置在安装板(13)上,所述空腔(12)水平设置在安装板(13)的内部,所述空腔(12)位于第二条形槽(10)的下方,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一端铰接在第二条形槽(10)的内壁的远离卡接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限位块(6)上,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一端铰接在第一限位块(6)上,所述第一连接杆(5)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杆(30)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限位块(9)设置在空腔(12)的内部的靠近卡接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杆(30)的下端设置在第二限位块(9)的上方,所述第三连接杆(30)的上端设置在第二条形槽(10)内,所述第一弹簧(11)设置在空腔(12)的内部,所述第一弹簧(11)的一端设置在空腔(12)的远离卡接组件的一端上,所述第一弹簧(11)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限位块(9)上,所述第一条形槽(8)设置在轨道(4)的靠近安装板(13)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块(6)与第一条形槽(8)滑动连接;
所述卡接组件包括控制按键(14)、贯穿孔(15)、第一连接柱(16)、第二弹簧(17)、开槽(18)、限位块(19)、支撑杆(20)、第二连接柱(21)和第一限位块(22),所述贯穿孔(15)设置在安装板(13)的一端,所述贯穿孔(15)的下端与空腔(12)的远离第二弹簧(17)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柱(16)穿过贯穿孔(15),所述控制按键(14)设置在第一连接柱(16)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接柱(16)的下端设置在空腔(12)内,所述限位块(19)设置在第一连接柱(16)的下端,所述支撑杆(20)竖向设置在空腔(12)的内部,所述支撑杆(20)设置在第二限位块(9)和第一连接柱(16)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柱(21)的中部与支撑杆(20)的上端铰接,所述开槽(18)设置在第二连接柱(21)的靠近第一连接柱(16)的一端上,所述限位块(19)设置在开槽(18)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富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健松涂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