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坑传热管生产线用自动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1393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凹坑传热管生产线用自动卸料装置,由开合系统、夹紧系统、伸缩系统、收集系统构成,其特征为:开合系统左端与夹紧系统形成螺栓紧固连接,开合系统中部通过滑动板与收集系统连接;伸缩系统通过销轴分别连接有开合系统和收集系统。工作时:夹紧系统用于夹紧凹坑管,以防止凹坑管在挤压成型过程中的晃动;当凹坑管成型后进入开合系统的V形槽内,随后伸缩系统的开合气缸收回使活动V形板张开,凹坑管沿滑动板掉落收集系统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提高凹坑管自动化生产程度,提高凹坑管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凹坑管生产制造成本;此外,落入收集系统内的凹坑管能聚拢,可便于凹坑管的捆绑打包后运输。

An automatic unloading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line of pit heat transfer tub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discharging device for a pit heat transfer tube production line, which is composed of a opening and closing system, a clamping system, an expansion system and a collection syste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left end of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system is connected with the clamping system by a bolt, the middle part of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system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llection system by a sliding plate, and the expansion system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system and the collection system by a pin shaft. When working: the clamping system is used to clamp the concave pipe to prevent the concave pipe from shaking during the extrusion forming process; when the concave pipe enters the V-shaped groove of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system after forming, the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cylinder of the expansion system retracts to open the movable V-shaped plate, and the concave pipe falls into the collection system along the sliding plate.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can improve the automatic production degree of the pit pipe,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pit pipe, thereby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ing cost of the pit pipe; in addition, the pit pipe falling into the collection system can be gathered,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the pit pipe after binding and pac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凹坑传热管生产线用自动卸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凹坑传热管加工成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凹坑传热管生产线用自动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传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现象,是动力、核能、电子、交通、制冷、化工、石油、航空航天等工业中的常见过程。而换热器在上述各工业中占据关键地位,换热器不仅是保证整个工程设备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部件,而且在金属消耗、动力消耗和资本投资等方面,都在整个工程中占有重要份额。以电厂为例,如果将锅炉也作为换热设备,则换热器的资本投资约占电厂总投资的70%;在石油化工中,换热器的投资在总投资的50%;此外,由于世界上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减少,提高换热器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也势在必行。此可见,换热器的合理设计对于节约资源、减少金属材的料消耗是十分重要的。传热管的换热性能对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其决定性作用,是换热器的核心工作元件,因此提高换热管的换热性能就能极大的改善换热器的热能利用率,从而减少资源、金属材料的消耗。为提高换热管的性能,常采用强化传热技术;所谓强化传热技术就是力求换热器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传递的热量更多。现有的强化传热技术包括开发各类型的强化传热管,如缩放管、波纹管、螺旋槽纹管,及其他类型强化传热管。而凹坑传热管是国内外近期兴起的一种高效传热管,其具有很多特点。凹坑传热管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强化传热管,具有如下特点:1)当流体流经凹坑管段时,由于边界层的分离效果,流体在凹坑后形成横向涡流,涡流一旦形成就向管中心移动并逐渐扩大,形成涡流,涡流增大了边界层内流体的混合作业用,可以大大提高传热系数;2)由于凹坑传热管的缩放冲刷作用,使得管内外抗污垢性能优越;3)凹坑传热管由于凹坑的作用,使凹坑传热管的抗热应力能较普通光管强;4)由于凹坑管凹坑的布置形式,可减小流体压力损失,进而可选用小功率泵;5)凹坑传热管由于凹坑的作用,使传热面积增大,且增强了流体的湍流。因此,在相同换热量条件下,采用凹坑传热管能减小换热器所占空间体积、并减轻重量。近年来,国内公开的凹坑传热管加工制造装置较多,如:专利号“CN2017106146693”一种冲压式工业高效管成型台、专利号“CN2017106146640”一种多液缸式丁胞传热管挤压成型装置、专利号“CN201710614666X”一种交错式丁胞传热管挤压成型装置,专利号“CN201710614658.5”一种楔式丁胞传热管挤压成型装置。此外,近年来,国内对凹坑管挤压装置也有较多公开,如:专利号“CN2017106146693”一种冲压式工业高效管成型台、专利号“CN2017106146640”一种多液缸式丁胞传热管挤压成型装置、专利号“CN201710614666X”一种交错式丁胞传热管挤压成型装置,专利号“CN201710614658.5”一种楔式丁胞传热管挤压成型装置。然而,虽然目前有多种凹坑传热管加工制造装置,但是凹坑管生产加工时需要人工送管与卸管,从而导致凹坑管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较低,凹坑管生产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凹坑传热管成型装备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凹坑传热管生产线用自动卸料装置,该装置通过改变V形槽的开合,从而实现使凹坑管的自动卸料,进而提高凹坑管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凹坑管生产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凹坑传热管生产线用自动卸料装置,由开合系统1、夹紧系统2、伸缩系统3、收集系统4构成,其特征为:开合系统1左端与夹紧系统2形成螺栓紧固连接,开合系统1中部通过滑动板15与收集系统4连接;伸缩系统3通过销轴分别连接有开合系统1和收集系统4;所述开合系统1包括固定V形板11、活动V形板12、支撑板13、L板14、滑动板15、机架16;机架16上端通过螺栓分别连接有固定V形板11与支撑板13;所述固定V形板11横截面呈直角梯形,固定V形板11中部侧面焊接有L板14,L板14一端设置有圆孔,销轴穿过L板14的圆孔与滑动板15形成销轴连接,滑动板15端部下表面与收集系统4接触;固定V形板11右端螺栓紧固连接有夹紧系统2;所述支撑板13呈长板状,支撑板13左右两端的侧面设置有母页片;所述活动V形板12由直板和斜板焊接构成,直板和斜板的角度为135°,直板左右两端的侧面设置有子页片,合页轴穿过支撑板13的母页片与活动V形板12的子页片形成铰链连接;斜板与固定V形板11的斜面配合形成V形槽,斜板下端面焊接有双耳环33,销轴穿过耳环与伸缩系统3形成销轴连接。所述夹紧系统2包括夹紧气缸21、夹爪22、固定座23;所述夹紧气缸21的活塞杆处螺纹连接有夹爪22,夹爪22呈V形;所述固定座23呈L形,夹紧气缸21通过螺栓紧固于固定座23侧面,固定座23通过螺栓连接紧固于固定板上表面。所述伸缩系统3包括开合气缸31、支撑座32、双耳环33;所述开合气缸31的活塞杆端设计有单耳环,销轴穿过单耳环与开合系统1形成销轴连接;开合气缸31低端安装于支撑座32内并形成销轴连接;所述支撑座32通过螺栓与收集系统4形成螺栓紧固连接。所述收集系统4包括支架41、圆弧框42;所述圆弧框42呈半圆形,圆弧框42的两端分别搭接在支架41的横梁上并通过螺栓形成紧固连接。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凹坑传热管生产线用自动卸料装置,采用开合气缸使V形槽开合,从而使实现卸料,因此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进一步提高凹坑管生产效率,降低凹坑管生产成本;2、本专利技术采用圆弧框对滑落入收集系统内的凹坑管进行收集,实现凹坑管的聚拢,便于凹坑管捆绑、打包后运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三维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凹坑管生产线中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为开合系统三维示意图。图4为开合系统零部件与夹紧系统连接示意图。图5为固定V形板与L板的装配示意图1。图6为固定V形板与L板的装配示意图2。图7为支撑板三维示意图。图8为夹紧系统三维示意图。图9为伸缩系统与活动V形板的装配示意图。图10为伸缩系统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1为收集系统三维示意图。图中:1.开合系统,11.固定V形板,12.活动V形板,13.支撑板,14.L板,15.滑动板,16.机架。2.夹紧系统,21.夹紧气缸,22.夹爪;23.固定座。3.收缩系统,31.开合气缸,32.支撑座,33.双耳环。4.收集系统,41.支架,42.圆弧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叙述。参照图1~图2,一种凹坑传热管生产线用自动卸料装置,由开合系统1、夹紧系统2、伸缩系统3、收集系统4构成。其工作原理为:夹紧系统2夹紧凹坑管,以防止凹坑管在成型过程中发生晃动;当凹坑管成型过程结束后,凹坑管在送料装置的推动作用下进入开合系统1的V形槽,随着凹坑管完全进入V形槽,伸缩系统3的开合气缸31开始收缩使活动V形板12张开,进而使凹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凹坑传热管生产线用自动卸料装置,由开合系统(1)、夹紧系统(2)、伸缩系统(3)、收集系统(4)构成,其特征为:开合系统(1)左端与夹紧系统(2)形成螺栓紧固连接,开合系统(1)中部通过滑动板(15)与收集系统(4)连接;伸缩系统(3)通过销轴分别连接有开合系统(1)和收集系统(4);/n所述开合系统(1)包括固定V形板(11)、活动V形板(12)、支撑板(13)、L板(14)、滑动板(15)、机架(16);机架(16)上端通过螺栓分别连接有固定V形板(11)与支撑板(13);所述固定V形板(11)横截面呈直角梯形,固定V形板(11)中部侧面焊接有L板(14),L板(14)一端设置有圆孔,销轴穿过L板(14)的圆孔与滑动板(15)形成销轴连接,滑动板(15)端部下表面与收集系统(4)接触;固定V形板(11)右端螺栓紧固连接有夹紧系统(2);所述支撑板(13)呈长板状,支撑板(13)左右两端的侧面设置有母页片;所述活动V形板(12)由直板和斜板焊接构成,直板和斜板的角度为135°,直板左右两端的侧面设置有子页片,合页轴穿过支撑板(13)的母页片与活动V形板(12)的子页片形成铰链连接;斜板与固定V形板(11)的斜面配合形成V形槽,斜板下端面焊接有双耳环(33),销轴穿过耳环与伸缩系统(3)形成销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坑传热管生产线用自动卸料装置,由开合系统(1)、夹紧系统(2)、伸缩系统(3)、收集系统(4)构成,其特征为:开合系统(1)左端与夹紧系统(2)形成螺栓紧固连接,开合系统(1)中部通过滑动板(15)与收集系统(4)连接;伸缩系统(3)通过销轴分别连接有开合系统(1)和收集系统(4);
所述开合系统(1)包括固定V形板(11)、活动V形板(12)、支撑板(13)、L板(14)、滑动板(15)、机架(16);机架(16)上端通过螺栓分别连接有固定V形板(11)与支撑板(13);所述固定V形板(11)横截面呈直角梯形,固定V形板(11)中部侧面焊接有L板(14),L板(14)一端设置有圆孔,销轴穿过L板(14)的圆孔与滑动板(15)形成销轴连接,滑动板(15)端部下表面与收集系统(4)接触;固定V形板(11)右端螺栓紧固连接有夹紧系统(2);所述支撑板(13)呈长板状,支撑板(13)左右两端的侧面设置有母页片;所述活动V形板(12)由直板和斜板焊接构成,直板和斜板的角度为135°,直板左右两端的侧面设置有子页片,合页轴穿过支撑板(13)的母页片与活动V形板(12)的子页片形成铰链连接;斜板与固定V形板(11)的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帅董超群郭正伟任连城龚银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