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1099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监控设备,包括:壳体,壳体设有摄像孔、出光孔和位于壳体内侧且环绕出光孔的内壁;镜头盖,镜头盖罩设摄像孔;红外补光灯,红外补光灯固定在壳体中,发出红外光;以及红外透盖组件,红外透盖组件包括环形的挡光套和垂直挡光套轴向设置在挡光套内的红外透盖,挡光套自内壁延伸至壳体外侧,且位于壳体内侧的挡光套部分与内壁抵接,红外光经红外透盖射出,挡光套遮挡射向镜头盖内部的红外光。如此设置,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红外光从镜头盖进入到镜头内部,减弱甚至避免镜头漏光或产生图像鬼像的现象,提高图像的清晰度。

A kind of monitor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nitor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amera hole, a light outlet hole and an inner wall which is located inside the shell and surrounds the light outlet hole; a lens cover, the lens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camera hole; an infrared light supplement lamp, the infrared light supplement lamp fixed in the shell, emits infrared light; and an infrared cover component, the infrared cover component comprises an annular light barrier and a vertical light barrier shaft To the infrared transparent cover arranged in the light barrier, the light barrier extends from the inner wall to the outer side of the shell, and the light barrier part located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shell is butted with the inner wall, and the infrared light is emitted through the infrared transparent cover, and the light barrier covers the infrared light emitted in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lens cover. Such setting can reduce or even avoid infrared light entering into the lens from the lens cover, weaken or even avoid the phenomenon of lens light leakage or ghost image of the image, and improve the clarity of the i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监控设备
本技术涉及监控
,尤其是涉及一种监控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监控设备的不断发展以及应用场景的不断增多,监控设备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例如出现具有红外补光功能的监控设备,以满足夜间拍摄的需求。但是,目前具有红外补光功能的监控设备,红外光会进入到镜头内部,导致镜头漏光或产生图像鬼像,影响图像的清晰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控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红外光会进入到镜头内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监控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摄像孔、出光孔和位于所述壳体内侧且环绕所述出光孔的内壁;镜头盖,所述镜头盖罩设所述摄像孔;红外补光灯,所述红外补光灯固定在所述壳体中,发出红外光;以及红外透盖组件,所述红外透盖组件包括环形的挡光套和垂直所述挡光套轴向设置在所述挡光套内的红外透盖,所述挡光套自所述内壁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侧,且位于所述壳体内侧的挡光套部分与所述内壁抵接,所述红外光经所述红外透盖射出,所述挡光套遮挡射向所述镜头盖内部的红外光。可选的,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挡光套部分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竖筋,多个所述竖筋沿所述挡光套的周向间隔排布且与所述内壁过盈配合。可选的,所述壳体设有向内部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设有通孔,所述凹槽的槽壁构造成所述内壁;所述竖筋底端凸出于所述挡光套且抵接于所述凹槽的槽底。可选的,所述竖筋朝所述挡光套外周凸出于所述挡光套0.2~0.3mm,所述竖筋底端凸出于所述挡光套0.1~0.2mm。可选的,外露于所述壳体的挡光套部分设有沿外周凸出的凸沿,所述凸沿密封粘接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可选的,所述挡光套的内侧设有沿周向设置的扣槽,所述红外透盖嵌设在所述扣槽中。可选的,所述扣槽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出光孔中。可选的,所述挡光套的底端内侧为顶小底大的圆锥面。可选的,经过所述红外透盖第一出光点和所述挡光套第一遮光点的射线位于所述镜头盖的外侧,其中,经过所述镜头盖中心线和所述挡光套中心线的平面与所述红外透盖的最远交点为所述第一出光点,所述最远交点为距离所述镜头盖最远的交点;经过所述镜头盖中心线和所述挡光套中心线的平面与所述挡光套的最近交点为所述第一遮光点,所述最近交点点为距离所述镜头盖最近的交点。可选的,所述红外透盖为透红外亚克力盖。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红外补光灯发出的红外光从红外透盖射出,其中射向镜头盖内部的红外光被挡光套遮挡。这样,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红外光从镜头盖进入到镜头内部,减弱甚至避免镜头漏光或产生图像鬼像的现象,提高图像的清晰度。而且挡光套与内壁抵接,这样挡光套可以与内壁固定连接,使挡光套固定在壳体上,固定简单,省事省力。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监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红外透盖组件未安装到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红外透盖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红外透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红外透盖组件和镜头盖的布局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1-6中包括下述附图标记:壳体-1;镜头盖-2;红外透盖组件-3;射线-4;面板-11;机身壳-12;出光孔-13;摄像孔-14;装饰盖-15;凹槽-111;内壁-112;遮光套-31;红外透盖-32;凸沿-311;竖筋-312;扣槽-31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监控设备包括壳体1、镜头盖2、红外补光灯和红外透盖组件3。壳体1上设有出光孔13、摄像孔14和位于壳体1内侧且环绕出光孔13的内壁112,镜头盖2罩设摄像孔14,红外透盖组件3罩设出光孔13。红外透盖组件3包括环形的挡光套31和红外透盖32,挡光套31自内壁112延伸至壳体1外侧,使挡光套31顶端朝壳体1外凸出于壳体1,且位于壳体1内侧的挡光套31部分与内壁112抵接,红外透盖32垂直于挡光套31轴向设置在挡光套31内。红外补光灯固定在壳体1中,发出红外光,红外光从红外透盖32射出,其中射向镜头盖2内部的红外光被外露于壳体的挡光套31部分遮挡。这样,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红外光从镜头盖2进入到镜头内部,减弱甚至避免镜头漏光或产生图像鬼像的现象,提高图像的清晰度。而且挡光套31与内壁112抵接,这样,挡光套31与内壁112可以为过盈配合或粘接,使挡光套31固定在壳体1上,固定简单,省事省力。为实现上述目的,各部分可以以多种方式设置,以下以具体的实施例为例,详细介绍各部分的构造。壳体1包括面板11和通过螺钉固定在面板11背面的机身壳12。面板11上设置贯穿其正面和背面的通孔,由通孔构成摄像孔14。如图2所示,面板11上还设有从正面向背面内凹的凹槽111,凹槽111槽底中部设有与机身壳12内部连通的通孔,凹槽111的槽壁构成内壁112,凹槽111的槽顶开口处形成出光孔13。监控设备的电器部件(例如镜头、电路板、红外补光灯和电源等)固定在机身壳12中。镜头盖2的外围设有装饰盖15,装饰盖15与面板11固定连接且可以与镜头盖2光滑过渡。镜头盖2可以为玻璃材质,从外周向中部逐渐凸出于壳体1。红外补光灯可以为LED红外补光灯。红外补光灯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具体设定。挡光套31为环形的筒状,可以为黑色的硅胶套,硅胶套的成本低。硅胶套从面板11的正面按压在面板11凹槽111中。如图3所示,挡光套31的顶端外侧设有沿周向环绕的凸沿311。凸沿311沿挡光套31的轴向具体一定厚度,具体凸沿311可以从挡光套31的顶端端部向底端延伸,并且凸沿311的外侧壁成弧形面,与挡光套31顶端端部光滑过渡。凸沿311的底壁与面板11正面贴合,且通过双面胶与面板11粘接,挡光套31通过双面胶密封固定在面板11上,挡光套31在凸沿311部位外露于面板11。挡光套31的颈部(位于凸沿311以下的部位)位于面板11凹槽111中。挡光套31颈部的直径可以大致与面板11凹槽111的直径相同。并且如图4所示,挡光套31的颈部设有多个竖筋312,各竖筋312均沿挡光套31轴向延伸且多个竖筋312沿挡光套31周向间隔排布。各竖筋312朝向挡光套31外侧凸出于挡光套31的厚度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设有摄像孔、出光孔和位于所述壳体内侧且环绕所述出光孔的内壁;/n镜头盖,所述镜头盖罩设所述摄像孔;/n红外补光灯,所述红外补光灯固定在所述壳体中,发出红外光;以及/n红外透盖组件,所述红外透盖组件包括环形的挡光套和垂直所述挡光套轴向设置在所述挡光套内的红外透盖,所述挡光套自所述内壁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侧,且位于所述壳体内侧的挡光套部分与所述内壁抵接,所述红外光经所述红外透盖射出,所述挡光套遮挡射向所述镜头盖内部的红外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摄像孔、出光孔和位于所述壳体内侧且环绕所述出光孔的内壁;
镜头盖,所述镜头盖罩设所述摄像孔;
红外补光灯,所述红外补光灯固定在所述壳体中,发出红外光;以及
红外透盖组件,所述红外透盖组件包括环形的挡光套和垂直所述挡光套轴向设置在所述挡光套内的红外透盖,所述挡光套自所述内壁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侧,且位于所述壳体内侧的挡光套部分与所述内壁抵接,所述红外光经所述红外透盖射出,所述挡光套遮挡射向所述镜头盖内部的红外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挡光套部分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竖筋,多个所述竖筋沿所述挡光套的周向间隔排布且与所述内壁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向内部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设有通孔,所述凹槽的槽壁构造成所述内壁;
所述竖筋底端凸出于所述挡光套且抵接于所述凹槽的槽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筋朝所述挡光套外周凸出于所述挡光套0.2~0.3mm,所述竖筋底端凸出于所述挡光套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