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Ka波段伺服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994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Ka波段伺服驱动器,包括Ka平板天线面和伺服驱动器,Ka平板天线面连接有方位电机和俯仰电机,方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减速箱,俯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减速器,伺服驱动器包括方位驱动器、俯仰驱动器和主控制单元,方位驱动器分别与方位电机和主控制单元相连接,俯仰驱动器分别与俯仰电机和主控制单元相连接,主控制单元的下方连接有滑环,滑环的端部设有天线电源数据接口,主控制单元的右侧连接有数字检波接收机,数字检波接收机配套设有双路旋转关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主控制单元与北斗/INS融合姿态测量系统数据交流,并对方位驱动器、俯仰驱动器进行控制,实现Ka平板天线面稳定对星。

A Ka band servo driv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Ka band servo driver, which comprises a Ka plane antenna surface and a servo driver, wherein the Ka plane antenna surface is connected with an azimuth motor and a pitch motor, the output end of the azimuth mo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reducer, the output end of the pitch mo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reducer, the servo driver includes an azimuth driver, a pitch driver and a main control unit, and the azimuth driver is divided into It is not connected with the azimuth motor and the main control unit. The pitch driv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pitch motor and the main control unit respectively. The lower part of the main control unit is connected with a slip ring. The end of the slip ring is equipped with an antenna power data interface. The right side of the main control unit is connected with a digital receiver. The digital receiver is equipped with two-way rotary joint.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stable star alignment of Ka flat antenna surface through data exchange between main control unit and Beidou / INS fusion attitude measurement system, and control of azimuth driver and pitch dr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Ka波段伺服驱动器
本技术涉及驱动器
,具体为一种Ka波段伺服驱动器。
技术介绍
伺服驱动器是一种用来控制伺服电机的控制器,一般通过位置、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实现高精度的传统定位、跟随控制等。目前,随着北斗卫星投入使用,市场中缺乏对Ka波段天线调整的的驱动器,无法实现天线面板自动跟踪卫星。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Ka波段伺服驱动器,通过主控制单元与北斗/INS融合姿态测量系统数据交流,并对方位驱动器、俯仰驱动器进行控制,实现Ka平板天线面稳定对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Ka波段伺服驱动器,包括Ka平板天线面和伺服驱动器,所述Ka平板天线面连接有方位电机和俯仰电机,所述方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减速箱,所述俯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减速器,所述伺服驱动器包括方位驱动器、俯仰驱动器和主控制单元,所述方位驱动器分别与方位电机和主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俯仰驱动器分别与俯仰电机和主控制单元相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的下方连接有滑环,所述滑环的端部设有天线电源数据接口,所述主控制单元的右侧连接有数字检波接收机,所述数字检波接收机配套设有双路旋转关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控制单元包括信号处理模块、接口模块、解算CPU、主控CPU、从控CPU、GPS/北斗定位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接口模块、GPS/北斗定位模块和电源模块分别与解算CPU、主控CPU和从控CPU相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方位电机和俯仰电机分别设有配套使用的绝对式编码器,所述绝对式编码器与主控制单元相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滑环包括定子和转子,所述转子位于定子内且与定子转动连接,所述转子的左端设有转子导线,所述转子导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热缩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定子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定位片,所述定子的右端设有定子导线,所述定子导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热缩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使用主控制单元对方位驱动器、俯仰驱动器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方位电机和俯仰电机运动,实时调节Ka平板天线面的角度和位置,利用主控制单元与北斗/INS融合姿态测量系统数据交流,实现Ka平板天线面稳定对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Ka波段伺服驱动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滑环左端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滑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滑环右端面结构示意图。图中:Ka平板天线面-1,伺服驱动器-2,方位电机-3,俯仰电机-4,减速箱-5,减速器-6,方位驱动器-7,俯仰驱动器-8,主控制单元-9,滑环-10,天线电源数据接口-11,数字检波接收机-12,双路旋转关节-13,信号处理模块-14,接口模块-15,解算CPU-16,主控CPU-17,从控CPU-18,GPS/北斗定位模块-19,电源模块-20,绝对式编码器-21,定子-22,转子-23,转子导线-24,热缩管-25,定位片-26,定子导线-2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Ka波段伺服驱动器,包括Ka平板天线面1和伺服驱动器2,所述Ka平板天线面1连接有方位电机3和俯仰电机4,所述方位电机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减速箱5,所述俯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减速器6,所述伺服驱动器2包括方位驱动器7、俯仰驱动器8和主控制单元9,所述方位驱动器7分别与方位电机3和主控制单元9相连接,所述俯仰驱动器8分别与俯仰电机4和主控制单元9相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9的下方连接有滑环10,所述滑环10的端部设有天线电源数据接口11,所述主控制单元9的右侧连接有数字检波接收机12,所述数字检波接收机12配套设有双路旋转关节13。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主控制单元9包括信号处理模块14、接口模块15、解算CPU16、主控CPU17、从控CPU18、GPS/北斗定位模块19和电源模块20,所述信号处理模块14、接口模块15、GPS/北斗定位模块19和电源模块20分别与解算CPU16、主控CPU17和从控CPU18相连接,利用解算CPU16、主控CPU17和从控CPU18对定位数据进行解算,并通过主控CPU17和从控CPU18对方位驱动器7、俯仰驱动器8做出相应的指令,方便调节Ka平板天线面1的角度,实现Ka平板天线面1稳定对星。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方位电机3和俯仰电机4分别设有配套使用的绝对式编码器21,所述绝对式编码器21与主控制单元9相连接,通过在方位电机3和俯仰电机4分别设有配套使用的绝对式编码器21,方便主控制单元9对方位电机3和俯仰电机4进行数据监测。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4所示:所述滑环10包括定子22和转子23,所述转子23位于定子22内且与定子22转动连接,所述转子23的左端设有转子导线24,所述转子导线2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热缩管25,通过在转子导线2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热缩管25,方便对转子导线24进行固定和保护。具体改进地,如图2-4所示:所述定子22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定位片26,所述定子22的右端设有定子导线27,所述定子导线2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热缩管25,通过在定子22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定位片26,方便对滑环10的位置进行固定,方便安装滑环10。本技术的Ka平板天线面-1、伺服驱动器-2、方位电机-3、俯仰电机-4、减速箱-5、减速器-6、方位驱动器-7、俯仰驱动器-8、主控制单元-9、滑环-10、天线电源数据接口-11、数字检波接收机-12、双路旋转关节-13、信号处理模块-14、接口模块-15、解算CPU-16、主控CPU-17、从控CPU-18、GPS/北斗定位模块-19、电源模块-20、绝对式编码器-21、定子-22、转子-23、转子导线-24、热缩管-25、定位片-26、定子导线-27,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在工作时,卫星向地面发射追踪信标,地面利用信标机接收信号,并将接收到的追踪信标传递至主控制单元9内,转控制单元结合追踪信标和北斗/INS融合姿态测量系统的数据,向方位驱动器7、俯仰驱动器8发出相对应的指令,从而控制方位电机3和俯仰电机4工作,调节Ka平板天线面1的角度,实现Ka平板天线面1稳定对星。本方案所保护的产品目前已经投入实际生产和应用,尤其是在驱动5668上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很显然印证了该产品的技术方案是有益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也适宜批量生产及推广使用,本技术通过使用主控制单元9对方位驱动器7、俯仰驱动器8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方位电机3和俯仰电机4运动,实时调节Ka平板天线面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Ka波段伺服驱动器,包括Ka平板天线面(1)和伺服驱动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Ka平板天线面(1)连接有方位电机(3)和俯仰电机(4),所述方位电机(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减速箱(5),所述俯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减速器(6),所述伺服驱动器(2)包括方位驱动器(7)、俯仰驱动器(8)和主控制单元(9),所述方位驱动器(7)分别与方位电机(3)和主控制单元(9)相连接,所述俯仰驱动器(8)分别与俯仰电机(4)和主控制单元(9)相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9)的下方连接有滑环(10),所述滑环(10)的端部设有天线电源数据接口(11),所述主控制单元(9)的右侧连接有数字检波接收机(12),所述数字检波接收机(12)配套设有双路旋转关节(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Ka波段伺服驱动器,包括Ka平板天线面(1)和伺服驱动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Ka平板天线面(1)连接有方位电机(3)和俯仰电机(4),所述方位电机(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减速箱(5),所述俯仰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减速器(6),所述伺服驱动器(2)包括方位驱动器(7)、俯仰驱动器(8)和主控制单元(9),所述方位驱动器(7)分别与方位电机(3)和主控制单元(9)相连接,所述俯仰驱动器(8)分别与俯仰电机(4)和主控制单元(9)相连接,所述主控制单元(9)的下方连接有滑环(10),所述滑环(10)的端部设有天线电源数据接口(11),所述主控制单元(9)的右侧连接有数字检波接收机(12),所述数字检波接收机(12)配套设有双路旋转关节(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Ka波段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单元(9)包括信号处理模块(14)、接口模块(15)、解算CPU(16)、主控CPU(17)、从控CPU(18)、GPS/北斗定位模块(19)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昂宋小弟闫冯军程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隼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