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云汉专利>正文

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071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蓄热装置。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包括一蓄热装置,蓄热装置包括一蓄热模块、一加热模块、一放热模块;蓄热模块包括一蓄热体、一绝热保温层;加热模块包括一加热带、一用于为加热带提供电能的电源控制柜;放热模块包括一风机、一换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此设计,利用剩余电能,通过电热转换以热的形式储存于固体蓄热砖内,蓄热砖蓄热温度可达600℃以上,通过换热器达到风与风换热、风与水换热,将热量以热风、热水的形式取出利用,满足供暖热水、生产热风、蒸汽等热需求;由于具有蓄热时间和取热时间不同步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谷电、弃风弃光电、剩余电,实现电能充分利用。

A solid module electric heat storag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achinery, in particular to a heat storag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olid module electric heat storag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heat storage device, a heating module and a heat release module; the heat storage module comprises a heat storage body and an insulation layer; the heating module comprises a heating band and a power control cabinet for providing electric energy for the heating band; the heat release module comprises a fan and a heat exchanger. Through this design,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residual electric energy to store in the solid heat storage brick in the form of heat through the electric heat conversion. The heat storage temperature of the heat storage brick can reach more than 600 \u2103, and the heat can be exchanged between the air and the air, between the air and the water through the heat exchanger, and the heat can be taken out and used in the form of hot air and hot water to meet the heat demand of heating hot water, production hot air, steam, etc. due to the heat storage time It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valley electricity, abandoned wind, abandoned photoelectricity and surplus electricity, and realize the full use of electric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蓄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大量推广使用风电、光电新能源,由于风电光电的不连续性存在相当程度的弃风弃光电现象。为解决此类问题,国家电力部门需要配套建设一些调峰电厂,投入大量资金。如能将弃风弃光电充分利用,可以大大缓解调峰压力。国家电力的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供需矛盾,一直存在供给侧负荷调整的压力,造成了电网运行的的峰谷平现象。通过采用峰谷平电价,鼓励用电侧消纳谷电,减少发电机组的负荷调整,杜绝弃电现象,但收效有限。随着环保要求提高及力度加大,国家鼓励使用清洁能源,采用“电能替代”的方式,从国家到地方采用一些补贴鼓励用电。为治理雾霾,北方地区的采暖“煤改电”、其它地区的生产生活“煤改电”,并鼓励使用谷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包括一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装置包括一蓄热模块、一加热模块、一放热模块;所述蓄热模块包括一蓄热体、一绝热保温层,所述绝热保温层围设在所述蓄热体的外侧;所述加热模块包括一加热带、一用于为所述加热带提供电能的电源控制柜,所述加热带设置在所述蓄热体一侧,所述电源控制柜设置在所述绝热保温层外侧;所述放热模块包括一风机、一换热器,所述绝热保温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绝热保温层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换热器包括一进风口、一出风口,所述换热器的进风口通过一进风管连接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安有所述风机,所述风机的吹风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开口,所述风机通过一出风管与所述换热器的出风口相连。所述换热器设有一进水口、一出水口。所述风机包括一用于带动叶轮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采用一变频电机。所述蓄热体包括至少三块蓄热砖,所述蓄热砖的上部设有至少三个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呈长条状,所述导流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风机的吹风方向相同;所述蓄热砖的下部设有一用于穿过所述加热带的凹槽。所述蓄热砖采用固体氧化镁制成。所述绝热保温层采用硅酸铝纤维模块堆积而成,所述绝热保温层的内壁上喷涂有一固化剂层。所述加热带采用铁铬铝材料制成。本技术通过此设计,利用剩余电能,通过电热转换以热的形式储存于固体蓄热砖内,蓄热砖蓄热温度可达600℃以上,通过换热器达到风与风换热、风与水换热,将热量以热风、热水的形式取出利用,满足供暖热水、生产热风、蒸汽等热需求;由于具有蓄热时间和取热时间不同步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谷电、弃风弃光电、剩余电,实现电能充分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绝热保温层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蓄热砖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包括一蓄热装置,蓄热装置包括一蓄热模块、一加热模块、一放热模块;蓄热模块包括一蓄热体1、一绝热保温层4,绝热保温层围设在蓄热体的外侧;加热模块包括一加热带2、一用于为加热带提供电能的电源控制柜3,加热带设置在蓄热体一侧,电源控制柜设置在绝热保温层外侧;放热模块包括一风机6、一换热器5,绝热保温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绝热保温层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开口,换热器包括一进风口、一出风口,换热器的进风口通过一进风管11连接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处安有风机,风机的出风口的吹风方向朝向第二开口,风机的进风口通过一出风管12与换热器的出风口相连。本技术通过此设计,利用剩余电能,通过电热转换以热的形式储存于固体蓄热砖内,蓄热砖蓄热温度可达600℃以上,通过换热器达到风与风换热、风与水换热,将热量以热风、热水的形式取出利用,满足供暖热水、生产热风、蒸汽等热需求;由于具有蓄热时间和取热时间不同步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谷电、弃风弃光电、剩余电,实现电能充分利用。换热器设有一进水口、一出水口。以便于风与水换热,将热量以热水的形式取出并利用。或者,换热器也可设置两个进风口、两个出风口,以便于风与风换热,将热量以热风的形式取出并利用。换热器的进风口处设有一过滤装置。以提高换热器的使用寿命。风机包括一用于带动叶轮转动的电机,电机采用一变频电机。通过风机运转,形成内部循环的热风,在换热器内与外部热媒进行热交换。依据二次热媒的温度、压力等参数要求,通过变频电机对风机进行变频控制,从而实现热量输出的控制。绝热保温层采用硅酸铝纤维模块堆积而成,绝热保温层的内壁上喷涂有一固化剂层7。进而通过绝热保温层形成既能封闭又能保温的壳体。蓄热体包括至少三块蓄热砖8,蓄热砖的上部设有至少三个导流槽9,导流槽呈长条状,导流槽的长度方向与风机的吹风方向相同;蓄热砖的下部设有一用于穿过加热带的凹槽10。蓄热砖采用固体氧化镁制成。加热带采用铁铬铝材料制成。加热带采用铁铬铝材料生产,具有通电发热的特性。通电后发热,以热传导、热辐射的形式将热传递给蓄热体,蓄热体吸收并储存。电源控制柜负责对加热带投送电,依据设定的时间段对加热带送电。电源控制柜具有温度控制、时间控制、调压控制、在线绝缘控制等功能;其中温度控制设有上限温度、加热重启温度,时间控制依据峰谷电的分段时间,设定投送电时间;调压控制设定投送电在零电压启动,直到全电压工作,减少对电网的冲击;在线绝缘控制,保障用电安全,但设备绝缘程度降低时切断电源。一般在热源方面采用电锅炉进行供暖、为生产提供蒸汽、热风等等,这种设备是即时性的,只要有热需求就需要通电运行,使得电力负荷加重。而此设计中的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只在谷电期间或弃电期间运行,用户热源可以24小时源源不断输出。采用此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进行供暖,在生产中提供热源,替代燃煤锅炉,对环境保护雾霾治理有积极的贡献,同时由于使用低谷电或弃风弃光电等低价电,用户的运行费用大大降低。尽管本技术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技术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包括一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装置包括一蓄热模块、一加热模块、一放热模块;/n所述蓄热模块包括一蓄热体、一绝热保温层,所述绝热保温层围设在所述蓄热体的外侧;/n所述加热模块包括一加热带、一用于为所述加热带提供电能的电源控制柜,所述加热带设置在所述蓄热体一侧,所述电源控制柜设置在所述绝热保温层外侧;/n所述放热模块包括一风机、一换热器,所述绝热保温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绝热保温层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换热器包括一进风口、一出风口,所述换热器的进风口通过一进风管连接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安有所述风机,所述风机的吹风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开口,所述风机通过一出风管与所述换热器的出风口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包括一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装置包括一蓄热模块、一加热模块、一放热模块;
所述蓄热模块包括一蓄热体、一绝热保温层,所述绝热保温层围设在所述蓄热体的外侧;
所述加热模块包括一加热带、一用于为所述加热带提供电能的电源控制柜,所述加热带设置在所述蓄热体一侧,所述电源控制柜设置在所述绝热保温层外侧;
所述放热模块包括一风机、一换热器,所述绝热保温层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绝热保温层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换热器包括一进风口、一出风口,所述换热器的进风口通过一进风管连接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安有所述风机,所述风机的吹风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开口,所述风机通过一出风管与所述换热器的出风口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模块电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设有一进水口、一出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云汉
申请(专利权)人:林云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