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三维扫描仪用固定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63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三维扫描仪用固定夹,其结构包括底板、第一固定板、凹槽、滑轨、限位槽、限位块、滑块、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三维扫描仪用固定夹,为解决三维扫描仪无法进行360度全方位的旋转,导致扫描的效果较差,也降低了扫描效率的问题,本设计提出减震旋转装置的设计,由手缓慢转动减震板,减震板童通过固定柱进行转动,底座进行固定,达到能够进行360度全方位的旋转,提高了扫描的效果和效率的有益效果,为解决在扫描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影响了扫描的效果问题,本设计提出减震板的设计,振动力底板传来,活动板下压,进而压缩减震柱和弹簧,实现了减震的功能,达到能够在扫描过程中进行减震的有益效果。

A new fixture for 3D scann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xed clamp for a three-dimensional scanner, the structure of which includes a base plate, a first fixed plate, a groove, a slide rail, a limit groove, a limit block, a slide block, a fixed rod and a second fixed plate. The fixed clamp for a three-dimensional scanner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three-dimensional scanner cannot rotate 360 degrees in all directions, resulting in poor scanning effect and reduced scanning efficiency The problem of low scanning efficiency is brought forward in this design. The shock absorption rotating device is designed to rotate the shock absorption plate slowly by hand, the shock absorption plate child rotates through the fixed column, and the base is fixed, so as to achieve 360 degree omni-directional rotation, improve the scanning effect and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efficiency.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vibration will occur in the scanning process and affect the scanning effect, this design The design of the shock absorption plate is proposed. The vibration force is transmitted from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movable plate is pressed down, and then the shock absorption column and spring are compressed. The function of shock absorption is realized, and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shock absorption can be achieved in the scann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三维扫描仪用固定夹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三维扫描仪用固定夹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三维扫描仪用固定夹。
技术介绍
三维扫描仪用来获得被测零件表面的三维坐标,并用计算机来分析被测零件的三维坐标,逆向反求制造零件,三维扫描仪需要用到固定夹夹紧被测零件,但是现有的三维扫描仪无法进行360度全方位的旋转,导致扫描的效果较差,也降低了扫描的效率,并且在扫描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影响了扫描的效果,为此一种新型三维扫描仪用固定夹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的三维扫描仪无法进行360度全方位的旋转,导致扫描的效果较差,也降低了扫描的效率,并且在扫描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影响了扫描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三维扫描仪用固定夹,以解决现有的三维扫描仪无法进行360度全方位的旋转,导致扫描的效果较差,也降低了扫描的效率,并且在扫描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影响了扫描效果的问题,达到了能够进行360度全方位的旋转,提高了扫描的效果和效率,并且在扫描过程中进行减震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维扫描仪用固定夹,包括底板、第一固定板、凹槽、滑轨、限位槽、限位块、滑块、固定杆、第二固定板和减震旋转装置,所述底板上端右侧与第一固定板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凹槽设置在底板中部,所述滑轨底端与凹槽内部底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设置在滑轨中部,所述限位块下端与底板左端中部进行固定连接,且限位块设置在凹槽上端,所述滑块下端与滑轨外部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贯穿于滑块左端,且固定杆下端与限位槽内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左端与滑块右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旋转装置设置在底板下端,所述减震旋转装置由减震板、第一插柱、固定柱、第一转动盘、垫圈、第二转动盘、第二插柱和底座组成,所述减震板上端与底板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插柱上端与减震板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顶端与减震板下端中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盘左端下侧与第一插柱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垫圈内部与固定柱中部进行活动连接,且垫圈设置在第一转动盘下端,所述第二转动盘左端与第二插柱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插柱下端与底座上端右侧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端中部与固定柱底端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板由减震本体、安装槽、活动板、减震柱和弹簧组成,所述减震本体内部上端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部与底板下端外部进行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设置在底板底端,所述减震柱上端与活动板下端进行固定连接,且减震柱底端与减震本体内部上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内部与减震柱外部进行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柱和弹簧的数量大于两个,且弹簧下端设置有垫片。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盘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插孔,且插孔与第一插柱外部相互匹配。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外部涂有2mm厚的防腐层,且底座底端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盘、垫圈、第二转动盘和底座中部均设置有大小相同的通孔,且通孔均在同一水平位置上。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下端设置有滑柱,且滑柱与滑轨前端设置的滑槽相互匹配。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由合金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柱主要由橡胶制成。(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三维扫描仪无法进行360度全方位的旋转,导致扫描的效果较差,也降低了扫描效率的问题,本设计提出减震旋转装置的设计,由手缓慢转动减震板,减震板童通过固定柱进行转动,底座进行固定,达到能够进行360度全方位的旋转,提高了扫描的效果和效率的有益效果。2)、为解决在扫描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影响了扫描的效果问题,本设计提出减震板的设计,振动力底板传来,活动板下压,进而压缩减震柱和弹簧,实现了减震的功能,达到能够在扫描过程中进行减震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减震旋转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减震板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板-1、第一固定板-2、凹槽-3、滑轨-4、限位槽-5、限位块-6、滑块-7、固定杆-8、第二固定板-9、减震旋转装置-10、减震板-101、第一插柱-102、固定柱-103、第一转动盘-104、垫圈-105、第二转动盘-106、第二插柱-107、底座-108、减震本体-1011、安装槽-1012、活动板-1013、减震柱-1014、弹簧-101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与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三维扫描仪用固定夹:包括底板1、第一固定板2、凹槽3、滑轨4、限位槽5、限位块6、滑块7、固定杆8、第二固定板9和减震旋转装置10,底板1上端右侧与第一固定板2下端进行固定连接,凹槽3设置在底板1中部,滑轨4底端与凹槽3内部底端进行固定连接,限位槽5设置在滑轨4中部,限位块6下端与底板1左端中部进行固定连接,且限位块6设置在凹槽3上端,滑块7下端与滑轨4外部进行滑动连接,固定杆8贯穿于滑块7左端,且固定杆8下端与限位槽5内部相连接,第二固定板9左端与滑块7右端进行固定连接,减震旋转装置10设置在底板1下端,减震旋转装置10由减震板101、第一插柱102、固定柱103、第一转动盘104、垫圈105、第二转动盘106、第二插柱107和底座108组成,减震板101上端与底板1下端相连接,第一插柱102上端与减震板101下端进行固定连接,固定柱103顶端与减震板101下端中部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动盘104左端下侧与第一插柱102下端进行固定连接,垫圈105内部与固定柱103中部进行活动连接,且垫圈105设置在第一转动盘104下端,第二转动盘106左端与第二插柱107下端进行固定连接,第二插柱107下端与底座108上端右侧进行固定连接,底座108上端中部与固定柱103底端进行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减震板101由减震本体1011、安装槽1012、活动板1013、减震柱1014和弹簧1015组成,减震本体1011内部上端设置有安装槽1012,且安装槽1012内部与底板1下端外部进行活动连接,活动板1013设置在底板1底端,减震柱1014上端与活动板1013下端进行固定连接,且减震柱1014底端与减震本体1011内部上端进行固定连接,弹簧1015内部与减震柱1014外部进行活动连接,有利于减震,防止零件晃动。其中,所述减震柱1014和弹簧1015的数量大于两个,且弹簧1015下端设置有垫片,有利于进行减震复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三维扫描仪用固定夹,包括底板(1)、第一固定板(2)、凹槽(3)、滑轨(4)、限位槽(5)、限位块(6)、滑块(7)、固定杆(8)和第二固定板(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旋转装置(10),所述底板(1)上端右侧与第一固定板(2)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凹槽(3)设置在底板(1)中部,所述滑轨(4)底端与凹槽(3)内部底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5)设置在滑轨(4)中部,所述限位块(6)下端与底板(1)左端中部进行固定连接,且限位块(6)设置在凹槽(3)上端,所述滑块(7)下端与滑轨(4)外部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8)贯穿于滑块(7)左端,且固定杆(8)下端与限位槽(5)内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9)左端与滑块(7)右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旋转装置(10)设置在底板(1)下端,所述减震旋转装置(10)由减震板(101)、第一插柱(102)、固定柱(103)、第一转动盘(104)、垫圈(105)、第二转动盘(106)、第二插柱(107)和底座(108)组成,所述减震板(101)上端与底板(1)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插柱(102)上端与减震板(101)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103)顶端与减震板(101)下端中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盘(104)左端下侧与第一插柱(102)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垫圈(105)内部与固定柱(103)中部进行活动连接,且垫圈(105)设置在第一转动盘(104)下端,所述第二转动盘(106)左端与第二插柱(107)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插柱(107)下端与底座(108)上端右侧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08)上端中部与固定柱(103)底端进行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三维扫描仪用固定夹,包括底板(1)、第一固定板(2)、凹槽(3)、滑轨(4)、限位槽(5)、限位块(6)、滑块(7)、固定杆(8)和第二固定板(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旋转装置(10),所述底板(1)上端右侧与第一固定板(2)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凹槽(3)设置在底板(1)中部,所述滑轨(4)底端与凹槽(3)内部底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槽(5)设置在滑轨(4)中部,所述限位块(6)下端与底板(1)左端中部进行固定连接,且限位块(6)设置在凹槽(3)上端,所述滑块(7)下端与滑轨(4)外部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8)贯穿于滑块(7)左端,且固定杆(8)下端与限位槽(5)内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9)左端与滑块(7)右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旋转装置(10)设置在底板(1)下端,所述减震旋转装置(10)由减震板(101)、第一插柱(102)、固定柱(103)、第一转动盘(104)、垫圈(105)、第二转动盘(106)、第二插柱(107)和底座(108)组成,所述减震板(101)上端与底板(1)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插柱(102)上端与减震板(101)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103)顶端与减震板(101)下端中部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盘(104)左端下侧与第一插柱(102)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垫圈(105)内部与固定柱(103)中部进行活动连接,且垫圈(105)设置在第一转动盘(104)下端,所述第二转动盘(106)左端与第二插柱(107)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插柱(107)下端与底座(108)上端右侧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08)上端中部与固定柱(103)底端进行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普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灵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