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金魁专利>正文

矿用放炮喷雾自动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614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山井下采掘放炮喷雾降尘管道上的自动控制阀。克服了传统的喷雾降尘手工开关与放炮不能同步进行等缺陷。采用了带泄水阀4控制腔15的压力变化,实现了自动开关,泄水阀4的控制杆3与一个固定在铰链2上的波动板1摇臂构成控制机构。利用放炮冲击波产生推动力打开泄水阀4后,阀体5内两腔室的压力变化,自动开关。本装置安全可靠、节水高效,适宜在各种矿井中使用。(*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山井下采掘放炮喷雾降尘管道上的自动控制阀,属矿山机电设备
目前,矿井采掘放炮作业多采用喷雾降尘的方法,迅速使采区的粉尘含量达到作业人员可以安全进入的标准。喷雾管道上的控制阀是人工手动或电动控制的,无论是人工手动还是电动控制,都不能直接实现放炮自动喷雾、延时关闭。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矿山井下放炮时可自动开启、定时延迟关闭的矿用放炮喷雾自动控制阀。说明书附图是本技术的构造剖视图。图中1波动板,2铰链,3控制杆,4泄水阀,5阀体,6可调节流阀,7弹簧,8密封圈,9活塞,10密封垫,11控制水道,12进水口,13出水口,14工作腔,15控制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表现为利用放炮形成的冲击波作用在波动板1上形成的推动力,使控制杆位移,瞬间打开泄水阀4使控制阀体5内活塞9两侧的压力变化,使活塞位移,进出水口12、13沟通实现自动开启;由联通进水口12和控制腔15的控制水道11缓慢平衡活塞两侧的压力差后使活塞复位,可延时关闭控制阀;从而完成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任务。本技术的基本构造是这样的一种矿用放炮喷雾自动控制阀,包括一圆柱形的阀体5、其特征是阀体5内有活塞9将阀体5分隔成控制腔15和工作腔14,工作腔14一侧并列分布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进水口12位于中心,与活塞9上的密封垫10相对,控制腔15侧面安装有泄水阀4,泄水阀4的控制杆3伸出阀体5,阀体5上固定有铰链2,铰链2上连接波动板1,波动板1的摇臂与控制杆3相临,控制腔15内有弹簧7压接于活塞9和阀体5之间,在阀体5的壁内有一联通于进水口12和控制腔15的控制水道11,在控制水道11中间有可调节流阀6。为了增加活塞的密封性,活塞9与阀体5相吻接处有密封圈8。本技术工作时,放炮冲击波作用于波动板,波动板摇臂给控制杆一作用力使泄水阀瞬间打开泄水,活塞向控制腔一侧移动,打开进水口实现放水喷雾;随着时间的延长,进水口处水自控制水道向控制腔补给,使控制腔压力加大,活塞向工作腔一侧移动,关闭进水口,停止喷雾。本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实现自动控制喷雾,又不设另外的控制管线,安全可靠,节水高效,可有效地改善降尘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安全性。适宜在各种矿井中使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时,根据进水口的直径不同,设计出多种规格的阀体尺寸。其中进水口规格为G3/4″,出水口规格为G1/2″外形尺寸为285×195×165mm。可调节流阀采用了公知的螺旋针阀结构。权利要求1.一种矿用放炮喷雾自动控制阀,包括一圆柱形的阀体5,其特征是阀体5内有活塞9将阀体5分隔成控制腔15和工作腔14,工作腔14一侧并列分布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进水口12位于中心,与活塞9上的密封垫10相对,控制腔15侧面安装有泄水阀4,泄水阀4的控制杆3伸出阀体5,阀体5上固定有铰链2,铰链2上连接波动板1,波动板1的摇臂与控制杆3相临,控制腔15内有弹簧7压接于活塞9和阀体5之间,在阀体5的壁内有一联通于进水口12和控制腔15的控制水道11,在控制水道11中间有可调节流阀6。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放炮喷雾自动控制阀,其特征是活塞9与阀体5相吻接处有密封圈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山井下采掘放炮喷雾降尘管道上的自动控制阀。克服了传统的喷雾降尘手工开关与放炮不能同步进行等缺陷。采用了带泄水阀4的控制腔15的压力变化,实现了自动开关,泄水阀4的控制杆3与一个固定在铰链2上的波动板1的摇臂构成控制机构。利用放炮冲击波产生推动力打开泄水阀4后,阀体5内两腔室的压力变化,自动开关。本装置安全可靠、节水高效,适宜在各种矿井中使用。文档编号F16K1/00GK2136366SQ9221166公开日1993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23日专利技术者张金魁 申请人:张金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矿用放炮喷雾自动控制阀,包括一圆柱形的阀体5,其特征是阀体5内有活塞9将阀体5分隔成控制腔15和工作腔14,工作腔14一侧并列分布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进水口12位于中心,与活塞9上的密封垫10相对,控制腔15侧面安装有泄水阀4,泄水阀4的控制杆3伸出阀体5,阀体5上固定铰链2,铰链2上连接波动板1,波动板1的摇臂与控制杆3相临,控制腔15内有弹簧7压接于活塞9和阀体5之间,在阀体5的壁内有一联通于进水口12和控制腔15的控制水道11,在控制水道11中间有可调节流阀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魁
申请(专利权)人:张金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